東京.秋.hi-end展/tubeAudioFair與其他....
九月末的東京盛會雲集,hi-fi氣氛可說是沸騰至極點----起先我全沖著東京hi-end展而來,未料一抵秋葉原,方知這週在橫濱還有一個hi-vi展;9/24-9/26於神田損保會館又有tube
audio fair-----總之,首回前來趕展,一下子即通吃了三個,也算是值回票價了......
新宿/秋葉原該去的音響店,當然一家也不能少-----dynamic
5555/hino/avac/sound101/koizumi/audio
union......涉谷beam的lp店還有東京新興的幾處名勝(譬如六本木HILL....)也得去走走;這回兒,僅僅五天是真有些吃緊,anyway隨興分配,總之是看多少是多少了.
落地當天,NEX特快車出新宿站,當即興沖沖由高島屋南口階梯直下audio
union新宿店------東京有個現象挺獨特,就是流行事物汰換特速,但你常去的店家卻又始終面貌不變地等你一回回重臨-----譬如audio
union的這家,早幾年驚艷地偶一瞥及-----老記得,它那玻璃櫃裡滿滿的唱頭配件,以及一大落的accuphase二手機-----地下室的小小面積,卻似乎老是生意興隆地到處機器上貼得''相談中''的下訂字條......
而這回,LP的配件似乎又多了許多;sumiko的新唱頭是一應俱全,shelter/AT/denon/ortofon頭連各式昇壓器,幾乎是多了一整櫃.....看來LP在東京似乎又有甦活的跡象.
accuphase的二手機果不出所料,又是佔滿兩列-----後級太重,當然是絕不考慮;前級265/270/3系列倒是一堆,都在六/七萬日幣起價,沒附phono放大,這我興趣就不大了.....
shelter
501唱頭這店賣得便宜,我是早有印象;但看慣美國網站那普遍800美元的高定價,再比較此店五萬二日幣的牌價----屈指一算,幾乎是差了一倍價;事實上shelter901它也賣不到十萬日幣;都比美國賣價都划算多多!!
說到SHELTER501,據10audio網站引述,美國早有盛傳,這和早年賣2650美元的crown
jewel(STEREPHILE曾大捧特捧過)事實上是同一顆;而聲音呢?據10audio評述''只須901的一半價,聲效達九成....'';無巧不巧,此地剛上市,1至2期即搶手到絕版的''analog"雜誌''它的聲勢也大大壓倒了clearaudio/lyra/koesu/van
den hul等幾顆高價名頭-----總之,識貨之仕多買幾顆回去囤積,絕對買得.......
而我的另一目標,則是dynavector頭......總之,暫且不急,等看過秋葉原/hi-end展有何貨色再說.http://www.urphoto.com/album_view.asp?albumid=163712
....如果說,唱頭是此行採購的主菜,那麼唱頭蓋/唱墊/唱片鎮就像香料椒醬,倒也無可不免可買些回去佐菜---但前提則須確定這佐料是味美料足,也不能貴過主菜才是-----結果呢?一置身東京店內,五花撩亂,品目之多連我這老手也有無從選起之概----價格之昂,花樣之層出不窮更是令人作舌......
譬如harmonix
tu-80唱墊(和它早年揚名立萬的避震貼片一樣,內外端詳始終高深莫測)觸感和一般膠墊無異,只在表面刻出幾道幾何弧形似是頗有玄機-----廠方宣稱,這是特製的紙質纖維,夾層還運用獨門的整振技術云云,總之,高價有理,這片賣14900日圓.
seisin dsc1205則宣稱塗佈特製制振合金微粒,要價也相近...
milennium audio vision
m-mat就比較稍有意思---墊面相當光滑,但由材料的紋路看出是用汽車面板常用的碳纖材質擠壓製成,敲聲清脆,Q而有勁,相信聲效亦雷同,這片賣21000日圓.
東京防音ultima
mat----這就有點扯了-----完全不說材質,只一昧強調廠方巧妙計算磨擦係數,以高密合度,來排除播音時的不安定因素......這片算最便宜的,只6200日圓.
audio
technica這元老宿將在這搶錢遊戲當然不會缺席,最貴的一款.at6278,開價33000日圓,是類似早年goldmund石墨墊的材質,入手極沉,敲落如石沉大海---憑直覺,是有可能極好聲;但高燒價實在不易下手.
唱片鎮,則是另一個無底洞.
black diamond racing的''the
clamp''有兩款,分賣35900/37800,是一塊碩重的碳纖鎮,敲落硬淨紮實----可想而知,聲效是高透明走向....
最異想天開地,非長谷弘工業的''備前燒''唱片鎮莫屬----真是誇張,這鎮用時要裝滿水----廠方構想是用水制震,搭配名陶的鳴響效果,營造一種微妙的韻致---總之,夠噱頭,不過這可不是超市賣的尋常陶器-----一個賣39900日圓,口袋要夠深才夠資格玩玩.......(我有拍照片
stereo sound幾位寫手是東京hi-end展我密切觀察的重點.
譬如管野沖彥------進場時那龍行虎步的堂皇姿態,確實有幾分大佬的威勢-----但畢竟是七十開外的老人---看得出這連續三天的密集演講對他的體力造成的嚴重透支-----所以幾乎是一入場即落坐,有點氣息厭厭的味道;不過一講話,氣勢沉雄/口氣截斷....立即顯露其一代權威的氣派.這人城府深沉的一面,可由其偶而乍現的笑容中那硬擠出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略可意會.......其人知識之淵博,也可由年代/產品淵源說來滔滔不絕一一領略;不過最令我拜服的-----是他在演講示範中為各產品加持的渾厚功力-----譬如,mcintosh
XRT陣列喇叭,在他操持下,尤其是選播他私房錄音的幾首五重奏,聲色之五彩繽紛/弦音調諧之妙.......令人不得不拜倒,mcintosh這於東瀛長銷不墬的元老喇叭確實有其真本事......
柳澤功力則分別為lumenwhite/avantgarde操刀-----其人性格則大致如其外表,是有幾分江湖味----颯爽的表情/大剌剌地說話.......調校的功力也是一流的,但感覺仍沒管野那麼超凡入聖便是.....
傅信幸,我只聽了他解說toac的一場------有些大吃一驚-----原本想他應該會是那類瘦小精悍/目光灼灼然的活力充沛的腳色------沒想其人一開口氣若遊絲/挺像多年肺結核的殘弱書生-----還好講話深思熟慮,倒還維持住他那hi-fi寫手的一貫印象........
圖中"Analog"這新刊物應該是當今東瀛最搶手的hi-fi雜誌----2002十月出刊,一/二期賣到斷市,目前的第五期也是到處鋪貨-----看來出版商是看準潮流狠狠大撈了一票......
這雜誌也的確好看------開卷會先輯錄兩三篇lp玩家的採訪實錄-----內中都是有型有款的高品味愛樂者-----譬如導演兼演員的竹中直人;他家中是全套linn體系----lp12/cd12/旗艦喇叭(LINN在日本是定位為如義大利家具般的名品風格----hi-end展上發送型錄之精美,可與axiss相比....且容後文詳敘)
質量相當於stereo
sound管野的''音樂演奏家''專欄-----但圖片精采度猶有過之;而且焦點集中在類比,對lp玩家更具誘力.....
其唱頭評比也很有參考值-----光四/五兩期就囊括了幾乎東京所有的上市品.....
當然,更可貴的,此中還有所有日本lp專賣店的詳盡資訊----舉凡軟硬體幾乎一網打盡-----大可說是lp的東瀛指南.
(時隔七八月開的專題,居然還被挖了出來,真是走過必留痕跡.....這也好,剛好與甫結束的圓山hi-end展作一對照.....
去年,泛藍跑去大遊街的周日,我倒反向跑去另一端的圓山看第二屆hi-end展----graphon
poseidon/alon旗艦/SF旗艦都是第一回瞻仰,聽得倒也興味盎然;此回則都是舊作重炒,登時無聊襲胸------環亞倒還有些雜七雜八物事可供娛遣------而圓山一來好聲有限;又是舊品充斥,也無醒目主題/動人內容,我看下回興趣缺缺了.....
那,今年的東京hi-end展呢?可以考慮.不過hi-fi熱度日來有所降溫,也許還是多召些同志再看意向吧?
(看此舊文,其實大大偷懶,剛起文就收起了,當時不會貼圖可能是一大限制,換作已有專屬貼圖網站的今日,這文章寫來必會深入許多...)
- Jan 19 Fri 2007 17:34
2005.東京.秋----看日本HI-END大展
- Jan 19 Fri 2007 17:23
知易行難----也來談談日本BS衛星的DIY經驗
知易行難;也來談談我diy bs的經驗
早在bs開播沒多久,就動念想diy
bs,但那陣子重金全下到sacd體系;加上LP也持續在吃掉預算,所以一直流於念頭沒付諸行動.......是到了世足賽間看到那麼轟動的賽況,方下決心動手......沒想倒也真費了番手腳....------所謂的知難行易,真是一點不假.....
謀定而後動,是多年來玩音響的準則,所以事先把軍用指北針/日製滾輪式量角器/
d端子線/鑽頭/30米5c線/30米電源線都備齊,又問到最廉價(90公分偏焦天線連集波器只2800元)以及殺到最底價的SONY
BX500(兩萬幾百)就開工了.......
事前也做過功課,用指北針探過二樓梯口外的陽台,心想此處也許是最簡便的安置位置,遂大略抓了個方位,趁夜黑風高(深夜11點,怕引人側目)將天線架上,接了tuner;就開始追索訊號(買TUNER時就當堂演練不接電視即可按出訊號值的實作步驟)但用指北針大略抓出的方位,實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重點就是偏焦天線在架好角座/集波器支架後;本身就呈偏斜狀態;而天線本身的仰角標示也不挺標準......於是沒頭沒腦忙了近半個鐘頭,那該死的訊號值00,始終淨悄悄毫無動靜-----這下子逐漸深感大事不妙了-------原想以我二十年的音響資歷,外加以往也嘗裝過類比天線的成功體驗-----裝此bs豈非手到擒來,何難之有?!而竟然如此周詳的準備居然摃龜?!
難道是對面六樓公寓擋到我的訊號?或者是隔鄰的大片植栽?.......
總之,疑神疑鬼之餘,終於還是決定換裝到頂樓,這也是我最頭疼的----畢竟要扛著重裝備,危顫顫頂著強風猛刮無護欄掩護的高處進行作業----而訊號又出乎意外如此難尋,豈不是要老命?-----天阿,為一項無足輕重的娛樂如此擔驚受怕好像有點划不來吧?.........
anyway,等了幾天,週六一早終於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這回學了乖,先用tvro教的方法,趁午後12:50的日照,立根木桿以其倒影先畫出一條204方位角的粉筆線(在好幾個可行位置分別標上,以備隨時移轉);再朝此時的太陽位置對準天線........咦?終於出現數值了,可是是很低的:1;2;1;2跳動;果真如大家所說的-----好球帶幾乎只有拳頭大,在移動細調時幾乎是以厘米計量,才終於跳到5的高標.......這時太陽卻毒的快要曬昏.....趕緊撤退,下樓猛吞冰水方沒休克,此時感覺到一股熱氣由脊椎尾端一直冒出,還好剛剛沒硬撐,否則一旦攤倒送醫可不是我音響生涯的最難堪一頁?.......
休息半鐘頭,索性再補了一覺........醒來後,決定改弦易轍-----上樓用石塊壓著天線,用粉筆將相關位置都標了位(特別是集波器導桿的朝向);仰角用量角器大致抓了刻度,打算一切先保留原狀,等夜涼風徐再好整以暇跟它耗下去........
(part1)待續......
當初挑上偏焦盤,是看中它可藏身於二樓陽台;但實際裝設時,發覺它有兩個罩門令diy者容易誤事----
一是它有裝於牆上/地面的不同支架安裝方式;因而使相關的條件有更多變數;二來它的仰角標示殊不準確,
必須輔以精確的量角器方可.......
晚上七點許,大口喝了兩杯果汁,剛剛才打球完畢的舒暢猶在心頭,此時正是精神最飽滿的狀態,於是趁月光皎潔翻身上頂樓完成最後的收尾工作.....
.....午後用石塊壓著的天線看似無甚異狀,將bx500電源按開,數字很萬幸仍停留在''5'';決定將目前的條件盡可能維持一定數-----遂將支架每根螺絲都鎖定,再把支架/盤面/集波器導桿的相關角度都一一量度紀錄,以做萬一需重來時復原的依據.接著以很謹慎的微距調法,以移動支架的方式向左右兩邊尋找訊號-----此時訊號改變的方式就很規律了,我發覺數值是以5/4/3/2/1/0的減值衰減,向左向右均然,於是直覺判定剛剛的訊號值應該是保持此種方位角及仰角的最佳狀態,接下來是該移動仰角了........
前面我說過,這類偏焦天線(就一個外行人來說)正確的仰角值是很難判定;多虧我事先買了個日製的量角器,先用它確定地面是平的,而支架底也無傾斜,我想了片刻,心想盤面下方的集波器導桿也許是比較平行於盤面角度的,就決定乾脆以此做準,反正只要能收到訊號,是否是絕對的仰角值並非重要......
於是乎,將量角器的磁鐵吸附於導桿,發現其上刻度是60;但到底要調高還是調低呢?再次想了片刻-----其實無所謂吧?-----現在既然一切條件都在控制下,上下隨意移動一番其實都很容易復原的----當下將鎖定仰角的四根螺絲略略鬆開,讓它保持稍用力即可移動的狀態以方便微調-----於是乎,剛剛將它只是大略向上調了0.5度,訊號就此大幅跳升....9,11.15,20.21....一股興奮之情陡然升起....急急將之鎖定,訊號不再跳動----是穩穩的''22'',bingo!!
這下子,也不急著上壁虎固定,搬了更重的石塊確保一天的成果,就下樓去驗收我這集智慧與勞力的結晶去了.......
我音響室有五聲道環繞體系/專聽古典樂的dynaudio雙聲道;但昨天正在讓我那久已未操兵的號角/三極管系統熱身;這下子也急呼呼等不及接回去,影訊接到電視,聲音就用300b開聲......哇,第一個節目正好是bs
fi的VERDI歌劇,聲音宏亮圓潤透明兼而有之,總之影音效果合成一股前所未有的身歷其境之感......太幸福了!!.......也不知是這幾日竭慮盡志的一番辛苦終於得償的一股滿足感還是怎麼的,總之已經很久沒因操作機器而這麼興奮了.......
diy bs的邊際效應其實比當初設想要更強烈得多!!
PART3(待續)
-
總結這次經驗,我整理了若干心得;
一.一開始就幫天線找好最佳位置;畸零地/特異位置/難施工角度均不宜,畢竟非職業老手;增加太多變數實在不是diy者能輕易掌握的;何況若在位置非最佳的心理陰影下,若有不順一定會疑神疑鬼無法專注於調校上.
二.在最佳時刻(午一時)依TRVO偏方用立桿標好方向後(多做幾個)並對好太陽位置後,請轉移於天氣宜人的時段調校;比較能心平氣和調出好波.
三.購tuner時多點預算買內心真正偏愛的機種(可別以為省錢缺些功能無妨......真正用到時滿懷缺憾可不好受);譬如多了cs,在你bs無好節目時,多些玩意讓你撥弄兩番,多少會有些調劑.......而aac5.1在像我用300b同時聽sacd/bs多聲道的情況下就正好用得著;就我來說,本來是在demo挑好了toshiba2200,但為了一兩百元折讓擺不平,走出門外方猛然意會,原來內心始終偏向sony......也許畫質/音質真沒差,但心裡不存芥蒂總是好的.
四.採取方便有效的途徑,像我在頂樓準備好電源;直接接tuner調校立即可知成效......而事先把前輩的經驗做一系統式整理,會比較知道錯誤所在,馬上調整;像我一開始感受的挫折感,是因為太輕敵.....但因有克敵良策在手當即修正,事實上並沒太慌......而有電源,鑽地立架/照明施工隨時都可進行也很方便.而電源佈線/纜線走法事先勘好位置,既不擾鄰更不會於緊要關頭傷神.
五.最要緊的,是安全;若有懼高症,或無高度勞動經驗者,真是大大不宜;說實話自從十年前裝過一次類比天線後,已甚久未涉險於這類高空.......坦白說烈陽一照/狂風猛吹的扛天線盤爬上水塔頂的一剎那,是有些怵目驚心;若說有過高難度,應該就屬此了.
- Jan 19 Fri 2007 15:13
大阪舞櫻
- Jan 18 Thu 2007 18:26
南紀海岸
- Jan 18 Thu 2007 18:23
山寺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