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旅遊 (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奈良 奈良公園》

元明天皇(707-715)即位後,在大和北部的奈良仿唐朝長安營造平城京,和銅3年(西元710年),從藤原京遷都至此,從此日本進入奈良時代。
後來國都又移至長岡京,所以平城京建都史僅短暫八十四年,但遺澤淵遠流長,尤其飛鳥時代諸名寺皆遷移於此,而奈良公園環圍更畢集東大寺、興福寺等南都七大寺與春日大社等社寺佛閣。
奈良公園作為諸名所的前緣因此藉以發展,蔚成遊山玩水的名勝。

如今的奈良公園是於明治13年統整成今日模樣,但範圍可不僅僅是東大寺前那塊鹿群出入/觀光客穿梭往還的草坡公園,而是囊括諸多貴重歷史文化遺產的東大寺、興福寺、春日大社、國立博物館、正倉院等建築,有山有水兼有遼闊綠地草原.廣達660公頃的史蹟園區。
可說是文化與自然完美調和/獨一無二的歷史公園。

而早在萬葉集誕生的千餘年前,奈良公園內春日野、春日山的優美景緻就是宮廷人士絕佳的逍遙勝地,詩歌吟詠/名士傳唱,萬葉集便此收入不少和歌秀作,涵及奈良公園地名的和歌多達86首。
1.東大寺的鐘 2.春日野的鹿 3.南圓堂的藤 4.猿澤池的月 5.佐保川的螢 6.雲井阪的雨 7.轟橋的旅人(行人) 8.若草山的雪,就此成時人歌詠的奈良公園八大美景。

近代呢?從明治到大正、昭和時期,諸多文人墨客造訪、住在奈良,留下許多品鑑奈良公園景觀的記載。這其中自以大文豪谷崎潤一郎及志賀直哉最著稱(谷崎曾短居,志賀則營長年住所於此,谷崎的細雪,志賀的暗夜行路剛好也是我的最愛,不免特誌一筆)。

志賀這麼說:
「我認為奈良公園是日本最美的公園。.....不經意間便有一種自然的雄壯,未曾被常見的庭院盆景式審美所扭曲。尤其是沒有小家子氣的假山以及沒有刻意拉來擺放的岩石之類東西,讓人十分舒服。當然,根本不需要那些東西。自然本身已經將丘陵山嶽安排成為背景,與前景地形互相形成優雅的結構。」
「樹木並不密集,恰如其分地形成一個美麗的公園;山麓之下無處不在,又與未經任何刀斧加工的莊嚴原始密林相連。」

他在八十年前的這段描述,於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依然成立,奈良公園之最棒處就是完全沒絲毫的人造遊樂設施/俗不可耐的觀光建物;若是曾全境徹底繞過一遍,便知公園的設計便是以日本傳統美學"侘寂"為核心,將樸拙與空寂荒涼之美發揮得淋漓盡致...

總之,遊奈良公園,除興福寺 東大寺 春日大社 奈良博物館幾個必觀景之外,還可往二月堂 正倉院等更深入處探幽,尤其在若草山的山腰環圍多繞幾回,賞人文兼沐浴山郊之美(若有春櫻秋楓陪襯頗好,能於草原懶懶躺上幾小時更佳),真乃心緒滌清之旅。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洛北 曼殊院》
去了兩次洛北的曼殊院.一次是去參觀修學院離宮後,由離宮旁的田道往南走,像郊遊般一路暢享田園風光;這一帶極其空曠,真的很像台灣南部的小鄉村,走著走著心情一路飛揚幾乎忘了是在京都了...
不過須腳力健,這一走至少須四十分鐘.

另一次,則是由京都站坐公車北上,在川端通的曼殊院道站下車,再右轉拐入,沿途則可由詩仙堂/圓光寺一路看下去,路程尾端就是曼殊院了.台客沒日人的腳程雄健,這路走來漫長,三十分至少要.

話說京都公車好像故意要遊客走路,這要在台灣,一定會順應民意多繞車程,讓遊客直抵門口了;(有人就說東洋人之所以長壽大概是常走路,這我倒信,每每看梅田站/新宿站上下班時那如蝗蟲掃境的急行大軍,不免感佩..
日人的幹勁畢顯於此)

曼殊院是洛北一帶首屈一指的名刹,和毘沙門堂、三千院、青蓮院、妙法院、並稱天台宗五大門跡,但以觀景的角度而論,除了寺內有名匠小堀遠州營造的一座的枯山水庭外,寺景其實不甚精彩.
 
院外景緻(門跡前的楓林道及與對面鷺森神社相夾的野楓景)倒遠比院內精彩多多..

(曼殊院道沿路名所不少,依序如詩仙堂 金福寺 一乘寺 圓光寺 及曼殊院,但依我經驗,非看不可的絕景我首推圓光寺,可把時間全攤在此,其餘酌情分配)

;曼殊院甚至無須入院,院外景緻(門跡前的楓林道及與對面鷺森神社相夾的野楓景)遠比院內精彩.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白川南通》

位於祇園北方,短短兩百米的白川南通,街景之美未必獨步京都,但若論風雅,白川南通的幽謐風情可稱一絕。

尤其若剛由遊人不絕/喧鬧非凡的祇園剛轉來此處,真會深覺幽避一角的白川南通別有一番洞天。特別是這邊有條倚著鴨川的小支流白川在這裡緩緩流淌,為整條街區帶來一份靈動的幽趣。

◆第一印象:陽光輝灑的櫻花林

若先由鴨川左岸的南通首段步入,迎迓於前的是一大片陽光輝灑的櫻花林,投射於地面的花影與光斑,真是華麗斑爛/絕美已極,這是初入南通的第一印象,真有種雖在人間卻直如仙境的驚嘆。

接著沿街行過中段,左側是隨春風搖曳生姿的一長列垂柳,盎然新綠襯得右側另一列璀璨怒放的櫻樹群更是粉白嫣紅無比詩意,而林影掩映間,則有江戶時代蓋的百年町屋沿川一整排屹立,分別化身為或為旅館或是茶屋食肆迎迓旅人。
漫步其間,沿路數著一窗一格,一板一牆,頓時像煞融入一幅幅和風畫卷,宛如重浴江戶古風!

(其實這些町屋還可更古意盎然些,可惜原始街屋都毀於1864年的蛤御門之變,那是幕府末年的動亂中,挺幕府的會津藩在此鎮壓倒幕勢力,而最終與長州藩在京都大戰一場,敗退的長州一方憤極縱火,連燒三天三夜,白川南通古街因此全遭了殃。)
  
  ◆巽橋與辰巳神社

行至街區後段,橫亙於白川的是聞名遐邇的巽橋;這裡春有櫻花燦放,夏有垂柳搖曳,秋季紅葉如火,冬日白梅映雪,絕妙景緻可稱京都地標,更屢屢上印京都明信片。

辰巳神社就在巽橋對面,位於白川南通的盡頭與新橋通交匯的一角。全稱為辰巳大明神神社,因位於京都御所的辰巳(東南)方向而得名。而「辰巳大明神」就是守護東南方向的神明。

除了神明之外,這裡還祀有狸貓神,相傳當年巽橋有調皮的狸貓常常化作人形愚弄行過此間的舞妓,後來人們將其祭祀到神社裡,惡作劇便漸平息。

因守護這一方土地象徵性的存在,辰巳神社面積雖小但人氣頗高,這一點從巽橋外那排長長的供奉就可以看出來。由於在此祈求演藝事業頗靈驗,所以常有藝伎來這裡參拜,夠運氣也許還能遇到明星藝人。
京都人新婚也很愛盛裝來此留影,若想一觀白無垢美姿,於此站上片刻包準如願.

上回我去南通,早知它短短一條小路,心想草草繞上一圈有拍到就好,沒想一到就迷上了;這是京都絕無僅有的一方妙境,我來回繞上十幾趟,甚至晚上又轉回,徘徊至遊人皆盡方離去.
遊此地,我建議可趁豔陽當空時先來南通首段拍櫻花林陽光揮灑的絕景,接著一賞中段垂柳的新綠,直到巽橋就可折回.但於薄暮時再來一趟,待到晚上可賞夜櫻,大約就可賞盡白川南通的情趣...

簡單說,沒來過此地,京都風情便缺遺憾一角。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左京區 貴船神社》
貴船神社位在日本京都府左京區,是日本全國約450座貴船神社(貴舟神社、貴布禰神社、貴布祢神社、木船神社、木舟神社等)之總本社。以夏季的川床料理和深秋的楓景聞名。

最富情趣的交通方式當然是搭叡電電車的鞍馬線,這條電車線的市原站及二瀬站之間有個種滿280棵日本槭樹及雞爪楓樹的「紅葉隧道」,許多旅客特意來回多趟,就為享受這楓葉夾道的瀰漫詩意(打上燈光的夜楓更美,無妨晚上再坐一趟).
而貴船神社與鞍馬寺就位於叡電鞍馬線的末尾兩站,倒是可順道坐到尾站鞍馬寺下去逛逛,再沿山路走往貴船神社。

貴船神社有幾樣特色:
一,是神社常見祭物"繪馬"的發祥地。事緣古人祈求降雨時會獻祭黑馬,祈求晴天獻祭白馬,但真馬匹太昂貴,貴船神社的主事者腦筋一轉改成以紙繪馬取代,自此蔚然成風。

二,神社頗古,已有千年史,從平安時代就香火鼎盛,同時也是非常有名的結緣神社,更是京都人首選的結婚式場其一.據說平安時代的女詩人和泉式部曾來此祈求外遇的丈夫回心轉意,看著貴船川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寫下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和歌,後來果然與丈夫破鏡重圓。
   自此聲名大噪,祈求愛情、良緣、姻緣的參拜者絡繹不絕。

三,神社位於鴨川的源頭,主祀水神"高龗神",掌管降雨和水源,是飲食料理及與酒水行業生意人信仰的主神,貴船川也被視為神聖河川,在京都人眼中此帶山川是靈氣匯聚之所,故而傳統上會闔家共往參拜,回程再裝一瓶"神水"回家供奉。
   詩籤也與其他神社不同,用特殊的水占卜,抽到籤後將籤文紙浸到水中,文字便會慢慢浮現,超級有趣。

四,神社內的御神木是棵超過千年的同根生杉樹,也象徵著夫妻間白頭偕老,成為許多情侶的朝聖地。

五,夏季七月至九月,此處有獨家的川床流水麵,吃法甚富情趣,也是京都人夏季必賞玩法其一.

六,神社位處深山僻處,甚為幽靜,故而也頗多神怪傳說,相傳古代有某個棄婦為報復其夫會特意尋暗夜幽深時刻在樹林裡釘上詛咒的人偶,搞得怨靈橫行....這就是民間傳說的「丑時之女」怪談(少不得又得出動王牌陰陽師安倍晴明幫忙驅鬼)

七.貴船神社最有名的就是兩排燈籠成列的入山參道,已經成為京都代表性景點之一,無論滿山綠意、或豔紅楓景、或白雪覆道的空靈景色都別有風味。不過說實話,貴船社小景疏,除了燈籠參道,倒也沒太多醒目景色可拍,倒是沿途景色頗秀麗,勿忘往上往下繞一圈.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修學院離宮》

修學院離宮(しゅがくいんりきゅう)是位在京都市左京區比叡山麓的天皇別宮,現由宮內廳經管,並於春秋兩季開放遊客預約參觀。

這是後水尾上皇於1653年(承應2年)─1655年(承應4年)間改裝其八皇女的別院擴充而成,算一算,已是三百六十四年的史跡了.

此宮在洛北,和洛西的桂離宮,與京都御所左側的仙洞御所是天皇猶駐蹕京都時的三大別宮,當可說,去京都賞風景,若想一窺皇家園林的雍容大度,除此之外別無它處。

來過京都多次,雖有專攻日式庭園的好友鼓吹我這三大離宮特值一觀;但此三地的預約要嘛要寄明信片,要嘛需網上預約頗有些難度(每回都卡在地址上,填台灣地址或常住的大阪旅館都卡關)
後來聽行家建議直接去御苑登記---沒想手續竟是如此簡單,甚至連排隊都免了;我早上抵御所宮內廳,登錄的竟只有我一位.
櫃台的廳員極其客氣殷勤,跟他稍加說明想何日參觀/哪一班次,三兩下就敲定....他是用英文對話;不過,當我將預約時日填入申請表回交時,另一位受理的小姐中文倒頗流利,所以中文諒必也通.

總之,預約三大御所既如此簡便,豈可輕易錯過...

修學院離宮由上御茶屋、中御茶屋、下御茶屋的3座庭園構成,面積54萬平方公尺。面積非常之大,而且高低起伏;主景的千歲橋 萬松塢 浴龍池等等更簡直是個大山坡,爬起來可不輕鬆...

我選的早上十一點的這一梯次,居然還有一個白目的中年台灣女子要用輪椅推其阿嬤上山;現場的警衛大驚!要求輪椅不許入院;一番推阻後,台灣人能屈能伸的手腕有些耍賴,聲稱老媽媽腳還能走,警衛方始放行...
(但可想而知,老婦一路喘息不止/連連落尾,那全程可真是慘不忍睹也).


而御茶屋之間是廣闊的田野(有耕農種稻),路徑間有矮松連結各御茶屋。這些景倒未必有多好看;最精彩的還是尾段千歲橋 萬松塢 鄰雲亭 浴龍池這四個主景.

尤其是由半山坡的鄰雲亭俯瞰下方的浴龍池及比叡山的大遠景,真是一片朗暢大景,來此,光看這一幕就值!

另外,離宮離曼殊院道的四大名所:曼殊院 圓光寺 金福寺 詩仙堂都挺近,大約再走個三公里路就到,我是一路安步當車剛好抵曼殊院後門,再一路橫掃其餘四寺.

至於文青最愛去的惠文社書店也在附近,可順一遊.

補充一點:三大離宮的參觀行列一定是有宮內廳專員帶領,就如急行軍般整隊繞行園區一圈,隊伍後面還有警衛管制,若想拍照勢必得手腳俐落.
我的方策是帶一隻超廣角變焦鏡(12-24mm),另一隻廣角至長焦旅遊鏡(28-300mm),視地形取景.但縱然只兩鏡,也有手忙腳亂之概,最理想狀態,還是帶兩部各裝廣/長變焦,最符"戰鬥"之況.
切記,若非跑排頭否則且宜殿後,否則很容易就受人群干擾,拍出很亂畫面.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嵯峨野 寶筐院》
宝筐院的前身是白河天皇所建立的勅願寺(鎮護國家的寺院之意),原名「善入寺」,後來於室町幕府時代,二代將軍足利義詮皈依此寺主持黙庵周諭禪師,加蓋伽藍佛堂後擴成今日規模。

足利義詮過世後,善入寺成為足利義詮的菩提寺。到了室町幕府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時、依足利義政的院號將「善入寺」改為「宝筐院」,是一所日本佛教臨濟宗的寺院。    

此院是嵐山諸寺中最富日式庭園之趣的美所,靜靜坐在內殿的塌塌米房間內往外觀賞四圍的庭院景觀,真有滌清內心煩慮之效,大可坐上一午而不膩;若是自己的庭院真不知有多好...
(這是此回漫遊十七天中,我唯一浮現此想的一回,可見此寺催人悠閒之感有多強效...)

宝筐院的最深處有一處「小楠公首塚」,小楠公指的是日本軍神、三大悲劇英雄楠木正成的長男楠木正行。

楠木正行和宝筐院主持黙庵禪師是好友,楠木正行戰死後黙庵禪師將楠木正行的首級埋於院中。

此舉特值一提,因為宝筐院當時是受北朝支持者室町幕府的大力庇護並財力支助.但黙庵禪師卻為故人情誼,不怕得罪幕府而收羅南朝將領楠木正行的遺骸。 
此時,室町幕府二代將軍足利義詮卻彰顯了大氣度,不但不怪罪,還說:「自分の逝去後、かねており敬慕していた観林寺の正行の墓の傍らで眠らせてもらいたい」.
要求自己過世後也共埋此處,遼闊胸襟實在令人感佩;此角落後來更成此寺焦點。  

又,寶筐院庭園特色正是所謂的:「借景回遊式山水庭園」;寺內外週遭的大自然美景可作庭園襯景,巧妙融為一體。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南禪寺》 
曾漫遊過京都的遊客或許會有印象:但凡掛上禪寺的京都大寺,地域都很遼闊,大到院中有院/庭園如林/廣佔數個山頭之這等程度,這其中又以妙心寺 大德寺 東福寺 南禪寺最具特色.
更由於其歷史悠遠/與京都生活息息相關,故而被京都人依其特色各自有其暱稱:比如妙心寺的算盤面,大德寺的茶人面,東福寺的伽蘭面及南禪寺的武家面.

"面"即"表",彰顯了物與事的表面印象,也就是這幾個寺院給人的感覺.稱南禪寺為武家面即指涉了該寺與將軍家關係匪淺...

此寺當初是龜山天皇的離宮,稱禪林寺殿,後來由曾留學宋代靈隱寺的日僧無關普門於1291年開山,如今是臨濟宗南禪寺派總本山,也是五本山(天龍寺 相國寺 建仁寺等) 之首,地位崇隆.

此寺有幾個特點,一,它與建仁寺是京都唯二的十方叢林,即廣請諸方高僧任住持,而不限於與寺方有傳承關係的本門第子,二,它與中國淵源極深,歷任住持有不少是由中土東渡的漢人;另外,禪宗也與宋學深固連結
所以此寺的文化遺產處處皆有中土淵源.

南禪寺三門右側的天授庵是南禪寺的塔頭之一。裏頭有兩大必看景,一個是名匠小堀遠州作的枯山水庭院,和建於南北朝的池泉迴遊式庭院。可說乃南禪寺絕美之最,可這麼說,若來南禪寺,沒上三門也沒入天授庵,等於是白來了.

入庵,日間門票四百元,夜櫻門票五百.來京都真的別小氣入園林門票錢,最精華畢集於此.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洛西 高雄山 神護寺》

神護寺,真言宗名寺之一,始建於西元824年,乃右京區高雄山建寺最早的千年古寺.

此寺在日本佛教史之所以盛名隆顯,是因天台宗創始者最澄法師曾在此開法華經道場,而真言宗鼻祖空海更任此寺住持長達十四年,一寺而得兩位開宗大師加持,故而此寺不僅是除高野山外真言宗的最重要道場,在日本佛教史的地位也極其崇高.

但此寺雖史跡年久,卻也災厄頻傳,於994年和1149年的兩次大火全毀,隨後於南北朝(1336~1392)的戰亂又遭遇一次災難性毀寺,故而此寺現貌是在江戶時代(1603~1868)以後方得復興,
目前此寺最老建物是1623年建築的仁王門 金堂 毘沙門堂 五大堂 鐘樓等四百年史跡.國寶則有藥師如來佛立像 五大虛空藏菩薩座像 紫綾金銀泥兩界曼陀羅圖和絹本著色釋迦如來像等。

拍楓景,神護寺獨步京都的特色:就是可由高踞此寺頂點的金堂以俯視之姿畢覽山坡下毘沙門堂及大師堂的大遠景,而左右兩側豔紅楓林更是繁茂招展/添香生色;可說是京都楓名所必拍一景.
但有一點很緊要:左側楓林似乎又比右側更早凋,若來得稍晚,便落得只能拍到單側而扼腕不已(我便是如此...)

此寺的另一個名景則是可由通往多寶塔的山徑前往地藏院,從這裡眺望山谷下清潼川形成的錦雲峽,品賞山下一大片楓林染成的燦爛紅雲。
若有雅興也可花個一百日幣買兩個陶片往山谷扔,據說可因此消災解厄...總之,靈驗與否且不提,看眾人人手一片用力甩/像打水漂的盡興樣....頗好玩!

不過還得先聲明,神護寺山勢不低,有人統計過,之前由入山處一路爬高不算,單單由硯石亭起步算起,至少還需爬三百五十個山階方能抵神護寺山門,所以遊客抵此無不氣喘吁吁,需先有心理準備...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嵯峨 常寂光寺》

常寂光寺(じょうじゃっこうじ)是位在日本京都市右京區的日蓮宗寺院。
山號「小倉山」。供奉本尊乃十界大曼荼羅、開基大師為日禎和尚。

寺地在小倉山左側山腰,右側山腰則是皇族與藤原一系墓地所在的二尊院(這是川端康成"美麗與哀愁"小說主景地,另篇敘)。
此山自平安朝以來,早已是朝中皇族貴人的別墅集中地,尤其更是以風雅著稱/出了個大文豪紫式部的藤原家族的愛遊地。
故而歌人詩者畢集,吟風詠月/和歌唱和之風鼎盛。難怪短短一二百米石道連通的山腰斜坡,而居然齊聚了常寂光寺/二尊院/落柿舍/祇王寺/厭離庵等好幾個賞楓名所,固有其歷史之淵源也....

以編集名詩集「小倉百人一首」流芳後世的文人藤原定家據說曾在此構築其別莊「時雨亭」。所以此寺延續別莊規模,約在十六世紀中葉創建此寺,距今也有五百餘年了。

深秋之際來到常寂光寺,順著山勢沿階而上,若幸運正逢著豔陽當空,陽光透過五顏六色楓葉灑落在地面樹根的綠色蘚苔上,又攏入遊人絡繹行於紅葉隧道中的畫面,真活脫脫幅幅是美不勝收的秋日油畫。
毫不誇張,就算隨手以手機入鏡,每位遊客畢生最美的旅照或許就輕易入手了....

此寺幅員不大,主建物更少,基本上就是一座茅草屋頂的仁王門 本堂 鐘樓 和多寶塔等幾座;據悉,都還是由京都別處移來;總之,欣賞此寺美景非為其豪奢建築,而是其獨樹一幟的田園風了。

談到常寂光寺,又會繞回一個老問題:若於京都楓名所只能擇一一觀,該選何處?
依我之見,永觀堂 東福寺 常寂光寺,大可三選一,任一都算不虛此行。

永觀堂之楓,紅豔如火,尤其若遇艷麗晴日,那亮晃晃的陽光透葉而出,真有被一團團火焰包攏的無上驚艷。

東福寺則勝在數千株楓樹於山谷間競艷的壯闊。

常寂光寺呢?就贏在地勢高低起伏,而行於極貼身的紅葉隧道中,那澄黃靛紫藍綠各種色系的花葉於不同高度及位置競相炫舞,不由為之目眩神迷的那種五光十色感。

這三所我都各去兩趟,說實話,前兩所的驚豔感會因重訪而稍失色,但常寂光寺卻不然,或許是因此所另帶了股繞山遊憩的田園風,遊來倍覺親切吧?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洛北 高雄三尾》

    【杜牧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洛北郊山,高雄 (たかお)、槇ノ尾 (まきのお)、栂ノ尾 (とがのお) 三地合稱三尾.
 
其中,高雄和台灣高雄市頗有淵源,因為此市的舊名"打狗"台語發音(dagou)很接近京都高雄日語音(takao);如今的高雄市名稱便是來自日治期的官方改俗就雅命名.

這帶算是京都楓紅先跑第一輪的楓名所,所以最宜於抵埠時便首途前往;否則當市區諸寺楓林剛見頃,高雄這邊的紅葉早已凋零落盡...
若來得及時,號稱高雄三寺的神護寺、西明寺、高山寺之楓景俱有可觀,

我起先也是沖著此三寺盛名尋來,但一到更覺山郊沿途的景致尤有勝之,身臨其境這般滿山遍野盡是楓林秋意的奇觀,真有無比驚喜,腦中不免走馬燈地不時掠過幾句唐詩的詩境:"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又或者是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尤其特喜於山路途中郊野偶見的茶屋景致:硯石亭 高雄茶亭等山邊水畔的茶座真乃風雅非凡....

由於此山距京都市區甚遙,一趟車至少需一個半小時,建議一早即來,先遊過三寺,約略已過响午;這時再在各茶屋迎著午後斜陽坐個一兩鐘頭,這全身沐滿的深秋詩意足可延續心頭數十年久久不散...
出遊東瀛的雅趣莫過於此!

又,杜牧號稱絕句之王,七言絕句真沒人寫得過他.

杜牧的另一首《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若用來形容京都整座城的奇絕魅力,我覺得再貼切不過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西山 光明寺 :意外的旅程,長岡天神的臨時跳車》

前文曾提過我去光明寺純屬意外.那是去大阪的阪神電車靠站時看到長岡天神的站名,突發靈感地想到:這不是可到光明寺?於是迅即跳車,沒料到一出站訝然發覺是落腳在如此規模之小的鄉城.
兜了一圈完全找不到一家可供裹腹的餐店;而印象中這長岡可算是頗有來歷的古城啊?!.....
還好,再多繞一轉,入目來的窗外風景總算讓我不是太確定的印象有了佐證:
前方市公所大樓高懸著的『長岡京建都一二三五年慶』布招,當即撩起了我對此地的好奇與想像:差不多和京都一樣老的古都?而我居然一無認識!!

回國後認真翻找了日本的歷史;原來這長岡京也是京都的開都者桓武天皇的始肇政績之一.

只是他建了長岡京,又匆匆廢都,從來沒在此立朝.

說來很荒誕,長岡京建都的源由和平安京(京都)同出一轍,都是為避因宮廷權鬥而殺戮太兇惹起的鬼魅!

堂堂帝皇家遭鬧鬼引發的恐怖,忙不迭地逃離祖宅平城京(奈良),更大耗國力連建兩座國都,說來實在有失光彩的史實;
但這就是平安朝無法抹煞的一段陰暗過往.似乎也是近畿三京因鎮邪而寺院特多的底蘊吧?

以人均壽命不超過四十歲的千餘年前的古代來說,桓武天皇算是登基甚晚的;他遲至四十五歲,才由讓位的光仁天皇手中接來皇位.
而皇太子則是光仁指定的早良親王;也就是小他十三歲的親弟弟,原本已剃度的東大寺住持.
這早良親王一生被父兄隨意擺佈,先是被父皇下令出家,隨即又遭嚴命還俗,當了不情不願/後來更喪命於皇兄猜忌的皇太子,說來註定是個悲劇人物.

而長岡與平安兩京之興廢,卻因此與他的死於非命永遠掛鉤,算是宿命了.

《光明寺》
光明寺位于洛西鳥峰山,腹地廣大,這是西山凈土宗體系的總寺院(我上回介紹的善峰寺也是西山淨土宗)。

凈土宗創建者是活躍于平安后期至鐮倉初期的法然上人,他與光明寺的淵源更早於開寺前,據說當法然上人還是少年僧侶時,曾在寺院附近的粟生里借宿了一晚,
當時承受了鄉民親切熱誠的款待,自爾惦記了居民殷殷祈盼能在此設道場的心願,於是過了20年,法然上人信守承諾,在粟生廣谷開設了佛經講壇.
但法然圓寂於東山,光明寺之開寺是由法然弟子熊谷次郎直實首先經營的.

熊谷次郎直實是日本史可稱人格者的豪傑;東洋古典名著《平氏物語》特地用其中一章:《敦盛最期》記載他與敵手敦盛因對戰而相知相惜的動人史事.
 
他是源賴朝帳下第一猛將,在平源最後決戰中迫不得已殺了與其兒子同齡的敵手,十六歲少年敦盛,但出陣前,由少年的不凡回話已令其感知對手的高潔人品.
他一方面憐惜敦盛與其子同齡的年幼,另一方面更感佩對方慷慨就死的從容;加之,少年戰袍內還帶著一支隨身不離的竹笛,更襯出主人於戰場廝殺仍雅好音樂的品味....

"竟殺了這樣的敵手!"一瞬間,一股極大悲愴襲來,熊谷直實忽然大悟,於是皈依,捨棄源氏得勝後即將迎來的榮華富貴,入了法然山人門下.

入佛門後法號蓮生法師的他,還有個眾人傳頌的事蹟,稱之曰「東行逆馬」.

事緣他後來前往關東地區傳教,由於是朝東而行,於是自己立了規章說:「不能把屁股對著佛陀所在的西方前進」,所以倒著騎馬...此人之有趣與突梯,可見一斑.

遊此寺有兩大看點,一是御影堂,這為紀念法然上人所蓋的十八軒四面(約33平方公尺四面)/全櫸木建築;堂內金碧輝煌/蓋得非常華麗.而若是十一月底楓葉盛季,寺方還會在御影堂開辦音樂會.
說來很不可思議,曲目全部是轟鳴巨響的電子搖滾音樂,在建寺千年的古老佛堂聽前衛音樂,當然又是另一絕無僅有的美妙體驗.

另一個豔絕美絕的最大號召,則是由大小書院走向出口處"藥醫門"那延伸數十米的楓葉隧道;這條鋪了青石板的出寺道聞名遐邇,光明寺的別稱《楓葉寺》即仗此得名.
深秋時,五顏六色/紅橙黃綠的楓葉交織成一片令人目迷神馳的華美燦爛,行於其中,隨著陽光紛移角度,層層交疊的色彩就像萬花筒般千變萬化,非常之神奇....

說實話,是來到這個楓葉隧道,方才見識到京都風雅之士經千年雕琢所幻化出的非凡造景功力;簡言之,此隧道之美的出奇處,就是在高低不同的方位分別栽植顏色各異的不同楓葉
不僅色彩繽紛,更且有層次迭乘/各自烘托之美,這是何等巧思,又需花何等心血去精密佈置?頗難想像.

總之,我是讚嘆不已,一路來回穿梭了好幾回,照片很難傳神,也許只能用35mm底片或4k級的高畫質影片較能存真了...
(難怪幾年前,台灣sony來此借楓葉隧道拍了部家電廣告,轟動威力至今不絕,以致多年後,僻遠的山寺依舊有台客迢遙尋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祇王寺:平家物語的一則淒美傳說》

祇王寺是我漫遊京都嵯峨野一整天的最後一站,由二尊院鑽出,那條由常寂光寺延伸而來的石板道盡頭已人聲寂寂/遊客疏稀...

秋日山間天色暗暝極速,四時入山寺,竹籬圍住的整座苔庭已黑影四竄;而山邊竹林雜木交錯的密林深處傳出詭異淒烈的各種鳥獸怪聲,感覺就像是誤入猛獸四伏的原始森林,頓然陡升幾分驚悚感。
頗不可置信於如今遊客如織的嵯峨野,於入夜後居然還是如同幾百年前的蠻荒山林....而九世紀前那諒必更荒涼原始的這地域,或許更是鳥獸亂竄/兇險四伏...

由此想到東洋古典名著"平家物語"曾提過的:祇王寺開寺時僅四個女尼共伴青燈的那段淒清傳說...身處九百年前的蠻荒地域,而無男丁壯膽,僅是四個柔弱無援的女尼相互撐持,該怎麼膽戰心驚挨過這無數個漫漫長夜?殊難想像!

祇王(生年不詳-1172年),是平源爭戰時一代梟雄平清盛寵愛的舞妓,以獨擅的白拍子(女扮男裝的佩劍長袍舞)舞技贏來主子平清盛的萬般寵愛,不過,在新人佛御前入宮後,恩寵逐漸失色;最終在佛御前撥弄下遭逐出宮門。

萬念俱灰的她只好與母親佛刀自與妹妹祇妹來嵯峨野荒山蓋了尼庵,青燈古佛了卻塵緣。

據說她於臨出宮對百般欺凌她的佛御前不甘地留了離別詞:

『同是原上草  何論枯與榮  他日秋霜至  一俱化灰土』,方才悻悻離去。

(此詞還經後人刻碑,目前是藏在西大路的若一神社)落髮為尼的她那年才二十一歲。

話又說回來,能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當必有不可思議的巧合和驚人的戲劇性轉折:
令祇王失寵又用盡手段逼其走投無路的對頭敵/芳齡才一十六的佛御前也招來了失寵宿命,於是乎省悟富貴無常,居然就別處不去/巴巴地前來投奔這孤母弱女相依為命的小尼庵。

此寺就此以四個女子共渡殘生的淒婉色彩昇華成某種傳奇....

當初是個小尼庵,九百年下來這祇王寺仍然維持著像座茶屋的小小格局(說到底就是座草屋),寺內奉祀如來,但奇特的是還有座平清盛塑像。日本人也怪,硬要把這薄倖的一代梟雄拉進來與其棄妃湊成堆。

設身處地,此四人縱然能不怨不恨,自必也是避之不迭冤家平清盛之橫柴入灶吧?

東洋美學最講究的侘寂與幽玄於這看似破落與荒廢的院內竟是隨處浮盪著;繞了好幾圈越走越愛,京都千百座寺還真沒另一家有這特殊韻味的。

據說日本接待國賓帶外國顯貴遊京都名庭,例必會去詩仙堂;此堂續後幾日我也去了,不過爾爾。

要我挑,或許祇王寺殘落空寂之況味更迷人。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圓光寺 在十牛之庭流連忘返》

京都洛北的曼殊院道頗具意趣:幽靜的石板路一路延伸得老長....
西側有叡電鐵道縱切而過/自成一方小小熱鬧但頗僻遠的電車生活圈(以台北標準大概可說是荒郊野外了,但居然可養活規模不小/品味比誠品只高不低的惠文社書店).
東側則由南北向的川端通劃出山腳邊的另一片幽宅錯落的別墅區;洛北的攬勝名所便集中在空曠幽靜的東側:一乘寺 曼殊院 詩仙堂 金福寺 修學院離宮等等都群聚於此....

圓光寺座落在詩仙堂往曼殊院的半途中,寺門有些不太起眼,乍看一眼以為沒啥來歷的小寺,一不留意就錯過了(我在十一年前便是如此,猶豫了片刻終沒邁入)

也幸好此回能躬逢其盛,才知此寺居然頗有唐詩意境,而且造景高低起伏/幽迴有致,可說各方面猶勝左鄰右舍/名氣更盛的詩仙堂及曼殊院.

總之,此寺太引人入勝,令我忍不住連來兩趟:因為首回來時楓葉仍青綠,迴遊數匝/有點意猶未盡,不免想:若楓葉全見頃時再來,到時庭園一片五色斑爛,不知會有何等媚絕艷絕,於是隔了一週,又巴巴地跑來....

bingo!果然如夢如幻.尤其其主殿前的《十牛之庭》一旦楓葉轉黃轉澄,立時成一大片有層次/有景深/枝葉招展/佈局相呼應的奇木世界,其深幽之美難以言宣....

其實,除庭園之勝外,此寺還另有一大驚奇;那是在圓光寺後山頂的一座小墓,我初來時見墓邊立一木牌,標明此乃德川家康墓,看了當堂一驚....

一來我知道東京近郊日光的東照宮是眾所皆知的家康埋骨所,怎這裡又冒出一座?(另一驚是這墓怎如此小巧而樸拙,完全與這一代梟雄合襯的氣派與堂皇沾不著邊?)

去大阪書店一查,才知圓光寺只埋了家康的牙齒,象徵了他與圓光寺千絲萬縷的聯繫:因圓光寺本就是家康一手開創的寺院;他也藉此寺印書/辦校/推廣佛法/傳播儒家文化,等如家康特許的文化傳播機構...

無怪乎他會心有所繫,特意又遺願另築一骨塚了.

令和元年的賞楓行一路看過不少美景,若硬要比拚哪個寺院最勝(扣除兩座皇家園林和仙氣飄飄的善峰寺不計),我個人最偏愛三千院與圓光寺.

這麼說好了,若說三千院特有某種遺世獨立般的冷幽美感,圓光寺就有種如詩般淡雅怡人,既有大片清幽竹林,又有綠波柳浪的池泉風光,說此寺頗具唐宋韻致,倒也幾分彷彿了.......

至於寺內最值一觀的園景當屬大殿前的《十牛之庭》和枯山水庭《奔龍庭》,另外,瑞雲閣所藏的日本最古老木製印刷活字組是國寶、而登後山頂俯覽洛北大遠景就屬賞心悅目的附帶享受了.

《十牛之庭》,據云是以禪宗經籍所載的《十牛圖》為本,在池泉回遊式庭園上,將牧童逐牛而戲的種種姿態以植栽的形狀及佈局予以寓意呈現,包括池塘 竹林 後山及寺內外風景,皆在一體設計之內...

而圓光寺的這座奔龍庭,以京都諸多枯山水相較一比,算是頗具象而有造型美的,若時間夠悠閒,大可一一比對其龍頭 龍尾各部位之神似程度,或是酖想雲朵閃電等各種意喻之所指...頗有意思!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西山 .善峰寺 》
善峰寺是始建於1029年的千年古寺,屬日本佛教天台宗,位在在京都盆地的西緣小山上.
(西山共有三座天台宗古寺,其中,靠長岡那頭的光明寺也是以楓景聞名,上回我貼過,確實是五光十色/絕美炫爛...sony曾在此拍過電視廣告,在台灣因此有些知名度;所以台灣賞楓客也絡繹不絕.)

話說回來,此寺離城真有些遠,由京都市中心過來需一小時以上,若由大阪過來,在阪急線的小站東日向站搭小巴也需再加個半小時,也因此,遊客不多,會跟你搶這世外桃源般的絕景,通常就只有與你同車的十來位乘客而已.....

六年前,有聽聞此寺乃賞櫻勝地,但一時沒排入行程,卻挑了深秋來,原本只是拍遍城內各類型的楓名所,想說換個不同類型的山寺調劑一下,卻沒想此寺楓景之超塵脫俗,真有種隱世獨立的清幽絕美,不由直呼不枉一番車馬勞頓!

不過,若來此衣物切記穿足;我剛到時十時許,滿山日光輝耀宛如小陽春,渾不覺此地會忽起陰寒若斯,總之,一過中午,陽光歛盡/秋風四起,又飄起微雨,溫度少說一降十度,這便吃足山寺迎風面的冰寒滋味了,簡直一路打寒顫抖著下山.

上郊山賞楓,備多禦寒真乃要務.


;連胃也些許感小恙,這回行程大概就這天有略感水土不服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 宇治 平等院鳳凰堂》
談到宇治的平等院(鳳凰堂),自不能不提日本的平安時代(1794年-1192年,即遷都平安京"京都"始,至鎌倉幕府開府止);以及在這其間操控朝政三百多年的藤原家族.

藤原之所以能牢牢掌控政權三世紀是靠三絕招:

一.與天皇聯姻,讓外孫繼任天皇,自己當攝政王(將這招發揮到爐火純青的就是藤原道長,四女,三皇后一太子妃,生了三個天皇)。

二.鼓吹佛教思想,慫恿天皇出家,好順理成章接管政務.

三.以政謀錢,再分財籠絡朝臣,勢力盤踞深固,(不用說,藤原家族一個比一個奢富,故有餘裕吟風詠月/文風鼎盛,比如藤原道長有首和歌「この世をばわが世とぞ思ふ 望月の欠けたることもなしと思へば」很有意思,中文意為:"此時即我世,如月滿無缺"。
既是志得意滿也頗有幾分存在主義哲思,無怪乎父子二人對死後世界有所執迷...另外,紫式部既出身藤原家族,也曾任皇后女官,都與道長有極深繫絆(有人更說紫式部就是道長情婦)。

藤原道長乃藤原家族盛極之顛(此人不簡單,也是由藤原家族中殺翻天才冒出頭),以致其子藤原賴通接班後,當名與利都到達某種無以上之的雲端後,便深刻感到一種繁華易逝的恐懼,不免對死後的極樂淨土存有若干想望...

華麗無匹的平等院便是以賴通對他死後夢幻家園的美好想像中給催生了,但實際上建造過程卻是苦難無數的...

當時的近畿正處大飢荒中,但賴通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仍徵勞役/大興土木,以致於工程中傷亡者頗眾;據說後來於整建時,還屢屢發現工人於牆尾壁角憤恨不甘的塗鴉...
也就是說,藤原賴通殷盼來世存身的"極樂淨土',對當時被當奴工的老百姓而言卻是披災之地了!

常在京都行走,屢屢有種感觸,譬如前一分鐘還走在鹽小路通那窄小如矮巷的小小街坊裡,忽一個轉角,嘩!比例非比尋常地極度放大,就是如三十三間堂這種龐大無匹的巨寺...大得令你瞠目結舌.

然而這種龐然大寺絕不少見,隨便一數至少幾十座,每個都大到可驚怖程度;不由想:平安朝的日本國力有如此強,能說蓋就蓋/到處營造這麼龐巨的建設嗎?

翻翻平等院(以及銀閣寺等..)的慘史,答案也許可由這一角度切入...

話說回來,屹立千年之久的世界遺產之一的鳳凰堂,確實是一座意象與形式嵌合得超凡脫俗的美築.

堂前有池/堂在池中;如同一座海中之島。

學者有兩種詮釋:
一,是死亡意象,效古墳引水為溝,可看做是對亡者的守護,代表了越界即是現世終點.
二,是淨土,堂前的水是無垠大海,堂即島,是蓬萊仙島,靈魂的最終安息地,也是來世起點.

鳳凰堂也是京都諸寺中最講究左右對稱的,諒必有幾分來自中土的傳承;此堂最美就是在輕盈勻淨的架構,屋瓦廊柱纖小收細,就更比京都城內那些骨架碩大/陽剛氣的大寺更多了幾分婉約美,一派輕柔幽雅,由每個角度都好看!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崎豐子 .不毛地帶 .令和元年二訪三千院》
 
2008年首回去京都賞楓時,還曾認真去請教登山用品店,問說深秋時節去京都該怎穿?
店家建議是:下半身一條排濕的化纖保暖底褲,外罩防風厚長褲;上半身則是保暖內衣,再加防風排濕上衣,最外面套上有goretex塗層的鴨絨長大衣.
 
當時不是太懂,只好照方採購,其實這類純登山的裝備用來套用賞楓行徒增笨重臃腫而已,但向來怕冷,也只能如此了....
 
果真,抵埠第一天便很峭寒,午三點到旅店放好行李,匆匆趕去東本願寺看遠近馳名的銀杏林,全套冬裝全罩上,寒風一吹仍然凍得直發抖,頗慶幸還好有帶齊裝備,至少能稍擋一二...
沒想,隔天一大早,更冷,居然是零下兩度.
 
這回問題就來了,我傻傻地跟旅店借了單車上路往南禪寺方向前進,很慘,冷得緊,我手套耳罩所有衣物全掛上差堪擋住寒意,偏偏這一路都是上坡
踩得快沒氣,腳酸不止又一面冒汗,真有些進退維谷:脫大衣太冷,不脫卻又大汗滾滾流出,這時便徹底翻悔,不該騎車遊京都了....
 
後來,放棄騎車,也才摸清楚深秋的京都是早上十點多才出太陽,到時氣溫便回暖個五六度,其實也不會太冷,遂也沒如抵埠那幾天一般每天全副武裝!
 
去三千院那天,便是因這種輕忽的態度遭了大罪;在山上凍了個半死;幾乎像逃難般半途就滾下山了.
 
話說那天出發時還暖陽高照,於是很放心地不穿大衣只著了薄外套,沒想車抵洛北山上,氣溫立刻涼了下來,更糟的是行抵三千院的半途居然驟雨不止,而且冰涼無比;我急忙躲入三千院,這時不免叫苦不迭.
因為入京都寺院大殿例必是需脫鞋的,院方給個塑膠袋,你就將鞋塞入,然後掛著袋子一路前行...
 
說實話,小時也是住過和式老屋的,印象中從不覺得穿襪踩在木地板有多冷,但三千院的木地板怎凍成那樣真是前所未有,總之,一路走一路抖,完全忘了去留意三千院的庭園竟然是那麼美
(這是隔了十一年後的上個月重遊,超好運,遇著一個艷陽天才驚喜發現的).到後來實在冷到受不了,決定臨陣退卻,大原此行便此敗興而歸....
 
回台後沒多久,剛好日劇《不毛地帶》dvd上市,看完方知原來大原的三千院與寶泉院正是此劇的主景之一;也才知三千院古往今來即乃京都著名出奇嚴格的苦修所;能在此修行成功,即夠格接任寺院的住持.
 
到底三千院修行嚴酷到何等程度呢?不毛地帶有頗詳盡的鋪陳,而最生死交關的,即是在修行最後一程必須在最嚴寒的雪天,不帶食物獨自入山而能存活出山,才算修畢.
 
總之,還只深秋,光下冷雨就凍成這樣,大可想像入冬後的三千院是嚴冰封境/大雪不止,說有多冷就多冷了.....
 
《不毛地帶》前半部是講關東軍以壹岐正(唐澤壽明飾)為首的一群關東軍參謀精英在遭蘇俄俘虜後,被擄往西伯利亞苦役十年後掙扎逃出的過程,而後半部則敘述主角等擅用其從軍時當參謀的智計轉為商戰,成為日本經濟復興功臣的精彩故事.
  
日劇是皇皇十七集,唐澤壽明演主角,而秋津千里(小雪飾)則是與其纏戀二十年的紅粉知己,至於三千院之所以會入主景,是因千里的兄長秋津清輝是在大原苦修的和尚,原先也是軍人,因頓悟而入空門,對唐澤的逆境反擊頗有啟發...
 
山崎豐子的原著小說更是厚厚三大本,但卻是(讓人忘寢廢食般的)極好看;先看了日劇,繼之小說後,更不免興致勃勃地想重遊大原,這回終得如願!(而且整天陽光煦照,好像特意補償我上回敗興而歸)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白川南通》

位於祇園北方,短短兩百米的白川南通,街景之美未必獨步京都,但若論風雅,白川南通的幽謐風情可稱一絕。

尤其若剛由遊人不絕/喧鬧非凡的祇園剛轉來此處,真會深覺幽避一角的白川南通別有一番洞天。特別是這邊有條倚著鴨川的小支流白川在這裡緩緩流淌,為整條街區帶來一份靈動的幽趣。

◆第一印象:陽光輝灑的櫻花林

若先由鴨川左岸的南通首段步入,迎迓於前的是一大片陽光輝灑的櫻花林,投射於地面的花影與光斑,真是華麗斑爛/絕美已極,這是初入南通的第一印象,真有種雖在人間卻直如仙境的驚嘆。

接著沿街行過中段,左側是隨春風搖曳生姿的一長列垂柳,盎然新綠襯得右側另一列璀璨怒放的櫻樹群更是粉白嫣紅無比詩意,而林影掩映間,則有江戶時代蓋的百年町屋沿川一整排屹立,分別化身為或為旅館或是茶屋食肆迎迓旅人。
漫步其間,沿路數著一窗一格,一板一牆,頓時像煞融入一幅幅和風畫卷,宛如重浴江戶古風!

(其實這些町屋還可更古意盎然些,可惜原始街屋都毀於1864年的蛤御門之變,那是幕府末年的動亂中,挺幕府的會津藩在此鎮壓倒幕勢力,而最終與長州藩在京都大戰一場,敗退的長州一方憤極縱火,連燒三天三夜,白川南通古街因此全遭了殃。)
  
  ◆巽橋與辰巳神社

行至街區後段,橫亙於白川的是聞名遐邇的巽橋;這裡春有櫻花燦放,夏有垂柳搖曳,秋季紅葉如火,冬日白梅映雪,絕妙景緻可稱京都地標,更屢屢上印京都明信片。

辰巳神社就在巽橋對面,位於白川南通的盡頭與新橋通交匯的一角。全稱為辰巳大明神神社,因位於京都御所的辰巳(東南)方向而得名。而「辰巳大明神」就是守護東南方向的神明。

除了神明之外,這裡還祀有狸貓神,相傳當年巽橋有調皮的狸貓常常化作人形愚弄行過此間的舞妓,後來人們將其祭祀到神社裡,惡作劇便漸平息。

因守護這一方土地象徵性的存在,辰巳神社面積雖小但人氣頗高,這一點從巽橋外那排長長的供奉就可以看出來。由於在此祈求演藝事業頗靈驗,所以常有藝伎來這裡參拜,夠運氣也許還能遇到明星藝人。
京都人新婚也很愛盛裝來此留影,若想一觀白無垢美姿,於此站上片刻包準如願.

上回我去南通,早知它短短一條小路,心想草草繞上一圈有拍到就好,沒想一到就迷上了;這是京都絕無僅有的一方妙境,我來回繞上十幾趟,甚至晚上又轉回,徘徊至遊人皆盡方離去.
遊此地,我建議可趁豔陽當空時先來南通首段拍櫻花林陽光揮灑的絕景,接著一賞中段垂柳的新綠,直到巽橋就可折回.但於薄暮時再來一趟,待到晚上可賞夜櫻,大約就可賞盡白川南通的情趣...

簡單說,沒來過此地,京都風情便缺遺憾一角。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令和元年京都狩楓之旅

一.《修學院離宮》

修學院離宮(しゅがくいんりきゅう)是位在京都市左京區比叡山麓的天皇別宮,現由宮內廳經管,並於春秋兩季開放遊客預約參觀。

這是後水尾上皇於1653年(承應2年)─1655年(承應4年)間改裝其八皇女的別院擴充而成,算一算,已是三百六十四年的史跡了.

此宮在洛北,和洛西的桂離宮,與京都御所左側的仙洞御所是天皇猶駐蹕京都時的三大別宮,當可說,去京都賞風景,若想一窺皇家園林的雍容大度,除此之外別無它處。

來過京都多次,雖有專攻日式庭園的好友鼓吹我這三大離宮特值一觀;但總覺事先預約大有難度/未嘗一試;沒想手續竟是如此簡單,甚至連排隊都免了;我早上抵御所宮內廳,登錄的竟只有我一位.
櫃台的廳員極其客氣殷勤,跟他稍加說明想何日參觀/哪一班次,三兩下就敲定....他是用英文對話;不過,當我將預約時日填入申請表回交時,另一位受理的小姐中文倒頗流利,所以中文諒必也通.

總之,預約三大御所既如此簡便,豈可輕易錯過...

修學院離宮由上御茶屋、中御茶屋、下御茶屋的3座庭園構成,面積54萬平方公尺。面積非常之大,而且高低起伏;主景的千歲橋 萬松塢 浴龍池等等更簡直是個大山坡,爬起來可不輕鬆...

我選的早上十一點的這一梯次,居然還有一個白目的中年台灣女子要用輪椅推其阿嬤上山;現場的警衛大驚!要求輪椅不許入院;一番推阻後,台灣人能屈能伸的手腕有些耍賴,聲稱老媽媽腳還能走,警衛方始放行...
(但可想而知,老婦一路喘息不止/連連落尾,那全程可真是慘不忍睹也).


而御茶屋之間是廣闊的田野(有耕農種稻),路徑間有矮松連結各御茶屋。這些景倒未必有多好看;最精彩的還是尾段千歲橋 萬松塢 鄰雲亭 浴龍池這四個主景.

尤其是由半山坡的鄰雲亭俯瞰下方的浴龍池及比叡山的大遠景,真是一片朗暢大景,來此,光看這一幕就值!

另外,離宮離曼殊院道的四大名所:曼殊院 圓光寺 金福寺 詩仙堂都挺近,大約再走個三公里路就到,我是一路安步當車剛好抵曼殊院後門,再一路橫掃其餘四寺.

至於文青最愛去的惠文社書店也在附近,可順一遊.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十日狩楓心得

籌畫了一月許,十天整的平安京狩楓漫遊終於順利歸來.

連續幾天扛著兩大包合計二十公斤的照相器材鎮日地胡走,出乎意料地疲憊!(最後一天去書局,站了一回終於崩潰,決定餘後的一下午就吃吃喝喝待在食肆絕不走了.)

以往去東瀛一趟都是七天,所以,十天算是極限了!(如果還是這麼整天走不停的話.)

累歸累,感覺與京都必有宿緣,總之,一路風景真是看不膩.尤其最後三四天,心想,原本還怕到處紅灩灩一片的楓景會生視覺疲憊---咦,奇怪,卻是越往後越覺興味盎然!

真不由得須對京都名勝竟然能如此妙處層出不窮而大表敬意了!

總之,這是我第四度訪洛,而十天下來仍日日皆有驚喜.尤其前四天看過永觀堂,真如堂,三千院,光明寺這等美極豔極的楓名所,心裡本有警惕:該不會再有出奇之處了吧?
沒想接下來的天授庵、常寂光寺、祇王寺、詩仙堂、銀閣寺竟然像進入下半場的煙火,更精微更有變化;尤其最後一天的東福寺,簡直如詩如畫,不啻是一個壯麗的句點!!

總覽這十天的心得:
京都楓景名所概可分三類;
一是秀麗可人式的,如真如堂/永觀堂/常寂光寺/光明寺/銀閣寺/法然院/安樂寺/詩仙堂/曼殊院/西明寺/二尊院/天授庵/無鄰庵等
二是蒼勁閎大式的,如南禪寺/神護寺/東本願寺.
第三則是極清、極雅頗帶孤寂味的,如祇王寺和三千院.

至於東福寺則更屬一異數;可說融合了前兩種特色而自成一格:是既龐巨而又秀雅的.我不經意地安排此地成了此行的最終站,正好以壯麗堂皇的方丈庭園當這趟紅葉狩的最終幕,確實再完美不過了.

京都十一月末的天氣是比預期要冷多了而且變化難料,常常一早迎陽光出門,過午即大陰且飄雨.若不幸又去了郊山,譬如我去三千院的慘況:被大雨困在法堂數小時,木地板冰冷如嚴冬,而庭外陰風陣陣襲來.......那種空寂況味,真是無言.

去京都郊山,再怎麼豔陽高照天氣出門,帶件鴨絨風衣準保不失.

至於專為攝影而去者.大可省了腳架不帶;可說是少有不禁用的;而且人群雜沓根本使不開.
記憶卡鏡頭等配件可也別肖想著到當地再補貨,台灣可比京阪便宜多多!
猜猜梅田的電器百貨之記憶卡賣得有多貴?8GB的EXTREME2居然要二萬一日幣!而鏡頭也泰半貴數千台幣以上,總之,相形下台灣影友是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這回為了楓景可說大大犧牲;吃差住差.尤其換了三度民宿真是苦不堪言.
京都木屋老宅改的民宿我是頭回領教,但除非有所必要我是敬謝不敏了.

一.隔音差到極點;左鄰右舍聲氣相聞,只要有一戶是夜貓子就很難有好睡......木地板更吵,出入即吱然作聲/足響不斷.

二.浴廁簡陋且須眾人輪候,更慘者,無暖氣,夜寒漱洗大苦也.

三.門戶不便,出入甚不自由.

四.老屋有難聞霉味殊不舒服....

至於有人推薦於京都以單車遊城,我分別在洛東與太秦騎了兩天的經驗則是負面的.
一京都路窄,通常人行道上寬只容兩身交會,單車騎來處處與人爭道毫無暢快可言.

二.地勢凹凸不平,別說寺院區都是山路,連市區也是一路斜坡,若非變速車鐵定騎不動,包你牽到岔氣.

三.郊區入晚一片暗寂,極易迷路,這時單車即成大累贅;我在由嵐山回宇多野走山中暗路時,便是在淋雨中慌亂趕路的(當時立馬後悔,要沒這需還車的累贅,可不是跳上公車就ok了嗎?)

最後一點,熱門旅季,京都客房是又貴又難訂,但京都入晚後無處可去,故而倒也非住京都不可.我這回就有幾絲後悔沒住到晚上可逛到半夜的大阪去.
雖然我已算是那類不太愛湊熱鬧的人種之一;但老實說,京都的夜晚實在太過寂寥.有一晚,我由高台寺出來,走河原町通回宿處,剛過八點甫打烊的高島屋百貨,前端的大路上即已是一片闇暗
在冷風中獨行的只賸我一人.......而這帶已算京都的鬧區矣.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有京都 真好!】

“啊 居然 都沒變呢!”

在瞬息萬變的現世中
竟然 還有個 時間頓停 的地方
對人心而言,亙古不移的重要 
這個城市 費了一千年 終於知道了。

人人都盼望能有個好歸處  歡迎前來“平安”之都 

「変わらないなぁ、全然」
目まぐるしく変わる世の中で、時間が止まっている場所があります。
人の心にとって、変わらないものの大切さを、
この町は千年かけて学んできました。
誰にも、帰る場所がある。ここは「平安」の都です。
 日本有京都 真好!】

“啊 居然 都沒變呢!”

在瞬息萬變的現世中
竟然 還有個 時間頓停 的地方
對人心而言,亙古不移的重要 
這個城市 費了一千年 終於知道了。

人人都盼望能有個好歸處  歡迎前來“平安”之都 

「変わらないなぁ、全然」
目まぐるしく変わる世の中で、時間が止まっている場所があります。
人の心にとって、変わらないものの大切さを、
この町は千年かけて学んできました。
誰にも、帰る場所がある。ここは「平安」の都です。
 
【附記:】過往好幾年的上班生活,渡假,年休都選在初春及盛夏,去日本最多次的,便都是這兩個時節.

之前,聽說京都的狩楓風情上佳,一直想去卻困在年節前特忙始終沒成行;最後呢?終於趁2001年轉職時心一橫,挪了十天來了個深秋之旅.
那回還特花一筆大錢買了canon高檔的全幅數位相機,三顆新鏡頭;外帶加了轉接環的哈蘇舊鏡三顆,一部notebook,腳架,閃燈,厚重冬衣及登山裝,可謂浩蕩成行,生平出旅行囊之繁多且重,真是破了紀錄.

那回拍照拍得很兇,好幾天都是一進名所便機關槍一路連打,天黑了再趕著午晚餐兩頓併吃,回來後因而還小發了一陣胃潰瘍.
好笑的是,成果卻出奇失望;也許只賺到了遍訪無數賞楓名所這點好處.總之,這兩天在整理舊硬碟,想挑出歷年所拍照片分別各印幾本相簿,卻發覺那年還頗沾沾自喜的秋楓照如今看來真是粗陋無比,而且那年因記憶卡沒帶夠,只拍了第一天,以後便放棄拍RAW檔,如今想再用後製補強也沒法了,算全盤敗北!

倒是在翻找過程中,又尋得2001年去時,京都市新推出的觀光海報,SLOGAN真是漂亮,在此又貼過.
說得真好,這便是京都會吸引好古之徒年年到訪的撒手锏了.
【附記:】過往好幾年的上班生活,渡假,年休都選在初春及盛夏,去日本最多次的,便都是這兩個時節.

之前,聽說京都的狩楓風情上佳,一直想去卻困在年節前特忙始終沒成行;最後呢?終於趁2001年轉職時心一橫,挪了十天來了個深秋之旅.
那回還特花一筆大錢買了canon高檔的全幅數位相機,三顆新鏡頭;外帶加了轉接環的哈蘇舊鏡三顆,一部notebook,腳架,閃燈,厚重冬衣及登山裝,可謂浩蕩成行,生平出旅行囊之繁多且重,真是破了紀錄.

那回拍照拍得很兇,好幾天都是一進名所便機關槍一路連打,天黑了再趕著午晚餐兩頓併吃,回來後因而還小發了一陣胃潰瘍.
好笑的是,成果卻出奇失望;也許只賺到了遍訪無數賞楓名所這點好處.總之,這兩天在整理舊硬碟,想挑出歷年所拍照片分別各印幾本相簿,卻發覺那年還頗沾沾自喜的秋楓照如今看來真是粗陋無比,而且那年因記憶卡沒帶夠,只拍了第一天,以後便放棄拍RAW檔,如今想再用後製補強也沒法了,算全盤敗北!

倒是在翻找過程中,又尋得2001年去時,京都市新推出的觀光海報,SLOGAN真是漂亮,在此又貼過.
說得真好,這便是京都會吸引好古之徒年年到訪的撒手锏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