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john fowles這小說層次如許豐富----單保留其故事梗概與主要人物性格-----無非只製造一俗庸的古裝愛情故事.



幸虧掌舵的是英國新浪潮大將卡爾.賴茲和諾貝爾獎劇作家哈諾.品特.



他倆的絕妙手法是採用第一種結局當故事主線---去除旁支的全知敘述觀點;不再刻意強調書中的存在主義哲思....



而集中火力於:原書中以現代思惟對映維多利亞風土人情的設計.



遂以戲中戲的方式-----由兩位男女主角詮釋雙重人物;形成現代與古代雙線平行的套尾結構.



也就是說將全知旁述觀點具體化/視覺化----一方面古裝故事線逐步推衍,而扮演莎拉和史密森的兩名演員的現實生活也穿插串入...



形成兩組生活/兩樁愛情----現代與古裝的相互對照.



迥異社會情境和道德倫理觀----理所當然,呈現了不同的生活質感/對應方式/發展與結局....



時間與空間交互穿梭於同一銀幕----編導完全掌握此中能發揮的有機要素-----在古裝場景:



時間進行是趨緩是漸進的.....



空間處理:是由遠而近...由跟隨至前後趨近....由相隔兩端至逐一親近....乃至緊緊相擁----皆以極大的謹慎/長久的醞釀來呈現其對比...



譬如開場的"長堤"一景---既詩意又鮮明的意象:即是堤防兩端的綿延距離...兩人遙相以對.



再次之,幽林初會的第二次邂逅---場面調度更是精細已極----用象徵地位差距的好幾個短鏡頭,來對襯彼此的情境及心思.



至於最後相會的湖景---兩人撐舟穿越幽幽暗隱的橋洞....忽地一迴身,眼前已是豁然開朗的廣寰湖面---光燦絢爛/日照晃耀;小舟隨即沿陽光亮處逐漸淡去....化成融入遠景的小點.



暗示了莎拉兩人永結同心的圓滿終局.



而現代場景的安娜與麥可----他们的婚外情----一開始便以閃現的突兀方式出現---時間非常短暫/場景非常紛亂.



相對於古裝戲的委婉漸進/燉鍋式的醞釀---現代場景的這兩人---一開場即是原始直接的床戲---濃烈猛發而倉促;但旋即被打斷...



這種模式即成了兩人偷情的典型節奏---在拍戲中相愛/於間隙中偷歡----走走停停/斷斷續續;始終不完整...更始終不圓滿.



給予觀眾某種短暫/不安/煩擾的感受....



在空間處理上----兩人更是越隔越開---除了距離----還有大量湧入的各項干擾---工作劇組/聚餐友伴/舞會人群.....一個個亙入....到最終安娜不辭而別....



麥可只能隔窗遙望.....眼睜睜看她消失於生命之外.







古裝戲與現代戲如此迂迴深邃的對比,是此片匠心獨運之處---而開場戲尤其精妙,允為戲中戲罕有的典範(戲短而蘊涵深厚/而餘韻邈邈.....並第一時間道盡此片前衛的本質)---頗值大書特書:





片頭字幕方落,首先是:莎拉黑衣蒙面的特寫....鏡頭略拉出---露出化粧鏡和造型師的側影....攝影機擺在左側.



場記/道具師,人聲雜沓;意謂此乃拍片現場.



接著,導演"action"開拍聲響,莎拉轉身遞走鏡子,旋即走向前方....此時鏡頭拉遠,現出海港的全景以及近處紛亂躲開的劇組人員...



莎拉越走越遠...鏡頭越拉越高...氣氛突然轉為肅穆冷寂,此時以低弦襯底的配樂亦高亢揚起....配合著畫面中已裁淨的古樸海港/蜿蜒長堤的畫面



觀眾旋即墮入維多利亞情調的某種詩意的想像(渾然忘卻開頭拍片現場的提示)....



鏡頭轉為用DOLLY跟攝,莎拉逐漸走近...露出神秘幽怨的神色.....由正面閃過又逐漸遠去...



鏡頭拉高拉遠....最終莎拉成了堤防盡處佇立的遠影.....



鉛灰的天空/暗鬱的海面/拍岸的大浪....霎那間構成了一團蒼涼蕭瑟的氛圍....



也迅即完成了現實時空與戲劇時空的轉換.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Complete List - ALL-TIME 100 Movies - TIME Magazine























A - C

Aguirre: the Wrath of God (1972)天譴 荷索



The Apu Trilogy (1955, 1956, 1959)阿普三部曲 薩耶斯雷



The Awful Truth (1937)



Baby Face (1933)



Bande à part (1964)



Barry Lyndon (1975)亂世兒女 庫柏里克



Berlin Alexanderplatz (1980)



Blade Runner (1982)銀翼殺手 RIDLEY SCOTT



Bonnie and Clyde (1967)我倆沒有明天



Brazil (1985)巴西



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科學怪人之妻



Camille (1936)茶花女



Casablanca (1942)北非諜影



Charade (1963)謎中謎 史丹利杜寧



Children of Paradise (1945)天堂的小孩 阮華(雷諾瓦)



Chinatown (1974)唐人街 羅曼波蘭斯基



Chungking Express (1994)重慶森林 王家衛



Citizen Kane (1941)大國民 奧森威爾斯



City Lights (1931)城市之光 卓別林



City of God (2002)



Closely Watched Trains (1966)



The Crime of Monsieur Lange (1936)朗吉先生的罪行



The Crowd (1928)群眾 金維多





D - F

Day for Night (1973)日以作夜 楚浮



The Decalogue (1989)



Detour (1945)



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 (1972)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 布紐爾



Dodsworth (1936)孔雀夫人 威廉惠勒



Double Indemnity (1944)雙重保險(雙倍理賠) 比利懷德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奇愛博士 庫柏里克



Drunken Master II (1994)醉拳2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ET 史匹柏



8 1/2 (1963)八又二分之一 費里尼



The 400 Blows (1959)四百擊 楚浮



Farewell My Concubine (1993)霸王別姬 陳凱歌



Finding Nemo (2003)



The Fly (1986)



G - J

The Godfather, Parts I and II (1972, 1974)教父一二集 柯波拉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1966)黃昏三鏢客(荒野大鏢客第三集)



Goodfellas (1990)四海好傢伙 史柯西斯



A Hard Day's Night (1964)一夜狂歡 李察賴斯特



His Girl Friday (1940)星期五女郎 霍華霍克斯



Ikiru (1952)生之慾 黑澤明



In A Lonely Place (1950)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



It's A Gift (1934)



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風雲人物 FRANK CAPRA





K - M

Kandahar (2001)



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1949)愛心與小帽



King Kong (1933)金剛



The Lady Eve (1941)伊芙夫人 PRESTON STURGE



The Last Command (1928)



Lawrence of Arabia (1962)阿拉伯的勞倫斯 大衛連



Léolo (1992)



The Lord of the Rings (2001-03)魔戒



The Man With a Camera (1929)



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諜海亡魂 約翰法蘭克海默



Meet Me in St. Louis (1944)相逢聖路易 文生明尼利



Metropolis (1927)大都會 弗立茲朗



Miller's Crossing (1990) 柯恩兄弟



Mon oncle d'Amérique (1980)美國舅舅



Mouchette (1967)慕謝特 RENOIR





N - P

Nayakan (1987)



Ninotchka (1939)



Notorious (1946)美人計



Olympia, Parts 1 and 2 (1938)奧林匹亞



On the Waterfront (1954)岸上風雲 伊力卡山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



Out of the Past (1947)漩渦之外



Persona (1966)假面 柏格曼



Pinocchio (1940)木偶流浪記



Psycho (1960)驚魂記 希區考克



Pulp Fiction (1994)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開羅紫玫瑰 伍迪阿倫



Pyaasa (1957)

Q - S

Raging Bull (1980)蠻牛 史柯西斯



Schindler's List (1993)辛格勒名單 史匹柏



The Searchers (1956)搜索者 約翰福特



Sherlock, Jr. (1924)



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1940)街角商店



Singin' in the Rain (1952)萬花嬉春 史丹利杜寧



The Singing Detective (1986)



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1955)夏夜微笑 柏格曼



Some Like It Hot (1959)熱情如火 比利懷德



Star Wars (1977)星際大戰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慾望街車 伊力卡山



Sunrise (1927)日出



Sweet Smell of Success (1957)



Swing Time (1936)





T - Z

Talk to Her (2002)悄悄告訴她



Taxi Driver (1976)計程車司機 史柯西斯



Tokyo Story (1953)東京物語 小津安二郎



A Touch of Zen (1971)俠女 胡金銓



Ugetsu (1953)雨月物語 溝口健二



Ulysses' Gaze (1995)



Umberto D (1952)風燭淚 狄西嘉



Unforgiven (1992) 克林伊斯威特



White Heat (1949)白熱



Wings of Desire (1987)慾望之翼 文溫德斯



Yojimbo (1961)大鏢客 黑澤明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0年代,在全台各大學校區,曾流行過好幾年地下戲院(MTV前身)的熱潮...



那是1975年---sony家用錄影機(beta cassette-video recorder)石破天驚的出場---捲起後電視時代嶄新影片觀看型態(化被動為主動)的後續風暴....



這種地下戲院的主流---後來發展成以後的MTV.



營業形態是:一百元入場,依店家排定的片單/輪時看片;或許兩片同映,或許一天輪牌個七八片的不同片目....



台大商圈的"跳蚤屋"和"影廬"就是其中的典型.



但某種變型則是挺特殊的"錄影帶餐廳"---通常是某些西餐廳會架部20吋電視(這可是那時CRT電視最大的尺寸了)...



播些劇情片或片集用以廣徠客人,



而有些生意鼎盛的自助餐廳,居然也不怕客人黏屁股地使出此奇招....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大學校門口,捉對廝殺的四五家自助餐廳,於用餐時刻就不約而同祭出這殺手鐗.



於是乎,貪慕此道的影迷,用餐前無不探首接耳....不觀菜色只睇螢幕---看哪部影片對味就往哪兒挪.....



那些年頭,類似我等這類電影饕客,因此吞噬了不少這類的速食影片.





但不知是一心二用,還是要怪餐廳老板的壞品味?!....



總之,除了當時流行的"幕府大將軍"和"西部警察"等幾部影集...



於今仍記得在那場合看過印象深刻的影片只餘下兩三片:



一是john boorman的"神劍",另一則是至今猶覺餘韻邈邈的"法國中尉的女人"





"神劍"最近又重新看過---這是部現代手法的亞瑟王神話片---當年那淋漓盡致的暴烈張力與凜冽前衛味,隔了幾代,略有翻弱之感....



但"法"片則越看越有味,不僅導演手法遒勁而縝密;編劇HAROLD PINTER別出蹊徑的改編功力更有諸多供一再迴顧的妙處.



更重要的是,最近耽看英國現代文學史----對原著作家john fowles在文學史的定位及其博通深邃的文思有更深的認識.....



尤其是由存在主義哲學和二十世紀中葉盛行的解構主義的角度來解讀他的小說,



年少時囫圇吞的若干不解忽然有豁然開朗之感......



(這就好似大學時粗讀亨利詹姆斯----一團疑惑---總要在入不惑之年一再咀嚼才略有體會是一樣的.)



在此就把電影與小說分別對照,同時談談....





<小說>



john fowles這小說----時代設定在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



古雅娟秀的維多利亞文體;故事則是看似老掉牙的羅曼史----講一貧微女子高攀上某貴族男人的戀愛故事.



但作者意在言外---存心只用這故事的軀殼,蓄意解構傳統小說的常規.....



所以這小說很新潮地同時有三種不同的結局----筆者一面很認真營造某種擬古式/逼真如墮當年的情境...



一面又帶入一個纏綿悱惻的戀愛情節----完全是一副羅曼蒂克/低迴淺唱的VICTORIAN MOOD...



另一面,又很煞風景地大潑冷水...以二十世紀現代景觀頻頻對照....屢次破壞這類華美幻覺.



如此一熱一冷;一古一今;一感性一理性...的多線進行



挑戰讀者的慣性思惟,更連番脫軌/屢屢翻車,蓄意脫離傳統小說的常軌.



可想而知,將之改編成電影的難度,可又比一般小說難上百倍.....





小說故事的主軸:敘述史密森爵士剛繼承叔父的爵位與大筆遺產,前來沿海名勝萊德鎮探視其未婚妻,並籌備婚約的進行....



另一附帶目的:是想來探勘著名的考古名跡萊德堤----他以業餘地質學者的身份慣愛蒐集化石標本(當時之貴族,除了政途與軍職,是不屑參與其他俗世職業的;業餘學者身份大半是遮掩其無所事事之一面,虛偽之狀同其於後表現的愛情觀,有極巧妙的對襯).



如此,遂因緣湊巧遇著了一位被當地人蔑稱為"法國中尉的女人"的女子---莎拉.





他倆邂逅的經過,非常之戲劇化(fowles採用了一個悠逸如風的維多利亞情景作開場,但語法卻是現代化而略帶反諷的)....





那時,史密森抵埠未久,在清冷幽淒的冬日午後,伴同其未婚妻在港畔長堤散步,遠遠看到一披黑色斗篷的女子,宛如入定雕像般於堤防的最深處望海遠眺.....



他一時興起,行去攀談....卻於女子受驚的回眸中,見到了一張他生平所見,最複雜/最幽怨/最千迴百折的女子面容.



這一偶遇,激引了他的無限好奇,遂數度藉機攀談,才漸漸查知此女子不比尋常的過去....





她名喚莎拉,是個無親無故的孤寒女子----受過相當教育,會音樂,善繪畫,是維多利亞新式教育體系下新興的知識女流.



目前暫乃棲身於某富戶任家庭教師.



她之所以受當地人蔑視,直呼其為法國中尉的女人-----是因數年前她曾為某法國軍官療傷,兩人後來有過親密交往;此事被鎮上諸人視作不軌,



而後來法國中尉終於始亂終棄/遠逸離去....遂更加重了她的憂傷與惡名.



於是乎她時常出沒于山徑海邊.....離群索居/不與人聞問.



如此這般,謠傳便越演愈烈:眾人皆謂她之所以流連於海濱山崖,乃是欲眺望法國中尉的歸來....



在史密森初遇莎拉的那時,她的原東家剛病故---擔著這惡名,她四處碰壁,最終總算被舊世家波坦尼夫人勉強收容.



頤指氣使的波夫人此舉非為憐憫,而是基於該鎮第一門庭的家風,深覺該擔起此義務去矯正此偏差女子的惡念.



遂以諸多屈辱之條件,強求莎拉須遵從:其中之一,即是限制她的外遊.



而其餘種種箝制措施,更使莎拉愈發壓抑和孤獨.....



在海堤遇到史密森前,她早存命運乖舛之念----深沉的失望,使她懷著隨沉隨浮的宿命感,任己虛空擺盪....



其後,接續數個場合,乍遇這卓爾不凡的他----使她突然失了平衡---像是闇暗的牢籠忽然射入一道曙光.....



突如其來的慰藉與解脫.....催促鼓舞了她殘存掙扎的勇氣----於是乎連番糾纏/藉機吐訴....盡釋其千般委屈.





就史密森而言:應允與她的會晤,當初全出之好奇----見莎拉如此坦白/全盤傾訴,始則驚愕,繼則大大引動憐香惜玉的心思....



但史密森根深柢固的男性沙文心態,不覺總流露一種居上施援的意態....



內心壁壘深築的階級樊籬,也下意識地阻絕著對她暗地滋長的愛意,



而更巨大的障礙:則更有對莎拉貞德的疑慮....以及他本身悔婚會引發的道德危機/社會壓力.



他衡量自己的處境:



未婚妻奧帝娜平庸/膚淺/勢利/無知...缺乏與他相配的高知識與好趣味.



莎拉則獨立特異/有個性/勇於追求....是新時代的女性,更有不可抗拒的性的魅力.





娶了未婚妻,或許合乎社會規範/貴冑傳統,但可預期的:卻將是墮入一灘婚姻泥淖,不會有任何幸福.



而莎拉既是他逐步認定的真愛,將她由惡意環繞的現狀拯出,也不啻是其本人道德昇華與維多利亞時代新思惟的完美展現...





但莎拉隱隱約約仍讓他有所不安.....除了法國中尉女人的陰影....他也嗅出莎拉的處處主動,似乎有玩弄其於指掌之中的陰謀....





就在史密森內心劇烈爭戰的當兒----一個突發事故,終於還是逼他攤了牌....





總之,莎拉似乎自蹈險境般,故意讓波坦尼夫人發現她違其禁令一再出遊----令她暴跳如雷,將之斷然辭退.



於是乎,莎拉走頭無路/淒楚欲絕地求助於史密森.....



求救信寫著:"秘密已露,身藏懸崖故舍,吾與絕望之間唯冀君一人"



字裡行間,似乎不僅強烈絕望,甚且有尋短之意...



這下子史密森遂遽然而起/義無反顧地奔赴莎拉的去處....並隱密地將之移往另一市鎮之宿處,形同秘密監護.





經這番周折,史密森已全然傾向莎拉;而兩人忽然分隔兩地,他倍感神不守舍----更因此確定他對她確有超脫垂憐的情意.



於是再度探視莎拉的當晚,他猶如潰堤般源源傾訴對莎拉的相思,而莎拉回報的則是毫無保留/毫不反抗的獻身.



史密森這時驚奇地發現她居然仍是處子之身!!



在這番纏綿當中,莎拉既盡現其柔弱之態,更揮發了誠之於中的真摯情感,令史密森深深感動----再也無絲毫猶豫地決定解除婚約.





在萊德鎮,史密森花了番心力終於卸脫婚約;這期間,那維多利亞禮教對悔婚的種種磨難和懲罰,對他當然是極度難堪.



但待他(冀望由莎拉的柔情獲取補償)-----急忙忙欲接回她時......卻愕然發現她早已不知去向.





史密森痛苦至極,完全不知所措----在孤立絕望中他只能離開故里,權且先躲開這漫天蓋地無所逃的難堪,



一面仍不死心託人查尋莎拉的下落.....





漫長的三年後,人在美洲的史密森終於接獲莎拉在大洋彼岸的消息----那是他的律師打來的電報.



原來莎拉飄然離去的這三年間,歷經艱辛----只為尋求自我實現的機會-----她的堅強和不屈不撓,總算有了豐碩回報.



她試過幾個工作,最後落腳在知名畫家rosetti處,以其敏銳美學素養,獲得主人的衷心尊重與賞識...



並藉助rossetti的人脈在藝文圈中聲名鳩起---不僅奠立風格別具的畫家地位,也有了獨立的豐裕生活.





正因為莎拉自覺已能謀取社會與人格的自立,而且在精神和情感上日趨成熟,她才決定將行蹤告知史密森.





史密森接訊後隨即急回----但心緒裡千迴百折----痛恨/怨懟/憐惜/深愛...以及割捨難去的相思與不解,



令兩人會面自不免是一陣激烈的爭持與究詰....



史密森慨言:"我為妳做出一切犧牲----妳差點毀了我!!"



莎拉則平靜回應道:"時至今日,方尋到我的生命我的自由."



語氣中慰藉自得遠凌乎對史密森的愧疚....



原來她之所以不告而別,是因為深感兩人地位的不平等----她不希望他是懷著自己乃犧牲者的受害心理與她結合.





於是史密森的洶湧怒氣,在莎拉的款款柔意下終於軟化.....



更令史密森喫驚的是:莎拉忽然退出房間,說要引見能化解兩人爭端的某位仕女....



而出現在他眼前的-----卻是一個麗容姣好的女童.



莎拉牽她的手,引到他身旁---平靜的說:"這是你女兒.".



史密森驚得簡直說不出話.....直直看入小女孩天真的臉龐,千般思緒突然如洪流湧入....



既感慨莎拉獨立自持的辛酸歲月....



也惋歎自己的始終蒙在鼓裡,而又東奔西走/虛擲光陰....



於是乎停駐史密森腦海裡的搜索煩苦與種種疑慮,於這一剎那間頓時風波定止/俱化無痕.





fowles之後也沒再交待他们這對悲苦鴛鴦的終局.



但讀者盡可樂觀想像-----這一對戀人終於和解....



應該會有完美的收場.





但這卻只是fowles設定三種結局的其一.



另一項結局則是:史密森始終沒原諒莎拉的棄之他去,更以受損的男性自尊,無法理解莎拉在他付出無比犧牲後,



而居然仍欲與他維持一冷淡/獨立之等距,遂洶洶厲責後....即反目別去.



而莎拉冷眼以觀----不多辯解/不加挽留...



於是兩人此別,一行東一向西,永成陌路....



故事結尾是:FOWLES一面渲染著史密森暮色中孤寂拉長身影的畫面....另一面則用著不祥的口吻預示史密森行將又浪跡天涯的今後宿命.



而莎拉成了時代先鋒的新女姓,永遠擺脫了舊傳統....





第三個結局則拉回他回到萊姆鎮欲作最後抉擇的那個場景.



fowles用嘲弄假設的筆法重新模擬史密森的心境另外又開拓了一條他可能會走的路----



也即:他對莎拉那股汹湧澎湃的的激情逐漸冷卻....心搖意動的他回復紈絝子弟的本性----一旦滿足肌膚之親的情欲,莎拉令他眩暈的神秘魅力,



無復如磁石般難分難解....



於是在踏入未婚妻家輝煌的門庭的那一剎那,他決定不再脫軌----回歸安穩的平日生活----那個或許一成不變,但絕對是無風無雨/悠逸的貴族社會.



他委託律師給了莎拉一筆豐厚的津貼---逃離了她/逃離了責任;也不啻遠離他與莎拉相配所可能開拓的無限可能....



(但這正是夾處於維多利亞十九/二十世紀新舊之交,無數所謂開明之士的夢幻與現實的殘酷差距了....



fowles於故事結語時這麼說!!)





小說的哲學與多層次意涵



這故事的梗概基本上已屬不凡;而深刻的心理分析與情境鋪陳,更早脫出一般小說之窠臼.



但原作者JOHN FOWLES的創作意圖其實遠為閎大深邃.



他是將此小說戲擬為所有維多利亞小說的範本---更擴而遠之泛及傳統小說.



蓋傳統小說家依其所感所見,在現實中抽取其題材,而後賦予這些材料以某種秩序.



在作者具絕對權威的虛擬世界中,有無比的敘事權/有完全支配讀者的威力.



亦即作者通過敘事權製造幻覺;而讀者則難以自拔/沉迷於此幻象世界.



FOWLES則處心積慮特意破壞這幻覺----正如開場時筆者已先提過的:他一面模擬維多利亞小説,一面隨時自我破壞...



主要出之三種途徑:



一.放棄絕對敘事權.他用三種不同結局來提醒讀者,這故事的各種可能性.



似乎作者也很謙卑地正和讀者打著商量:看哪種結局最合理?!



另一方面,則不忘喚醒讀者勿單方面信任小說的真實性---他是如此真誠地迎迓讀者進入小說的工廠,一一示範這產品的質地/



產品的工序.....總之,與其相信小說的真實,不如徹底審視其製造的過程.



二.岔入作者評論.這小說雖是第一人稱主述,但敘者卻完全不是書中人物---甚至更非故事同一年代之人.



他是由二十世紀的目光,回頭審視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風土人情.



但FOWLES又偶而讓這全知型的敘述者化身為故事中的人物----顯然FOWLES是故意讓這一切混混沌沌/似真若幻



以突顯小說的虛構本質.



三.製造文本短路.也就是把虛構文本和歷史的真實事件攪和成一團.



FOWLES將故事設定在達爾文發表物種原始論的同年,又一再引用達爾文言論於序首是一例....



而大畫家ROSETTI真實出現在莎拉的生活背景中,當然也是疑幻似真的鑲嵌---佐證莎拉存活於歷史的可能.



作者一再交換這類真幻交織的手法---即是先建構,繼之,隨即自我解構----用意即在點明:小說並非生活的重現.



同時更引導讀者深一步省思:語言是否也是種虛幻?---真實性是大大可疑的!!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 YEARS, 50 FILMS, ONE SPECTACULAR BOX SET





janus是羅馬神話的門神.



神像最特別的是有兩張朝向不同方向的臉----一張蓄鬚;一張光下巴.



分別代表日和月----也即象徵了歲月迢遞/過去與未來的遷變.



在羅馬漫長的帝國歲月中----這是個影響深遠的神祇.



民眾在播種之初/收獲之前必須祭拜.



延伸到後世,遂引用到出生與結婚式;乃至一切萬事之始---問卜禱福的對象.





對影迷來說,這個兩面神的標誌則有一個固定而單純的意義---那就是代表了藝術佳片的黃金招牌.



janus是由兩個哈佛大學生在1956年始創的,



始意,原只想引進美國罕見的歐洲藝術電影,供哈佛一帶高知識份子有開拓眼界之鑑.



遂在哈佛劍橋校區開設"BRATTLE THEATRE"---- 第一部放映的電影是柏格曼的"第七封印".



接著又在紐約開另一家"55TH STREET PLAYHOUSE".



就此開展了JANUS卓爾不凡的電影事業.



該公司於八O年代延展入HOME VIDEO範疇----LD影碟上"CRITERION"---大名鼎鼎的標誌即是其闖盪的成果.



去年剛歡度五十周年慶的JANUS用來與全球藝術影迷同歡的大禮,正是這套歷年精選集的五十片裝豪華集.



一套賣八百五十美元(AMAZON特價650美元)價錢不算低---不過這是份蠻有代表性的藝術片單



按圖索驥/幾乎羅蓋五十年最佳片精華....



片單如下:



ALEXANDER NEVSKY (1938)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ASHES AND DIAMONDS (1958)灰燼與鑽石



L'AVVENTURA (1960)情事



BALLAD OF A SOLDIER (1959)兵士的歌謠



BEAUTY AND THE BEAST (1946)美女與野獸



BLACK ORPHEUS (1959)黑色奧爾菲



BRIEF ENCOUNTER (1945)



THE FALLEN IDOL (1948)



FIRES ON THE PLAIN (1959)野火



FISTS IN THE POCKET (1965)



FLOATING WEEDS (1959)浮草



FORBIDDEN GAMES (1952)禁忌的遊戲



THE 400 BLOWS (1959)四百擊



GRAND ILLUSION (1937)大幻影



HÄXAN (1922)



IKIRU (1952)生之慾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1952)



IVAN THE TERRIBLE, 恐怖的伊凡

PART II (1958)



LE JOUR SE LÈVE (1939)



JULES AND JIM (1962)夏日之戀



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1949)



KNIFE IN THE WATER (1962)水中之刀



THE LADY VANISHES (1938)貴婦失蹤案



THE LIFE AND DEATH OF

COLONEL BLIMP (1943)



LOVES OF A BLONDE (1965)



M (1931)



M. HULOT'S HOLIDAY (1953)賀洛先生的假期



MISS JULIE (1951)茱莉小姐



PANDORA'S BOX (1929)潘朵拉的盒子



PÉPÉ LE MOKO (1937)



IL POSTO (1961)



PYGMALION (1938)賣花女



RASHOMON (1950) RICHARD III (1955)羅生門



THE RULES OF THE GAME (1939)遊戲規則



SEVEN SAMURAI (1954)七武士



THE SEVENTH SEAL (1957)第七封印



THE SPIRIT OF THE BEEHIVE (1973)



LA STRADA (1954)大路



SUMMERTIME (1955)豔陽天



THE THIRD MAN (1949)黑獄亡魂



THE 39 STEPS (1935)國防大機密



UGETSU (1953)雨月物語



UMBERTO D. (1952)老人淚



THE VIRGIN SPRING (1960)處女之泉



VIRIDIANA (1961)



THE WAGES OF FEAR (1953)



THE WHITE SHEIK (1952)白酋長



WILD STRAWBERRIES (1957)野草莓



THREE DOCUMENTARIES

BY SAUL J. TURELL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陸運濤---南洋電影鉅子--東方的赫斯特?!



最近看著五六十年代邵氏/電懋老片DVD紛紛出籠,自不免越發緬懷年少時,在台南孔廟附近的金萬字舊書店大蒐"南國電影""銀河畫報""國際電影"的塵封往事....





當年,霧裡看花,對---邵氏與電懋對峙/邵逸夫與陸運濤兩大亨互別苗頭的半世紀前事蹟,只覺紛至沓來/五色繽紛,卻絲毫摸不清來龍去脈,



如今靠星馬港陸續流出的資訊也才一點一滴捕捉了若干面貌.....



基本來說:電懋起先遙居穩勝,而邵氏逆勢苦鬥....但最終的勝利者卻是後者,



這其中主要的關鍵:居然是兩大公司主事者的一早逝一長壽.



尤其是1964年十一屆亞洲影展諸多重量級人物墜機台中神岡的那場空難,算是既結束了一個影壇傳奇,但同時也開啟了另一個東方好萊塢的黃金時代.



這當中不能不認識的兩位影壇大亨----就是陸運濤和邵逸夫.



前者一生金玉輝煌/繁華燦爛,卻於一場(真相掩覆了數十年的)神秘空難中突然劃下終止符---尤其令人惋歎.



而他一手開創的電懋王國於他殞逝後迅即瓦解,乃自逐漸為後人淡忘則勿寧更令人扼腕.....



筆者向來有股考古癖----對四/五O年代的氛圍特有興趣-----在此就對當年邵氏和電懋的幾個中心人物略作素描...





   陸運濤----國泰機構首腦;電懋靈魂人物





陸運濤的一生經歷和美國的傳奇人物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頗有雷同之處.



.譬如他倆的父親都是白手起家,然後奇蹟般成為富可敵國的巨賈.



.赫斯特是由銅礦致富;陸家則以錫礦發跡.



.赫斯特建立起一綿延近百年的媒體王國;陸家則由十九世紀末發跡,至今仍是南洋各地基業龐大的產業巨擘.



.倆個開山祖都沒受啥教育,而卻盡力栽培第二代成光芒四射的知識菁英.



.最相似的----則是兩個家族都有個功敗垂成的電影王國---並靠此餘澤流芳後世.....



但最根本的差異也很明顯:



.赫斯特是個爭訟不斷/頗受非議的豪門....



(且先不提CITIZEN KANE 中影射的醜事----光說他惡名昭彰的三大事件:一.煽動美西戰爭二.於其旗下報刊挑撥種族歧視三.遊艇殺妻疑案即可見一斑)



.而陸家則由一代祖陸佑起,就是君子門第/好善樂施----時至於今,在星馬港各地以陸氏父子命名的路名校名屢見不鮮....(香港大學即其捐助)



陸運濤則更不僅是人見人誇的謙謙君子,也是文武雙全/多才多藝的罕見奇才.



他是劍橋大學文史碩士;自十三歲遊學起,一路上各項學藝榮銜即接踵而來:足球隊長;乒乓/羽球高手;跳高冠軍(紀錄且在瑞士某地高懸了三十年)



在歐陸留學期間且多人鼓勵他往體育發展,奧運金牌當指日有望...



後來是因傷了膝蓋方止.



但他充沛的精力隨即轉往叢林冒險----後來成了國際知名的生態學家以及馳名的鳥類專家兼攝影能手(至今在星馬各地猶有回顧展)



總之,此人之天才洋溢和多面性向,實乃上帝恩典----更別提其據稱超過一千萬英磅的龐大資產能隨心所欲發揮的能量與影響力了....



陸運濤排名老四,其父兄早逝,故陸家產業可說於其弱冠之年即落在其掌握:



財團規模實在嚇人:包括馬來亞銀行;馬來亞航空;國泰機構;無數個錫礦/地產/影院/娛樂場/船公司.....



但他之所以創辦電影事業卻完全出乎興趣-----也就是說他那天生的文藝青年脾性,在不堪龐大的商業運作逼壓與銅臭味薰染下,特意留出的透口氣的窗口.



不過他當初仍是由經營影院的祖業開始....



在承接香港永華影業的債務後,方正式開啟了以星加坡為總部,幅員廣及南洋港台的電懋王國....





陸長年受歐化教育,作風更是洋式---電懋一扯旗開張,聘用的全是西洋通/高知識份子,並全盤搬來了好萊塢的片廠制度.



他網羅香港著名文人宋淇----以其為核心,架構起編劇審核委員會;陶秦/王天林/易文/姚克/張愛玲...等名導名作家組合了黃金陣容企圖打造耳目一新的電懋招牌.



雄厚資金結合了當代最傑出的電影人才,令1960年前後的電懋遙遙領先香江所有的同業....



試列這個時期的卡斯陣容:



明星有:林黛/尤敏/林翠/葛蘭/李麗華/葉楓/李湄/丁皓/張仲文/王萊/蘇鳳/嚴俊/張揚/雷震/喬宏/田青



導演有:岳楓/陶秦/唐煌/易文/王天林



而相形之下,邵氏較具份量的惟獨:樂蒂/趙雷和李翰祥寥寥數人...即可知於此時兩大是有相當差距的.





電懋的盛世與衰微



由1953年登陸香港,至1964年陸運濤故世後瓦解,電懋實值上只短暫輝煌了十年,但它的存在,先是大舉網羅了一批優秀的編導演陣容,



並以移植自好萊塢的精良片廠制度,大資本/高產量地製作小資題材/庶民風味的影片(歌舞劇和家庭倫理劇)....旋即確立----好人氣/高賣座之香江第一片廠的黃金招牌....



不消說,更嚴重擠壓當時仍盛行於香港之諸獨立製片所的生存空間,這是以後由電懋獨大....接著邵氏繼起....終至整合成強大東方好萊塢的一大底蘊與影響.



但更重要地,電懋以其雄厚資金/強大競爭力處處逼壓邵氏,遂激起了邵氏的奮發意識和抗爭本領(1958年邵逸夫由前哨站的星加坡回帥香江即乃分水嶺);邵氏後來大引日援以及不惜代價與電懋大打雙胞片....



就是於逆襲中培植的求勝意志和戰鬥力的衍生.....



而那批電懋培植的優秀編導演陣容,以後不僅全數為邵氏吸收----成為香江影壇中堅,並一路開枝散葉造就台灣聯邦/國聯/中影諸多後續的影響(譬如西施/俠女/喜怒哀樂/龍門客棧等片)....



可説都是自陸運濤掀來的餘波盪漾----也因此,當時輿論聽聞陸墜機後,浩歎:香港電影從此倒退十年已矣.





陸運濤謎般的墜機疑雲



第十一屆亞洲影展,在1964年6月18日於當時四面楚歌的台北舉辦.



對亟需爭取朋友的當局來說----邵逸夫和陸運濤不僅是一再表明支持的老朋友;後者且剛發表聲明:



謂不僅在電影鼎力義助,且願在財務經貿與國府進一步密切合作....



故而兩人所率的龐大代表團,理所當然獲得國府最高規格的接待(風采且大大蓋過了難得同時應邀的威廉荷頓).



原定的迎賓方式----是頒獎式結束後,由當時最高電影官員---台灣省新聞處長親自帶隊率貴賓,赴台中看故宮國寶.



但邵逸夫臨時有事須返港;而陸運濤興致特高---想多繞個圈去花蓮太魯閣----這是他一向熱愛的自然風光---



遂決定威廉荷頓獨自直去台中---而所有台灣電影官員:包括省新聞處長/臺製廠長龍芳....則全程陪遊----先飛花蓮再轉到台中.



也就是這場轉折和莫名的巧合----讓這個五十人的巨賈高官隊伍剛好碰上了一場死亡之旅.





說起來,邵逸夫和威廉荷頓也算命大(荷頓1981年去世,邵則相當長壽,如今垂百歲而猶健在)......



而銜著銀湯匙出生的陸運濤,一生可謂常在頂峰----騰雲駕霧/無往不利----卻突如其來一場空難......



上帝忽然間鬆了手.....



輝煌人生就此灰飛煙滅....





     民航客機C-46死亡之旅:





這場空難當年空前震動,知者無數----但明瞭其嚴重影響者為數甚少-----而深切知曉其背後真相的恐怕更是鳳毛麟角....



政治上的影響:包括國府在南洋僑界失去一有力人士;陳納德的民航空運不止損失慘重,還與國府大生嫌隙此後即逐漸淡出台灣...





對影界的嚴重影響則是:



一.電懋隨即改組,沒多久就收攤---導致邵氏獨大----香港電影少了電懋那批西化書生/理想份子的制衡----大舉倒向俚俗的民俗題材與無所遮攔的商業導向.



二.有號召力的編導演人才全為邵氏宰制---從前百花齊放/互有競長的局面逐漸單調沉寂(註:這是筆者個人的揣想和觀察,非香港學界的定論,



---原因是我不喜邵氏中後期的風格----常常會想:要是電懋若還存在著?----邵氏還會如此獨沽一味/唬弄上菜麼?!)



三.台灣公營製片業跡近停頓---蓋主事者和決策人泰半偕亡---據說台製和中製的當年預算甚至發不出來----此後幾年也是一片凌亂....



四.國聯失去有力奧援,隨即停業(國聯短暫五年拍出的十九部電影,是台灣電影第一個黃金期:冬暖/西施/破曉時分/幾度夕陽紅即是其中雋品)





墜機始末:



1964年6/20這天下午,早上由花蓮轉來剛參觀完故宮珍藏的陸一行人在台中登機----陸當晚在台北圓山還有一個冠蓋雲集(嚴家淦院長預定出席)的回謝宴.



但飛機剛過豐原---就轟然一聲---墜落到鄰近神岡鄉,丘陵起伏的田地上...



機上五十多人無一生還.



在國共對峙那詭譎的氣氛中----稍一風吹草動即可能引來滿城風雨----更何況是這種空前災難?!



於是全台轟傳:這是匪諜預置炸彈---要製造島內恐怖氣氛---並順便除去陸運濤---這令中共頭疼的反共僑領云云.....



而台灣媒體界氣氛也很詭異....除了第二天,聯合報獨家登出一張隱約看得出挖空痕跡的洋文書殘跡照片外,幾無一家掌握到核心的消息....



這樣的滿天疑雲籠罩台灣全境....陰霾多日遲遲不開----終於由官方定了調....



調查結論是:駕駛不當---在大角度拉回航道時,失控墜落.



於是乎---風波暫息但民航空運可元氣大傷----不僅得天價理賠,商譽亦大損,於是乎由飛虎大隊名將陳納德所經營的這家美國民航



嚴正抗議----欲追究疑雲重重的真相----更不願替國府背黑鍋兼買單!!



這事也的確蹊蹺---蓋失事駕駛的殘軀上,據傳兩人都有槍傷---若如此,則先前謠言所說的匪諜之可能性便急遽升高了....



結果民航客運的抗爭於喧嘩一陣後終於還是認賠收山......



國府對這事件一個大悶鍋囫圇蓋住----一蓋就是四十年----就好像當年諸多白色恐怖般,要沒人挖,它就裝傻.....



除非有人追纏著窮究---是不可能主動澄清的.





      墜機事件的真相



墜機的真相於今天看來,是既不複雜/也無神秘(應該也和匪諜扯不上邊).



但因為是台灣史上第一樁民航劫機事件,這可就是國府最忌諱的痛腳----



當年之所以拼命掩蓋-----目的無非就是想保蔣介石的面子!!



畢竟,一邊是萬眾擁戴/國泰民安的蔣氏政權;另一邊則是罪不可赦/民不聊生的共產中國....



而居然會有人由正易邪/公然叛離----主謀還是蔣氏部隊鐵桶核心的海軍軍官?!



簡直是不可置信/不可原諒?!!



總而言之----這事影響民心士氣之嚴重,自不待言----全面封鎖---理所當然成國府唯一的對策.







那天到底發生了啥事??



這整個來龍去脈,得先由當時台灣境內唯一民航機:美國民航空運的來歷說起.....



事緣大陸淪陷後,有一批中國/中央航空的飛機成了無主物,滯留在香港.



國府覬覦這批財產而不便出面,便以飛虎大隊陳納德為人頭,標得這批以C-46機型為主的機隊...



未料國際官司曠廢時日---飛機空置太久,等真正到手早已多數銹壞-----這下子成了燙手山芋,只得全由陳納德吃下...



陳整修可用部份飛機後----勉強想到的解套方案,就是:在台灣開辦民航業務!!





這倉皇張羅的民航業務----由頭到尾---生意實在慘淡;當年的寶島根本窮得養不起民航線!



這些C-46飛機主要載的仍是軍公務人仕-----固定航線:是由澎湖飛到台南或高雄,歇一站,再續飛台中接客後,北往首都.



陸運濤這班死亡班機,正是由澎湖飛來,機上已坐著兩個海軍兵工廠勤務軍官的接駁客機.



四十年前的空航---別說簡陋的台灣,就連美國本土也不來安檢這套(約翰韋恩有部老空難片---乘客攜槍上機居然無人理會----足可為證)



這兩名海軍軍官就被有人看到上機時是人手一本厚重的洋文書.....舉止有異----據說兩人捨免費直航軍機不搭,



偏要購票上這線多轉了好幾站的客機.....



總之,事後回顧----怪異徵狀頗多----集合判斷起來:應該是這兩名軍官早有預謀,於台中起飛後劫機轉飛大陸....



但遇駕駛強力抵抗.....遂開槍玉石俱焚.





六o年代幾乎可說是二十世紀鬼影幢幢的十年;1963年有甘乃迪遇刺案;1968年有羅伯甘乃迪槍殺案.



都是草率結案,而疑雲四十年未散的世紀大案.



陸墜機一事相比之下實在簡單明瞭-----我相信不僅國府第一時間即掌握實情;而美方知道的更透徹....



蓋五/六十年代,CIA以西方公司為名在台灣大搞特務活動(範圍遠達港中菲中南半島)----據悉最先趕抵墜機現場,



收走證物的即是其幹員...



所以CIA不僅了然國府在玩啥把戲----諒必亦有默契與之大唱雙簧....



國府則毫無顧忌地全力開動宣傳機器,無所不用其極地掩飾其心虛.....



這是那個獨裁時代全面愚民的現象之一----大家在回顧那個有點遙遠/有點模糊....因而顯得美好的老電影時代,心裡得先有底的巨大陰影...





不過本文最主要仍在緬懷當年曾有過的:如陸運濤這類俊逸之士.



順便提醒一番曾輝煌發揮過影響的電懋這家公司的印象----幾乎都快被淡忘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