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片幅相機之王瑞典相機大廠Hasselblad關了義大利Treviso設計中心,宣告中止以Sony相機掛Hasselblad mark,搶占消費型市場的結盟策略。

Hasselblad生產的中底機於上世紀稱霸專業市場,於此領域鮮有他廠能挑戰。而邁入數位時代它仍穩居王座有年,但中型專業市場其實也逐漸萎縮中.
於是自去年開始,該公司決定踏入小感光元件的一般數位消費機相機市場.
採取的策略是取用Sony相機的架構,元件與性能不變,但由hasselblad操刀重新設計外殼,再掛Hasselblad mark入市。

Hasselblad的策略是想迎合愛頂級名牌的多金業餘玩家,以奢侈品行銷方式為其打造一不傷成本又可拓展新行銷路子的雙贏法.
故而便宜行事:將sony的原機完封不動只裝了新外殼就上陣撈錢。義大利Treviso設計中心,便負責設計「新」相機外殼之任務。

設計中心是於3年前由Hasselblad及Sony合作成立,在此將Sony暢銷的幾樣線上產品加以改裝:
比方改製Sony Nex7掛上Hasselblad Lunar的外殼,但坦白說改造功夫根本沒下足,不僅兩者雷同程度歷歷可辨,而且只添加一兩樣奢華元件:
譬若銅製機身就配桃花心木握把;鈦金屬機身配進口實木握把或配棕色真皮握把,及黑色真皮握把、碳纖維握把等等.
年度特別款,則於今年春節針對特愛金光閃閃的中國豪客推出鍍黃金紀念款。

同一產品掛Hasselblad mark,身價立即高漲數倍,以Sony a99相機組為例,改名後成為Hasselblad HV,價格由大約新台幣10萬元立即攀升至新台幣44萬元。
說實話,如此撈錢法實在荒唐,也難怪多金客也不買單,Treviso設計中心關門大吉殊不意外.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影師只有會編輯照片才能做自己照片的主人



by新華社 陳小波



中國攝影人在抓取瞬間和拍攝技術方面的問題已經不大,這一點我在多次和國際攝影界人士接觸中,親耳聽過他們對中國攝影師拍攝能力的承認甚至贊賞。但我們的攝影師專題圖片編輯方面的弱勢確實在很多場合顯露無疑。
現在重要的國際國內攝影評選中都有專題照片的評選。但我們拿出的所謂組照沒有邏輯、沒有關系、沒有邏輯、沒有故事、沒有細節……
一、攝影師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整理照片
我註意到,很多攝影師因沒能很好的整理編輯自己的照片而留下遺憾。其中包括很多優秀的攝影者。賀延光、雍和、劉宇等人都是非常傑出的攝影記者,他們見證了中國新時期的很多大事件,他們手中擁有大量的照片。但這幾位優秀攝影師卻沒有出過一本書。我曾動議為他們幾位編輯圖文書,但他們都說東西越堆越多,幾十萬照片都在那里堆著,亂七八糟無從下手。我說:你們越不下手就越下不去手了……
我也在幾位老攝影者家中看到在床下、在涼臺上堆積如山的照片,隨便拿出幾張都是好東西啊!但問及拍攝具體問題,老人家們幾乎都只能擺擺手:記不得了!記不得了!
侯登科去世後把大量的底片都留給了朋友,他自己沒有編輯過,大多數底片都沒有文字說明,國內外許多收藏機構都對他的作品很感興趣。但因為文字缺乏,我想最後他的作品會打折扣。
去年拍攝遇難的新華社攝影記者王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記者,他的影像能力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我在最近搬家時發現,在我那里有他在美國完成的兩組非常完整的專題報道,一個字也沒有。王巖生前去過世界上很多熱點地區,我知道他拍攝了許多好照片,但他沒有及時整理編輯這些圖片。除了發過稿的照片,沒有人知道他更多的照片在哪里存放,有沒有過編輯?這給他的朋友和讀者留下永遠的遺憾。
攝影者在沒有運氣遇到好編輯時,不妨學著自己去編輯。如果一個好攝影師同時又是一個好的編輯的話,那他就像老虎插上了翅膀。
攝影師只有學會編輯照片才能做自己照片的主人。
我們看到一些成功的攝影師在這方面已經具有明確意識,比如黑明,比如姜健。他們的照片整理得很及時很好。加上及時出的出版物,他們照片傳播的力度大大增強。會自己編輯整理照片,甚至讓他們的生活質量都發生的變化——姜健每年會獲得數次出國展覽的機會,黑明每年出三本書,基本上是小菜一碟。
雲南攝影師吳家林和紀實大師馬克•呂布接觸12年,他學的最多的不是攝影,而是編輯。馬克•呂布每年都要求吳家林把自己編輯好的片子用國際專遞寄給他,然後他再進行第二次的編輯。吳家林的照片被大師反複觀看,並且按他的理解分類。我看過他們的通信,編輯好的照片用A、B、C做代碼。從看到吳家林的第一批用小名片盒裝的自己編輯好的照片開始,馬克•呂布就在西方攝影界不斷推介吳家林。
我接觸的大部分攝影師用很多時間來拍照片,說照片。我會問:“你們什麽時間在學習?什麽時間在整理自己的照片?”
攝影師萬不能總是在拍啊拍的。
好的攝影師應該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學習、思考,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拍攝,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編輯整理自己的照片。
二、圖片故事需要視覺的平衡
報道攝影的編輯應該是一門學問,雖然我一直在做這樣的工作,但我深知,現在就是我有博士學位,也不一定能把這個工作做好,加上我認為報道攝影編輯沒有一定之規,沒有誰能說它已經有一條正確的道路。再者,用這樣的篇幅我也絕不能說清楚。
參加影展、參加賽事、發表在報紙上、發表在雜誌上,成組圖片的編輯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參加攝影比賽的組照,一般要求選用8-10張照片,這就要求每一張參賽照片都盡可能地“搶眼”,才會從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但“搶眼”不是說你張張照片都采取一種拍攝方式。放在評委面前的組照,除表達攝影者的選題能力和拍攝能力外,還要體現編輯能力,你拿出的照片無論是放在那里,還是在屏幕上打出來,要達到視覺平衡與整體的和諧。
用在報紙上的圖片故事又不同。“美國白宮年度最佳新聞獎”圖片故事的一等獎是有關科索沃戰爭的一組照片,是大家公認拍得很好的圖片故事。可美國《棕櫚灘郵報》的副總編馬克•埃德爾森的感覺卻是:“天啊,這幸虧不是給我們報紙拍的照片。因為這雖然是組非常好的圖片故事,但我不知怎樣把這些照片用到一個版面上,因為攝影師拍的所有照片都是用廣角拍攝的完美的大場面照片。如果圖片編輯把他們用在一個版面上,那將是個災難。”他強調的是報紙的視覺平衡,把很多視覺因素放在一個版面上。好的圖片編輯的任務,就是要保證這種構成關系既要合理、和諧,所以不是要把拍得最好看、最漂亮的照片選擇在版面上,N 而是選擇形式與形狀更適應版面需要的照片。
雜誌上的圖片故事又是什麽樣呢?《美國國家地理》在刊登一組“冰雪俄羅斯”的照片,用了二十幾個頁碼,幾十張場景、人物、細節、過度照片錯落有致的串聯在一起,有很好的節奏感。第一次看,每翻開一頁我都會知道它將給我帶來的不同感受。好的報道攝影應該有很強的反差意識:場景和特寫的反差、色彩的反差、人物的反差、構圖的反差、靜與動的反差、氣氛、情緒的反差不一而足。
而報道攝影出畫冊出書,又是另外的思路和編輯方式了……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生活》雜誌就有人提出,拍圖片故事的人應該“把相機當作作家的打字機使用”。拍故事就像寫小說一樣,不可能300頁的一本書從頭到尾都是高潮叠起,或者從頭到尾都是一些重大的事件。有的攝影師很會拍攝那種畫面感強烈的照片,但在用他們的照片的時候,我會要求他們拍攝一些比較舒緩的畫面,否則當你每個頁碼都是這種很強烈的圖片時,你會覺得氣都喘不過來。節日的照片全是動感色彩飛揚的照片,我也會提醒記者在中間放一兩幅類似黑白效果的照片舒緩這種色彩帶來的紛亂。
三、要拍好圖片故事,首先要不停閱讀好的東西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拍攝圖片故事,但是圖片故事自有其規律,需要不斷學習和訓練。
比如一個杯子的專題,沒經過訓練的攝影者就會圍著這個杯子左一張右一張上一張下一張拍個不停。但作為圖片編輯,我希望知道的是,做這個杯子的人是誰?用的什麽樣的工藝燒制出來?這個杯子放在什麽環境中使用,什麽樣的人在用這個杯子,此杯和彼杯的差別,這個杯子為什麽只能用來喝茶不能用來喝酒……
所以要想拍好圖片故事首先要不停閱讀好的東西。讓那些經典瞬間和場面和故事情節深深刻在腦子里。我訂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長達十余年,在那里我可以通過觀看揣摸出一個十個頁的專題怎麽拍、三十頁的專題怎麽拍。我還會大量閱讀好的畫冊,好的報道攝影者是如何運用多樣的鏡頭、多樣的構圖、多樣的光線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
報道攝影可以利用一個成熟的攝影者掌握的一切攝影元素。報道攝影考驗最基本的攝影能力——全面的影像修養,對影像嚴謹的理解和嚴格要求。攝影無論如何是一種藝術行為,作為一個專業的攝影者,即便是拍攝一個紀實的題材,也要盡可能用藝術手段去拍好。
但很多好的題材就在攝影者不過關的技術上砸了鍋。所以一個攝影者在拍攝上不過關時最好暫時不要拍攝圖片故事。
許多攝影者拍攝故事過於隨意,拍攝前不做案頭工作,不做深入采訪,拍攝後的編輯工作粗糙。這些都是大忌。
四、報道攝影者為跨頁而戰
看一組照片就像聽一個歌手的CD,一組照片總要有一張“主打照片”——跨頁照片,它既是故事的高潮,又是照片中最耀眼的那幾張。世界上好的報道攝影者“為跨頁照片而戰”,甚至有這樣的說法:有了跨頁,照片攝影師就可以睡大覺了。
編輯在挑選照片時起碼要挑出3—5張能做跨頁的照片,那是大而震撼的照片。90年代我聽過一次國際編輯關於跨頁照片的課程,講了整整四個小時。跨頁照片的學問很大:畫面信息要豐富,照片中的人物不能放在中間,重要的信息一定要放在頁面的左邊或右邊、要擁有細節,怎麽安排色彩、怎樣等待光線等等問題。
五、小故事帶出大背景
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在新華社攝影部對外編輯室做圖片編輯。和國外圖片編輯的經常溝通。他們幫助我們訓練了一種眼光:把事情變小了去做。
開始給國外提供稿件,我們編輯的都是大題材:《中國的教育》、《中國的宗教》、《中國的女兵》……
當時我們挑選了百余幅全國各地女兵的照片,恨不得把中國女兵的所有有關內容都放進去。其中有一幅昆侖山上17歲女兵的照片,法國伽瑪圖片社編輯就說,“如果就花力氣拍這一個女兵,把她和大自然的關系,和植物動物的關系,和男兵的關系,和朋友的關系,她在山上的快樂與孤獨……拍出100張來,我們自然會得到中國女兵的準確信息,這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故事。”
從那時開始,我就學會了編輯圖片故事從小處著手。比如遇到《中國的教育》,我們就會去拍只有一個老師、十幾個學生的鄉村小學校。遇到宗教的題材,我們就會拿出一個小廟中的三個和尚的故事。我也開始堅信:任何一個以小進入的題材深入進去,都會帶出大的社會背景和社會人群,帶出我們國家經濟文化發展脈絡……
記錄片大師約翰•格離爾遜說:“不要去處理概括的題材。關於郵政你可以寫一篇論文,但是有關一封信,你就必須去拍片子。”
六、嗯?你怎麽不去做圖片編輯
好的攝影記者易得,好的圖片編輯難求。好的圖片編輯是吸引好的攝影記者的重要因素。好的攝影記者和好的編輯能夠相遇,對彼此都是非常幸運的事情。
圖片編輯是一群什麽樣的人?
1、熱愛生活的人,對廣泛的事件有興趣的人;
2、有強烈的人文關懷意識的人;
3、知識結構好、善於學習的人;
4、有激情、對自己的工作時刻抱有巨大的熱情的人;
5、有好點子的人;
6、被攝影者信任的人(好的編輯和記者的關系是姐姐弟弟的關系。呵呵);
7、甘於平凡的、甘於做攝影者身後的人;
8、有溝通能力人;
9、文字能力好的人;
10 、原則上是比攝影者掙錢多的人(呵呵!)。
有段時間,我幾乎每年都會有很多時間和記者在一起在邊遠地區工作,所以我不會隨便拿起電話來,對遠在千里之外的記者輕易說:“這張照片拍得不理想,你再去拍一張來”。很多攝影者聽到這樣的話恨不能要掉眼淚,因為在編輯看來很輕松的“再去拍一張”這句話背後,需要攝影記者經歷怎樣的艱辛、危險才能再得到,而這些我都親自體會過。
以我20年的報道攝影編輯的經歷,我完全有資格而且發自內心地這樣說:圖片編輯是一個高尚的、有趣的、造福於人的職業。
我會常和那些個子不太高、力氣不太大但是喜歡攝影的女孩子說:嗯?你為什麽不去做攝影編輯?!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色電影史上最陽光斑爛的美麗電影:『Leave Her to Heaven』"狂戀"

"Everything is beautiful here."

電影中擔當旁白敘述者的律師,在描述故事發生地之洛山磯依山傍水絕美小鎮時──說:"Everything is beautiful here."
將此形容詞轉套用於賞析『Leave Her to Heaven』這片的感受,倒也傳神無比。

總之,目瞪口呆親睹那七十年前上世紀四○年代,理應老掉牙之Technicolor film老膠卷,居然有如此五彩繽紛/鮮豔無比之仙幻境界的21世紀新影迷,下巴諒必驚異得合不攏了。

但 『Leave Her to Heaven』全片之美並不僅在那五色斑斕的山光水色,或憑此片擒獲當年最佳奧斯卡攝影的Leon Shamroy鋪情寫景的磅礡功力.
而是片中的幾段羅曼史實在是太過如夢似幻;而女主角Gene Tierney 那雙澄若秋水的翡綠眼眸也未免美得不似人間了....

觀影前段──暈眩眩地迷失那瑰麗片景/連綿狂戀的漩渦中,過了中段,美麗湖光山色之深深幽底忽然漾起一股股冷冽的殺意,則更令人不寒而慄。

最不可思議地是:遽然伸出這連環殺人/無比血腥之魔爪的,竟是來自前幾刻前那猶亮著一泓翡綠亮眸/柔語可人的那天仙時,自必更讓觀影者心神俱折了.....

深愛此片的大導馬丁史柯西斯曾讚歎此片為:a "film noir in color."
的確,這是一部影史罕見的:"於明燦燦陽光下堆築一片陰霾世界"的黑色電影,無需大量探照燈營造鬼魅光影。
而是匠心獨運地用Technicolor的絢麗色彩,營造某種鮮明過頭──而忽然混了調的滄桑與驚悚。

畫面一再強調男女主角蜜月山居那繁富的色彩──濃鬱的湖色、飽綠的青樹、(女主人以伺候愛人為樂的)那餐桌紅豔的花卉。
以及用放大了滿格畫面的超近特寫,聚焦於那天仙美眸──平靜而魅惑、但始終深不可測的碧綠眼波,正如她用作兇器的一泓湖水.

此意象:一泓深不可測的碧綠,即乃編導攝一路精心設計/貫穿全局的伏筆。

影片故事是環繞在作家理察和兩位美麗姐妹花愛倫與露絲的三角關係而展開....

理察在赴山鎮度假的火車上邂逅了美豔無匹的愛倫(GENE TIERNEY飾),他起先並不知素眛平生的妙佳人為何對他頻頻側目。
但在應其邀過訪時,方知是因他酷似其新故亡父而對之青睞有加.....

愛倫一家世居此山鎮,而其父則因某不明緣故客死他鄉....理察的到訪,剛好趕及愛倫依其父遺願灑骨灰於洛磯山脈的儀式。

他於這不太尋常的氣氛中,見愛倫一馬當前,蹤高竄低/穿峰越谷的英武狀,不由是既心折又戀慕....遂毫不遲疑地接納愛倫主動襲來的愛的攻勢。

但愛倫此時是早有婚約的,理察睹及她的定情戒欲打退堂鼓──愛倫即果敢誓言永不復戴,一面飛書其任檢察官的未婚夫(這是一伏筆)前來攤牌解約。
於是就在當晚──她蓄意氣走其舊愛;另一方面又在理察毫無預期下當眾宣婚──將之迅雷不及掩耳地套入了婚姻的枷鎖裡。

他倆的蜜月是無比甘甜的(導演john stahl發揮其拍出春風秋雨等大名片的文藝功架──將這個橋段鋪陳得無比精緻幻柔,筆者以為乃屬影史絕品之一)
直到愛倫發現她的獨占慾又再次受挫(她父親之死原已疑雲重重).....

起先是理察必需分神照料他那殘障的弟弟,她惱怒他人橫亙的干擾.....
接著是她自己的受孕──令她憤懣這胎兒剝奪了她的人身自由。

更要命的是,她妹妹暗戀其夫的情愫又於此時爆了開來。
愛倫那病態又冷血的另一面性格,遂隨控制慾極端暴漲而忽由底層翻湧,於是便開展了影片後段一發不可收拾的血腥謀殺。

識者遂稱之謂:黑色電影史上最陽光斑爛的美麗電影,確實當之無愧!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0-1960好萊塢黃金期明星照簡史:談其淵源與技術特徵》part.1

好萊塢明星照攝影師是個罕異族群。

身處以“活動影像”為事業核心的片廠,其人卻以“定照”為生。

而且不同於其他工作團隊是各成群組,數十、上百人集體作業。明星照攝影師是個體行動,單打獨鬥;也很少與好萊塢百年影史直接聯結。

概括而言,在八大片廠淪為陳跡之後,他們本有可能如米高梅廠拆屋時被尋得的那幾十萬張底片的下場一般,堆聚著厚厚塵灰/遺落在歷史的無名角落邊。
但,幸好七○年代後有一群熱情的學者追蹤調查,才完整重構了好萊塢中砲製明星照之攝影師的四十三人史冊。
從而,才能於半世紀後:garbo/hepburn/bergman/taylor等銀幕女神那驚心動魄之美照令人歎為觀止之對外披露的同時,還能牽著歷史的脈絡,找到那拍照的源頭。

這其中,於上世紀末聲名越發顯赫的一個名字正是george hurrel:以拍joan crawford和norma shearer成名。

略次的,則有拍garbo的clarence sinclair bull以及唯一女流ruth harriet louise等等。

這些明星照攝影師工作的共同特徵,雖然都是致力於肖像照,但卻是窮首皓經於製造最特別的品種:

第一.這類肖像照,意不在呈現真實,而是反過來,無所不用其極地製造幻像。
第二.他們不是拍人;而是拍一群戴著炫目光環,極力散播:愛、誘惑、魅力、奢華及完美的神祇。
第三.在照片中你絕找不出任何凡人的痕跡,肌膚上沒有斑點、瘤疣、皺紋及傷疤.更看不到禿頭、缺牙、近視、老花等歲月的遺跡,平滑無瑕的程度,有時連毛細孔都無以探見.....

由於神祇乃永生不朽的,所以他們的肌膚理所當然,該像大理石;或是透著光澤的石膏像。
也就是說這些明星照,即是於相紙上,活生生地蘊釀了一團美國夢的美好象徵。

它就是聖像或圖騰,是被用來歌頌、膜拜,乃至於當作寶物,珍而藏之的。

而驗證於好萊塢的片廠史,這類明星照的魅力的確也在好萊塢推向全球時的行銷戰中,發揮了摧枯拉朽的無比威力。
故而於今日不管純欣賞,或以之當作與電影文本相存參的附件,稍加研究其來源去脈,亦屬有興味的課題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亨利詹姆士『仕女圖』:我愛讀之小說其一》
讀小說有時像是一種智力遊戲;有時更像是某種品味的試金石.
風格出類拔萃,而文字迂迴曲折如十里迷宮,正是詹姆士小說最迷人的魅力;而他的筆下人物個個崢嶸璀璨/品味非凡,俱俱皆是上流社會頂尖者流
(這點很接近帝俄小說)談吐句句珠璣/情思深邃幽迴----- 對最愛高蹈風華之讀者---如我等,更是魅力無匹.
另者,詹姆士雖非尋常的唯美主義者,但高超品味之所向,文中場景之詩情蕩漾/餘韻繚繞,更是作家群中造氛寄情的一流高手.
也因之,詹姆士小說雖是艱澀曲迴(屬最難吞嚥的高難度小說之一類)但一旦著了他迷,就會很戀著那種紛歧、繁複、深掘至極的為文方式,
頓覺一般小說淺白的表達,讀之如白開水----未免味道缺奉矣!

這也正是:我雖極愛他的小說,但也思之再三/慎擇對象----方敢推薦之底蘊.

他的小說,慣常糾葛兩種主題:
一是純真與腐敗的對峙.
二是新生美國與古老歐陸的呈比.

就後者來說,美國是新生兒,具有一種自己也不明所以的糊塗活力,
把純真放到歐洲頹廢環境裡去,會發生什麼變化?正是詹姆士孜研不倦/最具興趣的課題,學界通稱之為“international theme”.
「仕女圖」正是亨利詹姆斯最愛用的“國際主題”題材,交錯了純真與腐敗的對峙的第一個主題,相互並進且將之發揮至登峰造極之顯例.

小說主角伊莎貝爾·阿切爾是一位美貌出眾且求知愛智/渴求自由的美國少艾,喪母後孓然一身,遂被她移居倫敦的豪門姨母帶離家鄉,
前往她嚮往已久的古老歐洲去見識大千世界。
她在倫敦郊外的花園山莊開展其歐洲上流社會的初登場,絕代風華登時令一票貴公子拜倒裙下.....
但她心志非同一般,不僅絕不甘心於早早束縛於傳統婚姻中,甚且野心勃勃對未來前景充滿了好奇與開拓意志,
因而先後推拒了幾樁非貴即富的婚緣,
這其中包括她表兄知交的英貴族伍伯頓,以及癡情追躡/遠由美国尋來的富商高梧德。

表兄拉爾夫對她其實早已暗自垂青,但拉爾夫知道自已已罹不治之症也不敢妄圖婚緣之想,
於是說服病危的父親將原該由他繼承的巨额遺產分出一半给表妹-----冀望能幫"她的風帆加把勁",鼓勵她雲遊四海追求其理想的自由生活.

姨父故世后,伊莎貝爾藉此巨貲之助,遂啟程赴意大利游歷.

在此之前,伊莎貝爾曾在花園山莊结識了才藝超群/出身神秘的梅爾夫人,
对这位樂藝精湛/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的華貴女子十分倾倒。
伊莎貝爾流連於翡冷翠與羅馬之千年風華/迷醉不已的同時,梅爾夫人也尾隨而至....
但她此行,非出於友誼,而是為遂行其算計已久的一樁陰謀而悄然到來.

與她聯手者,則是其已定居羅馬的前情夫-----心計手腕與智識品味更是遠在其上的文化惡痞奧斯蒙.

小說前二十章繞著伊莎貝爾運轉,無非在鋪墊及陳明其性格,於此節開始滲入兩名陰謀家對她的兇猛夾擊,才可說是全書高潮之起
而一派純真卻未免有幾分心高氣傲的她,是否能以其絕頂聰明擋過這道難關呢?------初看此小說,內心最揪緊的無非這環節.
觀畢後,最是歎息的,不用說自是悵然於她聰明反為聰明誤的命運撥弄了.
但書多看幾遍讀通弄懂了,也就釋然-----依伊莎貝爾之性格會行至這般結局勢所必至罷?

詹姆士自與屠格涅夫論交後,由好友學得的小說秘法就是build up charater,再依人物性格開展情節.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人生既是如斯, 小說合當契此,方有其翔實度.....

這也正是我看了澳籍女導珍康萍拍的“伴我一世情”居然改了這與全書題旨息息相關的結局而頓感怒火大起的原因.
自看了她那矯揉造作的the piano後,對她老有些不屑-----覺得此人只是光會畫漂亮書法寫爛文章的那流.
再看此片,直接判出局----看她找了個老女人裝小----以為華裝塗粉/將妮可基曼扮得粉雕玉琢一般就算蒙混過關?
說實話,這裡頭casting問題多多-----找個一臉賊相的約翰馬科維奇扮奧斯蒙,跟以妮可為軸心-----犯蠢程度其實是不相上下了.

電影倒是拍得美輪美奐,攝影美術及配樂都是頂尖兒的好----文末附幾段影片可資證明;可惜無非是些細微末節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qot...player_embedded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