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惠勒嶄露大師風範的三板斧──紅衫淚痕、小狐狸與孔雀夫人。



Jezebel ("紅衫淚痕"1938), 這片名是取自聖經中某跋扈猶太女王名字的用典。

是敘述十八世紀五○年代,南方紐奧良豪門巨室社交圈的悲喜劇。

可能,這也是首部探討當年南方上流階級炫目表飾下/各式落伍禁忌的好萊塢電影。



而女主角之所以選中蓓蒂戴維斯───

一來,乃大製片家Selznick為彌補她未能搶得『亂世佳人』那炙手可熱的郝思嘉一角所作的補償....

二來,這也是正鍾情於她的大導演威廉惠勒之示愛之作!

(眾所皆知,影史豔稱的威/蓓情史三部曲:JEZEBEL、THE LETTER、THE LITTLE FOX;

正是以此片開場....以第三部告終。)

巧合的是(或說是故意設計的)此片無論是故事背景、劇情糾葛、男女情愛....處處皆與亂世佳人雷同

因此當年的媒體乾脆直稱之為黑白版的亂世佳人.....競相與後者評比......



身為多年後初睹片貌的隔代影迷,筆者是挺魅迷於此片出類拔萃的黑白攝影.....

甚至深覺就呈現此片的主題:那南方社會繁華外表下的矯飾與敗德之旨趣而言,

這幽深/富層次之美的黑白光影,尤比亂世佳人那五采繽紛的彩色更能呈現豐厚的內涵。

但據說Selznick當初確曾考慮試拍彩色膠捲,惟蓓蒂試鏡的效果卻極端糟糕,遂改弦易轍了....



這片用黑白拍,我覺得唯一之(若有憾焉)小缺點───

可能是那套因犯社交禁忌而令劇中女主角大受屈辱的“紅”禮服,沒能在一片灰影中突顯其刺眼之效....

但話又說回來───於後段疾疫厲行的恐怖場景中,深沉的黑白畫面則發揮了鬼影陰魅的殊功───因此有劇力萬鈞的感染力,特值一筆!



蓓蒂在片中飾演強悍、蠻橫、征服慾十足、純然被慣壞的豪門千金茱麗。

她以睥睨之姿活躍於紐奧良上流社交圈.....並因之沾沾自喜於其令全城男女皆匍匐稱臣的女王魅力。



公平而論;撇開其任性驕恣的千金習性不論,茱麗倒無愧乃紐奧良上流圈的人中之凰。

她姿容丰豔、器閎膽壯、行事果決;無處不彰顯第一流人物的魅迷氣派。

於是,理所當然───這城中最出色的兩名男子皆爭相拜倒裙下....



在一身勇技的南方紳士和正直有為的銀行家間,茱麗慧眼選擇了卓爾不群的後者───PRESTON(亨利方達飾)擇期完婚。

兩人也的確乃金玉之配───身世、氣度甚至強悍的個性....絕對旗鼓相當。



但縱是最精明的女子───依然可能在不知利害的情況下,犯上最無可挽救的錯誤....

那是在城中年度最隆盛舞會的前夕───

PRESTON正開著他(攸關銀行前程)的鐵路投資會,而她卻三番兩次蒞門翻攪...

到最後一回,更索性大耍性子地要求PRESTON拋下會議,陪其前去採購舞裝.....



他因會程觸礁且正為這龐大投資煩心之際───見茱麗於此刻卻不分輕重/大耍千金脾氣───亦不由動了肝火.....

遂不理女方央求/責其獨去。

茱麗挾一肚子怨氣入衣坊挑裝───她那烈火般脾氣這回可炙熱至最高點;決意要不顧一切報復PRESYON的怠慢....

這時見店主陳列的大猩紅色舞裝───遂惡心一動,想到了一樁既可顯現她的膽色,亦可令PRESTON十足難堪的妙計。



蓋南方上流社交圈的一大禁忌是───眾家閨秀在雲英未嫁前,是只許白衣白裙公開露面──向來是不准異色他服的!



在茱麗的意識裡;她也明知未婚者穿紅衣是犯忌───但卻完全沒意會到這習俗的禁錮力居然會如此之鉅大與駭人

她太過自信───以為憑其女王般的氣派與人脈,自可輕易衝破這陳俗的小小壓力───而重點是,這必然可令PRESTON當場出糗。



茱麗膽色雖壯,但畢竟不免慄然;在衣坊試裝的那當兒,她由周遭諸女的戒憚反應即略感不妥───隱隱然已打了退堂鼓....

打算等PRESTON來時若有不滿之意,她即刻退讓改易常服.....

但紅舞裝說甚麼也得示威地穿著───讓PRESTON灼一灼她抗議的火燄.....



孰料PRESTON可非等閒人───前日對茱麗不識大體之餘怒未消,此番見茱麗又故犯眾諱地欲讓其難堪───遂不顧她已露退意───

硬逼茱麗著紅服上舞池......



於是一件紅裝遂永久改變了兩人的命運!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歌LP蒐片一得───三台連續劇與其主題曲淺覽



最近──或許是入了中年之列──開始有莫名的懷舊癖....

前一陣子大蒐HENRY MANCICI、 MANTOVANI、 PERCY FAITH、 GUY LAMBARDO、XAVIER等六○年風行的老樂團LP

而這幾月又在跳蚤市發現大量老歌LP,不免又食指大動也搶了一堆。

這些老物事大部份已隔了三十年未見───許多老早淡忘的記憶,在摩蹭那陳舊的封套時,終究一點一滴地迸了出來.....

但勾出庫存記憶──威力最強勁的──仍是將唱針嵌入唱槽──歌的旋律娓娓傳來的那一刻.....



蒐黑膠、聽老音樂....和回味這些難與新人道的古事,有時想來會有些無謂,但聽歌時須臾間的回報終是如此溫暖與飽滿......

這也就夠了!

我蒐集的MANCINI、MANTOVANI、 PERCY FAITH等樂團老黑膠以及連續劇唱片各自都有幾十張,若一一拍照SHOW出倒也繽紛滿目

但向來懶於此事(拍照及貼圖);就姑且將硬碟收存的若干資料略披露一些....權起個頭。



◎ 老三台的連續劇及主題曲



臺視/中視/華視等無線三臺獨霸全台的六○年代──尤其是七點檔電視連續劇,對鎮日聚焦於那一方小小螢幕的四五六年級生應是意義重大

而對念舊的黑膠友來說,回顧一番三台的歷年連續劇及主題曲,一來是溫故知新;二來也可供蒐片之參考...

在此就披露些許最近搜尋到的舊三台資訊供識者一參:



台灣電視公司(台視):民國51年04月28日開台,51年10月10日正式開播,開啟中華民國電視史。

中國電視公司(中視):民國57年9月3日開台,58年10月31日正式開播,乃國內第二家電視台。

中華電視公司(華視):民國60年1月31日開台,60年10月31日正式開播,第三家無線電視台。



台視乃國內電視龍頭,當初成立時是省政府與若干本土財閥及後者所引進的日方資金三方合營。

究實而論,運轉的資金及技術是相當程度仰賴日方的大力支援,故而節目風格難免帶有幾分東洋味道....

而在獨占業界六年後,中廣奉令與28家民營電台合組(純台資)的中視(當時仍為民營公司)與之分庭抗禮.....

長篇連續劇即是中視在初期業績受挫並連遭臺視打壓下逆勢反擊的妙招:

第一炮晶晶、第二炮情旅.....甚至第六七齣長白山上、怒江春暖都是一路長紅....終於讓初起的中視站穩了陣腳;逼得業界老大也不得不跟進....



初期的連續劇都不算長;後來會賴戲拖場一演好幾月,可能或須歸咎於華視開台後競爭轉趨激烈有關。

(也許是從華視『包青天』或『保鑣』始作俑起──此留待專業人士考證非本文重點)

以下就詳列六○至八○年止筆者較有印象的所有連續劇年表並挑出最具特色的劇目與歌曲幾曲──或許其劇情與歌詞會勾起某些人的不少懷念吧



中視國語連續劇年表:(只列六○至七○年止)



1.晶晶 2.情旅 3.心橋 4.春雷 5.鳳凰樹

6.長白山上 7.怒江春暖 8.神龍 9.母親 10.龍江恩仇

11.海燕 12.毒鴛鴦 13.泰山紅顏 14.萬古流芳 15.喜酒滿杯

16.大路 17.愛心 18.五段情 19.鼓上風雲 20.武聖關公、

21.苦情花 22.一代暴君 23.大漢中興 24.無字天書 25.飛天渡、

26.一代紅顏 27.親情 28.家有驕妻 29.寒流(三台聯播) 30.赤地、

31.孝女心 32.純純的愛 33.贖罪 34.迷情 35.一縷相思情、

36.女巡按 37.風雨生信心(三台聯播) 38.愛在夕陽下 39.梨花淚 40.煉獄兒女(三台聯播)、

41.這一家(三台聯播) 42.躍馬中原(三台聯播) 43.幾番風雨幾番情、

44.愛心 45.河上的月光。



中視閩南語語連續劇(只列六○至七○年止)



1.玉蘭花 2.姊妹花 3.鴛鴦溪 4.翠玉環 5.愛河、

6.義魄 7.新包公傳 8.盲劍客 9.媽祖 10.女神龍、

11.走馬燈 12.火燒紅蓮寺 13.孤戀花 14.無名火 15.英雄胆、

16.愛情十字路 17.鳳凰橋 18.龍兄虎弟 19.虎豹獅象 20.勸浪子、

21.珊瑚潭之戀 22.奮鬥人生 23.俠中俠 24.艋舺鐵漢 25.一枝草一點露、

26.忠孝節義 27.廖添丁 28.情深深 29.雷峰塔。



台視國語連續劇(只列六○至七○年止)



1.浮生若夢 2.歡樂家園 3.溫暖人間 4.鄭成功 5.江湖一奇女、

6.茶山夢 7.孤雛淚 8.風瀟瀟 9.晴 10.蔡家老屋 、

11.紅線盜 12.七色橋 13.向日葵 14.古道斜陽、 15.廢園舊事(主題曲”山南山北走一回”)、

16.花月良宵 17.大刀王五(主題曲”俠士行”)18.新三笑姻緣 19.小城故事 20.清宮殘夢、

21.玉釵盟 22.宋宮秘史 23.庭院深深、 24.伐紂 25.聖劍千秋、

26.朵朵浪花 27.大地春回 28.光武中興 29.江南八俠 30.寒流(三台聯播)、

31.絕代雙驕 32.風雨生信心(三台聯播)、 33.煉獄兒女(三台聯播)34.大地飛龍 35.這一家(三台聯播)、

36.花開時節 37.碧雲天 38.躍馬中原(三台聯播)。



台視閩南語語連續劇(只列六○至七○年止)



1.重回懷抱 2.碎心戀 3.阿公店 4.江湖兒女 5.俠骨柔情、

6.秀玲 7.香蕉園 8.糊塗大劍客 9.江湖半把刀 10.東南西北、

11.雲州英雄傳 12.青春鼓王 13.自君別後 14.母淚滴滴愛 15.巧媳婦。





華視國語連續劇(只列六○至七○年止)



大將軍郭子儀、

萬家生佛、

七世夫妻、

父與子、

小鳳阿姨、

春回大地、

婚姻的故事、

包青天、

保鏢、

何日再相逢、

秦良玉、

群英會、

洪熙官與方世玉、

四大美人、

金不換、

白牡丹、

迷情、

少林十戒、

欽差大人、

寒流(三台聯播)、

天涯俠士萬里追、

風雨生信心(三台聯播)、

煉獄兒女(三台聯播)、

春暉、

這一家(三台聯播)、

躍馬中原(三台聯播)、

鐵膽柔情。



華視閩南語語連續劇(只列六○至七○年止)



大地之春、

燕雙飛、

嘉慶君與王得祿、

西螺七劍、

阿西阿西、

兄弟英豪、

邱罔舍、

開漳聖王、

雨中鳥、

望你早歸(國語配音)、

俠士行、

英雄榜、

恩情深似海、

湖邊春夢、

鳳山虎、

赤崁樓之戀、

港都夜雨、

秋風夜雨、

胭脂虎、

無情海、

一段情、

虎尾溪、

封劍、

情人湖、

路遙知馬力、

母子鳥、

終身大事、

日久知人心。





《中視 - 晶晶 》



台灣電視史上第一部國語連續劇『晶晶』不管是劇與歌都是懷舊迷銘記在心的偉大一頁。

中視在民國58年10月11日至59年2月28日所製播的「晶晶」。

當年由於錄影技術仍粗糙──所有節目幾乎都是現場直播。(電視長片是以影片投射銀幕再以電視攝影機翻拍)

播放時間由周一到周六每晚7點50分播到8點10分──因太受歡迎──時段由每天15分延長至20分最後播足30分....

共播映了102集。



劇情是以晶晶母子於戰後離散的相互尋覓過程為故事主軸,

飾「晶晶」的女主角李慧慧並非職業演員,而是由數百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的幸運女主角人選。

飾媽媽的劉引商,是首屆國立藝專戲劇科高材生,但因外型不討好,曾短暫當過記者與教師,

幸虧中視開張並成立專屬劇團(團長洪濤)她方有演出的機會.....

在晶晶之後,她因此以演賢慧媽媽的角色成註冊商標,可說是五六○年代中視戲劇最代表性人物。

至於另一主演的周仲廉,早先活躍於中影/台製...宋存壽/李行等人的電影中(譬如『母親三十歲』);

後來簽約為中視基本演員,遂成當年中視戲劇舞台不可或缺的主配角之一。



這連續劇之構想據稱乃出自業務部顧立德(後來也成影視界大亨)之建議,但筆者之猜測--這原始之靈感

或有當年最紅影集法網恢恢內警匪追捕爭逐不休之借意;故事情節也有可能參照馮馮小說微曦三部曲之母子相尋景.



談「晶晶」當不可不提那哀婉動人的連續劇主題曲。

這曲子是由流行曲大師左宏元所作。

左一人幾乎包辦過半台灣電視劇,及後來賣座鼎盛的文藝電影(如二秦二林的瓊瑤電影)的插曲。

與駱明道和劉家昌號稱台灣流行歌壇三大家。

歌手則為剛出道2年,年僅17歲的鄧麗君。經左宏元一手提拔的她,這時年紀雖輕卻已大為歌迷受落(連出了四張暢銷作)。

這部「晶晶」主題曲自是錦上添花──很快成了傳遍大街小巷的名曲。



晶晶

詞:文奎 / 希臘 曲:古 月(左宏元) 演唱: 鄧麗君



晶晶晶晶 孤零零 像天邊的一顆寒星 為了尋找母親

人海茫茫 獨自飄零 晶晶 晶晶 多次夢裡相見

落得熱淚滿襟 到何時 在何處 才能找到我 親愛的母親

母親母親 孤零零 像海角的一盞孤燈 為了尋找晶晶

春夏秋冬 黃昏黎明 母親 母親 多次夢裡擁抱

落得熱淚滿襟 到何時 在何處 才能找見你 苦難的晶晶



中視 - 長白山上

「長白山上」這一齣戲是中視在 民國59年12月21日至60年3月13日所製播,

該劇由周一到周六每晚8點播到8點30分,每天只播映30分鐘共播映70集。

當年收視狀況幾乎把台視打到仆倒,電影院及其餘娛樂業更是叫苦不迭──

那時的電視已獨沽一味成全民入夜以後最佳娛樂,『長白山上』不消說,成了台灣全境那兩月間的黃金話題。

這一齣戲,原是中視為慶祝中華民國六十年的來臨,傾全台之力打造的巨獻。

當時由姜龍昭策劃製作,由本身也是編劇高手的他,聯組王生善、吳宗淇、蔣子安四人編劇小組。

而中視所有演員班底無一不輪番上陣/號稱中視開台以來空前陣容.....

而成果是名利雙收,不僅斬獲當年金鐘獎最佳電視劇獎;也同時獲頒新聞局年度最佳娛樂節目獎/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獎。

姜、王、吳、蔣等四位編劇也因此劇榮獲文藝界最高榮銜「中山文藝獎」。

該劇主要演員有吳風(飾敖天龍)為該劇男主角、邵曉玲(飾賀蘭姑)為該劇女主角。

方晴(飾沖喜媳淑萍)、左右(飾五虎幫大當家金大鬍子) 、郎雄(飾二當家獨眼龍) 、劉明(飾三當家白寡婦) 、張復民(四當家刁大鵬)、李芷麟(飾五當家黑妞)

另外演員還有洪濤(飾賀慶山堡主) 、朱磊(飾大柱子) 盧碧雲、沈雪珍、凌音等。

《長白山上》的劇情是述民初長白山上兩村落的明爭暗鬥,其一為佟家屯,另一稱賀家堡。

此兩村起先在一些支微末節上鬥氣,彼此各有心結;而佟家屯為正派部落又有俠客敖天龍護航略佔上風

而賀家堡堡主賀慶山(洪濤)氣勢雖弱,但憑藉其狡詐本性及手下之一干小人之助虐,仍俟機頻頻使陰.....

這劇一開頭即落力於營造兩村落之對峙而掀起第一波高潮...

繼之鬍匪「五虎幫』忽由外界入侵───兩部落不得不收拾起平素的貌合神離,而聯手對抗鬍匪....

兩村的合作,因賀家的居心叵測,因而埋伏諸多不可揣測的變數...

其中最大的危機,即起於賀慶山意圖趁鬍匪攻擊佟家屯時獨占灌溉水源,

幸好他正直勇敢的女兒賀鳳姑,一來深覺其父作法卑劣;二來她芳心已傾向佟家二少爺.....

於是巧心折衝/調解和濟.....終於說服其父同心共抗外侮。

而五虎幫眾頭目雖以惡煞面目登場──但個個敢作敢當,倒也旗幟鮮明地顯露另類英雄本色──招徠觀眾人氣之鼎盛居然亦不輸正派陣營,,,

於是乎節目後段,幾度峰迴路轉,居然連鬍匪也改邪歸正,佟/賀/五虎幫三方化敵為友──眾英豪遂聯手對付入侵的日寇。



這劇中有個超搶眼的角色特值一提,那就是演沖喜媳婦的方晴;她由墊戲份的小角色一路加戲──到後來卻鋒芒橫壓女主角賀蘭姑──成了眾人爭睹的第一紅角!

但在那白色恐怖的時代──就偏偏不少怪事會莫名地爆出───這個高人氣的黑馬角色,在戲劇高潮正節節高張中卻忽然失了蹤!!

事實上,不僅如此───這也是方晴最後一次在三台連續劇露臉──這底蘊挺複雜,就留待下回有機會再聊了。



像長白山上這類北大荒的俠義故事,靈感會否來自司馬中原的小說『狂風沙』固難定論....

但在這亞熱帶的地域(可能大部份生民一輩子沒見過風雪....)

而居然也能靠大把大把灑保麗龍粒....營造出那一團祖國雪原的迷人氛圍───進而引翻趨之若鶩/眾皆不疑──的空前收視潮?!!

只能說──只有於時移境遷的今日,方能迴思此中之蹊蹺了

  

長白山上

作詞:王善為  作曲:李中和

長白山上的好兒郎  吃苦耐勞不怕冰霜

伐木採蔘墾大荒呀嘛 老山林內打獵忙呀嘛 哼唉嘿唷(哼唉嘿唷)

長白山的東鄰藏猛虎 長白山的北邊兒有惡狼

風吹草低馳戰馬  萬眾一心槍上膛

掃除妖孽重建家邦 長白山上的好兒郎  吃苦耐勞不怕冰霜

伐木採蔘墾大荒呀嘛 老山林內打獵忙呀嘛 哼唉嘿唷(哼唉嘿唷)

長白山的東鄰藏猛虎 長白山的北邊兒有惡狼

風吹草低馳戰馬  萬眾一心槍上膛

掃除妖孽重建家邦 掃除妖孽重建家邦



老歌LP蒐片一得───三台連續劇與其主題曲淺覽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熟悉奧黛麗赫本電影的影迷,諒必鮮知赫本曾有過困於納粹淪陷區多年的驚悚經驗!───

在那驚危歲月中,赫本曾遭當街被擄、全家瀕臨餓斃、甚至險當間諜槍殺的各式迫害....

事實上,赫本與『少女安妮日記』的不幸作者剛好同齡,既同時/同地淪陷於荷蘭的納粹佔領區。也同樣備受納粹的百般威嚇、剝奪與折磨。

也曾飽嘗長鎖閣樓/生怕禍害臨門的無邊恐懼....

因而赫本終其一生既對納粹的殘暴憤懣不已;更折射其極端同情所有受迫害弱勢族群的強烈感情.....

而於後半輩子幾乎是竭盡最後一絲心力(她臨危前夕猶在聯合國發表演說)投入全球慈善事業的無私奉獻.....



納粹驚悚經驗對赫本遺害深遠計有幾點:

一‧長年食物不足,致其營養失衡;後遺症有二:一是其身材始終瘦削;另一,則消化器官受損;她因此一輩子擺脫不了消化不良的困擾

(晚年的結腸癌也許肇因於此)

二‧嚴重憂鬱症;這也是她纏綿一生的重症。

三‧芭蕾舞生涯的規劃因此成泡影

四‧家產全遭沒收──由殷實貴族淪為貧民

五‧因迫於生計不得已須輟學打工;最高學歷止於芭蕾學校肄業。



但以上對她極其不幸的遺害,倒並非全屬負數──尤其對她的影迷而言。

譬如,因她的纖瘦───而讓大家驚豔於邂逅了一名靈秀無匹/清澄若晶玉的另類美女

而她迫於生計不得不客串夜總會的舞女演出,更一路騰雲/無心插柳地成了令舉世為之炫目的一代巨星──倒成了一樁大幸事了。



屬英格蘭國籍的赫本怎會困在戰時的荷蘭?!──這可得由她那英荷聯姻的父母親說起....



赫本的出身眾說紛紜,有謂:其父乃英國貴族,於任某比利時跨國銀行總裁時與荷蘭女爵的其母結縭。

但實情則是他倆是結識於荷蘭的印尼殖民地巴達維亞;其時,赫本母親已婚(夫婿則是個對事業與婚姻俱掉以輕心的名門花花公子)。



他和她相識於巴達維亞貴族的飲宴中;當時,男的,是個由英倫遠渡南洋,欲藉殖民地的蓬勃發展中撈著一官半職的投機者

女的,則發現她那門當戶對的婚姻卻是沉悶而頓挫的......於是兩人就此心有別顧地皆罣上了心意.....

接著,赫本母親搖搖欲墜的婚姻,於一路由殖民地吵回本國的連串衝突中,終於破裂。

她把彌補心中空虛的希望毫不遲疑地挂上了仍留在南洋的情郎身上....

於是火速返航回巴達維亞......沒多久就締婚了。



赫本母親ELLA據稱早年是甚為熱情洋溢的──這可由她匹馬單槍遠赴赤道;又在短短幾年內匆匆交付了兩樁不深思熟慮的婚姻可資證明....

孰料一股腦熱情的後果經常是苦澀的──她的二度婚約下場又比前度更糟糕......



因為前夫好說歹說也是正宗的貴族,而後繼者卻根本是空心老倌。

他的民字叫joseph victor anthony ruston───名字落落長....看似挺有貴族氣派。

但只有母系的外祖母hepburn一系方沾了點貴冑的邊.....

ruston本人不務正業,但卻一身光鮮──專事穿走於貴富門檻/混吃混穿.....

(這角色挺像亨利詹姆斯小說『仕女圖』那美籍畫家的作風)

總之甫結婚之初,ELLA還頗心喜新夫婿稱頭稱臉之俊貌──頻頻攜之公開亮相.....但久而久之,看穿其寄生蟲之底蘊就不得逼其找份工作了

有關赫本父親乃銀行總裁的誤傳,即在RUSTON的這個工作其實只是某比利時銀行的跑腿辦事員;是ELLA憑關係幫他尋的閒差.



也由於RUSTON之不長進之概......日久他與妻女之間愈加疏離。

於是,1935年五月底在絲毫無預警下RUSTON收拾細軟就此一步不返地踏出了ELLA與赫本的家....

從此再沒見過其妻一面!那年赫本才五歲。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秋直美“ちあきなおみ”──“夢幻歌姬”◎ 千秋直美“ちあきなおみ”──“夢幻歌姬”

( 此地無人不聞其歌:‘喝采’卻罕識其人的絕代歌手)



千秋直美,1947年9月17日(昭和22年9月17日)生于東京都板橋区。

四歲學踢踏舞,五歲初登台,隨後巡演各美軍基地;於十三歲時正式開展歌手生涯。

起初以爵士及搖滾為主調於各咖啡座/酒館附設舞臺任伴舞歌手....

俟後苦練演歌,並拓展外場即席表演經驗──曾擔任名歌手橋幸夫的墊檔藝人──逐漸儲備其日後一鳴驚人的歌唱實力。

她歌唱生涯的轉捩點是通過哥倫比亞的廣播試演後拜作曲家鈴木淳為師;

在1969年(昭和44年)推出唱片首作「雨に濡れた慕情」。



處女作的宣傳重點強調其“魅惑のハスキー.ボイン”(魅惑的磁性歌聲)。



千秋直美的藝名就一演歌手來說,算是蠻另類、也挺新潮的。

不用漢字習用的姓,而將與她演藝生涯有提拔之恩的兩個人當中,各擷取其一,併成 千秋.直美 這個前後均為名字的組合。



她開始成名是來自第二炮專集「朝がくるまえに」當年銷售額突破二十萬枚,已算擠入小紅星之列....

1970年(昭和45年)的第四曲「四つのお願い」成績越發突出大受歡迎,

並一舉在第一届日本歌謡大賞得到放送音楽賞的大獎。同年連發的「X+Y=LOVE」銷路亦屬不俗.....

在最幸運的一年中,這位才貌驚人的歌手終於招來NHK紅白歌合戰的青睞,首度與其前輩偶像並列於這東洋最輝煌舞台.....

事實上,她的初露臉於巔峰期的紅白觀眾來說也是一大驚豔──性感、美豔、幽默、朗爽兼而有之.....

不僅預示一名新巨星的誕生,也奠立其以現代風格融入演歌風情的獨特魅力.



而1972(昭和47)年以「喝采」奪得日本唱片大賞,可說是她演藝生涯持續不墜人氣的首度攀達巔峰....

連遠在台灣這隅的演歌迷也少有人躲過她魅力的轟襲──記得手腳飛快的甄妮也立即翻唱.....

甄妮的翻唱曲老實說不算太壞;但這歌的魅力委實驚人──當年街頭巷尾傳唱不歇不說.....

直至三十年後,談起喝采這歌名──曾活過那時光的已入中年人──依然是如雷貫耳!

縱然有絕大部份人──從未知曉千秋直美這原唱人!

的確,千秋直美壞在老是以這“ちあきなおみ”難搞的拼音名行世,對台灣演歌迷來說總顯憋扭難記.....

故而一票人印象中只記得翻唱手甄妮「喝采」的淺酌低唱也就難以避免了!



她在1978(昭和53)年與演員郷鍈治締結連理,不同於一般演藝人員離離合合/草率结婚的胡亂態度。

千秋直美極端珍視其婚姻生活之程度──令之隨即公開宣稱會收斂演藝事業──她說:

『....不再無謂追逐唱片暢銷度....今後只想一步一腳印/全心專注自己想唱的歌。』

於是進入幾乎無新作的半隱退期。

1980(昭和55)她以女優的新姿態出現在電視連續劇中,算是重新現身大眾焦點,但並不是太活躍。

這期間較炫目的演出是在1983年降旗康男的名作『居酒屋兆治』與高倉健同臺;

而1984年的『瀬戸内少年野球団』偶現的身影也頗具光彩....

1992年,她因先生郷鍈治肺癌過世,斷然退出演藝圈,從此成了日本歌迷口中〝夢幻之妖姬”。

雖說新作完全停擺──但原發片公司回應廣大千秋迷的頻頻呼喚,仍每年定期以不同風貌出千秋各式合輯。

到2008年為止,HMV暢銷榜,千秋直美赫然仍在列。

Chiaki Naomi的獨特魅力

由踢踏舞者兼爵士歌手轉入演歌手的獨特經歷,以及十來歲即輾轉流連各江湖舞台的辛酸生涯,讓她的演歌呈現完全不同傳統演歌手的殊異風貌,

她的演歌,初聽沒有一般演歌歌手刻意加重/極端雕琢的那類風塵氣息/職業技巧,但越是隨興不拘束的歌聲,越發蒼涼得令人悸動。

她的歌聲比其餘女演歌手豐潤而厚重──論者常譬喻她是演歌界的BILLY HOLIDAY──形容她在演歌的濃濃哀愁中,又加入一股都會風的滄桑感及洞徹世情的那種銳感與溫暖....

〝夢幻之妖姬”之豔稱的由來也是因其迷眾形容其歌之蒼涼──近乎:

“....令人毛骨悚然,像由冥河之彼岸望向煙霧迷濛的人間禁地.....頓感既清澄寂寥又殘留一絲仍在人間的現實感.....因而感動不已...”

甚至因此譽為足以與美空雲雀並列為二十世紀的兩大天才演歌手。

當然她的份量是否能與美空並肩是頗有疑義;不過她的歌與美空一樣──

是別的仿者絕唱不出其神韻;而她唱別人的歌卻又別開生面──甚至比原唱者還精采.....

(譬如她唱小林旭、八代亞紀和森進一的歌)



HMV常售的十幾款千秋直美重刻CD集──筆者買過四部合輯,發現這此中錄音優劣相差甚巨;而聽她的歌,錄音品質卻又有決定性之差別

我建議如有興趣一試千秋的歌可挑兩張以上的合集音效均有再等化過,品質較優異。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城越え





詞:吉岡 治 曲:弦 哲也





隠しきれない 移り香が


いつしかあなたに 浸みついた


誰かに盗られる くらいなら


あなたを 殺していいで





寝乱れて 隠れ宿


九十九折り 浄蓮の滝


舞い上がり 揺れ墜ちる


肩の向こうに


あなた 山が燃える


何があっても もういいの


くらくら燃える 火をくぐり


あなたと越えたい 天城越え





口を開けば 別れると


刺さったまんまの 割れ硝子


ふたりで居たって 寒いけど


嘘でも抱かれりゃ あたたかい





わさび沢 隠れ径


小夜時雨に 寒天橋


恨んでも 恨んでも


躯うらはら


あなた 山が燃える


戻れなくても もういいの


くらくら燃える 地を這って


あなたと越えたい 天城越え





走り水 迷い恋


風の群れ 天城隧道


恨んでも 恨んでも


躯うらはら


あなた 山が燃える


戻れなくても もういい


くらくら燃える 地を這って


あなたと越えたい 天城越え











穿越天城山





遮掩不住的 一陣陣 女人的薰香


不知不覺地 滲入你的肉體了





與其任人盜走


心愛的 不如讓我殺了好嗎





寢具凌亂的 幽會所


九十九折 淨蓮瀑布


水花飛舞 紛紛搖落





往肩膀上望


心愛的 山在燃燒著


會有甚麼後果 都無所謂了


劈哩趴啦的燒著 火已經潛進來了


只想與你一起穿越 天城山





一開口就提別離


像是吞飯時 突然咬了碎玻璃


縱然兩個人假意相擁


還是昇起一波波 寒意





山葵沼 幽秘徑


夜雨瀟瀟的 寒天橋


就算心中有恨 心中有恨


身軀卻不聽使喚


心愛的 山在燃燒著


縱然無可挽回都無所謂了


劈哩趴啦的燒著 火已經爬過來了


只想與你一起穿越 天城山





水疾奔 愛癡迷


天城隧道 風狂湧


就算心中有恨 心中有恨


身軀卻不聽使喚


心愛的 山在燃燒著


縱然無可挽回都無所謂了


劈哩趴啦的燒著 火已經爬過來了


只想與你一起穿越 天城山





演歌迷或許會認為石川小百合的名曲『天城越え』與松本清張的同名小說和三村晴彥的電影是一胞的三體。





但,實則不然!





松本清張的『天城越え』小說,是向前輩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孃』致敬之作。


只是松本是以某種獨特的"逆勢"手法來反寫川端小說裡的事件與意涵 ....





但『天城越え』卻是假借日本文學的『伊豆意象』與天城嶺的險峻山勢,來刻畫某剛烈女子掙扎跌宕於畸情與叛離的奇詭情境....


以致於在歌詞中:她寧可與情夫共殉──葬身於天城山的雄雄野火也不茍全妥協的強烈情感.....


事實上,是與近千年前:源氏首代將軍源賴朝與平氏強籓北條之愛女政子苦戀的故事,遙相呼應!


和松本『天城越え』以失望於淫亂母親的理想幻滅,而犯下殺人罪行之少年的謀殺案主軸,顯然已是分岔甚遠....





照詞作者吉岡治的自我剖析,將敘事設定在天城山是出於多重考慮:


『若是清純之愛可另當別論;但由於是婚外孽戀的這種非道德的戀情,因此有必要將之特異突顯。


如此,鎖定場景的方向,加入潛伏的残酷性是必要的。


選擇伊豆的天城山,原因即在此。


地名既盡人皆知,而所在地又乃古往今來兵家爭雄之所,戰場的千年血腥味於今仍徘徊不去。


不僅如此,“天之城”險峻的地名使人易感其中蘊含諸般前程之不測.....


天城隧道尤其更顯陰森、幽禁、漫延不盡。


在歌詞中遍撒這類實感般的氛圍,或有其必要。”


而曲名『天城越え』也與八百年前在伊豆與源賴朝狂亂相愛的北條政子保持着精神聯繫。


源賴朝十四歲遭流放至伊豆。


成年後邂逅小他十歲的北政條子。


政子的父親以家族利益為重,更鄙夷源家之家世;於是百般阻撓女兒的戀情....


但生性剛烈的政子,心中狂燃著對賴朝的愛情之火,在大雨之夜果敢出走


在長途跋涉/翻山越嶺的艱苦旅程後,投身源賴朝的懷抱。


名門華族的政子與賴朝的戀愛故事和本歌並無直接關係,


但是,『天城越え』的女子是和逃離父親桎梏勇於追求真愛的北條政子,乃同具炙烈感情與頑强意志的人...。』





歌中出現的幾個地名淨蓮瀑布、寒雨橋、天城隧道...既是美而雋雅/適切地烘托出歌裡的詩韻情境....


但同時也是摘自川端/松本小說裡的巧妙用典。





總之,在聽這歌的同時,有這兩部小說的文字與意象飛舞於中....自是絕妙。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