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田義彥:東洋廣告攝影大師之三

上月去某大詩人工作室幫他拍用於新書封底的肖像照.

閒聊中,他提到上回新經典把詹宏志帶到日本拍的那張封面照,說自己也很覺心動云云...

大詩人謂:以往對自己的照片略不經心,但年紀稍長,文壇生涯已臨近收官階段,最近很多人幫他辦回顧展,才驚覺也該有一張代表照,(就好像KARSH拍的海明威)以標誌其風格特色了.

詩人當然不熟東洋攝影圈,不知新經典找的竟是上田義彥,東瀛第一把交椅/已算殿堂級的大師.

於是,我就略解釋一番---原來台灣出版社也肯大手筆為一張封面照費那麼大的功夫!有點像娛樂圈找捲川實花拍以示珍重之意.

(當然,此中亦有別,一來,捲川於專業界檔次差上田一大截,二來娛樂界愛搞噱頭,反正諸星未必分辨格調高低便是.)

不過,話又說回來,詹那張照片認真講不算好照,不是上田失手,而是他的照片風格,慣常就是那種:人物宛如植栽般嵌入於沉寂肅穆背景裡,彷彿帶著泥土味的空氣感瀰漫的那種氛圍.
看他拍的日本作家照,一律泥炭灰撲,很像是老屋土牆的陳年飾物,瀰漫歲月舊氣息,就缺了股放在封面可烘托氣勢的鮮明生猛....

另外,上田也很少操作肖像照這類業務,這與他的性情有關,廣告圈裡他是最有名的不愛擺拍其鏡中人物的,詹在照片裡姿態很僵表情憋扭,其來有自,蓋拍者與被拍者剛好都撞入彼此都不適應的情境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田義彥:東洋廣告攝影大師之二

已故世的殿堂級攝影家RICHARD AVEDON在討論攝影的定義時說:「所有照片都是準確的,卻沒有一張是真相」

當然,持反對意見的同行所在皆有,上田義彥就從未對照片的真實有所質疑,幾十年來一直以其素樸風格一路追尋其作品裡的寫實與真誠,縱然其本業一直是廣告.

他自立門戶後接到的頭幾份工作是時尚雜誌"流行通信";初出茅廬的上田很驚訝號稱前衛的時尚雜誌居然自由度那麼低,每個取景,人物的動作,都是事先設定絲毫動彈不得.

上田說,他無法想像自己老這樣拍照會是什麽樣子,所以他試著放入自己的風格,結果可想而知:編輯說「根本不是時尚攝影,連衣服都看不清的照片如何能刊登在雜誌上。」

這是他事業初期的大挫折,也了解自己絕不適合矯飾風格,所以回歸讓他較能發揮的廣告攝影.

樸素,是上田義彥作品中最大的特點,沒有華麗的背景和精緻的妝容,他還原了每一個場景最本質的樣子。

在他的鏡頭下,人物與背景的關系一直是他的思路所繫,他想連同人物周身的空氣也封印在照片上,所以孜孜於尋找一個絕佳的關鍵處可完美予以突顯。

樸素,卻異樣堅韌,即便是廣告照,也能在其中感受到上田本人強烈的風格意識,這恰恰是上田三十五職業生涯的撒手鐧。

上田,一共出版了22部寫真集,好照繁不勝數,只能挑其中幾張我覺特好的.

圖一 SUNTORY烏龍茶廣告,是三十年前趕在中國開放前後拍的,是上田成名作

圖二《QUINAULT》攝影集
上田說,拍美國華盛頓州的森林,宛如重新探索新的攝影可能。他想拍的森林,是力量的表達,並非是森林的風景照,而是「樹的肖像」。

圖三《at home》
上田說,他想將所有一輩子只會有一次的瞬間定格下來。所以有了《at home》的私藏照,對象是妻子和女兒,還有簡單的生活樣子。

圖四 約翰走路廣告的北野武

圖五 無印良品廣告 典型的上田風格

圖六 SUNTORY廣告照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瀛最幸福的OZISAN :談東洋寫真大師篠山紀信

2008年秋,我去東京看HI-END大展,順便找演歌黑膠和待升級的唱頭唱臂(當時台北這類LP物事早已斷市,惟御茶水及秋葉原某些店方能覓得,沒想這幾年居然又復興起)

東京的秋天真是棒透,每天吹著颯爽金風/晴空萬里,空氣又乾淨,我很能走路,經常一天就逛遍三四個區,入晚總要待到無景可逛又累又餓方蹣跚歸營.
回旅舍每晚的例行公事,首先是將記憶卡拍的照片存入notebook,繼之,趕在大浴池仍開放前去泡個熱烘烘的舒服澡,然後一面將檔案燒dvd(怕萬一毀損),然後整理一天買的書刊,一面看每半年一見(那時一年總要走兩趟日本)的電視.

就這樣,看到68歲的篠山紀信遭逮捕的消息,罪名是公然猥褻.
他是在青山墓園拍AV女優原紗央莉的裸體寫真時被日本警察當場逮人的.(據說那時女優正脫光光站在墓碑上)

總之,在深夜的日本電視突然看到這新聞可真大吃一驚!

吃驚之一,在東瀛無人不知的寫真大師,可說開啟東洋露毛拍照熱潮又踞佔賣座第一的大藝術家,居然還因其創作如窺色小賊般遭扣人!!,絲毫沒優遇特權!
吃驚之二,AV店無所不在,全裸照已成家常便飯的東瀛,躲到已算僻遠的墓園放裸居然還犯禁/是違法的,大師一無例外,真是今日方知!

長年以來一直有在看篠山拍的寫真作品,說實話在那之前,向來當他是通俗攝影家,不覺他有多厲害.
是到近來有稍涉商業人像,遭逢此中若干環節之難以突破,才頓然有所感悟此老能屹立競爭激烈的日本寫真圈半世紀而始終高踞頂峰,當有其出奇之處.
何況他行將八十而仍創作不懈,真乃神人也!

這些年來認真觀摩他的歷年作品,覺得該公平評價...藝術深度暫先不論,光談他於寫真集的輝煌戰績,可以說,這OZISAN真邪門,戰鬥力大爆表啊!

且看東洋寫真集史上最暢銷榜

NO.10 石原真理繪/MARIE/35萬冊
NO.9 葉月里緒奈/RIONA/40萬冊
NO.8 南野陽子/陽子一個人/43萬冊
NO.7 高岡早紀/One, Two, Three/47萬冊
NO.6 廣末涼子/H+R/48萬冊
NO.5 川島直美/WOMAN/55萬冊
NO.4 島田陽子/KirRoal/55萬冊
NO.3 樋口可南子/Waterfruit/55萬冊
NO.2 菅野美穗/NUDITY/80萬冊
No.1 宮澤理惠/Santa Fe/155萬冊

除了第二,四,八非他掌鏡外,前十名幾乎他一人統包了,便可知此老之厲害.

可以這麼說,日本演藝圈諸美女,沒讓他鏡頭品評過的,便不算個咖了.

先起個頭,後續再談其寫真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田義彥:東洋廣告攝影大師
 
1957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的上田義彥不是攝影科班出身,在他20歲那年,著迷於某位巴黎攝影家的作品,從此與攝影結下不解緣。

1980年到1981年,他先後到廣告攝影家福田匡伸/有田泰而門下學攝影。

只學了一年(簡直連稱學徒都不夠格)的1982年,上田就很大膽地在東京設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從此走進了競爭激烈的日本廣告攝影行業。

從業三十五年來,主要客戶包括了SUNTORY、資生堂和無印良品等等。也就是說,他當年初生之嬻不怕虎的勇氣,一路亂闖終於讓他賭成功,就此成允稱東洋第一的廣告攝影大師.

但其中挫折一言難盡....

1982年上田剛自立門戶時,他拿作品給某廣告製作人自薦.

對方很不客氣地大潑冷水:“照片沒有廣告攝影中必要的明快感和美的要素,看來,廣告這行飯,你絕對吃不來!”

譏峭的冷評確實大大打擊了上田的信心,他一度懷疑自己半路出家的生澀與技術不足會否與其餘職業行家格格不入...

不過也因此,他決定自走其獨特的風格,業界認同的風格也許老練,但會否反而千篇一律而失去個性與醒目神采?

於是,他還是堅持按自己的方法拍,拍他喜歡拍的東西。

時間和事實證明,上田的堅持因此成了日本廣告界的殊異存在,沒人能拍出他那樣的廣告照,最風格化的幾家名公司如suntory,如資生堂如無印良品更是以彼此的獨特相互加持,成了多年不易的最密切戰友。

上田義彥的作品總是在平靜、樸素中帶著一絲優雅,體現出一種東方式的淡雅神韻。用光與技術,隱藏深密,極難察覺...

這或許是上田是個極度內斂的藝術家,激動不已的悸動都巧妙隱藏在鏡頭後。

他至今猶不時憶起,多年前拍過一次原始森林,當時架起相機,氛圍如此謐靜,他一時竟忘了是一群人正工作,只顧沈浸在一個人的世界里。

他說:“很不可思議,當我通過取景器凝視前方時,竟因眼前無比的寧靜與絕美,而渾身發抖”。

上田一直順其自然地做事,商業與藝術的紛爭很少讓他困惑,他用獨特美感尋得商業和藝術之間的和諧點。

“簡單地說,不想做的工作我是不會接的。工作一來,會用自己的方法來解釋,用熱情征服客戶,這樣他們也高興。”上田如是說。

欲深入其作品,請觀其網站
http://www.yoshihikoueda.com/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罕見女性音響發燒友?

在發燒音響的世界裡,有個殊異之處︰即音響發燒友絕大部分是男性,女性發燒友罕見.
雖沒實際調查事據,但常走跳音響店,這現象確實普遍.

幾年前,WIRE雜誌訪問唱片收藏家MIKE GRELLMAN說了個小故事:

《話說某一天,GRELLMAN跑去音響店的特賣會蒐黑膠片,買時發現一張片子上有古怪燒痕,他心生好奇问店家,老闆聞之忍不住大笑地說,這是他某個老顧客家庭悲劇的小殘蹟.

蓋此佬偷買音響軟硬體前科累累,老婆屢戒不聽,有回,某張貴到無倫之天價唱片的收據,竟好死不死塞在口袋忘了滅跡,讓老婆突然發現...

這下,她吞忍多時的怒火一整個爆發,當場瘋也似地堆起柴火,將庫房大批唱片一把拉出全燒了!

沒辦法,能救回的也被逼著出清了!您手上的這張便乃劫後所餘.》

【GRELLMAN打趣說:這天底下最危險的嗜好有三:一是玩飛行翼,二是爬高山,第三,就屬家有悍妻居然還敢玩音響了.】

〔WAF〕

已成家的發燒友都聽過WAF這個專有名詞,(Wife Acceptance Factor):亦即「太座接納度」的重要性.
買音響需先請示掌財政的太座,可說是每個已婚發燒友欲下手前最坎坷難度的一關;幸得蒙允,實報實銷當然是最理想狀態,通常沒如此好運;逼不得已總得暗貼私房錢,再少報兩三個零蒙混過關(但東窗事發總歸遲早之事)
 
WAF指數極高,如我所知,倒有大發燒友如李富桂和蔡克信兩位;李夫人將一座內湖大宅全讓夫婿的音響房給坐足正位;而蔡前輩新進宮的MBL四件式旗艦喇叭據云竟是財政部長主動提議,更是羨煞人也.

不過這些當然都屬特例,普通發燒友泰半沒這福氣,這便是下文想談的題目.

【為啥絕少夫唱婦隨/一起發燒這種例子?】

    美國發燒天書Stereophile十幾年前曾發過一系列專文。歸納過幾個原因︰

(1)男性天生愛玩機器、女性則既不愛更玩不攏
    的確,孩童期,男生通常較愛機械類玩具,而女性寧願玩洋娃娃或公仔。所以有人說,Hi Fi乃「大男孩的Toys for Boys。
    
(2)男性玩物喪志、女性實用主義
    在不少人眼中,玩Hi Fi是一種奢侈的玩意;而不斷大灑金錢更換器材,則更是一種玩物喪志的「敗家」行為。
    女性是天生的實用主義者,對這種行為當然不以為然,尤有甚者,她們注重家庭的財務狀況和長遠打算,對丈夫的亂花金錢深惡痛絕。

(3)男性喜歡炫耀及與他人競爭,Hi Fi只是他們用以炫耀和競爭的一種工具
    不容否認,部分男性發燒友確有這種傾向。發燒友之間「攜械」集體「械鬥」和「打擂台」,更加深此類觀感。
    此外,不少富豪忙得每星期坐下來聽半小時的音樂也沒有,卻在家中添置過百萬的極品音響器材,這豈非炫耀?

(4)男性傾向理性、女性傾向感性
    表面看來,這好像與是否發燒音響沒有關係。但男性傾向理性,因此喜愛不斷分析、判別和比較,而這正是「發燒精神」的泉源。
    反之,女性傾向於感性,對一種聲音,喜歡便是喜歡,不喜歡便是不喜歡,講的純粹是一種直覺。
    女性意識裡,把聲音的好壞分為高、中、低音的表現,及再分甚麼音場、定位、結象、瞬變、動態等,還要左分析右分析,是毫無情趣大煞風景的無聊行徑。

 (5)絕大部分女性都沒有專心一意聽音樂的習慣。
    女性將音樂當情緒之佐料,用來醞釀情調耽溺氛圍;反之,男士正襟危坐/全神投入,會以更全縱深式的姿態看待音樂本身,故而更傳神/更逼真重現樂音原貌便成追求的標地.
    於是一步步踏入發燒殿堂...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