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音響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唱盤設計與製造:對好聲唱盤的觀察與DIY心得。●



part 1

《前言:》

LP播放系统原理說來簡單,它靠單純的機械震動来來讀取複雜的音樂訊息.

一個轉盤加一支唱臂---由愛迪生發明的簡單設計----卻有綿延百年/無比神奇的效果----簡直可說是科學史的一大奇跡.

也由於其方式太過簡單/太以直接,故而每個關鍵組件都要做到環環相扣/無比精確....

才能真正達到---其原始設計中,由唱片溝紋中挖出純淨音樂訊号的基本構想.

個中玄妙/不一而足....總之,此中包含學問複雜無匹,可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而最核心的待解課題:

就是唱針在隨音槽運行/一路撿拾音槽訊號時,所有相關組件必須全力致力於排除外界干擾.

也就是說除了專心撿拾音溝的震動訊號,其餘震動都屬必須排除的有害物.

LP唱盤設計的終極目標:無非即是用盡一切可能手段去屏除有害震動的無止盡奮鬥.



.震動的來源:



從前的廠家認為影响唱盤的震動全是由外界傳来的,所以基本的對付方策都是以彈簧避震來加以解決.

而這方法確實簡單有效,故而延用有年---幾乎成了唱盤的招牌風貌.

但更致命的---唱盤本身的震動----始終未受正視!!

說來也算諷刺的是----要到CD崛起/LP產業被逐出主流後,

方由CD唱盤的缺陷中,學得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竅門:

也就是唱盤本身的震動為害不僅不亞於外在震動,且猶有過之....

而若有效率/系統性地清理內部震動的種種弊端,不僅可令LP盤立即脫胎換骨,更展現比現有數位軟體更富音樂味的無比潛力...

至少在現今階段,它已充分顯露不凡本色---就算不是比CD更優越----至少是最能滿足愛樂老饕的耐聽要求.



.唱盤震動的種類:



一. 低頻震動:

低频震動由以下原因引起:

1.物料不勻----這包含選料太差,致材料本身的密度不等,或混合材質的接合不良.

2.轉盤加工精度欠佳----外緣真圓度不足;中心孔開孔失誤;軸承垂直度偏差;軸心失準;軸承與套筒接合不良等等.

這幾項因素都會令轉盤運轉時毛病叢出不窮----形成晃搖失衡,低頻震動由此而起.



二. 高頻震動

高頻震動則更是備受忽視---這類震動是唱針撿拾音溝時摩擦而生的,

在LP獨霸時代,大家都習焉不察音場背景的毛燥吵雜和濛霧污糊;要不即是高頻偶而會飆起的毛邊銳聲現象....

至於唱臂也會接收喇叭放音時的巨大震盪,並一路回饋到唱針和唱臂訊號線,產生連鎖性的反應.

對喇叭而言:高頻震動為害甚至比較易察覺的低頻震動為烈---唱盤亦不例外.

所以新的設計如walker如kuzma如clearaudio如verdier----透明度如此之高/呈現以往從未之見的澄澈境界....

即是不止已抓出此臭蟲,且對此已有妥善對策之故.



part 2:

《馬達與轉盤》



唱盤的先天宿命是:必須絕對靜音的機器,但運作的核心卻全仰賴噪音不斷/缺點一籮筐的馬達來轉動。

所以唱盤設計的首務無它:就是儘可能用上最好的馬達──以達到轉速既穩定,而馬達的震動降至最微的基本要求。

(老經驗的黑膠迷都很清楚──唱頭感應之敏銳幾乎是無所不至──就算貼耳無聞之微響,在唱頭的照妖鏡之好幾倍放大下依然一一現形。

更不消說──『轆聲』──這嗡嗡作動/由馬達傳到唱頭的騷響----允可稱是唱盤設計問題的首惡之一。)



至於轉速不勻,不但是中下級唱盤的沉疴宿疾,連極高價的名盤也未必真有解決之道。



因此認真尋求對策之廠商常見的手法有二:

一.投入略高成本----採用更精密的馬達。

二.運用重盤的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即運用慣性原理──轉盤的質量越高,慣性即越大/愈不易停止。

如此一來即可同時解決『轉速不勻』和『震動』的影響。

不過重轉盤需大扭力的推動;而『扭力大又要震動小』基本上是個兩難;故而像某些昂貴的舶來品(如瑞士maxon)取價會高出凡品數十倍殊可想像....

取巧之道就像N牌這般:配個低扭力的廉價馬達,而用家就得辛苦些──用手推一把....(這場景就如同老玩家對付那皮帶鬆脫的古董唱盤如出一轍)

殊不知馬達的功用其實並不止於啟動轉盤之單一任務──按verdier的説法──它還賦有『監測轉盤動態』『隨時踩煞車/加油門』的"主動控速"功能.

verdier說法史有明證──蓋LP史上的經典唱盤:如EMI/如GARRARD──馬達都非常碩巨/扭力超級強勁──這或許是美聲一大關鍵!

類似N牌『小扭力馬達』這類別有掩飾的囈語──說實話──不宜輕信。



直驅盤出現時間較晚,1970年由日本松下推出Technics SP-10帶動風潮後,東洋直驅盤大軍真可謂是漪哉盛乎/紅極一時。

殊不知德意志名廠EMT方才是直驅盤之元始天尊!(但它的直驅盤之口碑未若其惰輪盤及皮帶盤。)

直驅盤的作法,是將馬達與轉盤合而為一(馬達與轉盤套在一起),轉盤本身即是馬達的飛輪──算是相當富創意的手法。

直驅盤的好處除了擺脫皮帶之外,啟動速度快也是一大優點──大扭力的馬達幾乎可說是即轉即停──對講究操作速度的廣播電臺業正中下懷,但對家用者來說並無絕對好處...

而且馬達品質精良與否(低抖動/無轆聲)正是直驅盤的一大罩門──這也正是配用劣質馬達之廉價盤拖累直驅盤整體評價.....

於如今猶殘留不佳惡評之底蘊。



但第一流的直驅盤如KENWOOD 0D如DENON/SONY的廣播台級旗艦直驅盤──甚至早在第一代SP10問世時──

那刻板印象中馬達與轉盤成連體嬰的場面其實早就不成立了。

頂級的直驅盤事實上是更像磁浮盤──轉盤和馬達是成磁浮分離狀態──也就是說,根本不是道聽途說者所謂:馬達震動會直接延軸承漫延往上的那種謬論。



直驅盤现在已成絕跡巨獸,很少現身一般市場,但如果常看STEREO SOUND當知道不少老仙角總會珍藏個一兩部,EBAY上似乎也有水漲船高之勢。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LP唱盤了解越多,便知唱盤問題的第一要務是軸承.

轉盤的材質/重量...底盤形式和避震方法等等....則屬次要也.

蓋轉盤的基本任務除了提供穩定的轉速,還必須安靜和穩定.

這三個要素都和軸承息息相關.

它就像房子的地基---地基鬆散,其餘條件再好皆不足觀矣!



lp播放系統其實是比表面看來更嚴酷精密的技術.

就拿唱片的音溝來說:

33又三分之一轉唱片每秒鐘運行0.5555轉,也即唱針要走52mm----此時兩萬赫茲訊號的溝距只為0.026mm.

軸承只須微小偏離而令轉盤略有震動,致唱針無法保持在正常位置上,訊號自必有失誤或扭曲....

所以曾見証過八o年代LP風雲時期的老燒友,必然有很深的印象於:那些各門各派唱盤於不斷花俏改裝著外表的同時.....

其實也使盡吃奶力/鴨子划水般悄悄進化其軸承.

也就是說大部份存活過CD時代的各派經典盤,與其說其在材質或避震上有何突破,

倒不如說是各自在其軸承製造上下了扎實功夫,致令音質穫致正面回報---才算是比較公允的評價.

SOTA/ORACLE/VPI/LINN這流行浪頭的四大門派固是如此.

其餘銷量更小/更昂貴得多的超級唱盤如THORENCE REFERENCE如OXFORD如VERSA DYNAMIC亦不例外,

統統都只是在老掉牙的原始設計----套筒軸承上....下死功夫----幾曾看到那些廠家脫出這個窠臼/有所突破了?



20年後,工業用機器大部份已淘汰了古董級的套筒軸承,改用更精密的滾筒/滾針軸承等新產品.

但套筒軸承掛在唱盤的老臉孔仍沒啥變,

這原因是套筒軸承有其明顯的幾項優點:

一.結構簡單.

二.軸與軸套的緊密度可以極其契合.

三.加工成本低.

四.其特性剛好符合唱盤的特殊要求.



套筒軸承啟用於唱盤的原始期,固然乃限於技術匱乏之無奈.

但理論上其磨擦點極細/極小,因而雜音系數經得起超高倍數放大之考驗,勿寧乃它的絕大優點.

(就以第四點來說:筆者曾有過鮮明的教訓---曾拿過老AR盤去請精機廠改成滾珠軸承---而雜音反大得嚇人即是一顯例)

所以也未必是新部品即可取代舊技術.

但墨守成規也非正理-----畢竟套筒軸承無法承載大重量,和精密度不良即易導致異常的徑向磨擦是它的先天罩門.

以今日來說,一部天價至幾十萬的HI_END盤投資在軸承的成本和創意實在不太夠誠意,

何況在上個世代交替時,早有MICRO SEIKI成功做出單向空氣軸承,而ROCKPORT更一舉突破至雙向空氣軸承(也即完全的氣承軸).

而VERDIER/TRANSPORTER/COBEAN等陸續推出的磁性軸承也證明是有效好聲的設計.

因此可在此大膽宣稱HIEND盤若未進入此兩大領域即算失格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唱盤設計與製造數帖:一趟風月無邊的旅程.



.前言:

LP播放系统原理說來簡單,它靠單純的機械震動来來讀取複雜的音樂訊息。

一個轉盤加一支唱臂---由愛迪生發明的簡單設計----卻有綿延百年/無比神奇的效果----簡直可說是科學史的一大奇跡.

也由於其方式太以簡單/太過直接,故而每個關鍵組件都要做到無比精確,

才能真正達到---其原始設計中,由唱片溝紋中挖出純淨音樂訊号的基本構想.

個中玄妙/不一而足....總之,此中包含學問複雜無匹,可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而最核心的待解課題:

就是唱針在隨音槽運行/一路撿拾音槽訊號時,所有相關組件必須全力致力於排除外界干擾.

也就是說除了專心撿拾音溝的震動訊號,其餘震動都屬必須排除的有害物.

LP唱盤設計的終極目標:無非即是用盡一切可能手段去屏除有害震動的無止盡奮鬥.



.震動的來源:



從前的廠家認為影响唱盤的震動全是由外界傳来的,所以基本的對付方策都是以彈簧避震來加以解決.

而這方法確實簡單有效,故而延用有年---幾乎成了唱盤的招牌風貌.

但更致命的---唱盤本身的震動----始終未受正視!!

說來也算諷刺的是----要到CD崛起---LP產業被逐出主流後,

方由CD唱盤的缺陷中,學得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竅門:

也就是唱盤本身的震動為害不僅不亞於外在震動,且猶有過之....

而若有效率/系統性地清理內部震動的種種弊端,不僅可令LP盤立即脫胎換骨,更展現未來繼續存活的無比潛力...

至少在現今階段,它已充分顯露霸主本色---就算不是比CD更優越----至少是最能滿足愛樂者金耳的播放系統.



.唱盤震動的種類:



一. 低頻震動:

低频震動由以下原因引起:

1.物料不均----這包含選料太差,致材料本身的密度不等,或混合材質的接合不良.

2.轉盤加工精度欠佳----外緣真圓度不足;中心孔開孔失誤;軸承垂直度偏差;軸心失準;軸承與套筒接合不良等等.

這幾項因素都會令轉盤運轉時毛病叢出不窮----形成晃搖失衡,低頻震動由此而起.



二. 高频震动

高頻震動則更是備受忽視---這類震動是唱針撿拾音溝時摩擦而生的,

在LP獨霸時代,大家都習焉不察音場背景的毛燥吵雜和濛霧污糊;要不即是高頻偶而會飆起的毛邊銳聲現象....

至於唱臂也會接收喇叭放音時的巨大震盪,並一路回饋到唱針和唱臂訊號線,產生連鎖性的反應.

對喇叭而言:高頻震動為害甚至比較易察覺的低頻震動為烈---唱盤亦不例外.

所以新的設計如walker如kuzma如clearaudio如verdier----透明度如此之高/呈現以往從未之見的澄澈境界....

即是不止已抓出此臭蟲,且對此已有妥善對策之故.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音響講古---談linn/ariston的一段陳年公案... *





蘇格蘭曾是HI-END

LP唱盤王國的往事,後LP時代的新HI-FI友大概不太有印象----但linn/heybrook/fons/ariston/systemdek.....這一連串廠牌漪乎盛哉/搶攻世界市場的一段壯史,於八0年代的hi-end景觀可說是鮮活/不可磨滅的一頁.....

仔細觀察這些蘇格蘭唱盤的內外-----尤其如果手賤如我,愛拆唱盤查探其結構-----總不免狐疑這些唱盤不僅外貌保守而且長相怎會如此雷同?

尤其是LINN,ARISTON與heybook......

這主因,是來自於歷史淵源和設計之源頭-----如果hi-fi

world的說法無誤---蓋蘇格蘭唱盤的設計並非原創----靈感全脫胎自1965年問世的thorens

td150;而其祖系更遠溯自三點懸浮盤的祖師AR XA唱盤.......

而其中,有兩個大名鼎鼎的廠牌,不僅外貌像雙胞胎一般神似,連型號都有幾分鬼使神差似地相符-----那就是LINN SONDEK

LP-12和ARISTON RD-11.

在八0年代,LINN最風火的那些年頭,台灣音響迷最流行的制式家俬,十之八九離不開就是LP-12,那時去同好家閒坐,偶而總會聽到linn與ariston正互爭正統/打著長期仿冒官司的隱隱約約的傳聞......

到底誰是誰非,當時遠在地球另一角,也得不到較確切的答案......



直到十幾年後的今天,看到愛講八卦的hi-fi

world重又提起,對這事件前因後果才算有比較清楚的輪廓------老實說,這公案不僅曲折,結局也夠戲劇化的,而且是悲劇收場------總之完全符合拍台灣霹靂火的火爆條件.......







事情說到一半,猛想到這事涉敏感,也許會被告毀謗-----所以不得先打個預防針-----強調這是綜合英國雜誌HI_FI

WORLD等的引述,總之,我只是個說書人,責任請追溯上游......



ok,故事是這樣的------據說lp-12的原設計者HAMISH

ROBERTSON打造好原型後本來已打算設廠投產,而IVOR

TIEFENBRUN(也就是LINN老闆)聞風而至先一步游說與之合夥-----蓋IVOR之父當時經營一家名喚"CASTLE

ENGINEERING

CO,.''的精機廠,是專為引擎配件加工的名廠----精湛的工藝/豐沛的資金.....和說的天花亂墜的一番遠景的描述------令hamish毫無防備地提供了一切技術支援(可能還有原始圖檔及文件等等,我猜這可能是後來長年訴訟,hamish始終無法討回公道的底蘊)......但合夥的事業卻在最後一刻突然終止------這是一連串打擊的先兆.....

接著,過沒多久的一個音響展''northern hi-fi

show登場-----那時正焦頭爛額忙於籌資自設工廠的hamish卻驚見IVOR

TIEFENBRUN得意洋洋地帶著他的心血結晶現身於音響展,宣稱這是LINN的革命性產品------毫不意外地,LINN

SONDECK LP-12就此一炮而紅........







設身處地,各位看倌當可想像當時hamish氣極發瘋的憤恨-----所以他一方面生產ariston

RD-11積極反制,一方面訴諸法訟,想討回公道......

(取RD-11此編號,相擬於LP-12的此中玄機,我的解讀是:LP=RD"RECORD";11則比12早一號,代表此乃本尊)



故事發展其實不難想像,且看linn sondeck

lp-12今日暴享大名----成為史上最叫好叫座的銘器,而ARISTON卻已早早收山,成了hi-fi市場無人聞問的荒煙蔓草-----就可看透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世事流轉的無奈與殘酷.....



hamish本來就是個意志軟弱的酒鬼------眼看多年下來,linn聲名扶搖直上,產品沒人家叫座,訴訟又始終討不回公道------於是又重拾酒瓶,過著天天自我麻醉的日子.....

終於有一天被人發現孤伶伶/無人聞問地暴死在床上.

謠言哄傳他是自殺.......

總之,滿城風暴汹汹莫不指向令他走向這窮途末路的元兇------幸好法醫為ivor暫時解了圍-----證實hamish是死於嘔吐物的窒息......



ariston解散後,後來改組為systemdek,延續了一段時日......audionote後來又找它代工,又勉強拖了一陣,但基本上只剩下hi-end史上的

一抹淡影罷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隔壁店bill桑開的talking

show像是日本的能劇,一段過程拖得死久,氣不夠長看不過去了,決定和他打對台,喜歡輕橪慢吟/庶民情調的儘可向bill桑處報到;我這邊則是特急列車-----像日本人下電車一般一律急行軍衝向目的地,沒那種鄉巴佬東張西望的情趣-----only

infos,men!!



(事實上,逛東京早疲了,在此,只講逛東京音響店的心得.)



老實說,此回去前也計劃要找空檔去吉祥寺/自由之丘/下澤等郊外新興區走走,單眼相機三套鏡頭組也扛了,結果幾個地方分別只呆了各半個鐘頭,一方面是那類郊區住商混合式的景緻也太平淡,二方面花心思在hi-fi上也太耗神,以致於連第一次去時驚豔無比的代官山/惠比壽/表參道環圍也頓覺索然,遂決定全泡在新宿/秋葉原的音響店集中區.



(坦白說,十年不景氣下來,東京早成了停滯狀態,我感覺到前兩年新宿南口高島屋開幕/century大樓始業,或是東京這最後一波的迴光返照;要看新事物我看真要向美聯社等一樣轉向上海去了)



OK,進入主題,四年前在紀伊國書屋曾買過一本日本音響店全址指南;那時傻傻的還真一區區地尋去(日本那種沒路牌,只有町目地號的方式,真會把人找瘋);結果發現那些郊區小店都是別有癖味的個體戶;除非你真想找古典銘機(像SIEMANS那類半世紀前的名品)否則有看頭的名店都集中於大阪/名古屋/東京三地,但共通的一點,只能買東洋國貨,進口品貴得半死,根本非我尋常百姓買得起的,而且真正好貨一律高價,絕無便宜可趁.....



這回,去時----印象最深刻的,是發燒零配件尤其是發燒線已成真正的生意,各店都獨立出一大片空間專營此類物事;東京最大的dynamic

audio甚至用最黃金的一樓店面展售空前陣容的各國名線;避震錐之多之怪,東京大概也是舉世第一........

炒作超高音單體,似乎東洋人更似乎已至歇斯底里的地步.......



據我的經驗,東京有數家店是非去不可----分別是sound box/audio

union/hino/koizumi電氣/以及dynamic在秋葉原,相模原的四五間分店,特別是5555旗艦店-----這棟高達七層,越往上越高檔的東京第一大店;頂樓現在是avalon

diamond及b & W 鸚鵡螺坐鎮:我去時B & W是以marantz新旗艦9s

mono三百瓦後級共八部,堆成一落小山亮瑩瑩發著高貴無比的紫藍光在伺候著......店內裝潢之考究/氛圍之貴氣;最主要的是蕩漾一股沉靜的賞樂情趣,都是別處少見的;我這一個外國人,逐樓這麼逛下去,忽然有種異樣的幸福感,這麼多年的多般營造,不正是在追求一種雅致的情趣----某類像漫步在米蘭古城,週遭間竟全是詩意氛圍的感受.......

(PART 1....待續)

























(part 2)



5555旗艦店七樓既有avalon/b&W頂級貨,訊源自是不差;LP主力是外型雅致的AMAZON盤配HIGHPHONIC臂(剛好是我用的系統),而數位源有DCS旗艦三套裝/teac旗艦/accuphase

sacd盤......總之,一路排開可說金光燦爛/美不勝收.......hovland前後級繼在香江/歐美等地捲起一陣風潮後,也在識貨重質的東京開始佔據了首要的焦點;秋葉原/新宿主要的三大店家不約而同都是以此為鑑聽機,可見此廠前途可卜.....

5555的另一賣點是一樓有面耳機牆;從stax/akg/koss各路貴機一路排開號稱有55部頂級耳機隨時開著,顧客愛聽哪部儘可自行動手......包括昇壓器/放大前級等亦是,總之,因此聽得不亦樂乎是也......



在離外神田稍遠的soundbox則又是另類情趣......

在我最迷古董名器的五年前,遍尋不著garrard的惰輪盤的當兒,卻在入門的第一刻,就見識到嶄新晶亮的301盤橫置成排少說也有二十來部的超大陣仗.......古典喇叭更不消說;幾已成絕品的JBL

PARAGON不僅有賣,更擺了上三套;tannoy

autograph,siemans號角,以及各式各樣從未之聞的罕品私珍,更是叫人眼花撩亂......

只能這麼說,日本真是古董銘器的天堂,只愁沒錢否則真沒啥買不到的.

該店的標價呢?!不消問了:大概只有他的那些買少見少的唱頭零配件還勉強入得了手:年年去都是去挑那些以往只在前輩家曾瞻仰過的名式昇壓器及二手唱頭;十幾年過後,這時中古價還勉強供得起,但最主要的還是滿足一下懷古癖,讓以往未曾品味過的美聲,多少能回甘一番.....

(PART 2 待續)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易行難;也來談談我diy bs的經驗

早在bs開播沒多久,就動念想diy

bs,但那陣子重金全下到sacd體系;加上LP也持續在吃掉預算,所以一直流於念頭沒付諸行動.......是到了世足賽間看到那麼轟動的賽況,方下決心動手......沒想倒也真費了番手腳....------所謂的知難行易,真是一點不假.....



謀定而後動,是多年來玩音響的準則,所以事先把軍用指北針/日製滾輪式量角器/

d端子線/鑽頭/30米5c線/30米電源線都備齊,又問到最廉價(90公分偏焦天線連集波器只2800元)以及殺到最底價的SONY

BX500(兩萬幾百)就開工了.......



事前也做過功課,用指北針探過二樓梯口外的陽台,心想此處也許是最簡便的安置位置,遂大略抓了個方位,趁夜黑風高(深夜11點,怕引人側目)將天線架上,接了tuner;就開始追索訊號(買TUNER時就當堂演練不接電視即可按出訊號值的實作步驟)但用指北針大略抓出的方位,實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重點就是偏焦天線在架好角座/集波器支架後;本身就呈偏斜狀態;而天線本身的仰角標示也不挺標準......於是沒頭沒腦忙了近半個鐘頭,那該死的訊號值00,始終淨悄悄毫無動靜-----這下子逐漸深感大事不妙了-------原想以我二十年的音響資歷,外加以往也嘗裝過類比天線的成功體驗-----裝此bs豈非手到擒來,何難之有?!而竟然如此周詳的準備居然摃龜?!

難道是對面六樓公寓擋到我的訊號?或者是隔鄰的大片植栽?.......

總之,疑神疑鬼之餘,終於還是決定換裝到頂樓,這也是我最頭疼的----畢竟要扛著重裝備,危顫顫頂著強風猛刮無護欄掩護的高處進行作業----而訊號又出乎意外如此難尋,豈不是要老命?-----天阿,為一項無足輕重的娛樂如此擔驚受怕好像有點划不來吧?.........

anyway,等了幾天,週六一早終於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這回學了乖,先用tvro教的方法,趁午後12:50的日照,立根木桿以其倒影先畫出一條204方位角的粉筆線(在好幾個可行位置分別標上,以備隨時移轉);再朝此時的太陽位置對準天線........咦?終於出現數值了,可是是很低的:1;2;1;2跳動;果真如大家所說的-----好球帶幾乎只有拳頭大,在移動細調時幾乎是以厘米計量,才終於跳到5的高標.......這時太陽卻毒的快要曬昏.....趕緊撤退,下樓猛吞冰水方沒休克,此時感覺到一股熱氣由脊椎尾端一直冒出,還好剛剛沒硬撐,否則一旦攤倒送醫可不是我音響生涯的最難堪一頁?.......

休息半鐘頭,索性再補了一覺........醒來後,決定改弦易轍-----上樓用石塊壓著天線,用粉筆將相關位置都標了位(特別是集波器導桿的朝向);仰角用量角器大致抓了刻度,打算一切先保留原狀,等夜涼風徐再好整以暇跟它耗下去........



(part1)待續......





當初挑上偏焦盤,是看中它可藏身於二樓陽台;但實際裝設時,發覺它有兩個罩門令diy者容易誤事----

一是它有裝於牆上/地面的不同支架安裝方式;因而使相關的條件有更多變數;二來它的仰角標示殊不準確,

必須輔以精確的量角器方可.......









晚上七點許,大口喝了兩杯果汁,剛剛才打球完畢的舒暢猶在心頭,此時正是精神最飽滿的狀態,於是趁月光皎潔翻身上頂樓完成最後的收尾工作.....



.....午後用石塊壓著的天線看似無甚異狀,將bx500電源按開,數字很萬幸仍停留在''5'';決定將目前的條件盡可能維持一定數-----遂將支架每根螺絲都鎖定,再把支架/盤面/集波器導桿的相關角度都一一量度紀錄,以做萬一需重來時復原的依據.接著以很謹慎的微距調法,以移動支架的方式向左右兩邊尋找訊號-----此時訊號改變的方式就很規律了,我發覺數值是以5/4/3/2/1/0的減值衰減,向左向右均然,於是直覺判定剛剛的訊號值應該是保持此種方位角及仰角的最佳狀態,接下來是該移動仰角了........

前面我說過,這類偏焦天線(就一個外行人來說)正確的仰角值是很難判定;多虧我事先買了個日製的量角器,先用它確定地面是平的,而支架底也無傾斜,我想了片刻,心想盤面下方的集波器導桿也許是比較平行於盤面角度的,就決定乾脆以此做準,反正只要能收到訊號,是否是絕對的仰角值並非重要......

於是乎,將量角器的磁鐵吸附於導桿,發現其上刻度是60;但到底要調高還是調低呢?再次想了片刻-----其實無所謂吧?-----現在既然一切條件都在控制下,上下隨意移動一番其實都很容易復原的----當下將鎖定仰角的四根螺絲略略鬆開,讓它保持稍用力即可移動的狀態以方便微調-----於是乎,剛剛將它只是大略向上調了0.5度,訊號就此大幅跳升....9,11.15,20.21....一股興奮之情陡然升起....急急將之鎖定,訊號不再跳動----是穩穩的''22'',bingo!!

這下子,也不急著上壁虎固定,搬了更重的石塊確保一天的成果,就下樓去驗收我這集智慧與勞力的結晶去了.......



我音響室有五聲道環繞體系/專聽古典樂的dynaudio雙聲道;但昨天正在讓我那久已未操兵的號角/三極管系統熱身;這下子也急呼呼等不及接回去,影訊接到電視,聲音就用300b開聲......哇,第一個節目正好是bs

fi的VERDI歌劇,聲音宏亮圓潤透明兼而有之,總之影音效果合成一股前所未有的身歷其境之感......太幸福了!!.......也不知是這幾日竭慮盡志的一番辛苦終於得償的一股滿足感還是怎麼的,總之已經很久沒因操作機器而這麼興奮了.......

diy bs的邊際效應其實比當初設想要更強烈得多!!

PART3(待續)

-

總結這次經驗,我整理了若干心得;

一.一開始就幫天線找好最佳位置;畸零地/特異位置/難施工角度均不宜,畢竟非職業老手;增加太多變數實在不是diy者能輕易掌握的;何況若在位置非最佳的心理陰影下,若有不順一定會疑神疑鬼無法專注於調校上.

二.在最佳時刻(午一時)依TRVO偏方用立桿標好方向後(多做幾個)並對好太陽位置後,請轉移於天氣宜人的時段調校;比較能心平氣和調出好波.

三.購tuner時多點預算買內心真正偏愛的機種(可別以為省錢缺些功能無妨......真正用到時滿懷缺憾可不好受);譬如多了cs,在你bs無好節目時,多些玩意讓你撥弄兩番,多少會有些調劑.......而aac5.1在像我用300b同時聽sacd/bs多聲道的情況下就正好用得著;就我來說,本來是在demo挑好了toshiba2200,但為了一兩百元折讓擺不平,走出門外方猛然意會,原來內心始終偏向sony......也許畫質/音質真沒差,但心裡不存芥蒂總是好的.

四.採取方便有效的途徑,像我在頂樓準備好電源;直接接tuner調校立即可知成效......而事先把前輩的經驗做一系統式整理,會比較知道錯誤所在,馬上調整;像我一開始感受的挫折感,是因為太輕敵.....但因有克敵良策在手當即修正,事實上並沒太慌......而有電源,鑽地立架/照明施工隨時都可進行也很方便.而電源佈線/纜線走法事先勘好位置,既不擾鄰更不會於緊要關頭傷神.

五.最要緊的,是安全;若有懼高症,或無高度勞動經驗者,真是大大不宜;說實話自從十年前裝過一次類比天線後,已甚久未涉險於這類高空.......坦白說烈陽一照/狂風猛吹的扛天線盤爬上水塔頂的一剎那,是有些怵目驚心;若說有過高難度,應該就屬此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場''概念的濫觴----由TAS 30週年慶說起

七月號的tas原文照刊了1978年的文章''infinity/magnepan=the

QRS-1D",作為tas30週年慶的經典回顧之一......

此文,一來既印證了tas的歷久彌新,二來也彰顯了harry

pearson的確不愧是hi-end第一高手的先見-----也就是''音場''-----定位/形體感/透明度等等hi-end觀念進場的伊始.....看了不無感觸,在此不由推薦對音響史有興趣的網友買來翻翻,也許大有啟發......





1978年,就以我這幾乎於當年的台南起步/也玩味了近三十年音響的老hi-fi迷來說-----記得那年頭的主流是AR/JBL等以美國東西岸(陰陽)不同特色分歧而出的兩大流派.....那時台灣的hi-end霸主,印象中無非就是JBL

4350和paragon和tannoy autograph /altec

a5......就算是書架型的AR3A,所有的喇叭的確都是靠牆擺,從無所謂音場定位這類講究.......似乎是到了幾年後(約1981前後),以''音響雜誌''第二代復刊的張文俠等人才開始鼓吹這類概念.......接著,是在音樂與音響開了''夜鶯的故事''專欄的劉漢盛接棒........最後,是全盤移植了sterephile格式及精神的''音響春秋''創刊,方全面佈下今天的hi-end格局........到了後來音響論壇登場,幾乎大局已定更是不待說了....



如這篇文章的HP所述無誤----infinity

IRS前身的QRS屏風喇叭應該就是舉世第一對以''音場''為首要訴求的音場型喇叭,原因一來是它用的emit元件是兩邊發聲,而喇叭則是open

BAFFLE......正好加強了這於後方佈陣的效果,但最可能的原因倒可能出諸偶然-----蓋當時QRS送去HP處試聽時,因為QRS低音箱染色等因素,讓HP因此把它的中高音屏和MAGNEPAN的低音屏合璧-----因而3D音場更加突顯,營造了當初主事諸人完全不及想像的新境界.......

HP於該期的跋後語,也慨歎由於當年喇叭普遍面寬型大/繞射嚴重,加上那時(已全面壟斷的)電晶體機相位混亂/失真嚴重的毛病,令重現音場幾乎是不可能任務......可幸的是,當年常駐HP試聽室的是ARC的D150----該年唯一獨撐大局的管機(可能也是當年最好的AMP)------總之,出神入化的聲效不僅震動全室,ARC老闆WILLIAM

JOHNSON聞風也立即飛到紐約聆聽這套組合-----此後,ARC由一介孤軍仍持續奮鬥,終於有了以後的飛黃騰達,與這番激勵料必不無關聯.......(JOHNSON當年為人維修DYNACO以為生計,後來參考marantz7c架構試作了新品,居然紐約老店singer

audio一訂就20部;遂開啟了ARC的歷史;更意想不到的是,管機於後來的奄奄一息中要不是ARC持續撐過那殘局,現在大家都沒管機聽了......歷史的偶然,都是一連串,互為偶然的吧?!)



七月號的tas原文照刊了1978年的文章''infinity/magnepan=the

QRS-1D",作為tas30週年慶的經典回顧之一......

此文,一來既印證了tas的歷久彌新,二來也彰顯了harry

pearson的確不愧是hi-end第一高手的先見-----也就是''音場''-----定位/形體感/透明度等等hi-end觀念進場的伊始.....看了不無感觸,在此不由推薦對音響史有興趣的網友買來翻翻,也許大有啟發......





1978年,就以我這幾乎於當年的台南起步/也玩味了近三十年音響的老hi-fi迷來說-----記得那年頭的主流是AR/JBL等以美國東西岸(陰陽)不同特色分歧而出的兩大流派.....那時台灣的hi-end霸主,印象中無非就是JBL

4350和paragon和tannoy autograph /altec

a5......就算是書架型的AR3A,所有的喇叭的確都是靠牆擺,從無所謂音場定位這類講究.......似乎是到了幾年後(約1981前後),以''音響雜誌''第二代復刊的張文俠等人才開始鼓吹這類概念.......接著,是在音樂與音響開了''夜鶯的故事''專欄的劉漢盛接棒........最後,是全盤移植了sterephile格式及精神的''音響春秋''創刊,方全面佈下今天的hi-end格局........到了後來音響論壇登場,幾乎大局已定更是不待說了....



如這篇文章的HP所述無誤----infinity

IRS前身的QRS屏風喇叭應該就是舉世第一對以''音場''為首要訴求的音場型喇叭,原因一來是它用的emit元件是兩邊發聲,而喇叭則是open

BAFFLE......正好加強了這於後方佈陣的效果,但最可能的原因倒可能出諸偶然-----蓋當時QRS送去HP處試聽時,因為QRS低音箱染色等因素,讓HP因此把它的中高音屏和MAGNEPAN的低音屏合璧-----因而3D音場更加突顯,營造了當初主事諸人完全不及想像的新境界.......

HP於該期的跋後語,也慨歎由於當年喇叭普遍面寬型大/繞射嚴重,加上那時(已全面壟斷的)電晶體機相位混亂/失真嚴重的毛病,令重現音場幾乎是不可能任務......可幸的是,當年常駐HP試聽室的是ARC的D150----該年唯一獨撐大局的管機(可能也是當年最好的AMP)------總之,出神入化的聲效不僅震動全室,ARC老闆WILLIAM

JOHNSON聞風也立即飛到紐約聆聽這套組合-----此後,ARC由一介孤軍仍持續奮鬥,終於有了以後的飛黃騰達,與這番激勵料必不無關聯.......(JOHNSON當年為人維修DYNACO以為生計,後來參考marantz7c架構試作了新品,居然紐約老店singer

audio一訂就20部;遂開啟了ARC的歷史;更意想不到的是,管機於後來的奄奄一息中要不是ARC持續撐過那殘局,現在大家都沒管機聽了......歷史的偶然,都是一連串,互為偶然的吧?



說到台灣音響刊物的傳承史,民國64年間曾短暫地出現了一顆彗星-----光芒只燃燒了一年,連試刊號一共13期------雖然識者於今無多,我倒覺得其影響力甚至比老牌的音響技術和音樂與音響更深更遠......

''音響技術''著重audio原理/實作,通篇枯燥乏味........''音樂與音響''的audio部分則像正餐(音樂稿)後的點心-----充斥了當時''audio''/''stereo

review''等美國通俗雜誌的翻譯稿......幾乎就像美國器材的型錄大全......



64年9月一號創刊的''音響雜誌''則像開了一道通往新天地的明窗,首先引入了東洋''stereo

sound''式的音響美學;將眼光集注於''賞析''與''搭配''的高深層次------型式格局和現在的stereo

sound很像(事實上幾乎八成以上是該刊譯稿)-----但最大的突破則是以管野宣彥''唱片演奏家''的形式,逐一訪談了台灣本土的音響演奏家-----譬如林秋雨(秋雨印刷)的大發燒老闆/引進JBL的台灣第一代音響代理商"新英貿易"("SINGING"---足見其熱愛音樂之程度)老闆/首位JBL

PARAGON台灣用家,業餘指揮家兼唱片收藏者的陳英桐.......以及當時還在混樂團的張文俠等等......

那時的發燒友,不知道是猶存東洋遺風,還是因音響來路不易之故-----因而發燒兵器五花八門/各顯神通,有點就像在看今日ss的''唱片演奏家''------但更重要的是現身於中的諸玩家,個個癖性濃厚/主見堅強-----不僅對自己的體系瞭若指掌/亦必自有其自成脈絡的一派音響哲學........總之,那種上一代發燒友的強烈面貌,和現在音響論壇上資歷平淡/識見淺顯的所謂''玩家''是大異其趣了......



民國64年,那時是瓊瑤電影當道,走在南部縣城的街道,到處是沸騰騰滿街一無遮攔的鳳飛飛歌聲.....那時,我仍是高一生,每到月首,掏出40元,買了這一本銅版菊八開(當時可說是豪華之最)的精裝雜誌-----每期必看的,

卻是日本評論家瀨川冬樹/五昧康祐那與其說是音響評論,倒不如說是鑑賞指南的文章------譬如瀨川會用酒器來比擬hi-fi,他說好的威士忌酒杯,那握感要作的剛剛好,很輕盈地納在手裡/又恰恰好地包覆於中----讓溫度均勻地傳遞.......而弧度則需完美柔圓,就像女人的乳房那種入手柔膩又飽滿的觸感........



瀨川當時是在評論甚麼銘器因而引發這番議論,早已淡忘......但這種品味與人生遐想.對當年年少的我可真是一大啟發.......總之,以後二十年間,偶而邂逅美好器材經驗的那當兒,總會不自主想起瀨川這句話來......



(在那期的彩頁中,也不知是為呼應瀨川的這話,還是甚麼的,果真還刊了粉嫩嫩新鮮出爐的乳房照片,在當時那禁忌的年代可也夠大膽了......)



改天再附幾張當年這雜誌樣貌貼上>













林兄將黃仁宇的大歷史觀用於此處作註腳的確用得好;事實上我首引此文也正是出諸此意.....

黃仁宇還說,觀察歷史-----距離越遠看得更清楚-----用來觀察音響的走向當然也可運用的......



hp近來的hi-end路數,我特別注意到兩點-----一.是他逐漸正視digital的潛勢;特別是sacd多聲道的發展.....二.對中國音響器材的蓬勃成長,投注更敏銳的觀察與正面肯定----譬如antique

sound lab的hurricane poweramp連續數期的重度肯定,antique

sound的另一套845後級更連袂登上hp's super component

list.......這些,可能都是hi-fi友日後追器材的可能面向...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長岡鐵男的''方舟''談起,敘敘這回的東京行....

這回去東京,適逢長岡過世未久,書市充斥十數本他的遺著;雖說幾年前已搜羅幾本其著,這回忍不住又多了幾本入庫-----當然,長岡流的玩法我只能說激賞但並不看重(曾依樣畫葫蘆做了他的後負載號角設計,聲音可說失望透頂,fostex的特色更是非我所喜)-----幸運的是,這回終於在koizumi見識了他臨終時仍用著的''方舟''---用fostex

fe208單體,身高近300公分的鎮山寶喇叭........算是對長岡流做最後的終結印象吧?

是怎麼樣的聲音呢?一種清越鳴響/稱得上通透爽朗

又溢滿全室的一種大畫面音場,但聲音實在太輕巧,完全感受不到樂音輪廓的力道厚度與刻劃.是一種類似easy

listening的聽感吧?

這讓我想起了多年前台南文化中心剛開幕時,在它的音樂鑑賞室聽著jvc體系細緻柔滑的聲響蕩漾在一室幽靜的那種優游的心境.......在那慘綠年華,能擁有一套如jvc體系令人如許動心的音響,在當時已是夢寐以求,而多年下來hi-fi概念幾番轉折,這類easy

listening的思維老早以置之腦後絲毫不加珍視.......聽了長岡的方舟,十來年的記憶宛如倒帶重播般忽又迴轉......長岡流在東洋如此風靡的底蘊,如我揣想沒錯,或是此因吧?

(PART1,待續)











PART 2.



五六年前初識其人其風時,是感動於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猶自埋首於他的音響創作(尤其是全音域單體的各式實驗----)而孜孜不倦......;對diy各式器材我一直無太多熱望更沒把握能持續多久.....直到diy已成我多年習性後,忽猛然發覺這或許才是持續維持一生hi-fi熱度的最佳方式吧?!



每位燒友諒必或有同樣的經驗------最高燒/最興致勃勃的時刻是買器材前的短暫狂熱,東西一旦入門,就像太太已到手,連牽手出外逛逛的意願也省了-----然後,短命的熱情於下回欲添購物事時再來一次輪迴.......快樂(如果算是的)真是十分......十分短暫.



資深燒友的另一種快樂,則是散盡家財後,終於架構起一套夠龐大可以驕之鄉里的所謂hi-end體系,然後大談其發燒經驗和所謂的''搭配訣竅''.不過,仔細想想,總有些空.....除非你真格因此飽受景仰/家中高朋滿座敬聽你高談闊論.....否則真有所為何來的疑問?----這幾年下來,除了大把大把付出的銀兩,又真正獲取了甚麼?........



長岡流那大大小小不下數百種的喇叭設計,依我觀察,多少是這類反思而起的逆流-----事先翻遍他的那些設計,盤算哪類格局最適合家中空間,或更重要的------喜愛哪種音色/作何用途?-----是他的那些門徒非門徒在動手diy前共經的步驟,參閱長岡的幾本書,的確都有解決方案.

這人如此興致勃勃,直至長眠前仍在構思其號稱的''方舟劇院計劃'';這才真叫綿延一生的真興趣吧?東洋人物特多這樣的例子,像stereo

sound的中山敬三逝於音樂會上,興趣與真性情能結合得那麼始終如一,是來自何種淵源呢?

(待續......)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易行難;也來談談我diy bs的經驗

早在bs開播沒多久,就動念想diy

bs,但那陣子重金全下到sacd體系;加上LP也持續在吃掉預算,所以一直流於念頭沒付諸行動.......是到了世足賽間看到那麼轟動的賽況,方下決心動手......沒想倒也真費了番手腳....------所謂的知難行易,真是一點不假.....



謀定而後動,是多年來玩音響的準則,所以事先把軍用指北針/日製滾輪式量角器/

d端子線/鑽頭/30米5c線/30米電源線都備齊,又問到最廉價(90公分偏焦天線連集波器只2800元)以及殺到最底價的SONY

BX500(兩萬幾百)就開工了.......



事前也做過功課,用指北針探過二樓梯口外的陽台,心想此處也許是最簡便的安置位置,遂大略抓了個方位,趁夜黑風高(深夜11點,怕引人側目)將天線架上,接了tuner;就開始追索訊號(買TUNER時就當堂演練不接電視即可按出訊號值的實作步驟)但用指北針大略抓出的方位,實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重點就是偏焦天線在架好角座/集波器支架後;本身就呈偏斜狀態;而天線本身的仰角標示也不挺標準......於是沒頭沒腦忙了近半個鐘頭,那該死的訊號值00,始終淨悄悄毫無動靜-----這下子逐漸深感大事不妙了-------原想以我二十年的音響資歷,外加以往也嘗裝過類比天線的成功體驗-----裝此bs豈非手到擒來,何難之有?!而竟然如此周詳的準備居然摃龜?!

難道是對面六樓公寓擋到我的訊號?或者是隔鄰的大片植栽?.......

總之,疑神疑鬼之餘,終於還是決定換裝到頂樓,這也是我最頭疼的----畢竟要扛著重裝備,危顫顫頂著強風猛刮無護欄掩護的高處進行作業----而訊號又出乎意外如此難尋,豈不是要老命?-----天阿,為一項無足輕重的娛樂如此擔驚受怕好像有點划不來吧?.........

anyway,等了幾天,週六一早終於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這回學了乖,先用tvro教的方法,趁午後12:50的日照,立根木桿以其倒影先畫出一條204方位角的粉筆線(在好幾個可行位置分別標上,以備隨時移轉);再朝此時的太陽位置對準天線........咦?終於出現數值了,可是是很低的:1;2;1;2跳動;果真如大家所說的-----好球帶幾乎只有拳頭大,在移動細調時幾乎是以厘米計量,才終於跳到5的高標.......這時太陽卻毒的快要曬昏.....趕緊撤退,下樓猛吞冰水方沒休克,此時感覺到一股熱氣由脊椎尾端一直冒出,還好剛剛沒硬撐,否則一旦攤倒送醫可不是我音響生涯的最難堪一頁?.......

休息半鐘頭,索性再補了一覺........醒來後,決定改弦易轍-----上樓用石塊壓著天線,用粉筆將相關位置都標了位(特別是集波器導桿的朝向);仰角用量角器大致抓了刻度,打算一切先保留原狀,等夜涼風徐再好整以暇跟它耗下去........



(part1)待續......







當初挑上偏焦盤,是看中它可藏身於二樓陽台;但實際裝設時,發覺它有兩個罩門令diy者容易誤事----

一是它有裝於牆上/地面的不同支架安裝方式;因而使相關的條件有更多變數;二來它的仰角標示殊不準確,

必須輔以精確的量角器方可.......

part2...待續.













當初挑上偏焦盤,是看中它可藏身於二樓陽台;但實際裝設時,發覺它有兩個罩門令diy者容易誤事----

一是它有裝於牆上/地面的不同支架安裝方式;因而使相關的條件有更多變數;二來它的仰角標示殊不準確,

必須輔以精確的量角器方可.......

part2...待續.

















晚上七點許,大口喝了兩杯果汁,剛剛才打球完畢的舒暢猶在心頭,此時正是精神最飽滿的狀態,於是趁月光皎潔翻身上頂樓完成最後的收尾工作.....



.....午後用石塊壓著的天線看似無甚異狀,將bx500電源按開,數字很萬幸仍停留在''5'';決定將目前的條件盡可能維持一定數-----遂將支架每根螺絲都鎖定,再把支架/盤面/集波器導桿的相關角度都一一量度紀錄,以做萬一需重來時復原的依據.接著以很謹慎的微距調法,以移動支架的方式向左右兩邊尋找訊號-----此時訊號改變的方式就很規律了,我發覺數值是以5/4/3/2/1/0的減值衰減,向左向右均然,於是直覺判定剛剛的訊號值應該是保持此種方位角及仰角的最佳狀態,接下來是該移動仰角了........

前面我說過,這類偏焦天線(就一個外行人來說)正確的仰角值是很難判定;多虧我事先買了個日製的量角器,先用它確定地面是平的,而支架底也無傾斜,我想了片刻,心想盤面下方的集波器導桿也許是比較平行於盤面角度的,就決定乾脆以此做準,反正只要能收到訊號,是否是絕對的仰角值並非重要......

於是乎,將量角器的磁鐵吸附於導桿,發現其上刻度是60;但到底要調高還是調低呢?再次想了片刻-----其實無所謂吧?-----現在既然一切條件都在控制下,上下隨意移動一番其實都很容易復原的----當下將鎖定仰角的四根螺絲略略鬆開,讓它保持稍用力即可移動的狀態以方便微調-----於是乎,剛剛將它只是大略向上調了0.5度,訊號就此大幅跳升....9,11.15,20.21....一股興奮之情陡然升起....急急將之鎖定,訊號不再跳動----是穩穩的''22'',bingo!!

這下子,也不急著上壁虎固定,搬了更重的石塊確保一天的成果,就下樓去驗收我這集智慧與勞力的結晶去了.......



我音響室有五聲道環繞體系/專聽古典樂的dynaudio雙聲道;但昨天正在讓我那久已未操兵的號角/三極管系統熱身;這下子也急呼呼等不及接回去,影訊接到電視,聲音就用300b開聲......哇,第一個節目正好是bs

fi的VERDI歌劇,聲音宏亮圓潤透明兼而有之,總之影音效果合成一股前所未有的身歷其境之感......太幸福了!!.......也不知是這幾日竭慮盡志的一番辛苦終於得償的一股滿足感還是怎麼的,總之已經很久沒因操作機器而這麼興奮了.......

diy bs的邊際效應其實比當初設想要更強烈得多!!

PART3(待續)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