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片滿天飛的21世紀,腦海裡儁刻久遠的幾乎仍是---邱吉爾/畢卡索/愛因斯坦/海明威/達利.....的那些出自philippe

halsman;arnold newman;yousuf

karsh等名家之手的黑白肖像的此類印象----和好萊塢的明星照如出一轍;簡言之,器材和照相技術突飛猛進,但相片的內涵和影響力卻相對萎縮,也算是歷史的一種弔詭.....





當然,這其中的底蘊錯綜複雜/線索紛陳,可能是學者寫論文的大題目----但在下試想,在資訊貧乏的上世紀前半,這是地球大多數人類認識世情的僅有若干來源---受重視程度自必不可同日而語了......

不過,倒也可由另個角度予以觀察-----是否這類影中人(邱吉爾/愛因斯坦...)的確是太傑出---而令其特立獨行地突出於眾多平庸腳色----光以其強烈形象成為一世紀的代表人物;就好像GARBO/hepburn/kelly等三四十年代大明星,幾乎即是當年好萊塢黃金時期的表徵一般?!!









對好萊塢片場時期影片涉獵較多的影友,或許會同意,當代明星的眩麗光環實在遠不及以往----這其中的一個主因,是以往的環境閉鎖,大明星較容易維持其神秘光環,而好萊塢片廠又自有其一套渲染促銷的獨門手法-----譬如早成絕響的''hollywood

portraits'',就是一種獨特神秘的魔法----時隔七十多年,據說由於當年派拉蒙/華納等大片場故意封鎖所有資訊----到現在,製作方式依然成謎----研究好萊塢的學者,只能由當年攝影師如george

hurrel等人留下的照片上尋跡,這也是以下筆者想談的....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長岡鐵男的''方舟''談起,敘敘這回的東京行....

這回去東京,適逢長岡過世未久,書市充斥十數本他的遺著;雖說幾年前已搜羅幾本其著,這回忍不住又多了幾本入庫-----當然,長岡流的玩法我只能說激賞但並不看重(曾依樣畫葫蘆做了他的後負載號角設計,聲音可說失望透頂,fostex的特色更是非我所喜)-----幸運的是,這回終於在koizumi見識了他臨終時仍用著的''方舟''---用fostex

fe208單體,身高近300公分的鎮山寶喇叭........算是對長岡流做最後的終結印象吧?

是怎麼樣的聲音呢?一種清越鳴響/稱得上通透爽朗

又溢滿全室的一種大畫面音場,但聲音實在太輕巧,完全感受不到樂音輪廓的力道厚度與刻劃.是一種類似easy

listening的聽感吧?

這讓我想起了多年前台南文化中心剛開幕時,在它的音樂鑑賞室聽著jvc體系細緻柔滑的聲響蕩漾在一室幽靜的那種優游的心境.......在那慘綠年華,能擁有一套如jvc體系令人如許動心的音響,在當時已是夢寐以求,而多年下來hi-fi概念幾番轉折,這類easy

listening的思維老早以置之腦後絲毫不加珍視.......聽了長岡的方舟,十來年的記憶宛如倒帶重播般忽又迴轉......長岡流在東洋如此風靡的底蘊,如我揣想沒錯,或是此因吧?

(PART1,待續)











PART 2.



五六年前初識其人其風時,是感動於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猶自埋首於他的音響創作(尤其是全音域單體的各式實驗----)而孜孜不倦......;對diy各式器材我一直無太多熱望更沒把握能持續多久.....直到diy已成我多年習性後,忽猛然發覺這或許才是持續維持一生hi-fi熱度的最佳方式吧?!



每位燒友諒必或有同樣的經驗------最高燒/最興致勃勃的時刻是買器材前的短暫狂熱,東西一旦入門,就像太太已到手,連牽手出外逛逛的意願也省了-----然後,短命的熱情於下回欲添購物事時再來一次輪迴.......快樂(如果算是的)真是十分......十分短暫.



資深燒友的另一種快樂,則是散盡家財後,終於架構起一套夠龐大可以驕之鄉里的所謂hi-end體系,然後大談其發燒經驗和所謂的''搭配訣竅''.不過,仔細想想,總有些空.....除非你真格因此飽受景仰/家中高朋滿座敬聽你高談闊論.....否則真有所為何來的疑問?----這幾年下來,除了大把大把付出的銀兩,又真正獲取了甚麼?........



長岡流那大大小小不下數百種的喇叭設計,依我觀察,多少是這類反思而起的逆流-----事先翻遍他的那些設計,盤算哪類格局最適合家中空間,或更重要的------喜愛哪種音色/作何用途?-----是他的那些門徒非門徒在動手diy前共經的步驟,參閱長岡的幾本書,的確都有解決方案.

這人如此興致勃勃,直至長眠前仍在構思其號稱的''方舟劇院計劃'';這才真叫綿延一生的真興趣吧?東洋人物特多這樣的例子,像stereo

sound的中山敬三逝於音樂會上,興趣與真性情能結合得那麼始終如一,是來自何種淵源呢?

(待續......)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襁褓時候短暫地住過麻豆鄉下(總爺糖廠)....

印象中只模糊記得被母親用布帶繫在背後走著那曲蜒鄉路的片段記憶..

但意識無多的小小腦袋卻還鮮明殘留著...那時街頭巷尾收音機流淌著的文夏的歌聲...


如果我們這代鄉下小孩曾有過甚麼鄉愁,那些"黃昏的故鄉"的漪旎情調/迢遠回憶或即
是了......



可惜長大了方知這些深藏腦際的旋律全是東瀛來的膺品----也就是說,實則我們這代人是沒自己的歌的.



看NHK的節目,特別是紀念的節慶,看日本人把他們的歌曲,一個年代一個年代地搬出來......

大正幾年..昭和幾年...,東京世運時代..大阪博覽會時代...然後全國人在電視機前跟著齊唱.....那種全國族的共同記憶,跨越時空一一重現,別說曾親歷歲月波動的東洋人為之動容不已;像我們這類吸收過大量殖民養分/情感與旋律似曾相似的台灣人也不由自主會有股莫名的悸動.....


拿橋幸夫來說,他唱'中山七里''南海美少年'的那個時代,也正是東瀛由戰後的凋敝翻起,舉國重拾大國自信的關頭....我記得有回年終演唱會,鬢角已白的當年曾那麼青春煥發的歌者和全場激情站起的觀眾齊唱....

鏡頭掃過,中老年人,幾乎每個活過那段奮鬥歲月的人無不眼泛淚光?...


橋幸夫,從小聽父親一遍又一遍重覆著的歌聲----同時也是流淌在南部鄉間無處不在的旋律----說實話,是要比周璇/白光那遙遠陌生的中土歌聲,更要像是家鄉的曲調....

認同的矛盾,大概是夾纏日中交替的我們這一輩最突兀之處吧.


黑白電視時期,曾風風光光/幾近獨佔存在過的'群星會''或可能是台灣這幾年來唯一有幸建立起''全國齊唱自己的歌''的契機,可惜印象中也都是唱些大陸的老歌....

勉強要說,劉家昌/左宏元發揮了更大的影響力;

民國六十年間劉派/左派艷情多彩的歌風紅火滾滾的情狀,也蠻令人迴念的...



話又轉回來,我們的電視,好像很少像NHK一樣把流行歌與當代時勢/社會氛圍結合起來,認認真真的辦個懷舊大會吧?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現在一年只回幾次的老家)--佳里--鹽分地帶最富庶的小鎮

在古早時,曾有過兩家極熱鬧的戲院.一家專演歌仔戲/新劇/馬戲等雜劇;

另一較時髦的,則專演電影.

在電視仍絕無僅有的三四十年前,判斷一部電影賣座的指標,是放映天數;

普通片了不起一兩天就下片;賣座片則可上達五天/六天;

印象最深刻的是;李翰祥''西施''上映時,全鎮兩個小學/一個初中/一所高中統統

排隊去看,(就像今天小學生的戶外教學一般);想當然耳,映期就長了,記得好像七天左右.

但破紀錄的,卻還是西片--''賓漢'',整整放了十天,門外的大招牌,那幾丈長的戰車於今

映像猶新..

各位猜''梁祝''映期多長?---史無前例的十四天,每天擠死人地塞滿了戲迷;

後來又追加了另一個十天的檔期.

當年梁祝盛況實在不可思議:凌波由港抵台時在松山機場萬人空巷的照片我還存在手邊

當非今日戲迷所能想像.



當年初演時我有幸也參了一腳,悲慘的氣息太濃厚以至於遜L了一切細節....



沒想長大在台中念興大時卻因緣際會被重映的梁祝迷了個半死...

那是大二暑假回家,漫長無謂的大白天隨便進去消磨時光,完全沒預料

到樂蒂在戲中煥發的魅力居然有如酗坐j....整個人像中了蠱一般在裡頭陷了一天;

接著的第二天...第三天...直到映期終了,完全魂不守舍.



.

如今想來,梁祝實在揉合了太多偶然的神采令它特別有魔力;

一.俗文學的宿命感在一完美的結構下糾結爆發,令觀眾感同身受地激起

對男女主角的最高同情.

二.黃梅調的漪旎情調正好襯托此劇的悲劇性.

三,凌波反串的柔弱意象強化了文弱書生受欺凌的悲愴感,和屈服於造化捉弄的無奈...

四.完美的技術整合---周藍萍的音樂/靜婷,凌波的演唱,適當卡司與邵氏片廠齊整的班底搭配..

五,更重要的,李翰祥對舊戲種與通俗元素的嫻熟揉合;看過李的''騙術奇譚',當知道他是一位多高明的故事高手.











TO RIGHTWAY:

哦?那真可說是何處不相逢了.



六九年我應該還活動在那廣蕪如農場的國光路校區內;

搞不好還曾騎鐵馬於路上一陣風交會而過,而竟不知二十年後

還有彼此交換這偶然的心領神會的一刻....

你是文學院的嗎?若然,或會有更多共通的話題.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易行難;也來談談我diy bs的經驗

早在bs開播沒多久,就動念想diy

bs,但那陣子重金全下到sacd體系;加上LP也持續在吃掉預算,所以一直流於念頭沒付諸行動.......是到了世足賽間看到那麼轟動的賽況,方下決心動手......沒想倒也真費了番手腳....------所謂的知難行易,真是一點不假.....



謀定而後動,是多年來玩音響的準則,所以事先把軍用指北針/日製滾輪式量角器/

d端子線/鑽頭/30米5c線/30米電源線都備齊,又問到最廉價(90公分偏焦天線連集波器只2800元)以及殺到最底價的SONY

BX500(兩萬幾百)就開工了.......



事前也做過功課,用指北針探過二樓梯口外的陽台,心想此處也許是最簡便的安置位置,遂大略抓了個方位,趁夜黑風高(深夜11點,怕引人側目)將天線架上,接了tuner;就開始追索訊號(買TUNER時就當堂演練不接電視即可按出訊號值的實作步驟)但用指北針大略抓出的方位,實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重點就是偏焦天線在架好角座/集波器支架後;本身就呈偏斜狀態;而天線本身的仰角標示也不挺標準......於是沒頭沒腦忙了近半個鐘頭,那該死的訊號值00,始終淨悄悄毫無動靜-----這下子逐漸深感大事不妙了-------原想以我二十年的音響資歷,外加以往也嘗裝過類比天線的成功體驗-----裝此bs豈非手到擒來,何難之有?!而竟然如此周詳的準備居然摃龜?!

難道是對面六樓公寓擋到我的訊號?或者是隔鄰的大片植栽?.......

總之,疑神疑鬼之餘,終於還是決定換裝到頂樓,這也是我最頭疼的----畢竟要扛著重裝備,危顫顫頂著強風猛刮無護欄掩護的高處進行作業----而訊號又出乎意外如此難尋,豈不是要老命?-----天阿,為一項無足輕重的娛樂如此擔驚受怕好像有點划不來吧?.........

anyway,等了幾天,週六一早終於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這回學了乖,先用tvro教的方法,趁午後12:50的日照,立根木桿以其倒影先畫出一條204方位角的粉筆線(在好幾個可行位置分別標上,以備隨時移轉);再朝此時的太陽位置對準天線........咦?終於出現數值了,可是是很低的:1;2;1;2跳動;果真如大家所說的-----好球帶幾乎只有拳頭大,在移動細調時幾乎是以厘米計量,才終於跳到5的高標.......這時太陽卻毒的快要曬昏.....趕緊撤退,下樓猛吞冰水方沒休克,此時感覺到一股熱氣由脊椎尾端一直冒出,還好剛剛沒硬撐,否則一旦攤倒送醫可不是我音響生涯的最難堪一頁?.......

休息半鐘頭,索性再補了一覺........醒來後,決定改弦易轍-----上樓用石塊壓著天線,用粉筆將相關位置都標了位(特別是集波器導桿的朝向);仰角用量角器大致抓了刻度,打算一切先保留原狀,等夜涼風徐再好整以暇跟它耗下去........



(part1)待續......







當初挑上偏焦盤,是看中它可藏身於二樓陽台;但實際裝設時,發覺它有兩個罩門令diy者容易誤事----

一是它有裝於牆上/地面的不同支架安裝方式;因而使相關的條件有更多變數;二來它的仰角標示殊不準確,

必須輔以精確的量角器方可.......

part2...待續.













當初挑上偏焦盤,是看中它可藏身於二樓陽台;但實際裝設時,發覺它有兩個罩門令diy者容易誤事----

一是它有裝於牆上/地面的不同支架安裝方式;因而使相關的條件有更多變數;二來它的仰角標示殊不準確,

必須輔以精確的量角器方可.......

part2...待續.

















晚上七點許,大口喝了兩杯果汁,剛剛才打球完畢的舒暢猶在心頭,此時正是精神最飽滿的狀態,於是趁月光皎潔翻身上頂樓完成最後的收尾工作.....



.....午後用石塊壓著的天線看似無甚異狀,將bx500電源按開,數字很萬幸仍停留在''5'';決定將目前的條件盡可能維持一定數-----遂將支架每根螺絲都鎖定,再把支架/盤面/集波器導桿的相關角度都一一量度紀錄,以做萬一需重來時復原的依據.接著以很謹慎的微距調法,以移動支架的方式向左右兩邊尋找訊號-----此時訊號改變的方式就很規律了,我發覺數值是以5/4/3/2/1/0的減值衰減,向左向右均然,於是直覺判定剛剛的訊號值應該是保持此種方位角及仰角的最佳狀態,接下來是該移動仰角了........

前面我說過,這類偏焦天線(就一個外行人來說)正確的仰角值是很難判定;多虧我事先買了個日製的量角器,先用它確定地面是平的,而支架底也無傾斜,我想了片刻,心想盤面下方的集波器導桿也許是比較平行於盤面角度的,就決定乾脆以此做準,反正只要能收到訊號,是否是絕對的仰角值並非重要......

於是乎,將量角器的磁鐵吸附於導桿,發現其上刻度是60;但到底要調高還是調低呢?再次想了片刻-----其實無所謂吧?-----現在既然一切條件都在控制下,上下隨意移動一番其實都很容易復原的----當下將鎖定仰角的四根螺絲略略鬆開,讓它保持稍用力即可移動的狀態以方便微調-----於是乎,剛剛將它只是大略向上調了0.5度,訊號就此大幅跳升....9,11.15,20.21....一股興奮之情陡然升起....急急將之鎖定,訊號不再跳動----是穩穩的''22'',bingo!!

這下子,也不急著上壁虎固定,搬了更重的石塊確保一天的成果,就下樓去驗收我這集智慧與勞力的結晶去了.......



我音響室有五聲道環繞體系/專聽古典樂的dynaudio雙聲道;但昨天正在讓我那久已未操兵的號角/三極管系統熱身;這下子也急呼呼等不及接回去,影訊接到電視,聲音就用300b開聲......哇,第一個節目正好是bs

fi的VERDI歌劇,聲音宏亮圓潤透明兼而有之,總之影音效果合成一股前所未有的身歷其境之感......太幸福了!!.......也不知是這幾日竭慮盡志的一番辛苦終於得償的一股滿足感還是怎麼的,總之已經很久沒因操作機器而這麼興奮了.......

diy bs的邊際效應其實比當初設想要更強烈得多!!

PART3(待續)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