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_fnl3_7055
文章標籤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个处理细节让你的照片质量更好



我们在给照片做后期处理的时候,常常会叠加各种调整图层,但是这么做的后果很可能是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出现失真、色块、噪点等问题。要怎么处理,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照片的细节呢?

一、拍摄RAW格式
这个不是后期的事,但是却是后期的基础,后面讲的很多方法都是在RAW格式的基础上完成的。

而拍摄RAW的好处,我们之前也讲过很多,比如为什么数码摄影要选择RAW格式保存? 一张图告诉你为什么要用RAW格式拍照 。

二、尽可能多地使用ACR和LR处理图片
使用Camera Raw和Lightroom对照片进行处理,是一种无损处理,而使用Photoshop则是有损处理。例如下图,使用了PS的曲线之后,直方图上可以看出丢失了部分色彩信息。

所以,把尽可能多的处理步骤在ACR或LR中进行,最后再导出到PS中处理。



三、尽量少用曲线和色阶工具
我们上条说过,在PS中使用曲线工具会造成色彩信息丢失,那么它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照片?简而言之,它会形成下图这种色彩之间缺乏过渡产生的条纹。



四、使用16-bit的色彩位深度
数码照片的色彩有16-bit和8-bit两种位深度,16bit的图片包含的色彩信息比8bit大。所以,同样的理由,我们应该使用16-bit的色彩位深度保存照片。你如果直接拍摄JPG并导入到PS中处理,你的图片就是8-bit的,如果你保存的RAW,在LR中处理并导入到PS,就可以在“首选项”中设置为16-bit。
16-bit的图片有更多的色彩信息,更能避免如上面那种色彩确实造成的条纹。
五、使用智能对象方式导入图片
当你在LR或者ACR中编辑完图片后,按住Shift键点击“打开照片”,就可以以智能对象的方式把处理好的图片导入到PS。

使用智能对象的好处是如果你对导入的图片不满意,你还可以再次在ACR中进行无损编辑!


六、通过增加噪点来去除条纹、色块
如果你没有按造上面所说的方法来做,图片已经产生了色块和条纹,或者你照着做,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色块,怎么办?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通过增加图像噪点的方式,可以减弱条纹和色块的视觉效果。方式是使用滤镜-噪点-增加噪点,具体数值根据图片而定。

这种方式其实并没有增加图片的色彩信息,但是模糊了色块之间的区域,所以肉眼看上去会觉得平滑很多。——你说噪点也很难看?总比一块一块的颜色好啊!



七、前期照片曝光要正确
RAW格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后期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前期曝光的重要性。实际上,后期提升曝光度比前期正确曝光要多很多噪点,要会丢失更多细节。

例如下图,是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和一张前期欠曝后期拉曝光度后的图片局部对比。


八、使用降噪插件给照片降噪
把照片放大到100%,大部分照片都有比较明显的噪点,使用降噪插件可以有效改善噪点。Photoshop中降噪插件很多,著名的有Neat Image, Nik Dfine和Topaz Labs的DeNoise。

下图是降噪前后的对比。


觉得自己的照片质量不够好?使用这些步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你的照片!

同时,乱流补充一点,在拍摄风景照的时候,三脚架也是必不可少。

作者:Josh Cripps 来源:PHLEARN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_fnl2_1778 w_fnl_1799 w2_fnl2_1284.jpg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摇黑卡的核心重点

要拍好黑卡作品,首重构图与环境里光线的观察,若做到这点,作品就已成功了一半。 谈到摇黑卡,真正的重点只有两个,一切皆回歸拍照基本面:

1.“构图与环境里光线的观察”.
2.“测光与快门时间的控制”.

摇黑卡的技巧,只要有心搜寻,在网上可以找到各种的黑卡样式,甚至是千百种的黑卡技法,但如果没能先存上述两个基础观念,就算知道各种摇黑卡的技法,也无法将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先談第一項:构图与环境里光线的观察.

首先:有个观念需要澄清,即:搖黑卡可遮去過亮的光線,但若光線不足時,如強欲彌補陰暗部位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如果构图里有一半是充满阴影,而另一半是光线打亮的树林或天空,徒勞無功地一直在光影交界处里摇着黑卡,想把阴暗的那半部拍得明亮的话,这其实是错误的观念!
因为没有光线时,物体就变得平淡无奇,且阴影部分是冷色温,而太阳照射的明亮处是暖色温,这样的照片摇成功时会充满矛盾。
此时不如耐心等待光線變亮,或是改变取景角度,待阳光照射到阴暗部时再开始拍摄!
而捕捉晨昏时,可利用水面、湖面倒映的天光,仔细测光,取得上下摇黑卡的时间差,就容易完成一张良好的照片。

如何把画面亮、暗部控制在自己可以反应的快门时间里,是拍摄黑卡作品最重要的关键之一。

借勢使力,且拿放風箏做譬喻:

放风筝时需不需要风?拍照就像在放风筝。有风时,逆着风手一放,风筝就能飞上天了!而无风时,你在怎么拉着风筝努力跑,双脚一停,风筝依然落地,
那放风筝时需要风为助力,拍照时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就是“光”,光是照片的翅膀,有了光,照片就可乘风飞翔!阴暗处无论再怎么摇都无法变得光亮。
如果不是在岸边、水边时,则可仔细观察环境的一草一物,只要光能照耀到的地方拿来当作前景,也可以增加摇黑卡的成功机率。

二.测光与快门时间的控制 :

拍摄晨昏时,可利用水面倒映的天光,以摇黑卡的方式完成一张良好的视觉作品。 如何把画面亮部控制在自己可以反应的快门时间里,是很重要的.
例如日出后,应试着想办法降低快门时间,因为此时无论如何缩光圈或是加上减光镜,快门经常高于1/125甚至是1/250秒,这时常会看到有朋友直接对着阳光拍摄与摇黑卡,
而且很多人惊呼自己摇成功了!其实认真地仔细想一想,1/125或1/250秒是多快的时间,我相信他拍成功了,但是成功的原因不在于摇黑卡,而是根本没有摇到。
我也相信那张照片的曝光应该没有问题,原因是那时的构图在不用摇黑卡时,环境的高低反差在阳光的照射下,曝光值已经在相机可以容许的动态范围里。
黑卡操作步骤

步骤一:
假设测得天空需曝光2秒,地景需曝光10秒,则可先在计时快门线上设定快门时间为10秒。

步骤二:
先用黑卡遮住天空部分,并一边微幅抖动黑卡一边读秒,当8秒时间一到,便快速抽离黑卡,让天空部份开始曝光(2秒)。

步骤三:
待曝光停止后,即可获得曝光平衡影像。

首先要掌握亮、暗部曝光的时间差,假设测得天空需曝光2秒,地景需曝光10秒才会得到一张曝光平衡的影像,那么则先遮住天空8秒(让地面先曝光),
待时间一到就抽离黑卡,让天空和地景曝剩下的2秒即可完成。 使用ND镜(中灰密度镜)提升摇黑卡成功率 .

面对日出后或日落前的逆光场景,天空所需的曝光时间极短,此时无论如何缩小光圈或降低ISO值,其快门还是远高于人类反应的速度,因此建议搭配ND减光镜来减少镜头进光量,
以换取较长的曝光时间。

总结:

黑卡不单纯只是维持画面的曝光平衡而已,利用黑卡将远方山头刷出阴影,以制造出山脚处薄雾之感,也是其功效之一.
簡言之,拍照到了某種境界,讲求的已经不是曝光的完美与否,而是自己能否够控制相机获得想要的曝光,让照片里的亮部不会过曝,并有种让人倘佯在阳光里的感觉。
亮部要呈现多少细节其实是掌握在你手中的黑卡,而暗部则是整张全部所需的曝光时间,因此在拍摄时,可适时捉住你的节拍,一边读秒一边掌握自己的律动,
并由观察相机的过曝与欠曝警告或直方图,来检视曝光结果。至于摇晃黑卡其实不要有残影残留,怎么摇、如何摇?只要去亲身体验,就能抓住诀窍,
但是请务必记住前面两个重点:“掌握光影与构图”和“做好分区测光工作”,然后在自己能把握的快门时间里完成照片即可。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費雯麗百歲冥誕,po幾張其照以誌之!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aubrey-image/10705440846/][img]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428/10705440846_b49c4714b8_c.jpg[/img][/url]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aubrey-image/10705440846/]825a5b8a-fec1-49c0-a786-f9dd690b2566[/url] by [url=http://www.flickr.com/people/aubrey-image/]aubrey9[/url], on Flickr

她的名作有:亂世佳人/魂斷藍橋/慾望街車/漢彌爾頓夫人/羅馬之春等多部.
自以"亂"一片最聞名遐邇,但據說本人最偏愛魂斷藍橋!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aubrey-image/10705442116/][img]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740/10705442116_180e8887f3_z.jpg[/img][/url]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aubrey-image/10705442116/]60f6181c-d352-44cb-a9a6-d9b2a1cf9b31[/url] by [url=http://www.flickr.com/people/aubrey-image/]aubrey9[/url], on Flickr

她的影藝生涯由"火燒英倫上空"等幾部喜劇開場,而後半段泰半是悲劇,且一部比一部陰慘,真實生活很不幸地即乃戲劇之反映:晚年一直活在精神分裂的強大陰影與懼怕與愛夫勞倫斯奧立佛生離的威脅下(結果兩端齊發,她都沒能躲過).

最後死因,則是她於拍亂世佳人時染上的肺結核.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aubrey-image/10705351535/][img]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718/10705351535_d5de6df0c2_c.jpg[/img][/url]
[url=http://www.flickr.com/photos/aubrey-image/10705351535/]Vivien Leigh - by Laszlo Willinger[/url] by [url=http://www.flickr.com/people/aubrey-image/]aubrey9[/url], on Flickr

亂世佳人曾保持數十年之久的紀錄是:它乃好萊塢耗資最鉅的電影,但票房則是天文數字的豐收;(以通貨指數來算)至今仍是影史第一.

有可能也是重映次數最多,影眾最普遍的歷史之最.

天王製片柴納克於籌備時試鏡所有好萊塢巨星,無一中選.
最終竟選上了來美探丈夫班/玩票一試的英國舞台劇名伶,當然因此抗議信如雪片般飛來,負評如翻天波濤......

但歷史證明,睿智掌舵人的犀利眼光永遠勝過群愚,此又一證.

(順便一提,1939年拍的亂世佳人開拍時就是彩色片,非後代加工的;我就曾聽過某myav玩家咬死不認此史實.)

費雯麗未成年就嫁了個律師丈夫.
她邂逅勞倫斯奧立佛是在哈姆雷特舞台劇中,瘋狂著迷於他的舞台風采;於是當晚就闖進後台倒追,絲毫不顧兩人都有婚約在身......

所以, 這對星海愛侶是長達數年背負出軌惡名的;費雯麗因此演繹起托翁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不免是更移情於同類處境的女角,該片評價未如預期高,對她又是一大打擊.....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