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北非諜影》電影

小周末晚找來藍光影碟,剛剛又把百看不厭的戰爭經典片"中途島"又看了一遍...六O年代這類70MM史詩戰爭片拍得場面恢弘/高潮迭起,還真非得超大銀幕看否則真不過癮....

話說二戰時美日雙方國力之對比,乃至官兵民族性之差異,很大程度影響了此役的勝負,這影片講得一目了然.

所以當年的山本五十六對開戰與否頗持異議;蓋山本在年輕時任大使館駐美武官時,曾橫越美洲大陸親眼睹及老美之物阜民豐/國力鼎盛,故而心知肚明絕非此國之敵.

據說他在宮內的參謀本部會議時對陸軍軍頭之咄咄強逼開戰時,氣極怒回:"汝等數過米國工廠煙囪數目方下決斷!"

拉回正題,北非諜影一片正是開拍在二戰戰火正炙的1942年,資源豐沛的老美雖於戰時仍游刃有餘地維持民生工業的運轉,好萊塢的電影產量基本仍在水位以上,只增多了如"北"片這樣的政策宣導片.

沒錯,此片正是因應英美即將進攻兵家必爭之地(石油產地及海運要衝)的北非,而由好萊塢主動配合政府宣傳推出的政策電影.(巧合的是,電影首映當天,美軍正好在一周前揮軍攻入了卡薩布蘭加)


原劇是Murray Burnett 及Joan Alison寫的舞台劇"Everybody Comes to Rick’s"。編劇本人數年前遊歷歐洲時剛好親眼目睹納粹吞併奧地利,接著展開排猶行動....
他在法國某酒吧見到各國猶太難民聚集的情景,因而引動寫劇的靈感.

顧名思義,這是圍繞在二戰時(摩洛哥首府卡薩布蘭加)某個名叫Rick的美國人開的酒吧所展開的故事。

在觀影前,先說明一下二戰時北非的情勢;否則一無所知下看來真會霧煞煞.

二戰前的摩洛哥是法屬地,1942年時法國已投降,故而當時分裂成兩個法國政府:由戴高樂帶領,在倫敦成立的"自由法國"流亡政府,而法國本土則由納粹扶植的維琪政府治理(就如抗戰時的南京汪精衛政權).
所以,非洲的法屬地,名義上仍是由法國官員統治;納粹魔爪自也探入,但還未明目張膽干預該國之施政,這正也是卡薩布蘭加當時氣氛詭譎之處.

故而,片頭開始,就有旁白說明該片設定的摩洛哥情勢:地理上,此地略離歐陸本土,在歐陸被納粹鐵蹄踏碎之際,摩洛哥幸好仍偏安,故而成為歐陸難民的避風港與中轉地.

想逃難至美洲新世界的難民,可由此轉進到中立國葡萄牙,再輾轉抵達美洲大陸.於是卡薩布蘭加便四面八方壅塞了歐陸難民,人人皆想方設法想拿到船機票遠離災地...

而既是酒肆又開賭場的瑞克酒館就成了卡薩布蘭加的風雲際會之所,五湖四海人士及黑市交易俱集於此,不用說,想取得離境許可的各式勾當也暗影艟艟.

老闆瑞克,是個身分神秘的美國人,不知何以來此/也未曉何故滯留異鄉,其人看似冷酷絕情,對於酒館內的各項暗盤交易看在眼裡不置可否,俱不沾手也罕干預.

雖然卡薩布蘭加的警局長是其好友及靠山,但他並不藉勢橫行,總之,這樣一個黑白通吃的商人,卻以中立且公平之姿贏來四方敬重.

只是頗難意料的是:如此一個硬漢/單人獨撐的平靜歲月,卻在某個名喚"伊爾莎"之女子(英格麗鮑曼飾)的突然到來,才忽然前塵往事飆然撲來,揭露了rick過去的身分與心底之痛....

 

正如前頭所說:此片本質上是部政策片;所以拍得倉促,整部電影是在好萊塢攝影廠搭景拍的,只有機場部份,是在好萊塢附近的Van Nuys的機場實景拍。
至於,男女主角邂逅於巴黎一節,背景甚至是以投影片混充。

而劇本據說只寫一半就開拍,也就是說縱然這是部且戰且走的政策電影,但好萊塢建制良好的生產體系,依然於每個環節做到了當年的最高水準,並且以其獨到特色於後世聲名節節高升,成了影史最有名的cult片(即片中的一切:劇本、台詞、歌曲配樂、符號與各式細節等等,都成影迷狂熱模仿與崇拜的影片).
見證好萊塢片廠翻雲覆雨的本事真是舉世無雙.

此片之所以如此經典,我歸納幾因:

1.情節出人意表,且以最難預料而傷感的結局收場;俱俱打破了好萊塢不是闔家團圓就是悲劇告終的制式手法而引來喝采.(這點且先不揭破,看完再說);事實上,導演寇蒂斯共拍了三個不同結局.
其一因不符當年的電檢尺度而放棄;定版的結局則是製片與導演在苦思結尾而不得的情況下,在某回開車等紅燈時居然心有靈犀地同時想到的解決方策.
(這過程後來還拍成了一部同名推理經典,即"suspected")

2.出色的卡司陣容:亨佛利鮑嘉與英格麗褒曼這兩位史詩級的經典巨星不消提;飾警局長的英國巨星Claude Rains正邪交揉的江湖味;飾抗德鬥士的保羅亨利的謙謙君子風等,個個搶眼又有型,完整襯出全片的濃厚戲味.

3.亨佛利鮑嘉本就是華納片廠最擅長的黑色電影的名角;他將此類類型電影中慣見的:陰霾而多感/臉酷而心軟/弱勢而不屈/頹唐而多情的私家偵探性格融入了melodrama的情境中,從而將這個(受大情傷而變憤世嫉俗之)酒館主人的性格刻劃得既多面又飽滿,使之既神秘又透著某種深邃而動人的英雄性格.
而相對地,秀美中帶著英氣的北歐明星褒曼這回則收斂至極柔,以眼中帶淚/綿柔似水的造型,剛好與鮑嘉的至硬成非常好的對映;遂造就了這一對影壇永難再翻造的經典情侶.
褒曼當然是此片一大亮點,我自己於高中時首回於電視上看到此片,幾乎全拜倒她的魅力(是多年後重看方領會鮑嘉才是此片核心);究實而論,她是此片的一片漂亮襯景,總之,導演給她的唯一任務,就是極美,極美而極盡淒楚!
一個趣點,若有大特寫,一定是褒曼最自豪的左邊臉龐,而且必須上柔焦片,外帶令其淚光瀅瀅的眼眸更加放光的補光燈!

4.故事動人;戰火中的炙烈戀情本就是一大誘因;本片則在這賣點裡加入夫婦情義與愛國主義(尤其難民齊唱馬賽曲那幕最是高峰)這種人間大功課的衝突與斷然取捨,更添無比戲劇性.
這是此片口碑越陳越香的主因.

5.金句不斷:好萊塢黃金期(1920-1960)老片最膾炙人口的,就是雋永而精警的對白.
而本片在名導寇蒂斯的匠心經營下,更是雋永金句層出不窮/數不勝數,益增後世口碑 .

試舉幾例:

a.“ 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 she walks into mine”(這世界有那麼多城市,城市裡有那麼多酒館,偏偏妳非得走入我這家?)

b.“When the world is crumbling, we pick this time to fall in love.”(全世界都崩毀了,你我竟專挑此時墬入愛河>)


c.“Here’s looking at you, kid.”(永誌不忘)《rick的專屬敬酒詞》


d“We’ll always have Paris”(巴黎永在我倆心中)


e.“Where were you last night?”                   (昨晚你在哪兒?)
  “That’s so long time ago, I don’t remember.” (太久以前了,我哪記得)
  “Will I see you tonight?”                      (今晚來找你,好嗎?)
  “I never make plan that far ahead.”            (難說,我從不預定那麼老長的計劃)


f."play it again,sam"                              (再彈一遍,山姆!)《其實片中的台詞是:Play it, Sam. Play 'As Time Goes By.》


h.“What is your nationality?” “I’m a drunkard.”你是哪國人?酒徒國度!


i.Louis, I think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 beautiful friendship. -「路易,我覺得這是一段美好友誼的開始。」(片尾台詞)


6.又,casablanca意即"白色房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