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0年代,在全台各大學校區,曾流行過好幾年地下戲院(MTV前身)的熱潮...



那是1975年---sony家用錄影機(beta cassette-video recorder)石破天驚的出場---捲起後電視時代嶄新影片觀看型態(化被動為主動)的後續風暴....



這種地下戲院的主流---後來發展成以後的MTV.



營業形態是:一百元入場,依店家排定的片單/輪時看片;或許兩片同映,或許一天輪牌個七八片的不同片目....



台大商圈的"跳蚤屋"和"影廬"就是其中的典型.



但某種變型則是挺特殊的"錄影帶餐廳"---通常是某些西餐廳會架部20吋電視(這可是那時CRT電視最大的尺寸了)...



播些劇情片或片集用以廣徠客人,



而有些生意鼎盛的自助餐廳,居然也不怕客人黏屁股地使出此奇招....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大學校門口,捉對廝殺的四五家自助餐廳,於用餐時刻就不約而同祭出這殺手鐗.



於是乎,貪慕此道的影迷,用餐前無不探首接耳....不觀菜色只睇螢幕---看哪部影片對味就往哪兒挪.....



那些年頭,類似我等這類電影饕客,因此吞噬了不少這類的速食影片.





但不知是一心二用,還是要怪餐廳老板的壞品味?!....



總之,除了當時流行的"幕府大將軍"和"西部警察"等幾部影集...



於今仍記得在那場合看過印象深刻的影片只餘下兩三片:



一是john boorman的"神劍",另一則是至今猶覺餘韻邈邈的"法國中尉的女人"





"神劍"最近又重新看過---這是部現代手法的亞瑟王神話片---當年那淋漓盡致的暴烈張力與凜冽前衛味,隔了幾代,略有翻弱之感....



但"法"片則越看越有味,不僅導演手法遒勁而縝密;編劇HAROLD PINTER別出蹊徑的改編功力更有諸多供一再迴顧的妙處.



更重要的是,最近耽看英國現代文學史----對原著作家john fowles在文學史的定位及其博通深邃的文思有更深的認識.....



尤其是由存在主義哲學和二十世紀中葉盛行的解構主義的角度來解讀他的小說,



年少時囫圇吞的若干不解忽然有豁然開朗之感......



(這就好似大學時粗讀亨利詹姆斯----一團疑惑---總要在入不惑之年一再咀嚼才略有體會是一樣的.)



在此就把電影與小說分別對照,同時談談....





<小說>



john fowles這小說----時代設定在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



古雅娟秀的維多利亞文體;故事則是看似老掉牙的羅曼史----講一貧微女子高攀上某貴族男人的戀愛故事.



但作者意在言外---存心只用這故事的軀殼,蓄意解構傳統小說的常規.....



所以這小說很新潮地同時有三種不同的結局----筆者一面很認真營造某種擬古式/逼真如墮當年的情境...



一面又帶入一個纏綿悱惻的戀愛情節----完全是一副羅曼蒂克/低迴淺唱的VICTORIAN MOOD...



另一面,又很煞風景地大潑冷水...以二十世紀現代景觀頻頻對照....屢次破壞這類華美幻覺.



如此一熱一冷;一古一今;一感性一理性...的多線進行



挑戰讀者的慣性思惟,更連番脫軌/屢屢翻車,蓄意脫離傳統小說的常軌.



可想而知,將之改編成電影的難度,可又比一般小說難上百倍.....





小說故事的主軸:敘述史密森爵士剛繼承叔父的爵位與大筆遺產,前來沿海名勝萊德鎮探視其未婚妻,並籌備婚約的進行....



另一附帶目的:是想來探勘著名的考古名跡萊德堤----他以業餘地質學者的身份慣愛蒐集化石標本(當時之貴族,除了政途與軍職,是不屑參與其他俗世職業的;業餘學者身份大半是遮掩其無所事事之一面,虛偽之狀同其於後表現的愛情觀,有極巧妙的對襯).



如此,遂因緣湊巧遇著了一位被當地人蔑稱為"法國中尉的女人"的女子---莎拉.





他倆邂逅的經過,非常之戲劇化(fowles採用了一個悠逸如風的維多利亞情景作開場,但語法卻是現代化而略帶反諷的)....





那時,史密森抵埠未久,在清冷幽淒的冬日午後,伴同其未婚妻在港畔長堤散步,遠遠看到一披黑色斗篷的女子,宛如入定雕像般於堤防的最深處望海遠眺.....



他一時興起,行去攀談....卻於女子受驚的回眸中,見到了一張他生平所見,最複雜/最幽怨/最千迴百折的女子面容.



這一偶遇,激引了他的無限好奇,遂數度藉機攀談,才漸漸查知此女子不比尋常的過去....





她名喚莎拉,是個無親無故的孤寒女子----受過相當教育,會音樂,善繪畫,是維多利亞新式教育體系下新興的知識女流.



目前暫乃棲身於某富戶任家庭教師.



她之所以受當地人蔑視,直呼其為法國中尉的女人-----是因數年前她曾為某法國軍官療傷,兩人後來有過親密交往;此事被鎮上諸人視作不軌,



而後來法國中尉終於始亂終棄/遠逸離去....遂更加重了她的憂傷與惡名.



於是乎她時常出沒于山徑海邊.....離群索居/不與人聞問.



如此這般,謠傳便越演愈烈:眾人皆謂她之所以流連於海濱山崖,乃是欲眺望法國中尉的歸來....



在史密森初遇莎拉的那時,她的原東家剛病故---擔著這惡名,她四處碰壁,最終總算被舊世家波坦尼夫人勉強收容.



頤指氣使的波夫人此舉非為憐憫,而是基於該鎮第一門庭的家風,深覺該擔起此義務去矯正此偏差女子的惡念.



遂以諸多屈辱之條件,強求莎拉須遵從:其中之一,即是限制她的外遊.



而其餘種種箝制措施,更使莎拉愈發壓抑和孤獨.....



在海堤遇到史密森前,她早存命運乖舛之念----深沉的失望,使她懷著隨沉隨浮的宿命感,任己虛空擺盪....



其後,接續數個場合,乍遇這卓爾不凡的他----使她突然失了平衡---像是闇暗的牢籠忽然射入一道曙光.....



突如其來的慰藉與解脫.....催促鼓舞了她殘存掙扎的勇氣----於是乎連番糾纏/藉機吐訴....盡釋其千般委屈.





就史密森而言:應允與她的會晤,當初全出之好奇----見莎拉如此坦白/全盤傾訴,始則驚愕,繼則大大引動憐香惜玉的心思....



但史密森根深柢固的男性沙文心態,不覺總流露一種居上施援的意態....



內心壁壘深築的階級樊籬,也下意識地阻絕著對她暗地滋長的愛意,



而更巨大的障礙:則更有對莎拉貞德的疑慮....以及他本身悔婚會引發的道德危機/社會壓力.



他衡量自己的處境:



未婚妻奧帝娜平庸/膚淺/勢利/無知...缺乏與他相配的高知識與好趣味.



莎拉則獨立特異/有個性/勇於追求....是新時代的女性,更有不可抗拒的性的魅力.





娶了未婚妻,或許合乎社會規範/貴冑傳統,但可預期的:卻將是墮入一灘婚姻泥淖,不會有任何幸福.



而莎拉既是他逐步認定的真愛,將她由惡意環繞的現狀拯出,也不啻是其本人道德昇華與維多利亞時代新思惟的完美展現...





但莎拉隱隱約約仍讓他有所不安.....除了法國中尉女人的陰影....他也嗅出莎拉的處處主動,似乎有玩弄其於指掌之中的陰謀....





就在史密森內心劇烈爭戰的當兒----一個突發事故,終於還是逼他攤了牌....





總之,莎拉似乎自蹈險境般,故意讓波坦尼夫人發現她違其禁令一再出遊----令她暴跳如雷,將之斷然辭退.



於是乎,莎拉走頭無路/淒楚欲絕地求助於史密森.....



求救信寫著:"秘密已露,身藏懸崖故舍,吾與絕望之間唯冀君一人"



字裡行間,似乎不僅強烈絕望,甚且有尋短之意...



這下子史密森遂遽然而起/義無反顧地奔赴莎拉的去處....並隱密地將之移往另一市鎮之宿處,形同秘密監護.





經這番周折,史密森已全然傾向莎拉;而兩人忽然分隔兩地,他倍感神不守舍----更因此確定他對她確有超脫垂憐的情意.



於是再度探視莎拉的當晚,他猶如潰堤般源源傾訴對莎拉的相思,而莎拉回報的則是毫無保留/毫不反抗的獻身.



史密森這時驚奇地發現她居然仍是處子之身!!



在這番纏綿當中,莎拉既盡現其柔弱之態,更揮發了誠之於中的真摯情感,令史密森深深感動----再也無絲毫猶豫地決定解除婚約.





在萊德鎮,史密森花了番心力終於卸脫婚約;這期間,那維多利亞禮教對悔婚的種種磨難和懲罰,對他當然是極度難堪.



但待他(冀望由莎拉的柔情獲取補償)-----急忙忙欲接回她時......卻愕然發現她早已不知去向.





史密森痛苦至極,完全不知所措----在孤立絕望中他只能離開故里,權且先躲開這漫天蓋地無所逃的難堪,



一面仍不死心託人查尋莎拉的下落.....





漫長的三年後,人在美洲的史密森終於接獲莎拉在大洋彼岸的消息----那是他的律師打來的電報.



原來莎拉飄然離去的這三年間,歷經艱辛----只為尋求自我實現的機會-----她的堅強和不屈不撓,總算有了豐碩回報.



她試過幾個工作,最後落腳在知名畫家rosetti處,以其敏銳美學素養,獲得主人的衷心尊重與賞識...



並藉助rossetti的人脈在藝文圈中聲名鳩起---不僅奠立風格別具的畫家地位,也有了獨立的豐裕生活.





正因為莎拉自覺已能謀取社會與人格的自立,而且在精神和情感上日趨成熟,她才決定將行蹤告知史密森.





史密森接訊後隨即急回----但心緒裡千迴百折----痛恨/怨懟/憐惜/深愛...以及割捨難去的相思與不解,



令兩人會面自不免是一陣激烈的爭持與究詰....



史密森慨言:"我為妳做出一切犧牲----妳差點毀了我!!"



莎拉則平靜回應道:"時至今日,方尋到我的生命我的自由."



語氣中慰藉自得遠凌乎對史密森的愧疚....



原來她之所以不告而別,是因為深感兩人地位的不平等----她不希望他是懷著自己乃犧牲者的受害心理與她結合.





於是史密森的洶湧怒氣,在莎拉的款款柔意下終於軟化.....



更令史密森喫驚的是:莎拉忽然退出房間,說要引見能化解兩人爭端的某位仕女....



而出現在他眼前的-----卻是一個麗容姣好的女童.



莎拉牽她的手,引到他身旁---平靜的說:"這是你女兒.".



史密森驚得簡直說不出話.....直直看入小女孩天真的臉龐,千般思緒突然如洪流湧入....



既感慨莎拉獨立自持的辛酸歲月....



也惋歎自己的始終蒙在鼓裡,而又東奔西走/虛擲光陰....



於是乎停駐史密森腦海裡的搜索煩苦與種種疑慮,於這一剎那間頓時風波定止/俱化無痕.





fowles之後也沒再交待他们這對悲苦鴛鴦的終局.



但讀者盡可樂觀想像-----這一對戀人終於和解....



應該會有完美的收場.





但這卻只是fowles設定三種結局的其一.



另一項結局則是:史密森始終沒原諒莎拉的棄之他去,更以受損的男性自尊,無法理解莎拉在他付出無比犧牲後,



而居然仍欲與他維持一冷淡/獨立之等距,遂洶洶厲責後....即反目別去.



而莎拉冷眼以觀----不多辯解/不加挽留...



於是兩人此別,一行東一向西,永成陌路....



故事結尾是:FOWLES一面渲染著史密森暮色中孤寂拉長身影的畫面....另一面則用著不祥的口吻預示史密森行將又浪跡天涯的今後宿命.



而莎拉成了時代先鋒的新女姓,永遠擺脫了舊傳統....





第三個結局則拉回他回到萊姆鎮欲作最後抉擇的那個場景.



fowles用嘲弄假設的筆法重新模擬史密森的心境另外又開拓了一條他可能會走的路----



也即:他對莎拉那股汹湧澎湃的的激情逐漸冷卻....心搖意動的他回復紈絝子弟的本性----一旦滿足肌膚之親的情欲,莎拉令他眩暈的神秘魅力,



無復如磁石般難分難解....



於是在踏入未婚妻家輝煌的門庭的那一剎那,他決定不再脫軌----回歸安穩的平日生活----那個或許一成不變,但絕對是無風無雨/悠逸的貴族社會.



他委託律師給了莎拉一筆豐厚的津貼---逃離了她/逃離了責任;也不啻遠離他與莎拉相配所可能開拓的無限可能....



(但這正是夾處於維多利亞十九/二十世紀新舊之交,無數所謂開明之士的夢幻與現實的殘酷差距了....



fowles於故事結語時這麼說!!)





小說的哲學與多層次意涵



這故事的梗概基本上已屬不凡;而深刻的心理分析與情境鋪陳,更早脫出一般小說之窠臼.



但原作者JOHN FOWLES的創作意圖其實遠為閎大深邃.



他是將此小說戲擬為所有維多利亞小說的範本---更擴而遠之泛及傳統小說.



蓋傳統小說家依其所感所見,在現實中抽取其題材,而後賦予這些材料以某種秩序.



在作者具絕對權威的虛擬世界中,有無比的敘事權/有完全支配讀者的威力.



亦即作者通過敘事權製造幻覺;而讀者則難以自拔/沉迷於此幻象世界.



FOWLES則處心積慮特意破壞這幻覺----正如開場時筆者已先提過的:他一面模擬維多利亞小説,一面隨時自我破壞...



主要出之三種途徑:



一.放棄絕對敘事權.他用三種不同結局來提醒讀者,這故事的各種可能性.



似乎作者也很謙卑地正和讀者打著商量:看哪種結局最合理?!



另一方面,則不忘喚醒讀者勿單方面信任小說的真實性---他是如此真誠地迎迓讀者進入小說的工廠,一一示範這產品的質地/



產品的工序.....總之,與其相信小說的真實,不如徹底審視其製造的過程.



二.岔入作者評論.這小說雖是第一人稱主述,但敘者卻完全不是書中人物---甚至更非故事同一年代之人.



他是由二十世紀的目光,回頭審視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風土人情.



但FOWLES又偶而讓這全知型的敘述者化身為故事中的人物----顯然FOWLES是故意讓這一切混混沌沌/似真若幻



以突顯小說的虛構本質.



三.製造文本短路.也就是把虛構文本和歷史的真實事件攪和成一團.



FOWLES將故事設定在達爾文發表物種原始論的同年,又一再引用達爾文言論於序首是一例....



而大畫家ROSETTI真實出現在莎拉的生活背景中,當然也是疑幻似真的鑲嵌---佐證莎拉存活於歷史的可能.



作者一再交換這類真幻交織的手法---即是先建構,繼之,隨即自我解構----用意即在點明:小說並非生活的重現.



同時更引導讀者深一步省思:語言是否也是種虛幻?---真實性是大大可疑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