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Audio 音響維修點
有些材質實在的音響年歲可以達到五十歲以上, 不過年老體衰總有生病的時候,備存音響醫療資訊:

* 民生東路的朱延莊先生精於LP mp , 請朱先生將Naim Hi-Cap的電壓從220v改成110v, 技術很不錯. TEL:2712-5590/0933167168 台北市民生東路4段97巷4弄12-1號1F * HI END維修的老張也已經搬到西寧北路112號,電話請在中午1點多時連絡 張東興師傅 0933763605 25560903 (台北市西寧市場老張(02)23888610.管機專科.晶體機亦呱呱叫!)
* 台北縣中和市華新街192巷22弄6號3樓羅啟良(02)2941-9470或0936999704精修器材之外.最拿手的還會修理卡座!
* 台北市西寧市場王先生(02)23145994精修各國器材.
* 昕樂 URL---王先生(02)27688994 精修各種器材. 代客開孔加裝電源插座NT$600. 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341號2樓 營業時間PM:14:00~21:00 
* 台北市內湖陽光街70-2號3F 文鴻退休師傅羅先生(02)26278926精修各國器材. (北區修studer的專家 & philips系統等數位訊源) 0937-931887 
* getpointlee 音響維修,代裝,設計. 台北市內湖區康樂街162巷17號1樓 , (02) 26348934.
* 菲爾音響醫院 羅啟良,菲爾音響醫院的音響醫生,也是丹麥與日本Ortofon的臺灣代理(進口)人. 精修HIFI音響器材, 進口Ortofon丹麥與日本製的唱頭(DJ部份)、線材、喇叭、擴大機與相關配件. 菲爾音響醫院URL 工作室:台北縣中和市華新街192巷22弄6號3樓 TEL:0936999704
* 台北縣永和王先生(02)29279109 "目前好像到卡門上班".下班時間亦可找他!
* 雅哥音響曾先生(02)27088752 JR專科.精修各國器材.
* 承奇及卡門出來的蔡先生0936111981 cello.jadis.goldmund.ML 專科.
* 台北市華山市場劉先生(02)23952035 精修高級音響.
* 王中平:大南路405號5樓 02-28825986 (台北東漢東湖依賴維修的名師)
* 台北市西寧市場.X竹的救援投手!! 高先生:0910211358
* 利聲電子材料行 - 供應雷射頭材料. 又回西寧電子廣場 1F 1055 (光華新天地已退租) (02)23145439 / 2010-11-06 mod Blog
* 北市延平南路錦詮隔壁的中華技術服務社謝師傅02-23611135
* 朱先生功力高超,服務親切!電話:02-27125590,0933167168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四段97巷4弄12號之1
* 台北勝旗 服務最好的代理商
喇叭
* 成茂音響社 台北市洛陽街29號 23614122 游先生 * 台北市洛陽街國昌大喇叭修理喇叭. 喇叭懸邊.
* 台北市浙平陳先生(02)23116310 喇叭箱專科 , 光華商場新大樓5F. 喇叭撞傷.刮傷.重貼皮..........
* 二手商豪陞阿勳(02)23313534 修理喇叭單體專科.諸如卡圈.換銜邊.電感.............
新竹
* 今韻師父黃飛鴻先生 0932204644 黃飛鴻不是高手的真名,但黃大哥的技術真的是如黃飛鴻師父一樣,更重要的是對待人的態度非常實在,對於事物的說明令人信任,價錢也很實在,更重要的是他就是音響食物鏈的上游,極力推薦
台中
* 古董器材與studer維修專家 林先生:朋友暱稱阿惠仔,維修古董器材如Marantz mcintosh fisher以及studer a727 a730...功力一流,尤其其手中尚有存貨驚人的studer A727冷光面板 CDM-1 CDM-3雷射頭以及眾多nos原廠零件,建議諸位不可不認識這位真正的高手 04-24069756 0928656363 要記得說廖牧師介紹的可能或有優待
* 台中市的**巨匠工作室**鍾先生0910674168 
** 我的老機器dynaco cdv-1從台北寄到台中更換雷射頭+盤承+自己大改OP電路板之健檢,總共也不到2000元
* 0910674168 找鍾先生,panasonic前技師精修各式各樣av.hi-end器材,及汽車音響,人也很客氣.
台南
* 台南的啟揚音響維修中心
** 推薦一下台南的啟揚音響,我從台北寄一台Arcam Alpha CDP下去修,隔天就跟我說修好了,也跟我說修了哪些地方,花不到$1000 陳老闆為人實在,實在是要幫她宣傳一下! 在台北修的話,給我的報價都在$2xxx左右.....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老歌LP蒐片一得───三台連續劇與其主題曲淺覽



最近──或許是入了中年之列──開始有莫名的懷舊癖....

前一陣子大蒐HENRY MANCICI、 MANTOVANI、 PERCY FAITH、 GUY LAMBARDO、XAVIER等六○年風行的老樂團LP

而這幾月又在跳蚤市發現大量老歌LP,不免又食指大動也搶了一堆。

這些老物事大部份已隔了三十年未見───許多老早淡忘的記憶,在摩蹭那陳舊的封套時,終究一點一滴地迸了出來.....

但勾出庫存記憶──威力最強勁的──仍是將唱針嵌入唱槽──歌的旋律娓娓傳來的那一刻.....



蒐黑膠、聽老音樂....和回味這些難與新人道的古事,有時想來會有些無謂,但聽歌時須臾間的回報終是如此溫暖與飽滿......

這也就夠了!

我蒐集的MANCINI、MANTOVANI、 PERCY FAITH等樂團老黑膠以及連續劇唱片各自都有幾十張,若一一拍照SHOW出倒也繽紛滿目

但向來懶於此事(拍照及貼圖);就姑且將硬碟收存的若干資料略披露一些....權起個頭。



◎ 老三台的連續劇及主題曲



臺視/中視/華視等無線三臺獨霸全台的六○年代──尤其是七點檔電視連續劇,對鎮日聚焦於那一方小小螢幕的四五六年級生應是意義重大

而對念舊的黑膠友來說,回顧一番三台的歷年連續劇及主題曲,一來是溫故知新;二來也可供蒐片之參考...

在此就披露些許最近搜尋到的舊三台資訊供識者一參:



台灣電視公司(台視):民國51年04月28日開台,51年10月10日正式開播,開啟中華民國電視史。

中國電視公司(中視):民國57年9月3日開台,58年10月31日正式開播,乃國內第二家電視台。

中華電視公司(華視):民國60年1月31日開台,60年10月31日正式開播,第三家無線電視台。



台視乃國內電視龍頭,當初成立時是省政府與若干本土財閥及後者所引進的日方資金三方合營。

究實而論,運轉的資金及技術是相當程度仰賴日方的大力支援,故而節目風格難免帶有幾分東洋味道....

而在獨占業界六年後,中廣奉令與28家民營電台合組(純台資)的中視(當時仍為民營公司)與之分庭抗禮.....

長篇連續劇即是中視在初期業績受挫並連遭臺視打壓下逆勢反擊的妙招:

第一炮晶晶、第二炮情旅.....甚至第六七齣長白山上、怒江春暖都是一路長紅....終於讓初起的中視站穩了陣腳;逼得業界老大也不得不跟進....



初期的連續劇都不算長;後來會賴戲拖場一演好幾月,可能或須歸咎於華視開台後競爭轉趨激烈有關。

(也許是從華視『包青天』或『保鑣』始作俑起──此留待專業人士考證非本文重點)

以下就詳列六○至八○年止筆者較有印象的所有連續劇年表並挑出最具特色的劇目與歌曲幾曲──或許其劇情與歌詞會勾起某些人的不少懷念吧



中視國語連續劇年表:(只列六○至七○年止)



1.晶晶 2.情旅 3.心橋 4.春雷 5.鳳凰樹

6.長白山上 7.怒江春暖 8.神龍 9.母親 10.龍江恩仇

11.海燕 12.毒鴛鴦 13.泰山紅顏 14.萬古流芳 15.喜酒滿杯

16.大路 17.愛心 18.五段情 19.鼓上風雲 20.武聖關公、

21.苦情花 22.一代暴君 23.大漢中興 24.無字天書 25.飛天渡、

26.一代紅顏 27.親情 28.家有驕妻 29.寒流(三台聯播) 30.赤地、

31.孝女心 32.純純的愛 33.贖罪 34.迷情 35.一縷相思情、

36.女巡按 37.風雨生信心(三台聯播) 38.愛在夕陽下 39.梨花淚 40.煉獄兒女(三台聯播)、

41.這一家(三台聯播) 42.躍馬中原(三台聯播) 43.幾番風雨幾番情、

44.愛心 45.河上的月光。



中視閩南語語連續劇(只列六○至七○年止)



1.玉蘭花 2.姊妹花 3.鴛鴦溪 4.翠玉環 5.愛河、

6.義魄 7.新包公傳 8.盲劍客 9.媽祖 10.女神龍、

11.走馬燈 12.火燒紅蓮寺 13.孤戀花 14.無名火 15.英雄胆、

16.愛情十字路 17.鳳凰橋 18.龍兄虎弟 19.虎豹獅象 20.勸浪子、

21.珊瑚潭之戀 22.奮鬥人生 23.俠中俠 24.艋舺鐵漢 25.一枝草一點露、

26.忠孝節義 27.廖添丁 28.情深深 29.雷峰塔。



台視國語連續劇(只列六○至七○年止)



1.浮生若夢 2.歡樂家園 3.溫暖人間 4.鄭成功 5.江湖一奇女、

6.茶山夢 7.孤雛淚 8.風瀟瀟 9.晴 10.蔡家老屋 、

11.紅線盜 12.七色橋 13.向日葵 14.古道斜陽、 15.廢園舊事(主題曲”山南山北走一回”)、

16.花月良宵 17.大刀王五(主題曲”俠士行”)18.新三笑姻緣 19.小城故事 20.清宮殘夢、

21.玉釵盟 22.宋宮秘史 23.庭院深深、 24.伐紂 25.聖劍千秋、

26.朵朵浪花 27.大地春回 28.光武中興 29.江南八俠 30.寒流(三台聯播)、

31.絕代雙驕 32.風雨生信心(三台聯播)、 33.煉獄兒女(三台聯播)34.大地飛龍 35.這一家(三台聯播)、

36.花開時節 37.碧雲天 38.躍馬中原(三台聯播)。



台視閩南語語連續劇(只列六○至七○年止)



1.重回懷抱 2.碎心戀 3.阿公店 4.江湖兒女 5.俠骨柔情、

6.秀玲 7.香蕉園 8.糊塗大劍客 9.江湖半把刀 10.東南西北、

11.雲州英雄傳 12.青春鼓王 13.自君別後 14.母淚滴滴愛 15.巧媳婦。





華視國語連續劇(只列六○至七○年止)



大將軍郭子儀、

萬家生佛、

七世夫妻、

父與子、

小鳳阿姨、

春回大地、

婚姻的故事、

包青天、

保鏢、

何日再相逢、

秦良玉、

群英會、

洪熙官與方世玉、

四大美人、

金不換、

白牡丹、

迷情、

少林十戒、

欽差大人、

寒流(三台聯播)、

天涯俠士萬里追、

風雨生信心(三台聯播)、

煉獄兒女(三台聯播)、

春暉、

這一家(三台聯播)、

躍馬中原(三台聯播)、

鐵膽柔情。



華視閩南語語連續劇(只列六○至七○年止)



大地之春、

燕雙飛、

嘉慶君與王得祿、

西螺七劍、

阿西阿西、

兄弟英豪、

邱罔舍、

開漳聖王、

雨中鳥、

望你早歸(國語配音)、

俠士行、

英雄榜、

恩情深似海、

湖邊春夢、

鳳山虎、

赤崁樓之戀、

港都夜雨、

秋風夜雨、

胭脂虎、

無情海、

一段情、

虎尾溪、

封劍、

情人湖、

路遙知馬力、

母子鳥、

終身大事、

日久知人心。





《中視 - 晶晶 》



台灣電視史上第一部國語連續劇『晶晶』不管是劇與歌都是懷舊迷銘記在心的偉大一頁。

中視在民國58年10月11日至59年2月28日所製播的「晶晶」。

當年由於錄影技術仍粗糙──所有節目幾乎都是現場直播。(電視長片是以影片投射銀幕再以電視攝影機翻拍)

播放時間由周一到周六每晚7點50分播到8點10分──因太受歡迎──時段由每天15分延長至20分最後播足30分....

共播映了102集。



劇情是以晶晶母子於戰後離散的相互尋覓過程為故事主軸,

飾「晶晶」的女主角李慧慧並非職業演員,而是由數百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的幸運女主角人選。

飾媽媽的劉引商,是首屆國立藝專戲劇科高材生,但因外型不討好,曾短暫當過記者與教師,

幸虧中視開張並成立專屬劇團(團長洪濤)她方有演出的機會.....

在晶晶之後,她因此以演賢慧媽媽的角色成註冊商標,可說是五六○年代中視戲劇最代表性人物。

至於另一主演的周仲廉,早先活躍於中影/台製...宋存壽/李行等人的電影中(譬如『母親三十歲』);

後來簽約為中視基本演員,遂成當年中視戲劇舞台不可或缺的主配角之一。



這連續劇之構想據稱乃出自業務部顧立德(後來也成影視界大亨)之建議,但筆者之猜測--這原始之靈感

或有當年最紅影集法網恢恢內警匪追捕爭逐不休之借意;故事情節也有可能參照馮馮小說微曦三部曲之母子相尋景.



談「晶晶」當不可不提那哀婉動人的連續劇主題曲。

這曲子是由流行曲大師左宏元所作。

左一人幾乎包辦過半台灣電視劇,及後來賣座鼎盛的文藝電影(如二秦二林的瓊瑤電影)的插曲。

與駱明道和劉家昌號稱台灣流行歌壇三大家。

歌手則為剛出道2年,年僅17歲的鄧麗君。經左宏元一手提拔的她,這時年紀雖輕卻已大為歌迷受落(連出了四張暢銷作)。

這部「晶晶」主題曲自是錦上添花──很快成了傳遍大街小巷的名曲。



晶晶

詞:文奎 / 希臘 曲:古 月(左宏元) 演唱: 鄧麗君



晶晶晶晶 孤零零 像天邊的一顆寒星 為了尋找母親

人海茫茫 獨自飄零 晶晶 晶晶 多次夢裡相見

落得熱淚滿襟 到何時 在何處 才能找到我 親愛的母親

母親母親 孤零零 像海角的一盞孤燈 為了尋找晶晶

春夏秋冬 黃昏黎明 母親 母親 多次夢裡擁抱

落得熱淚滿襟 到何時 在何處 才能找見你 苦難的晶晶



中視 - 長白山上

「長白山上」這一齣戲是中視在 民國59年12月21日至60年3月13日所製播,

該劇由周一到周六每晚8點播到8點30分,每天只播映30分鐘共播映70集。

當年收視狀況幾乎把台視打到仆倒,電影院及其餘娛樂業更是叫苦不迭──

那時的電視已獨沽一味成全民入夜以後最佳娛樂,『長白山上』不消說,成了台灣全境那兩月間的黃金話題。

這一齣戲,原是中視為慶祝中華民國六十年的來臨,傾全台之力打造的巨獻。

當時由姜龍昭策劃製作,由本身也是編劇高手的他,聯組王生善、吳宗淇、蔣子安四人編劇小組。

而中視所有演員班底無一不輪番上陣/號稱中視開台以來空前陣容.....

而成果是名利雙收,不僅斬獲當年金鐘獎最佳電視劇獎;也同時獲頒新聞局年度最佳娛樂節目獎/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獎。

姜、王、吳、蔣等四位編劇也因此劇榮獲文藝界最高榮銜「中山文藝獎」。

該劇主要演員有吳風(飾敖天龍)為該劇男主角、邵曉玲(飾賀蘭姑)為該劇女主角。

方晴(飾沖喜媳淑萍)、左右(飾五虎幫大當家金大鬍子) 、郎雄(飾二當家獨眼龍) 、劉明(飾三當家白寡婦) 、張復民(四當家刁大鵬)、李芷麟(飾五當家黑妞)

另外演員還有洪濤(飾賀慶山堡主) 、朱磊(飾大柱子) 盧碧雲、沈雪珍、凌音等。

《長白山上》的劇情是述民初長白山上兩村落的明爭暗鬥,其一為佟家屯,另一稱賀家堡。

此兩村起先在一些支微末節上鬥氣,彼此各有心結;而佟家屯為正派部落又有俠客敖天龍護航略佔上風

而賀家堡堡主賀慶山(洪濤)氣勢雖弱,但憑藉其狡詐本性及手下之一干小人之助虐,仍俟機頻頻使陰.....

這劇一開頭即落力於營造兩村落之對峙而掀起第一波高潮...

繼之鬍匪「五虎幫』忽由外界入侵───兩部落不得不收拾起平素的貌合神離,而聯手對抗鬍匪....

兩村的合作,因賀家的居心叵測,因而埋伏諸多不可揣測的變數...

其中最大的危機,即起於賀慶山意圖趁鬍匪攻擊佟家屯時獨占灌溉水源,

幸好他正直勇敢的女兒賀鳳姑,一來深覺其父作法卑劣;二來她芳心已傾向佟家二少爺.....

於是巧心折衝/調解和濟.....終於說服其父同心共抗外侮。

而五虎幫眾頭目雖以惡煞面目登場──但個個敢作敢當,倒也旗幟鮮明地顯露另類英雄本色──招徠觀眾人氣之鼎盛居然亦不輸正派陣營,,,

於是乎節目後段,幾度峰迴路轉,居然連鬍匪也改邪歸正,佟/賀/五虎幫三方化敵為友──眾英豪遂聯手對付入侵的日寇。



這劇中有個超搶眼的角色特值一提,那就是演沖喜媳婦的方晴;她由墊戲份的小角色一路加戲──到後來卻鋒芒橫壓女主角賀蘭姑──成了眾人爭睹的第一紅角!

但在那白色恐怖的時代──就偏偏不少怪事會莫名地爆出───這個高人氣的黑馬角色,在戲劇高潮正節節高張中卻忽然失了蹤!!

事實上,不僅如此───這也是方晴最後一次在三台連續劇露臉──這底蘊挺複雜,就留待下回有機會再聊了。



像長白山上這類北大荒的俠義故事,靈感會否來自司馬中原的小說『狂風沙』固難定論....

但在這亞熱帶的地域(可能大部份生民一輩子沒見過風雪....)

而居然也能靠大把大把灑保麗龍粒....營造出那一團祖國雪原的迷人氛圍───進而引翻趨之若鶩/眾皆不疑──的空前收視潮?!!

只能說──只有於時移境遷的今日,方能迴思此中之蹊蹺了

  

長白山上

作詞:王善為  作曲:李中和

長白山上的好兒郎  吃苦耐勞不怕冰霜

伐木採蔘墾大荒呀嘛 老山林內打獵忙呀嘛 哼唉嘿唷(哼唉嘿唷)

長白山的東鄰藏猛虎 長白山的北邊兒有惡狼

風吹草低馳戰馬  萬眾一心槍上膛

掃除妖孽重建家邦 長白山上的好兒郎  吃苦耐勞不怕冰霜

伐木採蔘墾大荒呀嘛 老山林內打獵忙呀嘛 哼唉嘿唷(哼唉嘿唷)

長白山的東鄰藏猛虎 長白山的北邊兒有惡狼

風吹草低馳戰馬  萬眾一心槍上膛

掃除妖孽重建家邦 掃除妖孽重建家邦



老歌LP蒐片一得───三台連續劇與其主題曲淺覽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孤女的願望』與『花笠道中』



五○年代,『孤女的願望』這首台灣歌謠響遍大街小巷,堪稱是那個時代最醒目且具象徵意義的流行曲。

那是台灣剛藉美援站穩腳步,並摸索著靠加工業帶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年代....農村的失學貧苦勞動者因此大舉流動──

紛紛湧往人生地不熟的各大都會,盼望靠努力打拚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當時,台灣物資匱乏,生活普遍困頓,單靠做工幫傭收入實屬微薄──但那一整代的工僕階層踏實認命/咬牙茹苦撐了下來──

只因為對未來懷抱了宛若睹及隧道微光的希望。而當時的社會倒也活力蓬勃/機會遍地,的確令底層下民普存"愛拼就會贏"的拼搏意識....

但縱然如此──一大部份埋身於暗無天日/污濁吵雜之工廠──幾乎終年無休的那些悲苦小學徒/生產線女工,生活可想而知是既艱辛又孤寂....



「阮想要來去都市做著女工度日子」、「若是少錢也要忍耐三冬五冬,為將來為著幸福甘願受苦來活動」.....

──葉俊麟筆下如此剔透的心理摹繪,藉由陳芬蘭那情摯急切/無處不透著悲憐的稚嫩歌喉娓娓道來──

幾如那歌中孤女正於聆歌者耳畔聲聲求援般,絲絲摧人心肺...更不用說那幾百萬個感同身受的低層勞動群了!

筆者的童年也曾重疊於這歌流行時的歲月,那時我住居的南部小鎮──每個店頭幾乎都是全年無休的──

老闆學徒由早至晚埋頭苦幹的景象於今仍是印象猶新....

而家母經營著一家規模中等的製衣坊,身旁更不時活動著十幾個離鄉背井之姨姐的蹤跡──如今回想起來,

那些於遙遠歲月前,鎮日埋頭苦幹──收工後則擠睡於一間窄屋的女工身影,似乎也談不上有何娛樂休閒可言──

這──或也是此歌擊中心坎的目標群罷?!

話又說回來,那時的人雖困頓勞祿,但似乎總能苦中作樂/自尋排遣....

譬如入晚後,小鎮燈火闌珊的街道上盡是散步閒聊的人群....鋪席出凳/左鄰右舍大開龍門陣....

無所不在的收音機電台則聲聲入耳成那歲月的固定背景。



『孤女的願望』一曲和五○年代諸多台語名歌殊無二致──均取自東洋曲調。

原曲是美空雲雀所唱的電影『花笠道中』主題曲;這是一部古裝任俠電影。年方少艾的美空追隨片中的大俠遊走於江湖道上;

片中載歌載舞的風格倒像是部歌舞片型式的公路電影──片名『花笠道中』意即"戴著花斗笠的旅程";故而主題曲歌詞盡是吟風頌月的旅途記趣

倒未必有葉俊鱗新填詞那樣深刻的意趣與社會關懷.....

但日本於二戰慘敗後,東瀛全境瀰漫空前蕭索與悲觀──當時流行曲多少沾有幾許哀愁味的共通特質,不自覺也會牽動隱約的幽思

──就算是表面輕快者依然──筆者曾偶見及日本長者於回味此歌當年況味時,居然也有像我這類台灣人於回味『孤女的願望』的相同感觸

──雖然花笠道中原詞其實輕鬆許多....

我想這其中底蘊是來自此歌誕生的時代背景──蓋當時的東京正由凋敝中復起,大量鄉村人口匯聚這百舉待興的首都成了地鐵/高樓工事的廉價勞動者;

此日人身為離鄉眾工之其一,自不免將此歌觹刻於腦中那既酸又苦的回憶裡了.....



花笠道中

作詞 / 作曲 米山正夫



これこれ 石の地蔵さん



西へ行くのは こっちかえ



だまって居ては 判らない



ぽっかり浮かんだ 白い雲



何やらさみしい 旅の空



いとし殿御の こころの中は



雲におききと 言うのかえ



 

もしもし野田の 案山子さん



西へ行くのは こっちかえ



だまって居ては 判らない



蓮華たんぽぽ 華(はな)ざかり



何やらさみしい 旅の空



いとし殿御の こころの中は



風におききと 言うのかえ



 

さてさて 旅は遠いもの



田舎の道は つづくもの



流れて消える 白い雲



やがて蓮華も 散るだろう



いとし殿御と 花笠道中



せめて寄り添う 道の端



『孤女的願望』



作詞:葉俊麟 作曲:米山正夫





請借問播田的,田莊阿伯啊,

人塊講繁華都市,臺北對叨去,

阮就是無依偎,可憐的女兒,

自細漢就來離開,父母的身邊,

雖然無人替阮安排,將來代誌,

阮想欲來去都市,做著女工渡日子,

也通來安自慰自己,心內的稀微。

請借問路邊的,賣煙阿姐啊,

人塊講對面彼間工廠是不是

貼告示欲用人,阮想欲來去,

我看你猶原不是,幸福的女兒,

雖然無人替咱安排,將來代誌,

在世間總是著愛,自己打算卡合理,

青春是不通耽誤,人生的真義。

請借問門頭的,辦公阿伯啊,

人塊講這間工廠,有欲採用人,

阮雖然還少年,攏不知半項,

同情我地頭生疏,以外無希望,

假使少錢也著忍耐,三冬五冬,

為將來為著幸福,甘願受苦來活動,有一日總會得到,心情的輕鬆。



比對兩歌的詞語與曲思之契合實在不由驚歎葉俊麟改寫之高明──

許多人甚看輕由東瀛歌改編的台灣歌謠,但優秀詞人所能發揮的功力實不宜小歔──此即一例。



陳芬蘭原唱的此曲是1959年由高雄的亞洲唱片以黑膠唱片發行;當年銷量應是不小

(陳日進斗金之勁,令街坊不免因之眼紅──故而當年有個難辨真假的謠傳:

謂陳父的瀕倒鐵工廠居然因此轉危為安──也不知確否?!)但從古早到現在筆者倒從未親睹此黑膠現形過

幾十年來聽的都是收音機的窄頻聲響──直到1990年前後,買到亞洲唱片於小蔣的抑台鎮壓行動後憑倖存母帶新出的一系列cd....

才真正領略到當年文夏、紀露霞、鄭日清等昔日台語歌旗手的朗暢風采,也才確實能感受這『孤女的願望』的懇切哀鳴於更逼真的重現後有多動人!!

說實話.亞洲這批四十年前的老唱片,除了樂隊水準參差不齊,倒也擔得起發燒唱片之稱譽──歌聲既暖烘又飽滿──我猜應該是全套真空管配備的現場錄音

這一系列cd也有點像是音響系統的試金石──我發現越是複雜系統,或強調解析聲色者少有讚詞;而用英系喇叭或是古董號角又或偏好LP體系者則泰半叫好....

當然這總是題外話了,識者自知。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秋直美“ちあきなおみ”──“夢幻歌姬”◎ 千秋直美“ちあきなおみ”──“夢幻歌姬”

( 此地無人不聞其歌:‘喝采’卻罕識其人的絕代歌手)



千秋直美,1947年9月17日(昭和22年9月17日)生于東京都板橋区。

四歲學踢踏舞,五歲初登台,隨後巡演各美軍基地;於十三歲時正式開展歌手生涯。

起初以爵士及搖滾為主調於各咖啡座/酒館附設舞臺任伴舞歌手....

俟後苦練演歌,並拓展外場即席表演經驗──曾擔任名歌手橋幸夫的墊檔藝人──逐漸儲備其日後一鳴驚人的歌唱實力。

她歌唱生涯的轉捩點是通過哥倫比亞的廣播試演後拜作曲家鈴木淳為師;

在1969年(昭和44年)推出唱片首作「雨に濡れた慕情」。



處女作的宣傳重點強調其“魅惑のハスキー.ボイン”(魅惑的磁性歌聲)。



千秋直美的藝名就一演歌手來說,算是蠻另類、也挺新潮的。

不用漢字習用的姓,而將與她演藝生涯有提拔之恩的兩個人當中,各擷取其一,併成 千秋.直美 這個前後均為名字的組合。



她開始成名是來自第二炮專集「朝がくるまえに」當年銷售額突破二十萬枚,已算擠入小紅星之列....

1970年(昭和45年)的第四曲「四つのお願い」成績越發突出大受歡迎,

並一舉在第一届日本歌謡大賞得到放送音楽賞的大獎。同年連發的「X+Y=LOVE」銷路亦屬不俗.....

在最幸運的一年中,這位才貌驚人的歌手終於招來NHK紅白歌合戰的青睞,首度與其前輩偶像並列於這東洋最輝煌舞台.....

事實上,她的初露臉於巔峰期的紅白觀眾來說也是一大驚豔──性感、美豔、幽默、朗爽兼而有之.....

不僅預示一名新巨星的誕生,也奠立其以現代風格融入演歌風情的獨特魅力.



而1972(昭和47)年以「喝采」奪得日本唱片大賞,可說是她演藝生涯持續不墜人氣的首度攀達巔峰....

連遠在台灣這隅的演歌迷也少有人躲過她魅力的轟襲──記得手腳飛快的甄妮也立即翻唱.....

甄妮的翻唱曲老實說不算太壞;但這歌的魅力委實驚人──當年街頭巷尾傳唱不歇不說.....

直至三十年後,談起喝采這歌名──曾活過那時光的已入中年人──依然是如雷貫耳!

縱然有絕大部份人──從未知曉千秋直美這原唱人!

的確,千秋直美壞在老是以這“ちあきなおみ”難搞的拼音名行世,對台灣演歌迷來說總顯憋扭難記.....

故而一票人印象中只記得翻唱手甄妮「喝采」的淺酌低唱也就難以避免了!



她在1978(昭和53)年與演員郷鍈治締結連理,不同於一般演藝人員離離合合/草率结婚的胡亂態度。

千秋直美極端珍視其婚姻生活之程度──令之隨即公開宣稱會收斂演藝事業──她說:

『....不再無謂追逐唱片暢銷度....今後只想一步一腳印/全心專注自己想唱的歌。』

於是進入幾乎無新作的半隱退期。

1980(昭和55)她以女優的新姿態出現在電視連續劇中,算是重新現身大眾焦點,但並不是太活躍。

這期間較炫目的演出是在1983年降旗康男的名作『居酒屋兆治』與高倉健同臺;

而1984年的『瀬戸内少年野球団』偶現的身影也頗具光彩....

1992年,她因先生郷鍈治肺癌過世,斷然退出演藝圈,從此成了日本歌迷口中〝夢幻之妖姬”。

雖說新作完全停擺──但原發片公司回應廣大千秋迷的頻頻呼喚,仍每年定期以不同風貌出千秋各式合輯。

到2008年為止,HMV暢銷榜,千秋直美赫然仍在列。

Chiaki Naomi的獨特魅力

由踢踏舞者兼爵士歌手轉入演歌手的獨特經歷,以及十來歲即輾轉流連各江湖舞台的辛酸生涯,讓她的演歌呈現完全不同傳統演歌手的殊異風貌,

她的演歌,初聽沒有一般演歌歌手刻意加重/極端雕琢的那類風塵氣息/職業技巧,但越是隨興不拘束的歌聲,越發蒼涼得令人悸動。

她的歌聲比其餘女演歌手豐潤而厚重──論者常譬喻她是演歌界的BILLY HOLIDAY──形容她在演歌的濃濃哀愁中,又加入一股都會風的滄桑感及洞徹世情的那種銳感與溫暖....

〝夢幻之妖姬”之豔稱的由來也是因其迷眾形容其歌之蒼涼──近乎:

“....令人毛骨悚然,像由冥河之彼岸望向煙霧迷濛的人間禁地.....頓感既清澄寂寥又殘留一絲仍在人間的現實感.....因而感動不已...”

甚至因此譽為足以與美空雲雀並列為二十世紀的兩大天才演歌手。

當然她的份量是否能與美空並肩是頗有疑義;不過她的歌與美空一樣──

是別的仿者絕唱不出其神韻;而她唱別人的歌卻又別開生面──甚至比原唱者還精采.....

(譬如她唱小林旭、八代亞紀和森進一的歌)



HMV常售的十幾款千秋直美重刻CD集──筆者買過四部合輯,發現這此中錄音優劣相差甚巨;而聽她的歌,錄音品質卻又有決定性之差別

我建議如有興趣一試千秋的歌可挑兩張以上的合集音效均有再等化過,品質較優異。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唱盤設計與製造:對好聲唱盤的觀察與DIY心得。●



part 1

《前言:》

LP播放系统原理說來簡單,它靠單純的機械震動来來讀取複雜的音樂訊息.

一個轉盤加一支唱臂---由愛迪生發明的簡單設計----卻有綿延百年/無比神奇的效果----簡直可說是科學史的一大奇跡.

也由於其方式太過簡單/太以直接,故而每個關鍵組件都要做到環環相扣/無比精確....

才能真正達到---其原始設計中,由唱片溝紋中挖出純淨音樂訊号的基本構想.

個中玄妙/不一而足....總之,此中包含學問複雜無匹,可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而最核心的待解課題:

就是唱針在隨音槽運行/一路撿拾音槽訊號時,所有相關組件必須全力致力於排除外界干擾.

也就是說除了專心撿拾音溝的震動訊號,其餘震動都屬必須排除的有害物.

LP唱盤設計的終極目標:無非即是用盡一切可能手段去屏除有害震動的無止盡奮鬥.



.震動的來源:



從前的廠家認為影响唱盤的震動全是由外界傳来的,所以基本的對付方策都是以彈簧避震來加以解決.

而這方法確實簡單有效,故而延用有年---幾乎成了唱盤的招牌風貌.

但更致命的---唱盤本身的震動----始終未受正視!!

說來也算諷刺的是----要到CD崛起/LP產業被逐出主流後,

方由CD唱盤的缺陷中,學得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竅門:

也就是唱盤本身的震動為害不僅不亞於外在震動,且猶有過之....

而若有效率/系統性地清理內部震動的種種弊端,不僅可令LP盤立即脫胎換骨,更展現比現有數位軟體更富音樂味的無比潛力...

至少在現今階段,它已充分顯露不凡本色---就算不是比CD更優越----至少是最能滿足愛樂老饕的耐聽要求.



.唱盤震動的種類:



一. 低頻震動:

低频震動由以下原因引起:

1.物料不勻----這包含選料太差,致材料本身的密度不等,或混合材質的接合不良.

2.轉盤加工精度欠佳----外緣真圓度不足;中心孔開孔失誤;軸承垂直度偏差;軸心失準;軸承與套筒接合不良等等.

這幾項因素都會令轉盤運轉時毛病叢出不窮----形成晃搖失衡,低頻震動由此而起.



二. 高頻震動

高頻震動則更是備受忽視---這類震動是唱針撿拾音溝時摩擦而生的,

在LP獨霸時代,大家都習焉不察音場背景的毛燥吵雜和濛霧污糊;要不即是高頻偶而會飆起的毛邊銳聲現象....

至於唱臂也會接收喇叭放音時的巨大震盪,並一路回饋到唱針和唱臂訊號線,產生連鎖性的反應.

對喇叭而言:高頻震動為害甚至比較易察覺的低頻震動為烈---唱盤亦不例外.

所以新的設計如walker如kuzma如clearaudio如verdier----透明度如此之高/呈現以往從未之見的澄澈境界....

即是不止已抓出此臭蟲,且對此已有妥善對策之故.



part 2:

《馬達與轉盤》



唱盤的先天宿命是:必須絕對靜音的機器,但運作的核心卻全仰賴噪音不斷/缺點一籮筐的馬達來轉動。

所以唱盤設計的首務無它:就是儘可能用上最好的馬達──以達到轉速既穩定,而馬達的震動降至最微的基本要求。

(老經驗的黑膠迷都很清楚──唱頭感應之敏銳幾乎是無所不至──就算貼耳無聞之微響,在唱頭的照妖鏡之好幾倍放大下依然一一現形。

更不消說──『轆聲』──這嗡嗡作動/由馬達傳到唱頭的騷響----允可稱是唱盤設計問題的首惡之一。)



至於轉速不勻,不但是中下級唱盤的沉疴宿疾,連極高價的名盤也未必真有解決之道。



因此認真尋求對策之廠商常見的手法有二:

一.投入略高成本----採用更精密的馬達。

二.運用重盤的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即運用慣性原理──轉盤的質量越高,慣性即越大/愈不易停止。

如此一來即可同時解決『轉速不勻』和『震動』的影響。

不過重轉盤需大扭力的推動;而『扭力大又要震動小』基本上是個兩難;故而像某些昂貴的舶來品(如瑞士maxon)取價會高出凡品數十倍殊可想像....

取巧之道就像N牌這般:配個低扭力的廉價馬達,而用家就得辛苦些──用手推一把....(這場景就如同老玩家對付那皮帶鬆脫的古董唱盤如出一轍)

殊不知馬達的功用其實並不止於啟動轉盤之單一任務──按verdier的説法──它還賦有『監測轉盤動態』『隨時踩煞車/加油門』的"主動控速"功能.

verdier說法史有明證──蓋LP史上的經典唱盤:如EMI/如GARRARD──馬達都非常碩巨/扭力超級強勁──這或許是美聲一大關鍵!

類似N牌『小扭力馬達』這類別有掩飾的囈語──說實話──不宜輕信。



直驅盤出現時間較晚,1970年由日本松下推出Technics SP-10帶動風潮後,東洋直驅盤大軍真可謂是漪哉盛乎/紅極一時。

殊不知德意志名廠EMT方才是直驅盤之元始天尊!(但它的直驅盤之口碑未若其惰輪盤及皮帶盤。)

直驅盤的作法,是將馬達與轉盤合而為一(馬達與轉盤套在一起),轉盤本身即是馬達的飛輪──算是相當富創意的手法。

直驅盤的好處除了擺脫皮帶之外,啟動速度快也是一大優點──大扭力的馬達幾乎可說是即轉即停──對講究操作速度的廣播電臺業正中下懷,但對家用者來說並無絕對好處...

而且馬達品質精良與否(低抖動/無轆聲)正是直驅盤的一大罩門──這也正是配用劣質馬達之廉價盤拖累直驅盤整體評價.....

於如今猶殘留不佳惡評之底蘊。



但第一流的直驅盤如KENWOOD 0D如DENON/SONY的廣播台級旗艦直驅盤──甚至早在第一代SP10問世時──

那刻板印象中馬達與轉盤成連體嬰的場面其實早就不成立了。

頂級的直驅盤事實上是更像磁浮盤──轉盤和馬達是成磁浮分離狀態──也就是說,根本不是道聽途說者所謂:馬達震動會直接延軸承漫延往上的那種謬論。



直驅盤现在已成絕跡巨獸,很少現身一般市場,但如果常看STEREO SOUND當知道不少老仙角總會珍藏個一兩部,EBAY上似乎也有水漲船高之勢。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空雲雀(1937-1989 )及其嵐山紀念館(1994-2006)



美空雲雀原名加藤和枝,出生在橫濱市一個韓僑家庭.愛唱歌的父母在漁市討生活,屬第一代的朝鮮移民.

太平洋戰爭期間,和枝的父親增吉應召入伍,在榮征送別會上,不足五歲的和枝居然展現早熟的歌唱天才,技驚四座地獻唱了幾首動人的送別曲

讓鄉親既驚又喜,也啟動了雙親望女成鳳/藉此翻身的奇想.

於是母親喜美枝帶著美空雲雀四處亮相----由參與勞軍演出大打其知名度.

戰後,父親增吉無恙歸來,遂更積極成立"美空樂團",不計酬勞/大小通吃地在滿目瘡痍的縣境內接洽各種演出機會,逐漸打開了天才少女美空的名氣.....

一九四七年(昭和22年)當時的著名歌手音丸看過美空的表演後,決定將之納入其巡迴演出之幕下----這是她發跡的肇始.

美空全國沸騰的第一隻名曲"蘋果追分"原先即由音丸首唱,而承蒙師父厚愛的她於十二歲那年,在戰後少數開拍的一部電影中獻唱此曲,居然捲起了空前少見的狂潮...

美空雲雀自此不僅輝煌踏上影歌雙棲的紅星坦途,也從此成了上世紀東洋歌壇的第一人.



既是低層出身又是倍受鄙視的韓裔,美空成名之艱辛自非外人所能想像,加之東洋藝能界普為黑社會(諸如山口組等)龐大地下勢力所把持也是存在事實,故而美空生前最受非議的正是與山口組來往極密的關係....

而她本人行事霸道/架子擺足的作風也是眾人皆知----故而其人風風雨雨的婚姻,和小林旭好事難諧的若干誹聞...

甚至於病篤時回去北韓故鄉亟求奇跡等往事俱都引發不小風波,自是其人風格與影響力非同小可之一証....



美空雲雀紀念館是在一九九四年三月開幕,搜羅了她出道以來,到五十二歲過世之前發行的唱片/影片,包括台灣民眾熟悉的蘋果追分/赤色太陽/港町十三番地/逝水人生等名曲.

除了影音資料,紀念館還蒐集美空雲雀影藝生涯的大量紀念品---包括各式意義重大的紀念服裝/飾品/照片,以及筆記本/劇本...等等.

設立紀念館的初衷:當在為這位昭和歌壇女王與日本國境內外天量般的影歌迷之間,搭起了一座連繫互往的橋樑,讓繫懷她的前後代歌迷可隨時追往憶舊.

或更特殊的:如以往筆者曾提過的---提供如新新聞楊總編這等非歌迷代替其祖母歌迷到訪,順便為自己贖過的一個機會.



美空雲雀嵐山紀念館我於去年閉館前曾趁賞櫻時順訪,因同行者皆為不識其人的後輩,我也不好撇伴獨入,但也注意到門票似乎不便宜....

不過觀眾頗不少----當時並沒意會會有閉館的危怡.

畢竟以珍惜文物資產著稱,又是東洋藝能界第一天后之寶殿的嵐山勝地----遊人如織/雅客紛來,而一座占地不太亦不奢華的紀念館居然也難以維持?!!

我第一時間聯想到的:美空的影迷看來是已竭盡凋零;接下來,演歌氣數諒必也日近黃昏----如筆者這般遠在寶島還聽著美空的歌動容不已的末代歌迷,應該和東瀛的同種行將絕跡...



追得一日算一日吧.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看了隔壁店bill桑開的talking

show像是日本的能劇,一段過程拖得死久,氣不夠長看不過去了,決定和他打對台,喜歡輕橪慢吟/庶民情調的儘可向bill桑處報到;我這邊則是特急列車-----像日本人下電車一般一律急行軍衝向目的地,沒那種鄉巴佬東張西望的情趣-----only

infos,men!!



(事實上,逛東京早疲了,在此,只講逛東京音響店的心得.)



老實說,此回去前也計劃要找空檔去吉祥寺/自由之丘/下澤等郊外新興區走走,單眼相機三套鏡頭組也扛了,結果幾個地方分別只呆了各半個鐘頭,一方面是那類郊區住商混合式的景緻也太平淡,二方面花心思在hi-fi上也太耗神,以致於連第一次去時驚豔無比的代官山/惠比壽/表參道環圍也頓覺索然,遂決定全泡在新宿/秋葉原的音響店集中區.



(坦白說,十年不景氣下來,東京早成了停滯狀態,我感覺到前兩年新宿南口高島屋開幕/century大樓始業,或是東京這最後一波的迴光返照;要看新事物我看真要向美聯社等一樣轉向上海去了)



OK,進入主題,四年前在紀伊國書屋曾買過一本日本音響店全址指南;那時傻傻的還真一區區地尋去(日本那種沒路牌,只有町目地號的方式,真會把人找瘋);結果發現那些郊區小店都是別有癖味的個體戶;除非你真想找古典銘機(像SIEMANS那類半世紀前的名品)否則有看頭的名店都集中於大阪/名古屋/東京三地,但共通的一點,只能買東洋國貨,進口品貴得半死,根本非我尋常百姓買得起的,而且真正好貨一律高價,絕無便宜可趁.....



這回,去時----印象最深刻的,是發燒零配件尤其是發燒線已成真正的生意,各店都獨立出一大片空間專營此類物事;東京最大的dynamic

audio甚至用最黃金的一樓店面展售空前陣容的各國名線;避震錐之多之怪,東京大概也是舉世第一........

炒作超高音單體,似乎東洋人更似乎已至歇斯底里的地步.......



據我的經驗,東京有數家店是非去不可----分別是sound box/audio

union/hino/koizumi電氣/以及dynamic在秋葉原,相模原的四五間分店,特別是5555旗艦店-----這棟高達七層,越往上越高檔的東京第一大店;頂樓現在是avalon

diamond及b & W 鸚鵡螺坐鎮:我去時B & W是以marantz新旗艦9s

mono三百瓦後級共八部,堆成一落小山亮瑩瑩發著高貴無比的紫藍光在伺候著......店內裝潢之考究/氛圍之貴氣;最主要的是蕩漾一股沉靜的賞樂情趣,都是別處少見的;我這一個外國人,逐樓這麼逛下去,忽然有種異樣的幸福感,這麼多年的多般營造,不正是在追求一種雅致的情趣----某類像漫步在米蘭古城,週遭間竟全是詩意氛圍的感受.......

(PART 1....待續)

























(part 2)



5555旗艦店七樓既有avalon/b&W頂級貨,訊源自是不差;LP主力是外型雅致的AMAZON盤配HIGHPHONIC臂(剛好是我用的系統),而數位源有DCS旗艦三套裝/teac旗艦/accuphase

sacd盤......總之,一路排開可說金光燦爛/美不勝收.......hovland前後級繼在香江/歐美等地捲起一陣風潮後,也在識貨重質的東京開始佔據了首要的焦點;秋葉原/新宿主要的三大店家不約而同都是以此為鑑聽機,可見此廠前途可卜.....

5555的另一賣點是一樓有面耳機牆;從stax/akg/koss各路貴機一路排開號稱有55部頂級耳機隨時開著,顧客愛聽哪部儘可自行動手......包括昇壓器/放大前級等亦是,總之,因此聽得不亦樂乎是也......



在離外神田稍遠的soundbox則又是另類情趣......

在我最迷古董名器的五年前,遍尋不著garrard的惰輪盤的當兒,卻在入門的第一刻,就見識到嶄新晶亮的301盤橫置成排少說也有二十來部的超大陣仗.......古典喇叭更不消說;幾已成絕品的JBL

PARAGON不僅有賣,更擺了上三套;tannoy

autograph,siemans號角,以及各式各樣從未之聞的罕品私珍,更是叫人眼花撩亂......

只能這麼說,日本真是古董銘器的天堂,只愁沒錢否則真沒啥買不到的.

該店的標價呢?!不消問了:大概只有他的那些買少見少的唱頭零配件還勉強入得了手:年年去都是去挑那些以往只在前輩家曾瞻仰過的名式昇壓器及二手唱頭;十幾年過後,這時中古價還勉強供得起,但最主要的還是滿足一下懷古癖,讓以往未曾品味過的美聲,多少能回甘一番.....

(PART 2 待續)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http://i658.photobucket.com/albums/uu302/astia/0-MO2-1.jpg[/IMG]
oberon在電影中的喬治桑扮相
[IMG]http://i658.photobucket.com/albums/uu302/astia/oberon-_a_song_to_remember-1.jpg[/IMG]
一曲難忘
[IMG]http://i658.photobucket.com/albums/uu302/astia/180px-Liszt_1858.jpg[/IMG]
四十七歲的李斯特
[IMG]http://i658.photobucket.com/albums/uu302/astia/george_sand-1.jpg[/IMG]
喬治桑
電影與史實中的李斯特與蕭邦----由"一曲難忘"電影談起
[IMG]http://i658.photobucket.com/albums/uu302/astia/oberon-_a_song_to_remember-1.jpg[/IMG]

1945年的蕭邦傳記電影《一曲難忘 A Song to Remember》
是一部為求戲劇效果不惜大幅扭曲史實的音樂片.
但編劇精心改造的情節倒也不失洵美;而且蕭邦音樂配上古典情境自是浪漫保證....所以此片亦不無可觀....
在此就先將電影的故事略述一番,但重點倒不是要談主角蕭邦,而是影片曾提及的與之在巴黎密切交往的同代鬼才李斯特.
因為之前看過三、四部同代音樂家的電影----不約而同都提到李斯特不僅氣度高人一等,而且識人之明無人能及的諸多優點.
特別是他天性裡不知嫉妒是何物的那種神人般的品格----乍看之下頗難相信---總以為是電影編造的胡扯!
直至翻閱史冊,方證實史實更尤有過之....才不由歎服!
總之----和李斯特同代的音樂家如蕭邦、舒曼、白遼士、華格納等人人品均有小疵;唯獨李斯特的氣質與好性情遠超乎其同儕,
尤其是他的重義輕利/忠厚仁慈....,俱俱令他那些自我膨脹的知交汗顏---
且借句(少為人所喜但對李斯特卻真心欽服的)華格納的評語:「李斯特就像十字架上的基督,對別人比自己更關心,常常準備著為別人犧牲....」
在此就藉此片為引子,談談我收錄的李斯特的軼事....
       
        【《一曲難忘》電影本事】
電影是以蕭邦的童年開場:蓋蕭邦幼年在德籍恩師的指導下,已以天才神童之稱蜚聲國內外,但因家貧---以致一蹉跎十年---
始終無法應允在巴黎開演奏會的邀約.....直到十九世紀 二O年代沙皇加緊壓榨波蘭之時,才被迫流亡巴黎.
在流亡前的風雨時刻,蕭邦熱血沸騰,屢屢參與反抗軍的地下活動,
這緊繃的反抗意識終於在他表演的某場音樂會上爆發,因為他得知沙皇派任的新波蘭總督剛入座,
既氣憤此人破壞他的演奏心情,亦心覺須表明其抗暴意識,於是忿稱:他拒絕替沙皇的劊子手演奏---拂袖而去,於是惹來了一場即將就逮的牢獄之災.....

為避開這緊急迫害,他偕同恩師從華沙逃去巴黎---以此為起步,開展了他滿懷憧憬卻前途未明的音樂人生.
初抵巴黎,他倆興沖沖前去一會十年前寄來締約函的巴黎經紀商,
未料回應的卻是一場錯愕的挫敗.....
蓋當初此經紀商殷殷期盼的,乃是當年的波蘭神童---而今神童已成年,意興也就索然矣....
於是師徒二人窮費口舌無功後---正待放棄,卻詫聞大廳竟娓娓傳來蕭邦作品的彈奏聲.....
眾人趨出,方知正怡然自得地品賞蕭邦樂譜的正是當世第一鋼琴家----(也是以炯炯識人眼光著稱)的李斯特.
這是當世兩大鋼琴高手的初會.
不問可知---蕭邦藉李斯特之背書,當即順理成章斬獲了第一張巴黎演奏合同.

(李斯特甫一出手馬上顯露了他英雄本色的兩大特點:
第一他有絕步天下的鑑賞眼光----不只是蕭邦---包括舒曼、華格納等同代大家....
都是他先世人一步為之烙下巨匠的標記的...
第二他氣度之高/心胸之閎大古今少有---藝壇文人相輕本是常態
而李斯特則屬異類-----此節且容後再談....)

蕭邦認識李斯特後,不僅開啟了他其後絢爛無匹的音樂人生,也由他引介而與喬治桑締結了八年情緣.
這是他人生與藝術生涯中最多姿多采的一節;雖然這羅曼史是以狂喜始/而以悲愴終---但這畢竟是音樂史上最美的一場邂逅.
註定會是千古傳頌的...

而在這電影中正如我前言所述:"為求戲劇效果不惜大幅扭曲史實".
也特意編排了一段極美的傳奇,來襯托兩人墮入情網的綿綿款意----若不加深究---那戲劇效果倒是極其濃郁的.
這場戲,發生在喬治桑私宅.
話說,蕭邦初涉巴黎藝文圈----當然尚無藉藉之名.....
於是足智多謀的喬治桑,就串通李斯特設計了一個極其高明的/來將蕭邦引入勢利的巴黎上流圈的策略.
方法是由喬治桑發帖,以李斯特演奏為名---在其宅辦了音樂會.
於是在貴賓雲集的大廳上,李斯特宣稱此乃特別曲目----須講究幽暗情調而全場熄了燈.
於是在一片闇暗中,時而詩情/時而抑鬱的琴聲流蕩著----令全場感佩不愧乃李斯特之動容中....琴音奏畢/燈火復明.....
眾人方發現震憾全場的演奏者不是李斯特,而是陌生面孔的新天才.....
蕭邦自此一夜成名.

證諸史實,此片大部份情節都不太經得起考據----當然包括前兩節以及他離開波蘭的過程.
比如蕭邦去巴黎並非此片所敘的第一站,實際上他在這之前流轉於維也納柏林等地,已是小有名氣的鋼琴家,
根本無須屈尊求那一紙演奏合同....
而第二節則更是蓄意變造----這事與喬治桑全然無涉---而且是在蕭邦私人音樂會發生的.
熟諳西方樂史者,當知蕭邦是一位非常孤僻而神經質的天才,他很怕公開演奏---就連他最親近的知友雨果、德拉克洛瓦等人欲聽他琴音,
也都只能偷偷趴在窗下聆聽.....如是這般---蕭邦在演奏場上特意熄燈概屬常態.
而這段熄燈共彈的佳話既沒那麼戲劇化---在真實史實裡也是分兩段發生的:
據說在高朋滿座的某個晚上,李斯特一時興起表演了幾首蕭邦的曲子,中間因為過於得意,自己加添了幾個裝飾奏...
這就惹得蕭邦老不高興了---他冷冷地說:「親愛的老友,求求您---請你照著樂譜來....否則甘脆別彈!」
李斯特登時由坐椅上蹦起....「那麼你自己彈罷!」....看來有些掛不住臉.
這時,剛好有隻飛蛾掉入燈中令燭火熄了---眾人正待重新點火....
蕭邦卻一把攔住 ,說不用了, 有月光就夠了.
於是乎暢興而彈---用他那那感情如奔流的魔指毫不停歇地響了一個多鐘頭....
當他手指離開琴鍵---在座諸人卻已個個感動泣下;李斯特一把抱住蕭邦動容說道:「老友你是對的,像這樣的作品絲毫不容侵犯....
你是真正的詩人!」
「呦,這沒甚麼」蕭邦喜遂顏開地回答:「我们各有各的風格!」

這事發生的五天後,在同時同地的聚會中----李斯特央請蕭邦移上鋼琴座.
隨即叫人將燭火熄滅----於是在黑暗當中....李斯特附耳向蕭邦說了幾句---兩人就此悄悄易了座.
然後,同一首曲子行雲流水地響起.....圍坐賓客又再一次回味了五天前的同一感動....
未料琴音一停歇,燈火復起----訝見竟是李斯特在座----大夥兒自是一陣驚呼!
「你覺得如何?」李斯特問他的對手.
「我想說的正是眾人所認為的----連我都相信這是蕭邦彈的!」
「看吧!」這得意的演奏者提高嗓門「李斯特只要他高興,就能變蕭邦----蕭邦能變成李斯特嗎?」

十八/十九世紀西方大音樂家自莫札特以次,要不生活淒楚,要不脾氣怪異/病魔纏身....
能稱得上全然幸福的,大概只有孟德爾頌和李斯特兩人;而後者福壽俱足,兼又光輝一生可又更勝幾籌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邵氏電影"宋宮秘史":談貍貓換太子的歷史真相



五o年代凌波主演的宋宮秘史電影---重心是落在(正史上確實存在的)宋仁宗生母之謎;



但架構上,當然是偏向曲折離奇的民間傳奇風格----以迷離詭譎的情節來招徠普羅大眾.....



故事之荒誕不經/遠偏史實也就不難想像了----比如硬生生將原本毫無干係的包拯也扯了進來----



以成全這一代名臣(但實質上是民間吹捧出來的法曹圖騰)即是顯例.





關於這故事有兩類明顯不同的版本:



一是元代雜劇所敘:謂宋真宗之李宸妃首得皇子.....



而善妒之劉皇后封鎖此訊,並命宮女寇承御攜出此子欲行加害.....





寇宮女於心不忍但又徬徨無計....遂於原計劃欲加溺斃的橋邊戰慄徘徊..



此時相識的皇帝親信陳琳,適奉皇命外賞御禮,兩人遂合計將嬰兒藏入禮盒,帶與御弟楚王收養.





....若干年後,此子長成,楚王佯稱其子----帶入宮中謁見真宗.



萬不料劉皇后疑心如此之重一被她睹及此子酷似李宸妃的容貌後,隨即返宮拷問寇宮女....





寇內侍死守秘密而不惜撞柱殉身----這秘事終沒暴露.



而數年後楚王見時機成熟,委婉告之真宗.....苦無子嗣的皇帝驚喜不已遂立為太子.



此時劉皇后仍居正宮,真宗情知其妒---故而隱瞞不宣---且央之納為皇后養子...



而五年過後,真宗崩,太子繼位....即是宋仁宗.





仁宗即位後起疑其身世----遂由陳琳和盤說出----此時李宸妃早已謝世.



而皇太后名義上乃其母親,對之亦無可如何.....遂敬奉如常.



唯陳琳與楚王有迴護之功,大加封賞自不待言.



而已逝之寇宮女,忠義可感---故重起其墓,褒封為忠烈夫人.





至於電影所本乃出自京劇包公戲"貍貓換太子".



此時包公不僅由局外人升格為主事者,且一人多種身份---既是清正法曹/亦乃輔國大臣;



甚至跨刀,當起智計百出的刀筆師爺----無所不能-----大大滿足了小人庶民對公平法治的夢幻期望.



這個版本由包公出巡時被一陣怪風引到李宸妃落難處道起.....情節大家耳熟能詳...在此就不多敘.



而歷史真相又是如何呢?



這事得由真宗和他那來歷奇特的劉皇后說起:



劉皇后不僅是平民出身----而且是以再嫁婦身分,為當時仍為襄王的真宗所納.



她身世微寒,十三歲即草草嫁給一貧窮木匠,之後且淪落為浪民----一路由原籍四川,飄流至京師...



但至京師後境況更加惡化...就在山窮水盡---逼得其夫且逼其改嫁的關頭---



正巧襄王適在訪求小妾---條件是須富才藝----而劉娥剛好擅弄鼓樂---據云她起舞曼妙/秀逸玲瓏....



特有某種豔旎的風情....



這可能也是她備受青睞的底蘊.



總之,此事甚怪----堂堂皇嗣的襄王納一歷盡風霜的已嫁女子且寵愛不墬---



甚至在太宗得知將她攆出後他仍私下戀棧秘往---直至後來的立為正宮;十幾年恩遇始終不輟.....



更怪的是---她的木匠前夫,後來也跟入宮中,而且勒封主官/權勢不小.....



種種痕跡皆透露出真宗力求彌補的感激之情(或從另個角度懷疑--此中是否另有隱瞞)





真正緣故,傳統史家不可能明言,畢竟她終是皇統正后---筆者瞎猜:這可能跟她飄浪的那段歲月有所關聯...



由四川流落到開封的漫長旅程---對她的人生歷練/處事手腕或許會有極深刻的影響.



這證諸劉皇后在仁宗嗣位後曾垂廉聽政一大段歲月----頗有些鎮慑手段....



會否就是在那段長路飄零/浪跡歲月的江湖歷練?!---總之此中大有文章.





話又說回來----正因劉皇后不是等閒人物,才有後來這等偷天換日的膽大行動...



"宋宮秘史"電影中的李宸妃---仁宗生母----史上確有其人----她原本正是劉皇后的侍女,是尋常的宮女---



後偶因侍寢,懷了仁宗才進為才人.



而劉皇后久年無子,遂把襁褓中的仁宗奪為己子,並交與楊淑妃育養....



李宸妃不僅完全被剝奪親母的一切權利,也因此隔絕了與仁宗的一切接觸.



當時劉皇后勢大,這事就一直被隱瞞到仁宗即位,而李宸妃和劉太后先後故世後....



事緣仁宗生性純孝---在劉太后死後,仁宗號泣痛哭/食不下咽,遂令深知底細的楊淑妃一泄真情,



勸之曰:"其非帝母,帝自有生母"----這整個謎團方始揭露.....



仁宗當時的反應算是相當激烈----尤其聽過燕王滾火添油的啟奏謂:"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於非命"



立刻像翻了油鍋般大爆發---下令兵圍劉氏府第/聽候發落,接著大哭開棺/親自驗屍....



還好歷史真相畢竟不完全像小說戲劇那麼般惡意渲染----劉太后的確特意隔開仁宗母子,



但並無苛虐之舉(如電影所說令其孤寒目盲)更談不上故意謀殺.....



而說到底,劉太后也該得感謝宋代名相呂夷簡的深謀遠慮.



蓋李宸妃以四六之齡故世時,呂啟奏須厚葬---而劉則主依普通宮人儀禮治喪....



她是怕高規格儀禮會驚起仁宗的疑慮.



於是避開仁宗,責問呂夷簡:"一宮人死,汝提厚葬,莫非欲離間吾母子?!"



呂有備而來,從容答道:"太后若不慮及劉氏族人,臣自從汝議----惟若慮及族人,則喪事宜從厚"



這話一針見血---也算精明的劉太后當即一言驚醒....



於是旋即下詔以一品之禮安葬.而呂夷簡作為一代名相的縝密思維,則是私下再多裝了道保險----



不僅是厚葬----而且是以皇太后服飾裝殮,更用了最高檔的水銀棺.





這番折騰果然在幾年後仁宗開棺驗屍的那瞬間,發揮了絕大功效----從而避開了一場腥風血雨...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藤澤作品以往拍過不少電視劇,但唯有2002年山田洋次帶頭開拍黃昏清兵衛,才掀起一波電影熱潮.
目前共拍了八部:
黃昏清兵衛2002真田廣之 宮澤理惠
隱劍鬼爪2004永瀨正敏 松隆子
武士的一分 2006 木村拓哉 檀麗
蟬時雨 2005 市川染五郎 木村佳乃
山櫻 東山紀之 田中麗柰
必死劍鳥刺 豐川悅司
花痕 北川景子 田本雅裕
小川之邊 東山紀之 菊池凜子

2011開拍的小川之邊仍未公映;前七部我倒看全了.
最好的,我推黃昏清兵衛與必死劍這兩部,其餘雖略遜,但至少都頗具韻致 ----大概是藤澤的作品特具的氛圍和一股輕愁感十足引人罷?

這是2010年由中西健二執導的【花痕】;編導演均弱,糟蹋了一個好故事.
藤澤小說的幾個異質性:女劍客/壓抑的宿命感及以有幾分丑感的男主角登場溶於一爐,故事的結構完整更甚於山田洋次據以改編的隱劍孤影抄短篇.
可惜選角差,導演功力弱----少了幾分好片的質感.
我從不覺得北川漂亮-----片中的這個包頭造型尤其不配她的臉型-----簡單一句,她不是那類傳統古典氣質的女星
這個劍客裝跟她較搭, 片中的幾個亮點都在這幾幕----順話一句,北川的差演技於這類須內斂深沉的古裝劇畢現無遺----就像林青霞初出道時,光只知橫眉瞪眼,內心的波動/人物的質感ㄧ概缺如...
應算是這片的最大敗筆.
【電視劇】
  小ぬか雨(1980年 TBS系 出演:吉永小百合、三浦友和)
  悪党狩り(1980年 テレビ东京系 出演:尾上菊五郎、鹤田浩二、菅原文太)
  爱の旅路(1981年 よみうりテレビ 出演:大原丽子、夏八木勲)
  思い违い(1981年 TBS系 出演:竹脇无我)
  江戸の用心棒(原作:用心棒日月抄 1981年 フジテレビ系 出演:古谷一行、夏八木勲)
  宿命剣鬼走り(1981年 フジテレビ系 出演:万屋锦之介)
  立花登・青春手控え(1982年 NHK 出演:中井贵一、篠田三郎)
  雕师伊之助捕物覚え 消えた女(1982年 フジテレビ系 出演:中村梅之助、野川由美子)
  神谷玄次郎捕物控(原作:雾の果て-神谷玄次郎捕物控- 1990年 フジテレビ系 出演:古谷一行、藤真利子)
  腕におぼえあり(原作:用心棒日月抄 1992年、1993年 NHK 出演:村上弘明、渡辺彻)
  清左卫门残日录(原作: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 1993年、1995年 NHK 出演:仲代达矢、南果歩、かたせ梨乃、财津一郎)
  命捧げ候(1996年 NHK 出演:绪形拳、南野阳子)
  风光る剣(原作:闇の傀儡师 1997年 NHK 出演:中井贵一、高冈早纪)
  藤沢周平の用心棒日月抄(1997年 テレビ朝日系 出演:小林稔侍、寺尾聪)
  新・腕におぼえあり(原作:よろずや平四郎活人剣 1998年 NHK 出演:高嶋政伸、村田雄浩)
  藤沢周平の人情しぐれ町(原作:本所しぐれ町物语 2000年 NHK 语り:小林桂树、出演:萩原健一、石田ひかり)
  《蟬時雨》(蝉しぐれ)(2002年 NHK 出演:内野圣阳、水野真纪)
  秘太刀马の骨(2005年 NHK 出演:内野圣阳、段田安则)
  よろずや平四郎活人剣(2007年 テレビ东京 出演:中村俊介)
  风の果て(2007年 NHK 出演:佐藤浩市)
【舞台剧】
  若き日の呗は忘れじ-「蝉しぐれ」より(1994年 宝冢歌剧団)
  きょうの雨あしたの风 -[骤り雨]より「うしろ姿」、[时雨みち]より「おばさん」、
  冬の终わりに-「竹光始末」より (2002年 剧団俳优座)
  春秋山伏记(2003年 - 2004年 わらび座) 
  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夕映えの人~ (2004年 剧団俳优座)
  《蟬時雨》(蝉しぐれ 2007年 大阪松竹座)
  《蟬時雨》(蝉しぐれ 2008年 明治座)
《花痕》概述:

在樱花繁開之四月,少女以登瞥及某武士遙望櫻舞的瀟灑身影,不由怦然心動.

他,名喚江口孫四郎,雖然是個身家不豐/門第寒酸的下级武士,却以高超劍技夙負盛名,據云全藩當稱第一.眾人難敵其纓。

以登也是個高超劍士,其父別無子裔,遂以調教男兒的心情從小傳授劍藝;以登倒也無負所望----及長後打遍鄰近道場從未落敗.
故而雄心大起-----妄想一挑藩內首席高手-----也就是賞櫻時令她情思陡生的孫四郎.

以登之父,是個心思細膩的好父親----知道女兒開不得口的熱念,便出面約了孫四郎前來比武.
於是在竹刀的激烈交鋒中,以登透徹洞明了孫四郎不僅劍藝遠超乎其上,而其磊落人品與不藐視女流的氣度更令以登心折.

攸乎之間,於落敗那一刻,以登攀著那將她扶起的強壯臂膀,不免幽幽乎將一縷情思纏上了這令她輸得心服口服的對手身上......

以登之父,於旁充當劍證,心酸而諒解地將這一切都收入眼底
(藤澤筆下這類的慈父似乎比誰都多----這不也是他令人油生溫厚感的源頭....)
於是坦告其女須斷念的底故 :蓋兩人都各有歸宿.
以登早已與某高第藩士訂親有年;而孫四郎為振興家業也正洽談某高官女的入贅婚約中.

必須捨離自己心儀的對象/默待陌生人來迎娶------以登對這樣的命運無力對抗,更何由去翻轉...
於是,只能由輾轉中持續關心孫四郎的消息來取得無謂的撫慰了.....

不幸的是,幾個月後,在深雪飄落的嚴冬卻傳來厄耗-----孫四郎因誤了藩中要務而切腹自殺了.
禍因之起,正是他為振興家業而勉強自己入贅的那場婚事有所蹊蹺.

孫四郎明知此婚約之異乎尋常,但為家族前途而勇於捨己,最壞打算不過是一輩子扛一個不幸福的婚姻
卻沒想短短幾月內連性命都丟了-----而且官聲既毀又無人代之伸冤....

藤澤這小說佈局之曲折好看處,正是由以登這既是一介女流,又一無因緣的外人幫孫四郎報了仇.
情節我就不挑破,待諸君一探究竟了.
向來是連續劇稱職綠葉,長得有幾分猥瑣的甲本雅裕這回在本片有較重的戲份.
並以其造型的特色一出場就先聲奪人,化學綜效且持續至終場;堪稱他乃全片唯一的好選角.

他演以登的未婚夫片桐才助;乃以登父親深為賞識的乘龍快婿.
優點據說是見聞廣闊/友眾脈深,而且長年留駐江戶,好學不已....

才助的初登場,是在以登劍鬥落敗又被告誡須對孫四郎斷念的下一幕.

英風颯爽的孫四郎形象猶殘留銀幕,取而代之的正是江戶歸來正把以登家中一大鍋米飯全吃淨光,還沖著以登大喊“補上飯來”的笑咪咪米蟲才助.

還未成親,就大剌剌以主人姿態將以登家變格成其聯誼交際所,大吃大喝/喧鬧一番,偶而當眾炫示美妻之餘,忍不住還會偷摸以登臀部一把....
總之,老不正經樣層出不窮,令好脾氣的以登也忍不住當場翻臉,更不消說私下怨懟自個兒的遇人不淑了.

以登忍不住去問老爸為何為幫她挑如此的對象-----得到的囘應卻是老到沉著的一句:

『妳以後就知道了....』
果不其然,隨著映像的推移
才助那嘻皮笑臉的面龐逐漸翻轉其別有洞天的殊貌,印證了老爸的眼光確有獨到之處了.
首先,當以登拜托才助調查孫四郎死因時,他二話不說立刻答應隨即一連串地查得滴水不漏----顯現其深藏不露的幹練老江湖.
接著,當以登隻身挑戰首謀,傷重不支頹倒時,也是才助突然冒出施予搶救-----原來才助雖一聲不吭卻已洞悉一切並搞定萬全的支援....
而最令以登(也讓觀眾)大大驚喜的:卻是才助原來品味情趣非同一般.....

當片尾,畫面又重回片子開頭的賞櫻景,以登斜眼一瞥,卻見前方空曠處,最顧盼自得/幾乎有點得意忘形的賞櫻人,不正是其未來夫婿,
那貌不驚人卻屢有非凡之概的才助麼?

以登默默地跟了上去,而才助轉頭發現了,那行步的姿態越發誇張,幾乎像是炫示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亞視達舊片區好幾回看到『寶萊塢生死戀』和『青木瓜之味』這兩片,卻引不動絲毫想看的欲念.
反是在大陸書店貪廉宜買回來一看,才讓我大吃一驚!

『寶』片的場面調度簡直到了某種魔幻魅奇的程度──而歌舞之曼妙、攝/剪/美術等技術之精,更遠非吳下阿蒙....

至於越南這邊陲之地──大家印象中的戰亂劫後國──於留法導演陳英雄鏡下,居然是如此晶瑩剔透/完好自足的一方淨土....
不免要深歎天下之大/無處不是驚奇了。

『寶』片之故事架構及意識形態,仍不脫第三世界舊社會觀之陳腐(強調階級差異/貧富悲劇);單純欣賞其歌舞之美自亦足矣。
但『青』片可不簡單,以往偶看過對它的評論,無不是類似用"淡雅"、"清新"、"唯美"、"悠逸"、"詩意"這類的字眼。
似乎這正是一部田園小品:遠離中南半島的旅法越籍導演,以著抒情的筆調,盡情紓發他對故國的想像與懷念....

但如此斷言,未免就低估了陳英雄處女作的澎湃企圖。
這影片的主軸:很明顯是環繞著女主角"梅"的成長過程一路前進,最後以她看似攀登高門的幸福告終。
但實質上,這片的焦點,並非落在女主角成長的喻意,更不是劇情鋪陳中輕輕描過的"愛情"。
而是講階級的對立;和對始終立於弱勢女性之壓抑處境的無限同情。

片子開頭的基調與其說是清新,倒不如說是闇幽中飄著一股濃鬱....
男主人鎮日無所事事....居室內無時不瀰漫著他那低鬱寂寥的琴音....
畫面主調幾乎都是陰影紛陳,暗示了這是個靜肅、暗淡、缺少喜樂的家庭。
接著,仍是幼童的〝梅〞以新任童傭的身分於夜色黝黑中到臨,預告了她此後多年將以沉默闇暗的角色度著日子...
她的身分是如此低微、工作是如許忙碌;以致於偶而澆花蒔草、逗弄樹間的蟻群都成了難得的悅樂。

蟻群鎮日奔波/汲汲營營,就活似梅整日被使喚得團團轉,卻不忘掛著甜笑/知足常樂。
蟻群,可說是此片著墨甚深的象徵:主人的閒、對比於女僕的忙/主人的殘忍、對比於下人的良善;
兩個高低階層間就此劃下一道深深鴻溝,命運截然分明。

且細看前一幕導演剛柔膩呈現梅的善待蟻群的一連串小動作,而緊接著的下一景,又讓大家心悸地觀及小主人習以為常地用熱臘虐殺蟻群一幕,
即可清晰讀出導演的弦外之音──即上對下/男對女之剝削殘害,在越南舊社會乃習焉不察的積年惡根、
是深入主子階層之骨髓/不時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凌厲施展的必然惡意。

因此,當導演又意猶未足地加補上幼齡三少爺更直接對梅的肢體戲虐的戲時,觀者當更了然於:
與其說是童心戲耍,不如可解讀為:出於階級壓迫的必然惡意是如此被視作當然──縱然猶是幼童。

影片的第二部份:則由時序已運轉過十年,梅出落成婷婷玉女後展開....
漫長的成長歲月中,梅始終是認命又守份的。
蛻變長成的梅,出現在銀幕的第一個姿態依然是卑躬屈膝的奴狀。
即使女主人此時已由憐生愛/視若親兒;但此刻持家的──乃已接家業的大少爺,她有心無力....
更何況家道中落,梅就成了拮据東家賴以變現的貨品!

心情雖是起伏難安──梅仍一臉平靜地來向女主人告別,而對方呢?
則在那一剎那,終於卸下長年女主人的威嚴──流露了真心不捨的激動.....
那是梅十年記憶裡,女主人第二度的崩潰.....
第一次是男主人幾番盜款棄家後,最終是以病危殘軀歸來的當日───她勉強撐了過來...
而這回,她或許驚覺老景淒涼──想到辛苦一生,居然主僕同此一片虛空....既為梅痛、更不由觸動己悲了...

梅毫無怨懟地被轉賣至大少爺的至交家。
雖是新主人卻是舊識──他是長年出入舊東家的大少爺老同學,更是梅一縷早生情絲悄然牽纏/但始終不敢妄想的夢中人。
梅很認命,每日只忙著伺候主人,一面旁觀他周旋於弦竹笙歌與霸道未婚妻的那甜膩膩/亂哄哄的情狀裡,卻始終若有所思/意若慍慍....
(此幕可與其前男主人逃遁於琴音中,而老為不美滿的婚姻鬱鬱不平相對映)
直到有一天,她偷抹了未婚妻遺漏的口紅,頓然發現少主人直勾勾眼望著她....迷了魂。
接著的第二夜.....他偷偷地進了她的房....她呢?則聞聲翻起──姿勢底有著股冷靜的醒覺、更有著股洞徹的泰然....

公平地說:這或許是她被動接納;但實質更像是人生中第一次主動表態.....

而戰果雖算輝煌,母寧仍是慘勝....
蓋隔天起,她雖即刻取代原未婚妻的寵遇,看似由下人升格為女主.
但這樊籬般高築的階級岐視真能完全消失嗎?
顯而易見:少主人的態度是她唯一的依傍──是真心!還是逢場作戲?不免連觀者亦為之憂心忡忡了....

片尾梅夢見她豔妝華服/端坐菩薩像前,志得意滿的一幕──可算直撲觀者飛來的神來一筆。
低聲下氣了一輩子,如今可算有幸可大作美夢了....
縱然幻夢一場又如何?

片尾即以她的夢中笑貌與菩薩的慈眉善目相疊告終。

◎ 陳英雄的映象語言與結語 ◎

最後不得不提到的是"青木瓜之味"若少了精緻影像之如此工整經營/晶瑩剔透之呈現,此片感人之力度自必遜色幾分。
且拿此片開頭營造的意象來說:即處處充滿了動人的詩人筆觸,更是導演風格的完整演示。
陳英雄曾如此夫子自道:
『我理想中完美的電影,是一部經由影像構築中產生意義及感動的電影──觀者在接收過程中,因電影語言而感動──而不是因為故事內容。』
於是在這部宣言式的處女作中,他極盡鏡頭語言完美化之能事:
1951年中南半島那熱帶一隅的光影風情,被鋪承得無比精緻與誘人.....
庭園的一片綠意/枝葉隨風搖曳....近攝鏡頭游移其間,細膩描繪綠白絨毛、晶瑩水珠流動、陽光耀目四射、青木瓜迸出的乳液以及切開後如珍珠般的白瑩籽子等等....
每個畫面無不是於平常中驚見神奇的濃豔大彩畫,但卻又煥發著某種少見的安閒、素樸和甜柔。
就好像在萬籟俱寂的夕野,常見的田野一瞬間因光影變化,一切都顯得出奇寧靜因而多添了股神聖氛圍般...
陳英雄此片之可貴處,也正是以某種美麗的鏡頭語言,讓觀者重新審視了身邊一隅的新鮮之美,他是說到也做到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典電影"教父"裡,有個猥瑣的角色----強尼.方登.

歌唱得迷人----本人更是風度翩翩的美男子.



他在教父女兒婚宴中的現身,是該片的第一個SENSASION----人頭攅動的宴席上忽然來了個萬人迷----盪氣迴腸的歌聲裡亦說明了此人之魅惑功力....

但下台一轉身他旋即露出了江湖本色-----猥瑣厚顏地央求教父以他無所不至的影響力為他爭取好萊塢某新片的好角色.

教父明知其故卻仍以溺愛的姿態地答應了他----因而派出湯姆師爺從中周旋----讓觀眾見識了一番黑手黨拜會好萊塢大亨----各有後台/硬碰硬的江湖風波.

並渲染了一個影史上最刺激的場面:

總之,猶太大亨氣極強尼之無賴行徑,堅持不讓步----同時又端出與CIA局長之交情橫做擋箭牌----心想湯姆師爺當知難而退.

未料大亨一早醒來,枕頭旁放了顆鮮血淋漓的馬頭(正是昨日他與師爺炫示的愛馬)-----驚嚇不已的老闆遂不得已允之....



眾所皆知,此節正是影射上世紀影歌雙棲的巨星:法蘭克.辛納區.

印證於他的真實人生,這些情節歷歷如繪絲毫不誇張.

這黑手黨頭子名喚:莫雷帝----辛納區和他廝混了一生,為之掩護販毒/洗錢....勾串地下行當的各式不可告人罪行.

莫雷帝則回報以搞定影歌視合約爭取大角色的旁門走道.



教父片中強尼低聲下氣硬要爭取的角色,正是1953年令辛那屈鹹魚翻身的"亂世忠魂"的那個小兵角色.

他本人之拈花惹草/色慾橫流,致令片廠老闆恨之入骨誓言封殺其星途...也是確有所本.



也就是說,辛納屈是個不折不扣的痞子----但卻絲毫無礙於普世影迷之無邊愛戴.



有個饒富趣味的論辯延續了若干年,各有各擁抱/爭論不休...

那就是誰才是上世紀最偉大的流行歌手!

猫王,滾石,平.克勞斯貝,還是法蘭克辛那屈?

在筆者剛啟蒙聽歌的七十年代----毫無疑問,貓王和平是那時唯二的兩大武林盟主.

但過了世紀之交,這情勢有些轉變,也許風向會稍稍颳向另一頭.....

至少就筆者而言會投痞子一票.



他的歌,意境非凡----真是年歲愈長愈有體會.



又,這小子豔福無邊:愛娃.嘉納/茱麗.葛蘭/依利莎白.泰勒/拉納.透納/洛琳.白考兒....與之皆有糾葛.

大情聖也.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城越え』──石川小百合名歌之二,順談松本清張【天城山奇案】小說及其改編電影

『天城越え』──石川小百合名歌之二,順談松本清張【天城山奇案】小說及其改編電影

演歌迷或許會認為石川小百合的名曲『天城越え』與松本清張的同名小說和三村晴彥的電影是同一文本/一胞的三體,實則不然!

松本清張的『天城越え』小說,是向前輩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孃』致敬之作,只是除了同以伊豆為背景,故事與脈絡倒無太多關連;

或可以這麼說:松本是以某種獨特的"逆勢"手法來反寫川端小說裡的事件與意涵。 

至於,石川小百合的名歌『天城越え』則是假借日本文學的『伊豆意象』與天城嶺的險峻山勢,來刻畫某剛烈女子掙扎跌宕於畸情與

叛離的奇詭情境,充溢了她寧可與情夫共殉,葬身於天城山的雄雄野火也不茍全妥協的強烈情感.

此節,是與近千年前,源氏首代將軍源賴朝與平氏帳下大名北條之愛女政子苦戀的故事遙相呼應,和松本『天城越え』以失望於母親之

淫亂而移情於遊女,並意外犯下殺人罪行之少年的謀殺案主軸,顯然已是分岔甚遠....

照詞作者吉岡治的自我剖析,將敘事設定在天城山是出於多重考慮:

『若是清純之愛可另當別論;但由於是婚外孽戀的這種非道德的戀情,因此有必要將之特異突顯。如此,鎖定場景的方向,加入潛伏

的残酷性是必要的。選擇伊豆的天城山,原因即在此。地名既盡人皆知,而所在地又乃古往今來兵家爭雄之所,戰場的千年血腥味於

今仍徘徊不去。
不僅如此,“天之城”險峻的地名使人易感其中蘊含諸般前程之不測.....天城隧道尤其更顯陰森、幽禁、漫延不盡。在歌詞中遍撒

這類實感般的氛圍,或有其必要。

而曲名『天城越え』也與八百年前在伊豆與源賴朝狂亂相愛的北條政子保持着精神聯繫。

源賴朝十四歲遭流放至伊豆,成年後邂逅小他十歲的北政條子。政子的父親以家族利益為重,更鄙夷源家之家世;於是百般阻撓女兒的

戀情....但生性剛烈的政子,心中狂燃著對賴朝的愛情之火,在大雨之夜果敢出走,在長途跋涉/翻山越嶺的艱苦旅程後,投身源賴朝

的懷抱。

名門華族的政子與賴朝的戀愛故事和本歌並無直接關係,但是,『天城越え』的女子是和逃離父親桎梏勇於追求真愛的北條政子,乃

同具炙烈感情與頑强意志的人...。』 

歌中出現的幾個地名淨蓮瀑布、寒雨橋、天城隧道...既是美而雋雅/適切地烘托出歌裡的詩韻情境....但同時也是摘自川端/松本小

說裡的巧妙用典。

總之,在聽這歌的同時,有這兩部小說的文字與意象飛舞於中....自是絕妙。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件照標準拍法

證件照是最常見的人像攝影方式,基本要求在真實呈現入鏡者的容貌.

但如今市面證件照為求美,都積心處慮讓面容盡可能討喜,於是普遍面部光影趨於扁平,加之又過度修圖,於是證照與本人差距遠矣!

但證件照的審核愈發嚴格,太離譜的所謂“最美證件照”審核不過的風險因此有之。

當然,人人愛美,既有"最美證件照"的需求,也說明一般人對證件照美感自有講究.

那麽,如何於中取得適當平衡?

我覺得是可由拍照時的漂亮光影為基礎,佐以良好衣裝及妝容,當可得富美感的證照又不失真.

《一.打光:》

人像攝影所用的光法其實全由西方繪畫經典演變而來,其中“林布蘭光法”最具影響.

基本法則是:在人物臉部形成一個三角型的光斑,故也稱作三角光。

這種方法能夠清楚有力地再現面部骨骼結構和鼻子形狀,產生立體、戲劇的效果。

【林布蘭燈法:】
主燈(A)放置在被攝者左邊或右邊45°,通過光比產生立體效果

輔燈(B)緊靠相機放置的產生正面光,消除或減少主光燈的陰影,輔光靠近照相機,燈影映入眼眸會形成1個炯炯有神的眼神光,確保令雙瞳成焦點.


髮燈(C)位於被攝者頭頂後側,產生輪廓光來增加真實感,表現髮絲、毛孔、織紋的立體感及質地;架燈時最好加上蜂巢片以防光線吃入鏡頭產生霧光(halo).


背景燈(D)位於被攝者背後,消除主、輔光陰影,使背景吃光後形成自然漸變,增加層次感

以上是燈光的組合及其光效原理,具體到拍攝中,基本步驟如下:

1、打開主光燈(A),並調節其角度,使三角光投在被攝者臉部的暗側。

2、打開正面的輔光燈(B),直接對著被攝者臉部的亮側。它能照亮被攝者的整體面部並增加深度。如果被
攝者戴著眼鏡,可以通過調整輔光燈的角度,避開眼鏡片反光。

3、調整輔光燈光強來控制的主輔光比,男士光比2:1,女士光比3:2為佳。

4、加入髮光燈(C)以及背景燈(D)。

5、接下來就是測光及選擇相機的光圈與快門組合。

6、最後檢查一下背景,看一下髮燈是否會在背景上留下亮點及在相機鏡頭中引起暈光。

在拍攝時,註意相機高度應位於被攝者視線水平線上,這樣拍出的姿勢更自然。

【相機設定:】

 光圈:f8-f11(鏡頭最佳成像)
 快門速度:1/125 (即低於閃光同步速度一檔的安全快門速度,另一個好處是可蓋過現場光的光度,以避其對主光的影響.)
 色溫:5400K  (與閃光燈色溫同)
 相機之色彩空間設定:SRGB

 【後期修圖:】
 為求證件照至臻完善,適度的圖像處理是有必要,但是一定要保留人像本色,還原自然、勿過度失真。

 以林布蘭燈光拍出的照片,其基本特性是:眼神明亮,鼻梁挺拔,臉型也顯瘦,可補救東方人五官扁平的弱點。

故而後期修飾時,只需要處理較大瑕疵,如亂髮絲和皮膚缺陷就可,切忌過度磨皮,會令臉部呈塑膠感極不真實。

  【補充】:攝影師與入鏡者之溝通:
拍攝時,千萬別說“看鏡頭、不要動、不眨眼、笑一笑!”之類廢話,拍過證件照的都知,這些語詞只會增添緊張!

友善、鼓勵及肯定語更易讓人放鬆、表現自信,攝影師可以和被攝者聊天,讓人放鬆並引出最自然的微笑.

這一點在證件照拍攝中的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所有的拍攝技法。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易行難;也來談談我diy bs的經驗

早在bs開播沒多久,就動念想diy

bs,但那陣子重金全下到sacd體系;加上LP也持續在吃掉預算,所以一直流於念頭沒付諸行動.......是到了世足賽間看到那麼轟動的賽況,方下決心動手......沒想倒也真費了番手腳....------所謂的知難行易,真是一點不假.....



謀定而後動,是多年來玩音響的準則,所以事先把軍用指北針/日製滾輪式量角器/

d端子線/鑽頭/30米5c線/30米電源線都備齊,又問到最廉價(90公分偏焦天線連集波器只2800元)以及殺到最底價的SONY

BX500(兩萬幾百)就開工了.......



事前也做過功課,用指北針探過二樓梯口外的陽台,心想此處也許是最簡便的安置位置,遂大略抓了個方位,趁夜黑風高(深夜11點,怕引人側目)將天線架上,接了tuner;就開始追索訊號(買TUNER時就當堂演練不接電視即可按出訊號值的實作步驟)但用指北針大略抓出的方位,實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重點就是偏焦天線在架好角座/集波器支架後;本身就呈偏斜狀態;而天線本身的仰角標示也不挺標準......於是沒頭沒腦忙了近半個鐘頭,那該死的訊號值00,始終淨悄悄毫無動靜-----這下子逐漸深感大事不妙了-------原想以我二十年的音響資歷,外加以往也嘗裝過類比天線的成功體驗-----裝此bs豈非手到擒來,何難之有?!而竟然如此周詳的準備居然摃龜?!

難道是對面六樓公寓擋到我的訊號?或者是隔鄰的大片植栽?.......

總之,疑神疑鬼之餘,終於還是決定換裝到頂樓,這也是我最頭疼的----畢竟要扛著重裝備,危顫顫頂著強風猛刮無護欄掩護的高處進行作業----而訊號又出乎意外如此難尋,豈不是要老命?-----天阿,為一項無足輕重的娛樂如此擔驚受怕好像有點划不來吧?.........

anyway,等了幾天,週六一早終於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這回學了乖,先用tvro教的方法,趁午後12:50的日照,立根木桿以其倒影先畫出一條204方位角的粉筆線(在好幾個可行位置分別標上,以備隨時移轉);再朝此時的太陽位置對準天線........咦?終於出現數值了,可是是很低的:1;2;1;2跳動;果真如大家所說的-----好球帶幾乎只有拳頭大,在移動細調時幾乎是以厘米計量,才終於跳到5的高標.......這時太陽卻毒的快要曬昏.....趕緊撤退,下樓猛吞冰水方沒休克,此時感覺到一股熱氣由脊椎尾端一直冒出,還好剛剛沒硬撐,否則一旦攤倒送醫可不是我音響生涯的最難堪一頁?.......

休息半鐘頭,索性再補了一覺........醒來後,決定改弦易轍-----上樓用石塊壓著天線,用粉筆將相關位置都標了位(特別是集波器導桿的朝向);仰角用量角器大致抓了刻度,打算一切先保留原狀,等夜涼風徐再好整以暇跟它耗下去........



(part1)待續......





當初挑上偏焦盤,是看中它可藏身於二樓陽台;但實際裝設時,發覺它有兩個罩門令diy者容易誤事----

一是它有裝於牆上/地面的不同支架安裝方式;因而使相關的條件有更多變數;二來它的仰角標示殊不準確,

必須輔以精確的量角器方可.......









晚上七點許,大口喝了兩杯果汁,剛剛才打球完畢的舒暢猶在心頭,此時正是精神最飽滿的狀態,於是趁月光皎潔翻身上頂樓完成最後的收尾工作.....



.....午後用石塊壓著的天線看似無甚異狀,將bx500電源按開,數字很萬幸仍停留在''5'';決定將目前的條件盡可能維持一定數-----遂將支架每根螺絲都鎖定,再把支架/盤面/集波器導桿的相關角度都一一量度紀錄,以做萬一需重來時復原的依據.接著以很謹慎的微距調法,以移動支架的方式向左右兩邊尋找訊號-----此時訊號改變的方式就很規律了,我發覺數值是以5/4/3/2/1/0的減值衰減,向左向右均然,於是直覺判定剛剛的訊號值應該是保持此種方位角及仰角的最佳狀態,接下來是該移動仰角了........

前面我說過,這類偏焦天線(就一個外行人來說)正確的仰角值是很難判定;多虧我事先買了個日製的量角器,先用它確定地面是平的,而支架底也無傾斜,我想了片刻,心想盤面下方的集波器導桿也許是比較平行於盤面角度的,就決定乾脆以此做準,反正只要能收到訊號,是否是絕對的仰角值並非重要......

於是乎,將量角器的磁鐵吸附於導桿,發現其上刻度是60;但到底要調高還是調低呢?再次想了片刻-----其實無所謂吧?-----現在既然一切條件都在控制下,上下隨意移動一番其實都很容易復原的----當下將鎖定仰角的四根螺絲略略鬆開,讓它保持稍用力即可移動的狀態以方便微調-----於是乎,剛剛將它只是大略向上調了0.5度,訊號就此大幅跳升....9,11.15,20.21....一股興奮之情陡然升起....急急將之鎖定,訊號不再跳動----是穩穩的''22'',bingo!!

這下子,也不急著上壁虎固定,搬了更重的石塊確保一天的成果,就下樓去驗收我這集智慧與勞力的結晶去了.......



我音響室有五聲道環繞體系/專聽古典樂的dynaudio雙聲道;但昨天正在讓我那久已未操兵的號角/三極管系統熱身;這下子也急呼呼等不及接回去,影訊接到電視,聲音就用300b開聲......哇,第一個節目正好是bs

fi的VERDI歌劇,聲音宏亮圓潤透明兼而有之,總之影音效果合成一股前所未有的身歷其境之感......太幸福了!!.......也不知是這幾日竭慮盡志的一番辛苦終於得償的一股滿足感還是怎麼的,總之已經很久沒因操作機器而這麼興奮了.......

diy bs的邊際效應其實比當初設想要更強烈得多!!

PART3(待續)

-

總結這次經驗,我整理了若干心得;

一.一開始就幫天線找好最佳位置;畸零地/特異位置/難施工角度均不宜,畢竟非職業老手;增加太多變數實在不是diy者能輕易掌握的;何況若在位置非最佳的心理陰影下,若有不順一定會疑神疑鬼無法專注於調校上.

二.在最佳時刻(午一時)依TRVO偏方用立桿標好方向後(多做幾個)並對好太陽位置後,請轉移於天氣宜人的時段調校;比較能心平氣和調出好波.

三.購tuner時多點預算買內心真正偏愛的機種(可別以為省錢缺些功能無妨......真正用到時滿懷缺憾可不好受);譬如多了cs,在你bs無好節目時,多些玩意讓你撥弄兩番,多少會有些調劑.......而aac5.1在像我用300b同時聽sacd/bs多聲道的情況下就正好用得著;就我來說,本來是在demo挑好了toshiba2200,但為了一兩百元折讓擺不平,走出門外方猛然意會,原來內心始終偏向sony......也許畫質/音質真沒差,但心裡不存芥蒂總是好的.

四.採取方便有效的途徑,像我在頂樓準備好電源;直接接tuner調校立即可知成效......而事先把前輩的經驗做一系統式整理,會比較知道錯誤所在,馬上調整;像我一開始感受的挫折感,是因為太輕敵.....但因有克敵良策在手當即修正,事實上並沒太慌......而有電源,鑽地立架/照明施工隨時都可進行也很方便.而電源佈線/纜線走法事先勘好位置,既不擾鄰更不會於緊要關頭傷神.

五.最要緊的,是安全;若有懼高症,或無高度勞動經驗者,真是大大不宜;說實話自從十年前裝過一次類比天線後,已甚久未涉險於這類高空.......坦白說烈陽一照/狂風猛吹的扛天線盤爬上水塔頂的一剎那,是有些怵目驚心;若說有過高難度,應該就屬此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