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賞析 (1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威廉惠勒1936年雋作:dodsworth 孔雀夫人》

威廉.惠勒就像是十項全能型的導演能手,既能拍《賓漢》那種場面浩瀚/千軍萬馬的宮闈巨片;也能導《desperate hour》綁匪擄人之陰霾密佈/手法前衛的驚悚劇。

至於如''《羅馬假期》之類輕柔淡雅的文藝片.詩意婉約別具一格的西部片《錦繡大地》等等更是不在話下.簡直似好萊塢的千手觀音,各式類型片都玩轉自如而遊刃有餘。

但一一回味其昔日名作,WYLER的電影也未必無駁雜之處......

我個人覺得惠勒最拿手的撒手鐗,卻是那類小場面的文藝戲:細膩緩柔/入木三分;非常富古典情調,更極其深刻與警醒。
(比如他與貝蒂戴維斯熱戀期合拍的愛情三部曲;''香笺淚、小狐裡和紅衫淚痕)

這部1936年''孔雀夫人"(DODWORTH),就是惠勒最早期的雋品,也是最入木三分的文藝片傑作之一.片子非常深邃幽微,光是把劇情講清楚就得大費周章更不消其中還有人物心理變化的千迴百折。

因為須一一敘明其深度所在所以鋪敘頗多細節(非如此難以道盡其微妙處),文長,有興趣者方往下看。.
電影改編自百老匯的舞臺劇(戲則由辛克萊的同名小說轉來)領銜的是原劇的常川男角WALTER HUSTON (就是巨導約翰 休斯頓的尊翁,他因此片獲頒當年的紐約影評人協會大獎,奧斯卡則於極大聲勢中落馬)。

他演白手起家的汽車大亨SAM DODWORTH,年過中年/而雄心不減,但結褵多年的愛妻早已懷著欲一償夫妻共遊天下之心思而逼其退休;於是不得不出清公司而引退。

夫婦的生活一向平靜無波,但長年相夫教子的妻子FRAN心裡暗礁密佈,其實早已幾番翻湧了脫身思變的波濤.....

於是即將束裝歐遊的前夕:FRAN豔妝華服/風采逼人地興奮待發,而SAM邋遢衣裝/意興闌珊的一番鮮明對比,預示了老夫/少妻、安渡餘生/與奮起新生活的兩種不同心態的嚴重衝突.....終致落得了歐遊過後,兩人竟此勞燕分飛的結局。

在這之前兩人一主外/一安內,交集不多----倒也相敬如賓。

最主要的是,他乃一貫樸拙的君子人,對身畔愛妻既是全然信任,也少花心思於留意枕邊女子千迴百轉的心思,當然更無絲毫醒覺妻子此番計較之深沉用心與自私盤算。

她呢?原先一力鼓吹丈夫退下職場,與其說是為他,倒不如說是自我私心的考量,她早已厭倦操持家務的種種勞頓,一心一意想藉助這番遠遊尋得一方透氣的新天地。

於是乎,一旦脫離了家庭主婦的常軌,甫登上赴歐的油輪,頓如脫韁野馬,一心一意欲追回她為夫為兒犧牲的過往青春。.
不旋踵,像隻花蝴蝶,於郵輪上到處花枝招展的FRAN,果然第一時間吸引來一名獵豔老手,這登徒子(大衛.尼文演來頗為傳神)手段果然老辣,完全看穿她那欲拒還迎/既憂且喜的心態,幾番挑逗眼看就要上手...

幸好男的見獵物輕投羅網,不免得了便宜又賣乖地出聲譏刺,這幾句冷言冷語不經意地戳中了FRAN殘存的羞恥心/色急徐娘的心虛...遂以她惱羞成怒的一記耳光還擊....雙方撕臉。

但這番豔遇不啻像是提前引發的觸媒,啟蒙了她解放的心思.....於是於接下來往法奧瑞義的一連串旅程,她手段愈發俐落.熱切回應對之殷勤挑逗的歐陸諸公子....而魯鈍的丈夫始終蒙在鼓裡。

於是乎,兩人間的疏離與輕蔑,隨滯歐的時日愈拖愈久而愈演愈烈.....直至丈夫如夢初醒,忽然發現她於他短暫還鄉的空檔,居然與其法國情人於瑞士某別莊公開雙宿雙飛,方起了決裂!

SAM畢竟不笨,正如前述,他渾然不覺其妻的風流韻事,全然於基於對愛妻的徹底信任,於是在看穿其妻之欺罔的當刻,立即兼程趕回歐陸,並同時了掌握其妻出軌的證據.接著以果斷的手腕找來了法國情夫三人當面對質。

他一開始完全沒存切斷情緣的念頭,畢竟多年的夫妻情義,更何況他始終辨不清這多年枕邊女子真正心思...

於是他採取的一連串措施只冀望能破鏡重圓,便強自按捺被叛的屈辱,最後迫使情夫退出,愛妻重回懷抱.法國情夫原只好玩心態,如今既已惹出禍端就此知趣退讓。

但最難逆料地卻是女方那善變難迴的心意....總之,其妻乍然間進退失據,遂權且虛與委蛇勉強答應復合,但還貪慕歐陸風華的她仍不願隨夫返美。

(這一路上,她已自視為已薰染歐陸風華的仕女貴婦,而丈夫則始終是那粗鄙無文的鄉野老漢)。

男女心思南轅北轍,則兩人的復合其前程不問可知,於是乎兩人剛由花都徙往維也納,她隨即又搭上了一名奧地利男爵,這回夾著男爵強烈求婚意願的後盾,於是女方迅速下手為強,在丈夫某回又發覺她與情夫深夜私語後索性翻臉....自求別去!!堅決切離的姿勢極其斬絕。

對SAM來說,這打擊是既深且鉅,既已苦心吞嚥這裂痕累累的婚姻,而相識多年的愛妻卻一再輕蔑/連番叛離....

他自覺無顏返鄉,遂流放於歐陸數月,希望寄身異鄉游魂來化解心中的情傷。

可幸,就在SAM倦無可倦地漫步那不勒斯的某天,不期而遇地重逢了初旅歐時在郵輪偶識的某寡婦,由威斯康辛徙居義大利的C夫人(Mary Astor飾)。

相對於前妻渾身曝露的淺薄/虛榮/反覆/和狡獪的污濁氣息,C夫人性格上呈現的卻是另一番鮮明清新的對比:
她開朗平和,周身上下透著一番洞澈世情的閒適與慵懶,再和那不勒斯山光水色相互呼應一瞬間當即吸引了一身疲憊的SAM...

而另一樁隱而未顯的底蘊,或許更是主宰了兩人遇合的要素.也即,c夫人初識於他仍與其妻鶼鰈情深的首途,其後三人共赴巴黎,也唯有她以女性的直覺首先發覺其妻的出牆蠢動.遂以過來人身份警示她勿輕蹈越界....

也就是這種全程親睹sam夫妻關係,由小小隙縫直至潰堤奔散所起的巨大同情,更有幾分同為天涯淪落人的感傷......於是加速拉近了距離,兩人隨即同居於C夫人賃居的別墅過起難得雲淡風輕的歲月。.

但一波剛平,另波復起.在維也納待婚的前妻,她殷盼的一場完美婚禮未必如預期如意,致命傷,則是她徐娘將老的年歲。

男爵的母親出手攔阻(演這戲的MARIA OUSPENSKAYA有一個精妙已絕的華麗出場)用她世故已極/一招立斃的手腕,冷然不留情的一句:"吾兒乃貴冑,汝如此高齡何能傳宗接代?!"令她當堂死心----斷了高攀貴族的奢念。

既然後路已斷,她可又見風轉舵,這時又想起了遁居那不勒斯的前夫,於是奪命連環扣企圖找到SAM再續前緣......

這片子餘韻邈邈/耐人尋味之處,就是編導精妙轉闤的收尾動作:倒底SAM會恩至義盡完續多年情緣?還是一刀兩切別臉他去?

在此且賣個關子,只能說只有文武兼資/有一定詩書根底的上一代巨導如WILLIAM WYLER之流,方具備這類細膩婉約/人情練達的功力,將一個或許有些陳套的題材拍得絲絲入扣/動人已極....

這片雖改編自舞台劇,有其結構謹嚴/演技功架完足的先天優質,但wyler添加幾場電影感十足的對照畫面,令這部宛如婚姻現形記的變質過程更顯層次演化/栩栩如生,就更見導演的功力了。

這幾場連環相扣/互成對映的戲;且摘如下:

其一,是夫妻倆歐遊前於寢室的閒聊,只見只著底褲的丈夫,一面閒語/一面邁著瘦腿來回走動.而其妻則半裸換衫/隨口搭話,完全是一幅親暱夫妻私密以共的閨中常景。

其二,則畫面跳躍到dodworth察覺其妻有變,兼程趕回巴黎的那場戲,妻子見了睽違多日的先生,脫口而出的卻是冷淡幾句:"她已加訂了別的房間";明示她已有分飛之意,連與他同房都不肯了...

其三,維也納之行,當她決定情歸男爵的當夜,dodworth偶敲其門,以為男爵復返的她驚喜開門....迅即驚惶地遮胸/掩入,連只小露肌膚的睡衫身形都不許他看,幾乎心理/生理上當丈夫是一分親暱皆不許的陌生人了。

這類微妙/富層次/高意涵的對映場景,看似細瑣實則極其高妙,若非洞悉女人心之隱密幽微的過來人,還真難以鋪陳地如此細密與傳神...總之,類似這類可信細節在全片既無所不在/處處完足,自是充分架構起一幕幕逼真氛圍。

令此片過目難忘....

也無怪乎,美國名影評EBERT會將此片列入其影史百大名片榜單。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藤澤周平作品改編電影:必死剣鳥刺し》

藤澤周平作品三部(一長篇二短篇)在十年前方引入台灣,知者不多,不過在日本,是與司馬遼太郎及池波正太郎齊名,號稱戰後時代小說三大名家。
日本著名文學評論家丸谷才一曾如此評價藤澤周平:「通觀明治、大正、昭和三代的武俠小說...此人是第一高手!」.(確實,以文的氣質而論,他是比池波的匠氣和司馬的雜沓略勝之.)

其人出道極晚,44歲才以小說《暗黑之海》獲得「All讀物新人獎」,但成名後崛起甚速,46歲便憑藉《暗殺的年輪》摘得直木獎。
一生中寫下了227個短篇小說和31部長篇小說,先後獲得菊池寬獎、吉川英治文學獎、紫綬勳章等榮譽。

日本累計銷量已超兩千三百多萬冊,大量作品改編為影視劇,與司馬可稱武俠素材「雙璧」。

兼具魅力與大影響的藤澤周平,一生卻低調嚴謹,秉持著平凡是真的品格,個性極謙虛,這與其筆下人物頗貼近。
他討厭浮誇,不願做引人注目的事,有著隱隱的桀驁。這些品質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作品中。

藤澤周平將寫作視為一門手藝,既是謀生工具,又是敘思載體,他將江戶時代的歷史背景、政策制度、地理環境融於市井百姓或下級武士的生活中,文筆細膩深情,文風美如散文。
「我寫市井,寫人情,主要把時代假定在江戶,但很少從過去的隨筆之類挖掘材料,多是以現代日常當中所見所聞、生活在現代的我本人平時所思所感為啟示來寫。」

有論者說:藤澤周平是東瀛的金庸,其實大不同!

他的武俠作品,根植於下級武士的日常生活/處處是世俗的羈絆,不類金庸筆下的英雄,來去如風/行不落地,和現實一無所涉。
在寫作手法上,更不像金庸那樣三步一驚奇/不時戲劇化劇烈翻轉。

藤澤的風格像伏流,一貫靜謐又平緩地鋪陳,末尾突然天響一聲雷,來一個強力震撼,兜攏起全篇巧妙醞釀的橋段,頓有頓悟過後/餘音嫋嫋之感。
一如溪流潺潺前湧,突遇斷崖,於是飛流直下化為轟然巨瀑...

本篇要談的"必死剣鳥刺し"改編自藤澤周平的短篇小說集《隱劍孤影抄》,於2010年7月10日日本上映。拿了好幾個國內外影片及男主角獎。

講述藩主近衛隊長的劍豪三左衛門,憑一股義憤刺殺了亂政的藩主寵姬,但未見獲罪反而官復原職,他百思不解下因此更竭誠以赴....殊不知早已墮入家老算計,打算以其為棋子,用以對付藩主的最大政敵....

他既是藩內第一高手又自創一套必殺技“鳥刺",但眾人皆未曾見其施展,只知這是臨危之際的絕招,周遭劍士因此對之頗為忌憚,但也直到最終決裂時刻,才暴露原來傳言非虛...

此片堪稱所有藤澤改編電影中最慘烈最血腥的一部.男主角挑了演技有爆發力且帶有強烈陰影感的豐川悅司可說乃絕佳選角.
據豐川所敘,片尾最後決戰,他一人獨戰所有衛士,簡直殺到血流漂杵(必死剣鳥刺し之威力可見一斑);但拍來可不輕鬆,整整一天,簡直拍到虛脫...

論結局之陰慘和指涉之激烈,此片有幾分類同小林正樹的"奪命劍";看似與藤澤慣來的溫婉風格頗有侼離;但前四分之三描述亡妻的回憶與亡妻姪女的知遇,仍是不折不扣的藤澤筆觸。
只是片末的扭轉太怵目驚心,不免需歸之為藤澤作品之異數了...

电视劇先不論,藤澤作品改編的電影八部我全看過,論藝境深淺,我的排名:黃昏清兵衛 >必死劍鳥刺>武士的一分>隱劍鬼爪>蟬時雨>花痕>山櫻>小川之邊
論偏愛程度,則選花痕與蟬時雨,無它,更淡雅抒情也.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BO東城奇案》

(稍有劇透未看勿入)
自冰與火之歌後,又是好一陣子沒看到HBO片頭字幕及熟悉的配樂,所以前昨兩天一口氣看完口碑劇東城奇案共七集,不免直呼饜足,HBO確實很有挑劇的眼光,又拍出一部驚動四方的好劇了.
 
MARE OF EASTTOWN劇名有雙重指涉.一來同音字的MARYL是本劇女角的劇中名,也是全劇的當然重心(除了些許過場鏡頭,所有畫面MARYL全盤佔據),故事就全繞著警探MARYL一路追索殺人案而走。
而MARE字面原意是夢靨,所以有人直譯:《東城夢靨》,當然也可依劇情翻作:《東城警探梅爾的故事》,(HBO台灣台取折衷譯為《東城奇案》不過不失).
 
東城奇案由克雷格·卓貝執導(克雷格·卓貝曾執導過深受劇迷喜愛的《美國眾神》第一季以及大名鼎鼎的《守望塵世》二、三季,其他代表作如《西部世界》、《狩獵》等。)
布拉德·英格爾斯比出任編劇.
 
影后凱特·溫斯蕾罕見地接拍了電視劇集,十足發威了影后實力,身形巨大/且全盤壟罩此劇的每個角落....可大膽預言,明年的頒獎季,溫斯蕾一定會是各影展常唱號的名字....
 
梅爾,住賓州名為“東城”的小鎮上,是個性情暴躁/生活諸般不如意的警官,因兒子自殺與調查殺人案之身心交瘁,瀕臨瓦解。
 
類似的故事架構情節並不少見:身心受創的警探邊揭秘案件真相,邊拆解小鎮的人際糾葛邊救贖自我。
 
《東城》的劇情發展固然因偵案迴旋,但隨著線索的一一展開,觀眾會關注到,那些親戚鄰里中彼此熟悉卻又不可言說的苦痛、失落和難以被戳破的秘密。
 
這於片頭的場景就有暗示:緊密相連的屋景/壓縮至無景深的街道/壓抑又灰藍鬱調彌漫於全景,彷彿寄生其中/無所脫逃的城民唯有緊窒與絕望。
《東城》高明於其他社會派罪案劇的地方,是它提供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敘事架構和頗可信地具真情實感力量的人物情境。
 
全劇在探索兇犯形跡與犯罪動機的同時,也通過賓州小城環境特色來充實故事,把重點放在了在小鎮環境的細節上。這個看似平和而暴力潛伏的小鎮上,每個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同時又互知底細和各方醜事的來龍去脈....
 
當兇手殺人之後,人們各自生活的一角慘遭撕開,草率掩覆的不為人所知隱私的也牽引抖露。
 
說實話,這樣的故事梗概,三十年前就有人拍過(就是大名鼎鼎的《雙峰 TWIN PEAK》)不算新,但能如此劇般拍得引人入勝,還得有絕大功力莫辦,而此劇找溫斯蕾擔綱,等於是說公牛隊先搞定喬丹可說穩操勝算,更不用說全劇七集拍得流暢通透,好看已極!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式浪漫電影金玉盟》

卡萊葛倫與黛博拉蔻兒主演的《金玉盟》(1957"An Affair To Remember),在中學時就看了(還不只一遍),很動人的經驗,或可說我個人影史裡好萊塢浪漫電影心領神會之開端。.

之前對好萊塢愛情電影印象泛泛,是直到《金玉盟》才觸及這類可歸類為mature romance的類型片,也才納入對經典明星葛倫與寇兒的深刻認識,或許因此有了先入為主的好感。.

總之這兩位於我逐年成長的觀影經驗中,始終位列最愛的明星前列,一直未失寵。

不過影片呢?在我心目中評價日低.或許淪為老紐約影評andrew sarris所說的:"beloved bad movies",愛雖愛,終於發現片子瑕疵處處,是夠不上佳片頂標。

後來華倫比提又拿這故事自編自導自演再拍了一版,還拉了愛火正熾的安妮班寧,重新詮釋了其偶像的招牌作,我依然也愛,只是新一代影迷不欣賞五O年代mature romance的調調,這個新版口碑票房雙敗。
惟將原片的越洋郵輪邂逅史,偷樑換柱成747航機驚魂記;又將原片的地中海小島換成太平洋風光無限的熱帶島嶼倒也是神來一筆,浪漫風尤有過之。

但1957版其實非始作,而是1939"Love Affair"的翻拍版.也就是說金玉盟這故事一共拍了三次。

首回是1939"Love Affair",由查爾斯鮑育與艾琳鄧合演;次回1957"An Affair To Remember"卡萊葛倫與黛博拉蔻兒。

前兩回都是編劇兼導演麥卡利的作品;麥卡利老拿當代招牌明星試刀,覺得三O年代的鮑育太英國紳士風,未免拘謹了些,就找了素以突梯喜劇見長的葛倫拍了風趣版,果然認真對路,成了既賣座又廣為知曉的經典。

至於第三版眾云乃狗尾續貂,但這部1994"Love Affair"愛妳想妳戀妳我倒覺不壞(至少愛到連影碟與dvd都有收藏)。

這三集中,以第一版評價最高,由首拍的四O年代後的半世紀中,一直享有史上最浪漫電影美稱,連二版的主角卡萊葛倫都自承甘拜下風(不過他晚年卻最愛重看自己的這版,還說看到末尾老垂淚);第三版則票房與口碑雙輸,倒是祖母凱薩琳赫本的影史最後登場搶盡所有鋒頭。

編劇兼導演麥卡利是由偕妻搭遊輪赴英的途中攫獲拍片靈感,但於旅途仍一路蘊釀,最終在回程看到紐約自由女神像,忽然間所有構想頓然成形,決定落實。

不無巧合地,二版的主角卡萊葛倫卻如假包換真的是在大西洋遊輪瑪麗皇后號邂逅三任妻Betsy Drake的(所以玩起這類搭訕邀約共遊海島這類勾搭遊戲真是熟極而流)。

其實,自1953年後,葛倫以半百之齡幾乎已成退隱狀態,之後就與其妻雲遊天下很少接片,是因金玉盟的名利雙收,才讓他又再奮起,續有謎中謎北西北等後一波十年高峰。

葛倫本來很排斥續拍他人的名作,但由於與蔻兒及麥卡利先前合作甚歡,更何況1937的"THE AWFUL TRUTH"(春閨風月)還捧他成喜劇紅星,遂允。

寇兒則是第二度續拍艾琳鄧的名作,上一部則是令她大紅大紫的"國王與我"。


華納片廠老板Robert Wagner剛接手老父基業,對關繫其接班口碑的此片不免頻頻探班,有回,葛倫看到他到來便很興奮地趨近,說:他入行來困擾已久的某個呼吸節奏的罩門終於讓他找到解決之道了....

葛倫解釋:在多人交談的場景中怎麼調整自己的呼吸節奏,然後輪到自己說話時該如何能能氣息流暢/很流利清晰地接上自己的對話一直困擾已久,沒想剛剛終於找到破解之道,真是興奮!

Wagner很驚詫,想說如此一個好萊塢頭牌紅星在拍過62部大片還如此想方設法精進其演技,真是了不起----多年後,仍津津樂道。

還一個小細節,更可畢現葛倫一絲不茍的講究處:他嫌郵輪服務生制服的衣扣不像瑪麗皇后號用的,要求得換,製片嘀咕,說:
"沒關係,觀眾又不知道這點小差異"
"對啦,可是我知道!"衣扣當即換了。

第二版蔻兒開唱,賣點當然在於蔻兒前作《國王與我》的大賣座;於是又找同樣的幕後代唱人Marni Nixon;marni代唱無數,窈窕淑女(代赫本)西城故事(代娜坦麗華)均是。

1993《西雅圖夜未眠》的大賣座,也掀起金玉盟的懷舊風潮;當年此片只有快絕跡的vhs版,居然仍一口氣賣了兩百萬片。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倉健:已逝的昭和典型

中國導演張藝謀自承年少時看追捕一片,受高倉健影響很深,所以後來以崇仰的心情延請高倉合拍一部以爺孫情誼的中日合拍片《千里走單騎》。

與高倉合作後,張至此與高倉成情誼至深的忘年交;許多兩人交往的美談,由張口中旁述,亦發彰顯高倉人格之可敬...

其一,在千里走單騎前期籌備作業中,張頻訪日與高倉敘舊,有一回,兩人坐在飯店大廳閒聊,剛好行過門庭的日本旅客發現是高倉,但不同於一般影迷,該人只是遠隔十幾公尺開外對高倉深深一鞠躬,然後靜靜離去..

接著,入飯店的客群陸續發現高倉,不下四五十人,反應皆同,一躬身後恭敬離去,沒一個試圖想迫近/有所干擾...

張印象非常深刻,說這就是真正的景仰,日本影迷由心底崇拜如此一個偶像,已高規到無以言表了。

張說這就是一個昭和年代的典型;但以中國人的角度,更近乎儒家所說的"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看高倉健的電影,由前期的任俠黑道片,到中期的文藝/任俠兼揉之降旗康男電影,更多令人聯想史記遊俠列傳的人物,一種「言必行、行必果」,可為義理公正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炙烈生命。
而高倉本人性情於舞台下其實一無二致.

山田洋次在評論高倉的演技時特別歎服他的雙眸,認為:『他的眼裡有種特別魔力....默默無語中傳遞著七情六慾。』

高倉在影片裡基本是寡言的,他把所有言語想表達的感受,都濃縮至他那風霜幽遠的臉──有時更只見眼神閃動而情在不言中。

不說話,意謂他絕不為己身辯解;也不會對外界是非干妄猜疑。這樣的男子深沉費解,但其實內裡情感澎湃,只需一個好時機就有一個最暴裂的噴發。

也就是說,高倉於銀幕上的魅力:是於收斂如深谷的神情裡,由內向外/由最安靜到極猛烈地發散其情感之流,就好像於一片闇幽中穩穩立著的磐石,毋須聲張,自然散發其沉穩可靠又氣勢凌人的感染力。

高倉自己也這麼說:

『人的價值就在盡力開拓自己的前程──無論是男是女,如果一昧喋喋不休/強辭奪理是不足取的。我覺得不發一語/默默走自己之路,那樣的人,才是最美好的。』

但高倉這表裏如一的、在影藝生涯裡為人津津樂道的──這沉默如金的性格,倒也非與生俱來

高倉年輕時據稱是極活潑──甚至跡近輕佻的。

他在明治大學念書時,老愛去寄居處的公共浴室老少不拘地找女人開聊;就像街坊的小混混胡扯度日...以至那群老嫗,多年後仍眷念著那健談青年老把她们逗得大笑的往事。

和高倉合演『追捕』的中野良子也曾公開談論過高倉私底下的性格其實是朗暢和健談的.她舉一事說:

片子殺青沒多久,有人邀宴要請拍片班底小聚。她鄭重其事化濃妝穿了和服...高倉一時沒認出她來,以為是熟友帶來的女伴──遂無所顧忌地展露了活潑矯健/滔滔高論的一面....

中野還記得他戴了頂棒球帽....全場玩笑不斷,看似一副街頭頑少的模樣──那是她拍片期間從未預期會看過的──當堂大喫一驚.....

追捕殺青那年,高倉四十五歲。他在私底下展現活潑的一面事實上也是曇花一現;熟知他的舊友大多了然:自從離緣其妻後,他性情丕變....會看到他陽光乍現的樣子其實罕見.

高倉的妻子是成名甚早的影歌雙棲紅星江利智惠美。

江利早年是與美空齊名的大歌星,還多次主持紅白大賽,但婚後歇影後卻每況愈下,既有紕離的不如意,住屋更遭惡意縱火,還有存款三億日元遭盜領事件,最後一人獨居終日酗酒,四十來歲腦溢血暴斃家中.

這悲劇爆發於高倉當年拍降旗康男"驛"一片,橫掃亞洲影展最佳男星及首登日本影藝學院影帝,正如日中天之時,總之,打擊之大,不僅讓他缺席三天後的頒獎式,也從此慎擇戲路,固著了如今大家慣見的沉默漢子的戲路.

高倉電影,我獨愛"驛"一片,距今也久,坊間始終沒出影碟,我是特地去秋葉原石丸買回的日版,有機會總須說說.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倉健唯一沒合作過的女星山口百惠

高倉健,1931年2月16日生。從1956年第一部《電光空手道》到2011年最後一部《至親愛的你》,出演過200多部電影,堪稱東洋殿堂巨星。
可以這麼說:東洋影壇明星沒跟他配過戲,應該都夠不上啥份量。

《追捕》的中野良子,《遠山的呼喚》、《驛》和《幸福的黃手帕》中的倍賞千惠子,《鐵道員》中的廣末涼子,《致親愛的你》、《螢火蟲》和《夜叉》中的田中裕子,《海峽》和《動亂》中的吉永小百合,《四十七人之刺客》中的宮澤理惠,《南極物語》中的夏目雅子,《沙海勇士》中的櫻田淳子,《飢餓海峽》中的左幸子、《居酒屋兆治》中的大原麗子,
《新幹線爆炸案》中的志穗美悅子,《宮本武藏》中的入江若葉,《昭和殘俠傳》中的三田佳子、富司純子,《惡棍萬和鐵》中的南田洋子,《遊俠列傳》中的浜木綿子,《刑事》中的田中好子、鈴木京香、紺野美沙子,《神戶國際幫派》中的真木洋子,《人生劇場 飛車角》中的佐久間良子,
《戰後最大的賭場》中的小山明子,《娘十八御意見無用》和《千姫與秀賴》中的美空雲雀,《黑色的手指的男人》中的吉川滿子,《日本德比》中的津島惠子,《関東緋桜一家》和《俠骨一代》中的藤純子,《森林與湖的祭祀》中的香川京子、有馬稻子,《千里走單騎》中的寺島忍,......實在太多了。

可怪,黃金歲月曾與他交疊數年的當紅女星山口百惠卻連一部都沒合作過.

其實,曾失之交臂的有那麼一部,那就是降旗康男名作《冬之華》。

電影的劇本是曾寫過《驛》等多部高倉名作,與高倉合作無間的名編劇倉本聰寫的,是個獲獎無數的名家,號稱"可讓女人的子宮哭泣,讓男人的睪丸大笑"的東洋一絕。

他是山口百惠的粉絲,為了撮合他們合作而量身訂做《冬之華》的劇本。

高倉健本人也非常重視,為了配合百惠甚至主動調整了自己的檔期。遺憾的是,出於不明原因,百惠的經紀公司拒絕了 。

《冬之華》原來山口百惠的角色後來由池上季実子出演,氣質倒也神似。這個腳色是高倉劇中的好友女兒,高倉因其父叛幫,而不得不親手處決,懷負疚之心,高倉縱然因罪入獄,也持續資助此女直至成年.
但單純的資助之情因久而變,轉成有如西片長腿爸爸的關係,高倉不免因此陷入矛盾意結...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霹靂艇stingray"這段youtube有開場主題曲及片尾的主題曲.

我特愛片尾此曲,那時還是國小三生,但已感受此段mv的浪漫,一隔半世紀倒是最近才有人挖出,就此重溫.

不過當初一起看的兄弟及表姊弟等居然無一人有此懷舊之情,唯獨我一頭獨熱,頗感寂寞(是怎樣?只有我童心猶存?
https://youtu.be/sgkk-MMif-4
<iframe width="853" height="480"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sgkk-MMif-4" frameborder="0" allow="autoplay; encrypted-media" allowfullscreen></iframe>

文章標籤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去看篠山紀信攝影展,展中有為數不少洗出200吋之東洋明星巨照,山口百惠、渥美清、淺丘琉璃子等等,但最觸動的仍是大原麗子此照,原因無他,她正是我高中時sony錄影座掀起租東洋錄影帶高潮期間印象最深刻的女星.
找了篇她故世時寫的舊文,以為之誌.】
 
《大原麗子.春日局.居酒屋兆治與孤獨死》
1983年降旗康男的影片《居酒屋兆治》,是降旗康男偏愛的以硬漢高倉健為主角.描繪血性男子掙扎於義理與私情而多番起伏,終於以犧牲自己的前程與幸福來成全公義的故事.
(同系列作如驛、夜叉、冬之華及鐵道員均是以重複此類母題而有不同的變調手法)
 
這片當年似乎相當賣座,其因素之一,想當然耳,應該是很少登上大銀幕的兩位紅歌星加藤登紀子及千秋直美,居然同時以要角登場.
再加上也出過不少唱片的大原麗子及高倉健擔綱主演,等於有四位大歌星同步登臺,其轟動可想而知...
 
不過問題可來了---那主題歌會是誰唱呢?
答案是直接採用加藤風行一時的名曲於片頭開場;而千秋則在片中當場獻唱....大原及高倉戲份略重,開嗓--就省了.
 
之所以會提到此片,是因為大原麗子在片中是高倉健刻骨難忘的初戀情人.
當初她棄其而去,如今大為翻後悔,天天來到高倉健開的小飯館飲悶酒,想挽回舊愛.
 
而高倉確實是還深愛她的,但又無法離棄與他患難以共的妻子.....於是大原悔恨而心碎,遂咯血而身亡,無人知曉地死在她孤獨的部屋裡.
 
電影如此,而她的真實人生居然同等上演了驚人地相似而殘酷的一幕.....
 
驚聞大原麗子孤獨死的消息,只能慨歎一句確是人生如戲了.
 
大原麗子曾是七/八○年代日本紅極一時的女星;她最初是1964年在電視劇《幸福試驗》中登場走紅的.
以後則持續活躍在影視圈;有一陣子幾成了電視台/CM片獨霸的女皇.
 
記得SONY beta錄影機於1978年前後如一陣風般刮起全省租片看片的狂潮時;她正是當時曝光率最高的日本紅星...焦點之所聚,相信許多台灣影迷都是由錄影帶中與她這樣邂逅的.
 
她演過的劇目太多,許多也都淡忘了...但唯有她的SUNTORY CM早成了腦海裡的紀念碑.
尤其她那偏頭枕著電話筒,愁等情人來電的無所聊賴的姿態,典型地如貓般迷人的嬌媚女人樣.
可能也是我記憶中,日本唯美派電視廣告的若干原型之最,總是難忘!
 
她在這一系列CM中一面搖著威士忌杯,一面喃喃自語說著MARLLOW名劇詞:『愛我一點點....但請愛久些!』
 
據說也是日本廣告史上最膾炙人口的名景之一.而如今佳人已殞....空成回憶了.
 
她曾結過兩次婚,第一任先生是曾演過水手服與機關槍與阿信的渡瀨恆彥.
第二任則是演歌天王森進一.婚姻期都不長,沒撐過七年的.
 
兩次婚姻皆慘敗,這是否意味著她是個很難相與的女子呢?當時的輿論似乎是如此認定的.
 
大原麗子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女子,由她的戲中也可清楚看出:她善於演出那類自信帶有幾分狡黠的女性.
任意而隨性;男性對她真心好,自必柔媚以對,否則討來的就是一番迂迴而工心計的抵制....
正如我前述如貓一般難測的女子(這就是她之戲路無限魅力之所在了.)
 
也因為她的太有個性,她與森進一的婚姻告終時,眾人皆歸咎於她;而舉國的同情擺盪向另一端.
尤其當森進一抱怨著說:『家裡好像有兩個男人』;這種負面的評價一時間蜂起.....
可能也是她選擇於後孤獨以終的潛因罷.
 
然後呢?這污名終於還是得等到於後的《森森戀》後方有了昭雪的機會.
蓋曾昭告天下擺明就是要選一個傳統柔順女子的這森進一,終於也踢到被以賢慧著稱的森昌子掃地出門的這塊鐵板.
才提醒了影迷:過錯未必是她,未免也是晚了....
 
1984年她與森進一離婚,對她打擊不可不謂慘重;她力圖由工作中振作.
1989年的春日局創下33%的史上第三高收視率,可說是她藝能生涯的第二高峰.
可惜接著她因乳癌開刀,以後則開始病痛不斷,憂鬱症、運動神經障礙等接繼而來...
 
此回的暴斃應該是所有陳年雜症交相侵擾加劇身體的殘弱---腦血管破裂則施以最後一擊.
 
“一個人孤零零地死去”...對這曾博來無數掌聲/於聚光燈下光鮮無匹的大明星而言,真是個淒涼的結局.
特為之記,同時也算緬懷若干年前那雀躍著開了東瀛這一扇窗的看錄影帶的日子.
真是很遙遠的年少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affair of Robert Capa and Ingrid Bergman

http://eattarantula.blogspot.com/2011/03/affair-of-robert-capa-and-ingrid.html

褒曼與卡帕之戀史,上文有詳載.
簡要摘錄:
1945年納粹滅亡那年,卡帕住在ritz飯店因此邂逅了褒曼.當時她正於歐洲勞軍,且已是育一女的已婚之婦.

卡帕是個膽大包天的狂徒,熱情勇往/絲毫不顧禮俗,約了褒曼共餐後就猛追,於是戀情開展,褒曼還邀卡帕一起回美為她正開拍的"美人計"電影拍劇照.

希區考克接著又拍"後窗",男女主角的關係,就是希老由褒曼與卡帕的交往所得來的靈感.

褒曼那時屢屢動念想嫁卡帕,還勸他放棄記者一職,改在好萊塢謀生,但卡帕很清楚自己是個浪子不可能立錨定居,拒絕了.還向她坦認他沒法過那種與妻兒安居的生活.

於是離開好萊塢去土耳其,兩人就此分手.


褒曼拋夫棄子的行徑,幾年後又重複了一次,跑去與她仰慕的義大利寫實主義之父,大導演羅賽里尼投懷送抱,兩人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其中之一,後來也成了大明星).此舉太聳動/太明目張膽,激起全美公憤.
好萊塢因此封鎖她好幾年.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淺談《北非諜影》電影

小周末晚找來藍光影碟,剛剛又把百看不厭的戰爭經典片"中途島"又看了一遍...六O年代這類70MM史詩戰爭片拍得場面恢弘/高潮迭起,還真非得超大銀幕看否則真不過癮....

話說二戰時美日雙方國力之對比,乃至官兵民族性之差異,很大程度影響了此役的勝負,這影片講得一目了然.

所以當年的山本五十六對開戰與否頗持異議;蓋山本在年輕時任大使館駐美武官時,曾橫越美洲大陸親眼睹及老美之物阜民豐/國力鼎盛,故而心知肚明絕非此國之敵.

據說他在宮內的參謀本部會議時對陸軍軍頭之咄咄強逼開戰時,氣極怒回:"汝等數過米國工廠煙囪數目方下決斷!"

拉回正題,北非諜影一片正是開拍在二戰戰火正炙的1942年,資源豐沛的老美雖於戰時仍游刃有餘地維持民生工業的運轉,好萊塢的電影產量基本仍在水位以上,只增多了如"北"片這樣的政策宣導片.

沒錯,此片正是因應英美即將進攻兵家必爭之地(石油產地及海運要衝)的北非,而由好萊塢主動配合政府宣傳推出的政策電影.(巧合的是,電影首映當天,美軍正好在一周前揮軍攻入了卡薩布蘭加)


原劇是Murray Burnett 及Joan Alison寫的舞台劇"Everybody Comes to Rick’s"。編劇本人數年前遊歷歐洲時剛好親眼目睹納粹吞併奧地利,接著展開排猶行動....
他在法國某酒吧見到各國猶太難民聚集的情景,因而引動寫劇的靈感.

顧名思義,這是圍繞在二戰時(摩洛哥首府卡薩布蘭加)某個名叫Rick的美國人開的酒吧所展開的故事。

在觀影前,先說明一下二戰時北非的情勢;否則一無所知下看來真會霧煞煞.

二戰前的摩洛哥是法屬地,1942年時法國已投降,故而當時分裂成兩個法國政府:由戴高樂帶領,在倫敦成立的"自由法國"流亡政府,而法國本土則由納粹扶植的維琪政府治理(就如抗戰時的南京汪精衛政權).
所以,非洲的法屬地,名義上仍是由法國官員統治;納粹魔爪自也探入,但還未明目張膽干預該國之施政,這正也是卡薩布蘭加當時氣氛詭譎之處.

故而,片頭開始,就有旁白說明該片設定的摩洛哥情勢:地理上,此地略離歐陸本土,在歐陸被納粹鐵蹄踏碎之際,摩洛哥幸好仍偏安,故而成為歐陸難民的避風港與中轉地.

想逃難至美洲新世界的難民,可由此轉進到中立國葡萄牙,再輾轉抵達美洲大陸.於是卡薩布蘭加便四面八方壅塞了歐陸難民,人人皆想方設法想拿到船機票遠離災地...

而既是酒肆又開賭場的瑞克酒館就成了卡薩布蘭加的風雲際會之所,五湖四海人士及黑市交易俱集於此,不用說,想取得離境許可的各式勾當也暗影艟艟.

老闆瑞克,是個身分神秘的美國人,不知何以來此/也未曉何故滯留異鄉,其人看似冷酷絕情,對於酒館內的各項暗盤交易看在眼裡不置可否,俱不沾手也罕干預.

雖然卡薩布蘭加的警局長是其好友及靠山,但他並不藉勢橫行,總之,這樣一個黑白通吃的商人,卻以中立且公平之姿贏來四方敬重.

只是頗難意料的是:如此一個硬漢/單人獨撐的平靜歲月,卻在某個名喚"伊爾莎"之女子(英格麗鮑曼飾)的突然到來,才忽然前塵往事飆然撲來,揭露了rick過去的身分與心底之痛....

 

正如前頭所說:此片本質上是部政策片;所以拍得倉促,整部電影是在好萊塢攝影廠搭景拍的,只有機場部份,是在好萊塢附近的Van Nuys的機場實景拍。
至於,男女主角邂逅於巴黎一節,背景甚至是以投影片混充。

而劇本據說只寫一半就開拍,也就是說縱然這是部且戰且走的政策電影,但好萊塢建制良好的生產體系,依然於每個環節做到了當年的最高水準,並且以其獨到特色於後世聲名節節高升,成了影史最有名的cult片(即片中的一切:劇本、台詞、歌曲配樂、符號與各式細節等等,都成影迷狂熱模仿與崇拜的影片).
見證好萊塢片廠翻雲覆雨的本事真是舉世無雙.

此片之所以如此經典,我歸納幾因:

1.情節出人意表,且以最難預料而傷感的結局收場;俱俱打破了好萊塢不是闔家團圓就是悲劇告終的制式手法而引來喝采.(這點且先不揭破,看完再說);事實上,導演寇蒂斯共拍了三個不同結局.
其一因不符當年的電檢尺度而放棄;定版的結局則是製片與導演在苦思結尾而不得的情況下,在某回開車等紅燈時居然心有靈犀地同時想到的解決方策.
(這過程後來還拍成了一部同名推理經典,即"suspected")

2.出色的卡司陣容:亨佛利鮑嘉與英格麗褒曼這兩位史詩級的經典巨星不消提;飾警局長的英國巨星Claude Rains正邪交揉的江湖味;飾抗德鬥士的保羅亨利的謙謙君子風等,個個搶眼又有型,完整襯出全片的濃厚戲味.

3.亨佛利鮑嘉本就是華納片廠最擅長的黑色電影的名角;他將此類類型電影中慣見的:陰霾而多感/臉酷而心軟/弱勢而不屈/頹唐而多情的私家偵探性格融入了melodrama的情境中,從而將這個(受大情傷而變憤世嫉俗之)酒館主人的性格刻劃得既多面又飽滿,使之既神秘又透著某種深邃而動人的英雄性格.
而相對地,秀美中帶著英氣的北歐明星褒曼這回則收斂至極柔,以眼中帶淚/綿柔似水的造型,剛好與鮑嘉的至硬成非常好的對映;遂造就了這一對影壇永難再翻造的經典情侶.
褒曼當然是此片一大亮點,我自己於高中時首回於電視上看到此片,幾乎全拜倒她的魅力(是多年後重看方領會鮑嘉才是此片核心);究實而論,她是此片的一片漂亮襯景,總之,導演給她的唯一任務,就是極美,極美而極盡淒楚!
一個趣點,若有大特寫,一定是褒曼最自豪的左邊臉龐,而且必須上柔焦片,外帶令其淚光瀅瀅的眼眸更加放光的補光燈!

4.故事動人;戰火中的炙烈戀情本就是一大誘因;本片則在這賣點裡加入夫婦情義與愛國主義(尤其難民齊唱馬賽曲那幕最是高峰)這種人間大功課的衝突與斷然取捨,更添無比戲劇性.
這是此片口碑越陳越香的主因.

5.金句不斷:好萊塢黃金期(1920-1960)老片最膾炙人口的,就是雋永而精警的對白.
而本片在名導寇蒂斯的匠心經營下,更是雋永金句層出不窮/數不勝數,益增後世口碑 .

試舉幾例:

a.“ 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 she walks into mine”(這世界有那麼多城市,城市裡有那麼多酒館,偏偏妳非得走入我這家?)

b.“When the world is crumbling, we pick this time to fall in love.”(全世界都崩毀了,你我竟專挑此時墬入愛河>)


c.“Here’s looking at you, kid.”(永誌不忘)《rick的專屬敬酒詞》


d“We’ll always have Paris”(巴黎永在我倆心中)


e.“Where were you last night?”                   (昨晚你在哪兒?)
  “That’s so long time ago, I don’t remember.” (太久以前了,我哪記得)
  “Will I see you tonight?”                      (今晚來找你,好嗎?)
  “I never make plan that far ahead.”            (難說,我從不預定那麼老長的計劃)


f."play it again,sam"                              (再彈一遍,山姆!)《其實片中的台詞是:Play it, Sam. Play 'As Time Goes By.》


h.“What is your nationality?” “I’m a drunkard.”你是哪國人?酒徒國度!


i.Louis, I think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 beautiful friendship. -「路易,我覺得這是一段美好友誼的開始。」(片尾台詞)


6.又,casablanca意即"白色房子".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片場一瞬間/說不盡的影史軼事】
費雯麗與勞倫斯奧利佛

費雯麗若還活著,早已破百歲了。

其名作有:亂世佳人/魂斷藍橋/慾望街車/漢彌爾頓夫人/羅馬之春等多部。
自以"亂世佳人"一片最聞名遐邇,但據說她本人偏愛"魂斷藍橋"!

她的影藝生涯由在英格蘭拍的"火燒英倫上空"等幾部喜劇開場,而後半段泰半是悲劇,且一部比一部陰慘,真實生活很不幸地即乃戲劇之反映:
晚年甚至一直活在精神分裂的強大陰影下,同時也懼怕與愛侶勞倫斯奧立佛生離的威脅(結果兩端齊發,她都沒能躲過).

最後死因,則是她於拍亂世佳人時染上的肺結核.

亂世佳人曾保持數十年之久的紀錄是:它乃好萊塢耗資最鉅的電影,但票房則是天文數字的豐收(以通貨指數來算至今仍是影史第一)。

同時也是影史重映次數最多/影迷基礎最深厚的經典作。

天王製片柴納克於籌備時,試鏡所有好萊塢巨星,無一合意。
最終竟選上了因勞倫斯在美國拍戲而順此一遊的英國舞台劇名伶(此時兩人仍各有婚配,新聞界心知肚明卻都有默契地視之為公開秘密),不消說,不太服氣的本地影迷因此抗議信如雪片般飛來(居然找個英國妞來演我們的南方美人!),負評更是翻天波濤......

但歷史證明,掌舵者的犀利的專業眼光永遠勝過外行湊熱鬧,此例便乃一證。

(順便一提,1939年拍的亂世佳人開拍時就是彩色片,非黑白片另加工改色的;許多人不信那麼早就能拍彩色電影。)

費雯麗未成年就嫁了個律師丈夫,她邂逅勞倫斯奧立佛是在哈姆雷特舞台劇中。
甫一對眼便瘋狂著迷於男方的舞台風采;於是當晚就闖進後台倒追,絲毫不顧兩人都有婚約在身。

所以, 這對星海愛侶是長達數年背負出軌惡名的。

費雯麗因此演繹起托翁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不免更移情於同類處境的女角,該片評價未如預期高,對她又是一大打擊。

2008年威廉斯主演的那部(我與夢露共度的日子)講夢露去倫敦拍遊龍戲鳳的真人實事改編電影考據甚翔實,裡面提過的費雯麗因精神太緊張數度與其夫公開衝突的往事俱俱有本/真實度頗高。

當時正是費雯麗赴美與馬龍白蘭度合拍完"慾望街車"後精神病發,並數度進出精神病院不得不退隱的五年間.

夫婦間關係非常緊張,於片場屢演互摑咒罵的醜劇,該片拍完,兩人就正式離婚了。

自此,冷血丈夫的封號一輩子黏著奧利佛,多少也沾污了他被公認乃莎劇第一名手的美譽!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ou only need one!”:由奧遜威爾斯說起,兼談Bogdanovich經典片單。


名影評人Bogdanovich有回和奧遜威爾斯大擺龍門陣,品題自己最喜愛的明星.

猜,奧遜威爾斯,這目空一切的曠古天才最傾服的女星是誰?!:Greta Garbo(葛麗泰嘉寶)是也.

威爾斯讚歎Garbo幽邃的神秘氣質,以及她縱橫全場的那種鉅大存在感!

簡要之,這獨步古今的大導演一談起他崇慕的影壇女神沒完沒了之概,也和一般庸俗影迷沒啥兩樣。

一直找不到空隙插嘴的Bogdanovich雖也附合,不免仍有幾分想找回點優勢地回嘴說:
『不過,她拍了一堆壓倉貨,卻只有茶花女和俄宮豔使兩部頂級品。』

猜威爾斯是怎麼劈頭頂回去的?

他一個眼神盯了過來....半响沒出聲!

然後幽幽地吐了句---“you only need one....”

如威爾斯如此之天才縱橫,他的傑作,信手捻來少說就有大國民、安伯遜大族、歷劫佳人、上海小姐、午夜鐘聲、奧塞羅等六七部。
而居然仍下"一人一生只須一部即夠"的判斷...

該可想見那類佳片如雲的厲害角色:如約翰福特、希區考克、費里尼之流該有多厲害了!!

Bogdanovich曾下海拍過《紙月亮》及《最後一場電影》等幾部好片(當然不是威爾斯的那類檔次);其本業仍是以影評為擅,評論的品味與器識俱屬第一流的。

前幾年我在剛開幕的101 page one(那真是這書店轉瞬即逝的黃金時光),曾買過一本他寫的小書:“52 CLASSIC FILMS FOR ONE FULL YEAR”
這是本一星期一部為進度,於一年內推薦完52部經典電影的片單書(而且只列六○年代以前之經典片.)

Bogdanovich有種殊異的懷舊氣質,比如他在七○年代回頭拍起大蕭條時期故事的黑白電影;也毫不諱言地宣稱:三○至六○年代乃電影的黃金期;過此,一流電影已是稀稀落落了....

因此,此書乃是他一頭鑽入古片史庫精選出的鑽石榜單,特值一參.

在此我先列出片單,以後再補上若干內文----以說明Bogdanovich為何會如此選....

BOGDANOVICH'S 一生必看的52部經典
1.an american in paris
2.the lady eve
3.THE AWFUL TRUTH
4.TO HAVE AND HAVE NOT
5.ANATOMY OF A MURDER
6.WHITE HEAT
7.ADAM'S RIB
8.NOTORIOUS
9.THE BLUE ANGEL
10.THE MIRACLE OF MORGAN'S CREEK
11.THE QUITE MAN
12.HEAVEN CAN WAIT
13.THE KID
14.OUT OF THE PAST
15.STRANGERS ON A TRAIN
16.GRAND ILLUSION
17.SWING TIME
18.CITIZEN KANE
19.BREADFAST AT TIFFANY'S
20.SWEET SMELL OF SUCCESS
21.STEAMBOAT BILL,JR.
22.THE MAN WHO SHOOT LIBERTY VALANCE
23.SOME CAME RUNNING
24.ONLY ANGELS HAVE WINGS
25.SINGIN' IN THE RAIN
26.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27.MEET JOHN DOE
28.UGETSU
29.BRINGING UP BABY
30.THE THIRD MAN
31.OPEN CITY
32.NORTH BY NORTHWEST
33.ROBIN HOOD
34.ARTISTS AND MODELS
35.GASLIGHT
36.A NEW LEAF
37.THE CRIME OF MR.LANGE
38.MOGAMBO
39.OTHELLO
40.THE PALM BEACH STORY
41.CONTEMPT
42.TWENTIETH CENTURY
43.GLORIA
44.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45.ARSENIC AND OLD LACE
46.LAURA
47.THE CROWD
48.THE RULES OF THE GAME
49.THE MERRY WIDOW
50.HOW GREEN WAS THE VALLEY
51.HOLIDAY
52.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映畫の北海道  cinema made in Hokkaido 四之一

北海道位日本列島的最北端,是日本的第二大島。

西臨日本海,南瀕太平洋,北方由宗谷海峽與薩哈林群島相望,西南以津輕海峽毗鄰本州,東面是遼闊的鄂木茨克海。

最北抵達北緯45度,屬典型溫帶季風氣候,但由於常年受西伯利亞寒流和千島寒流的影響,冬季會延續達半年(11月-4月)。

地形中高/四周低,脊樑是一路連綿的丘陵山脈,四周則為平緩坡地平原,直到大海。

地域上,北海道分四區:道北、道東、道南和道央。

如同西伯利亞之於俄羅斯,於日本本土,北海道是極遠的邊地,日本人傳統概念認為乃死亡與放逐之地。
由於受季風和洋流的影響,北海道四季分明,有著複雜的地理形態和多變的氣候,以其異國氣氛,因而成東洋電影最頻繁造訪的電影外景地。

 《道北:放逐之地》

代表電影:降旗康男《驛》 

拍攝地:留萌、滝川

觀影 movie key words:風雪 嚴寒 分離 迷離 哀婉演歌 東洋式唯美 鮮明節奏感  硬漢高倉健  怨女倍賞千惠子  

觀景 scene key words:暴風雪  荒原  冬季 冰封海港

 【驛 本事】 
1981年,名導降旗康男帶高倉健、倍賞千惠子來到道北的留萌、滝川,拍了這部好評如湧(日本金獎、亞太最佳影片)/感動過無數觀眾的經典影片《驛》。

劇本由北海道本土作家倉本聰執筆,故事核心是一名曾為奧運選手之刑警與居酒屋女主人的淒美愛情。
 
桐子(倍賞千惠子)孤身一人來到道北,經營著一家小居酒屋。
而參賽奧運壓力太大,同時又因圍捕要犯失利且害死同僚之雙重壓力,不得不與愛妻離婚的刑警岡田英次(高倉健),為追緝逃犯也來到此地。
    
兩人都有難為他人道的悲傷往事,漫天大雪中的居酒屋,就像這個雪封世界上唯一的溫暖角落,在聽著年底電視轉播的紅白大賽孤寂的歌聲中(八代亞紀的舟歌),
桐子忽然盈淚驚呼(啊,是我最愛聽的歌)兩人結冰的心彷彿有了一絲解凍的錯覺,於是心扉洞開,兩人於這年終的漫夜長談裡彼此互生情愫。

然而,當案情即將水落石出,英次發現他追緝多年的真兇竟是桐子的舊情人,搏鬥中,又當著桐子的面失手將之擊斃!

影片最感人的就是最後一幕:依然是茫茫飛雪中那個溫暖如春的酒館.,兩人漠然而坐緘默無語,情景依舊,但兩人心中有數,彼此的愛情已成過眼雲煙……

最後一眼回瞥桐子已淚流滿面的臉龐...英次頹然步出居酒屋,在車站的火爐燒掉了寫好的辭職信,他曾經想過告別刑警生涯,在此與桐子重啟生活,然而一切已付流水。

英次隨即上了遠行列車,不再回頭……


瀕臨日本海的道北地區,由於常年受西伯利亞寒流和千島寒流的影響,是北海道最冷,氣候最惡劣的地方。冬季,這幾乎是暴風雪的天下,巴掌大的雪塊像雨水一樣的速度卷著狂風降下,只有原住民方堪此等惡候。

如同北海道最初的歷史一樣,在許多電影中,北海道始終扮演著一種“放逐之地”的角色。

許多遠徙至此的居人,像桐子一樣,將自己放逐到極北的冰雪荒原,是對一己過往的懲罰,也冀望能否遺忘往咎,於是,最溫暖和本質的東西被放大了,讓絕望和渴望出落得無比鮮明。

唯有見識過北海道的那種鋪天漫地的嚴風雪,凍僵的剎那,一下子秒懂,那些北海道電影到底藏了什麽。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第九十屆奧斯卡獎單2018第九十屆奧斯卡獎單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水底情深》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or 
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底情深》 
 
 
最佳男主角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加里·奧德曼《最黑暗時刻》 
 
 
最佳女主角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意外》
 
最佳男配角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山姆·洛克威爾《意外》 
 
 
最佳女配角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阿麗森·詹尼《老娘譚雅》
 
最佳改編劇本 Best Writing (Adapted Screenplay)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最佳原創劇本 Best Writing (Original Screenplay) 
 
《逃出絕命鎮》
 
最佳攝影 Best Cinematography 
《銀翼殺手2049》 
 
 
 
最佳服裝設計 Best Costume Design
《《霓裳魅影》
 
最佳剪輯 Best Film Editing 
 
《敦克爾克》
 
最佳化妝&發型設計 Best Makeup and Hairstyling
《最黑暗時刻》 
 
最佳原創配樂 Best Music (Original Score) 
 
《水底情深》
 
最佳原創歌曲 Best Music (Original Song) 
 
“Remember Me”《可可夜總會》
 
 
最佳藝術指導 Best Production Design 
 
《水底情深》
 
最佳音效剪輯  Best Sound Editing
 
《敦克爾克》 
 
最佳音響效果 Best Sound Mixing 
 
《敦克爾克》
 
最佳視覺效果 Best Visual Effects 
《銀翼殺手2049》
最佳動畫長片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
 
《可可夜總會》
 
 
 
最佳外語片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普通女人》
 
最佳紀錄長片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伊卡洛斯》獲獎
最佳紀錄短片 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天堂堵塞》獲獎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最佳导演 Best Director 
吉尔莫·德尔·托罗《水形物语》 获奖
 
 
最佳男主角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加里·奥德曼《至暗时刻》 获奖
 
 
最佳女主角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三块广告牌》获奖
 
 
最佳男配角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山姆·洛克威尔《三块广告牌》 获奖
 
 
最佳女配角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阿丽森·詹尼《我,花样女王》获奖
 
最佳改编剧本 Best Writing (Adapted Screenplay) 
《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获奖
 
 
最佳原创剧本 Best Writing (Original Screenplay) 
《逃出绝命镇》获奖
 
 
最佳摄影 Best Cinematography 
《银翼杀手2049》 获奖
 
 
 
最佳服装设计 Best Costume Design
《霓裳魅影》获奖
最佳剪辑 Best Film Editing 
《敦刻尔克》获奖
 
最佳化妆&发型设计 Best Makeup and Hairstyling
《至暗时刻》 获奖
 
最佳原创配乐 Best Music (Original Score) 
 
《水形物语》获奖
 
最佳原创歌曲 Best Music (Original Song) 
 
“Remember Me”《寻梦环游记》获奖
 
 
最佳艺术指导 Best Production Design 
 
《水形物语》获奖
《至暗时刻》
最佳音效剪辑  Best Sound Editing
《敦刻尔克》 获奖
 
最佳音响效果 Best Sound Mixing 
 
《敦刻尔克》获奖
 
最佳视觉效果 Best Visual Effects 
《银翼杀手2049》获奖
最佳动画长片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
 
《寻梦环游记》获奖
 
 
 
最佳外语片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普通女人》获奖
 
最佳纪录长片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伊卡洛斯》获奖
最佳纪录短片 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天堂堵塞》获奖
 
最佳动画短片Best Short Film (Animated) 
《亲爱的篮球》 获奖
 
 
 
最佳真人短片 Best Short Film (Live Action) 
 
《沉默的孩子》获奖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4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日本奧斯卡)頒獎典禮於3月2日在東京舉行,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配、最佳女配和最佳剪輯在內的六個獎項,成當晚最大贏家。

頒獎季大熱門之菅田將暉、蒼井優、役所廣司分別拿下最佳男主、女主和男配。
廣瀨鈴壓倒尾野真千子、北川景子、夏川結衣和藥師丸博子,拿下最佳女配角。

日本電影學院獎風格偏主流和商業,在業內雖不是最權威,但是最具話題性的一個獎。

第4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第三度嫌疑人》
最佳動畫片:《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最佳導演: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
最佳編劇: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
最佳男主角:菅田將暉《啊,荒野》
最佳女主角:蒼井優《她不知道名字的那些鳥兒》
最佳男配角:役所廣司《第三度嫌疑人》
最佳女配角:廣瀨鈴《第三度嫌疑人》
最佳音樂:《極惡非道3》
最佳攝影:《關原之戰》
最佳照明:《關原之戰》
最佳美術:《花戰》
最佳錄音:《關原之戰》
最佳剪輯:《第三度嫌疑人》
最佳外語片:《愛樂之城》
最佳新人:中條彩未,濱邊美波,北村匠海,竹內涼真
話題獎:菅田將暉
榮譽悼念:鈴木清順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儷人行》(Two for the Road)由史丹利杜南(甜姐兒/萬花嬉春/謎中謎)執導,奧黛麗·赫本和亞伯·芬尼主演。

影片講述陷入婚姻危機的建築師夫妻駕車環遊法國的某段旅程,於意外頻出的旅途中各自回憶起他們悲喜交集的十二年婚姻生活.

《儷人行》當年(1967)上映時迴響冷落,一來是因此片的歐洲小片格局,缺好萊塢大片賣相;二來拍法太前衛,用當時極其罕見的意識流手法,既少了好萊塢影片慣有的節奏和高潮,也乏吸睛噱頭。

但經半世紀時光掏洗,《儷人行》的恒久價值益發閃爍發光,已被公認乃赫本藝術成就最高前三甲。

總之,這部愛情小品流利酣暢如同極品散文,敘說方式靈活如行雲流水,倒敘插敘的交叉運用,起到奇妙的賦比興效果,攝影和配樂格調優雅/渾然天成,加上赫本及芬尼最自然本色的一流表演,
將一個講婚姻:由甜蜜纏綿到末了終感疲累煩厭的過程鋪陳地絲絲入扣;而故事發生地的法國鄉村風景如畫,配上亨利曼西尼那首輕快的"two for the road"主題曲更是畫龍點睛,完全襯出此片的羅曼蒂克風味.
(我個人將之封為赫本片第一浪漫片)

杜南導演及編劇弗雷德里克·拉菲爾兩人雖然都是是美國人卻偏愛旅居歐洲生活,而50 年代初期歐洲電影顛覆傳統的拍攝手法(鏡頭的快速變焦移動,外景拍攝等)對其影響頗大,
因此該片在創作上也結合了歐洲電影的拍攝手法,故事延展並沒按正常線性時間順序,而是大量倒敘鏡頭的意識流,形成時空交錯的感覺。

電影多少帶點實驗性質,活潑中又略帶沉肅,呈現既非好萊塢調調,也非純歐洲電影的特殊氣質。
  
導演結合自己每年夏天和老婆一起騎摩托車環遊法國的經驗,在電影探討了愛情、婚姻每個階段的狀態和問題。

他說:影片之所以使用一種隱晦的敘述結構,其意在表現兩位主角一直沈浸在回憶當中,時序不穩就如同這對夫妻情緒的波動一樣...

因為手法委實太前衛,於半世紀後的今日觀來也多少會有五花撩亂之感,但略排除前段的稍不適應,入中段後便漸入佳境(其實故事不同的時間段,從演員的服裝、髮型、不同車子等細節依舊層次分明)。

順便鋪個八卦,赫本當時與一任夫已瀕離婚邊緣,故而簡直如假包換地將其自身的對婚途的挫敗感全發洩於戲路中(據說與芬尼也頗有曖昧);全來演來無比逼真自是其來有自...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妖貓傳》:令陳凱歌翻身之作?別鬧了!

陳凱歌新作,《妖貓傳》,轟轟烈烈上了,票房還不壞(預估可破五億人民幣),遠超他二十年來憋壞了的行情。

接著,此片本月又移師東瀛,倘估計無誤,接下來的幾個月,此片捲起的唐代風情會於中日兩地掀起不少聲浪.

《妖貓傳》據說花費超過十億台幣(亦有說是十六億台幣),連籌備到完成共耗了七年,還全部實景建了襄陽唐城;其勢在必得狀,難怪有好事者宣稱此片絕對是陳凱歌的翻身之作!

真是如此嗎?

說實話,自從陳凱歌於"無極"上演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後,連環產出罵片,想脫離這惡循環,還真無望!

看完觀感如下:

1、結構混亂,《妖貓傳》不像一部完整的電影,更像是三個氛圍各異之不同故事的拼合。

甲:開篇先來一個懸疑劇,主角分別是:一個於皇宮自由來去/滿口臭屁的小官兼詩人(白居易);一個始終露著詭譎微笑的異國和尚(空海);以及一隻愛挑食/到處作祟的黑貓(妖貓)。

和尚與詩人在皇城內外不斷竄走,所到之處到處死人,不管是皇帝/皇子,還是妓女/民婦/禁軍衛士,總之,說是為探案卻腳步所及之處,死亡騷亂跟著到...

妖貓則到處出草,魅影一現,免不了死人,沒死人就吃魚或找生人附身。

乙:電影中段,氣氛一變,忽然轉成東洋風純愛連續劇,主角又換人,分別是:一個讓皇帝小老婆絕色給迷瘋了的日本人(倍麻呂).
和一個說是皇帝欲將愛妃美色與全民共享,於是在街道高空架了鞦韆,讓她馬戲表演般蕩著搖著,大庭廣眾/公然獻媚的混血美女(楊貴妃)。

這個日本人色心大起一路推擠排開所有擋路之人,好不容易挨到貴妃面前,剛要獻花獻吻,卻發現皇上就在貴妃身旁。
這皇上倒也好脾氣,還等他把要幫他戴綠帽的情思訴盡,才說,大膽,敢追我女人!不過我度量大原諒你,開恩不殺.
(總之,情節之荒誕不一而足)

丙:電影尾端,這時才上演幻術加驚悚劇,真正的男主角也才登場,這是個名喚白龍的戀屍癖者,他一出現,前頭的所有主角紛紛閃邊,光看他一人表演的變貓變人變鶴/既生旋死的熱情個人秀.然後,電影就演完了.

於是這個距今一千三百年的推理古案,線索攪成一團後,真相就兩個:一.貴妃的驚天之死是活埋,非絞死.二.明皇真心愛楊貴妃否?不,大騙局!

扯!


2、既以史事為本,至少建構些許歷史感,本片偏不,劇本錯亂/腳色錯亂/邏輯錯亂/身分錯亂,《妖貓傳》的所有角色既缺血肉更乏實感,簡言之,像剪紙人,病病懨懨任導演亂擺。

《妖貓傳》的編劇是《臥虎藏龍》大名鼎鼎的王蕙玲。按說有這樣的高手(如她不是沾了李安光的話)押陣,故事的推演,人物的設定理應不會到這等荒誕程度。
問題是主帥帶賽,其餘人就跟著衰尾了.這劇本除了前言不對後語/一堆荒謬外,還夾雜很多低級錯誤,如直稱皇帝名諱,官吏沒大沒小,內宮像公共廣場,皇帝妃子出入無儀仗無隨從無排場等等(簡直像老百姓出入穿堂)...

一切如漫畫般天馬行空(就不好說低智了)!

歷史片是這樣,編導若沒建構一個可信/讓角色有所依附的背景,便如遊魂般不帶絲毫可感的魅力了...

3.糟蹋角色;張榕容演的楊玉環就是最顯明的例子.
也不僅僅說陳凱歌選角失誤,而是他根本缺乏調控演員表演的能力;有上YOUTUBE看他放出來的BEHIND THE SCENE前導片,似乎他的重點就只在催逼出每個他認為"最美"的作狀...

陳凱歌是這麼說的:從外形和氣質上來看,他覺得張榕容有屬於唐代的華貴之氣,「但是我們需要這個華貴之氣和她臉上的清純氣質能夠結合在一起」。

於是乎,在他"要求"下,張榕容演的楊玉環就是頂個一個馬桶似的大髮蓋,和全片從頭到尾,(為保持華貴之氣而)上漿燙平了的僵直表情.

(就技術來說我覺得掌鏡的曹郁也有大錯,打美人光不是只有強光過曝一招,楊玉環不美或許就是被他搞砸了)

說實話,通觀全片劇情,楊玉環這一角色,根本性地決定著整部影片的成敗。

她必須美到讓人嘆為觀止/驚為天人的程度,這個角色才能說是有效的。

如此,妖貓的復仇動機、倍麻呂的癡狂入魔,白居易執迷於寫長恨歌的強烈執念,才能產出巨大說服力。

顯然,張榕容縱然不能算是楊玉環扮演者的合適人選。

而怎麼拍才能把這個角色拍得夠美,陳凱歌似乎也沒深思熟慮做最完美的設定。

若能楊玉環出場,不要都是這麼亮晃晃的強光,而用綽約光影,讓楊玉環若隱若現保持某種神秘狀態,效果鐵定強勝現況。


結論:《妖貓傳》是陳凱歌的一場盛唐大夢

做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不管有多荒唐與亂套,可是身在夢中便覺啥事都順理成章。

他有真心誠意想重現大唐盛世嗎?並沒有,他只是在呈現自己想夢的大唐。

他意圖為楊玉環重立傳嗎?也不是,他只是在意淫自己夢中的楊貴妃。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年度《滾石ROLLING STONE》十佳影片

1敦克爾克/Dunkirk(2017)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故事取材於二戰事件“敦克爾克大撤退”。
二戰初期,40萬的英法殘軍遭德軍圍困於法國敦克爾克的海灘,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

 
2逃出絕命鎮/Get Out(2017)

導演:喬丹·皮爾

講述黑人克里斯和他的白人女朋友露絲交往至見父母的階段,她邀請他去自己父母家度周末。起初,克里斯把她家人過度熱情的行為,解讀為他們對女兒的跨種族戀愛的緊張應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衍發一連串驚悚事故..

 
3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2017)

導演:盧卡·瓜達格尼諾

據安德烈·艾席蒙同名小說改編,背景設定於80年代意大利的里維埃拉。
突如其來的愛仿佛林中奔出的獸,攫住17歲少年Elio的身與心。他愛上的人大他7歲,是一位來意大利遊歷的美國男大學生。 
兩人對彼此的著迷、猶疑、試探,讓情欲在流動中迸發,成就了一段僅僅幾月戀情..

 
4意外(三塊廣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2017)

導演:馬丁·麥克唐納

主演: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伍迪·哈里森

全片講述一個母親(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飾)憤恨於當地的警察無能偵破其女兒遭姦殺案件,於是租下三塊公路大招牌公開向警察叫陣...

 
5華盛頓郵報/The Post(2017)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主演: 梅姨 湯姆·漢克斯

於銀幕重現著名的“五角大廈文件”泄密案。
1971年,一名國防部官員將美國政府卷入越南戰爭的機密文件通過《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曝光,而在文件公開之前,美國國防部曾試圖阻撓文件的曝光並以失敗告終。

 
6淑女鳥(伯德小姐)/Lady Bird(2017)

導演:格蕾塔·葛韋格

主演: 西爾莎·羅南 勞里·梅特卡夫

故事設定在美國加州薩克拉門托市,羅南飾演一位來自保守天主教家庭的叛逆高中生,她希望自己能早日離開家庭和閉塞的生活,去紐約讀大學一闖天下。

 
7水形物語/The Shape of Water(2017)

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

主演: 莎莉·霍金斯 邁克爾·珊農

影片背景設定在上世紀60年代的冷戰時期,莎莉·霍金斯飾演的Elisa是在政府高機密實驗室當清潔婦的啞女,與外界隔絕讓她倍感孤獨,後來在政府某個機密實驗中她夤緣救出某個原存活於亞馬遜荒原的蛙人,從此人生異變。

 
8底特律/Detroit(2017)

導演:凱瑟琳·畢格羅

主演: 約翰·波耶加 威爾·保爾特

影片聚焦1967年的底特律騷亂,又被稱為“第十二街騷亂”,開始於1967年7月23日星期日早晨。
當地警方掃蕩了一間位於第十二街和克萊爾蒙特街交界的無牌照酒吧,支持者及旁觀市民與警方衝突,並進一步演變成美國歷史上最多人死傷的公安事件..

 
9鬼魅浮生/A Ghost Story(2017)

導演:大衛·洛維

主演: 魯妮·瑪拉 卡西·阿弗萊克

C(卡西·阿弗萊克 Casey Affleck 飾)與M(魯妮·瑪拉 Rooney Mara 飾)是一對甜蜜的戀人,直到一天,C意外去世,留下孤獨的M,而此時,C的鬼魂披著床單回來陪伴女主…

 
10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2017)

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主演: 丹尼爾·戴-劉易斯 萊絲利·曼維爾

故事設定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戰後倫敦。
大有名氣的裁缝雷诺兹·伍德考克(丹尼尔·戴-刘易斯饰演)和他的妹妹希利奥(莱丝利·曼维尔饰演)於戰後的凋敝中開創倫敦時尚的復興...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林水福教授在臉書提到平成版的電視劇細雪.

不免憶起1983年在金馬影展新世界影院看到的市川崑版電影《細雪》.

此版攝影/配樂/布景/器物/櫻花/四大女角美到不可方物;可能是個人觀影史上第一次那麼驚心地注意到原來一部好片配上第一流的影音設備,能讓影迷心炫神迷/悸動到這種程度.....

片頭的音樂更不消說,是選自韓德爾的詠歎調 ~ 懷念的樹蔭( Ombra mai fu)
https://youtu.be/h0PcHEdSpnA
<iframe width="854" height="480"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h0PcHEdSpnA" frameborder="0" gesture="media" allow="encrypted-media" allowfullscreen></iframe>
這是歌劇Seres【塞爾斯】)的選曲,故事取材自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的「羅馬史」.

描述波斯國王大流士之子塞爾斯Seres貪圖洛米爾達的美色與迷人歌聲,遂捨棄未婚妻,千方百計想追求洛米爾達.

但洛米爾達另有所愛,她和其姐同時戀上Seres的兄弟阿薩曼奈,得悉上情的Seres妒心發作下遂下辣手,想放逐其弟來獨佔美人.

至於洛米爾達的姐姐阿特蘭塔也不稍讓,暗自運作多番計謀想拯救阿薩曼奈,好得遂與其心愛男人的一場好事.

於是幾番紛亂後,最真心以對的佳偶終於還是排除萬難相配成雙.

而詭計使盡的Seres和阿特蘭塔雙雙落空....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勝負反手拍》
由LA LA LAND新科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主演的《勝負反手拍》(The Battle of the Sexes)是取材於1973年,美國女網名將比莉珍(Billie Jean,當年台灣報刊都稱為金恩夫人)與三奪溫網金盃的退役老手鮑比里格斯(Bobby Riggs)號稱「性別之戰(The Battle of Sexes)」的男女單打賽.

這是真人實事,賽事當天現場擠入三萬餘觀眾;abc電視轉播超過五十萬視眾,網史從未有過這麼轟動的球賽.(賽前的性別爭戰/花招百出的宣傳更是舉世轟傳)

結果,金恩夫人以直落三盤大勝,不僅戰局一面倒,也以餘波盪漾的萬鈞後勢影響了網球運動的進程(當時女選手只是網賽的點綴,獎金相差八倍之多),更不用說也大幅推動當年方興未艾的女權運動.

那個時代,台灣電視很閉鎖,且不說體育賽事全是二手消息且只夾雜在午晚各半小時的電視新聞中,依稀記得金恩夫人獲勝的訊息是在報紙看到的,至於為何開打/背景如何及後續影響等等;也是看了此片才算有明晰的全像.

說實話,此片相當厲害:不單單是影像化的歷史回顧,還黪入了女權與沙文父權的多重紋理,透過手法細緻且布局精巧的影像,將七o年代女權、同志議題、性向抉擇等,正紛紛冒上檯面的議題一股腦拋出,令現代觀眾得以審視及深思:原來如今大家早已視作當然的諸多現況,原來竟須以這種歷程/慘烈爭奪而來。

影片是由拍攝《小太陽的願望》( 2006)一戰成名的夫妻檔導演Jonathan Dayton、Valerie Faris執導.
(這樣的夫妻組合很有趣,尤其當兩人關注的焦點因性別的不同而各懷歧異,該怎麼統合便饒富興味了...)

據說JANATHAN特愛此中的政治議題,也很有興趣針對對戰雙方複雜的情事(里格斯剛被妻子掃地出門,而金恩夫人游離於出櫃邊緣)多方呈現其心理狀態...
VALERIE則認為,金恩夫人一面伸張女權,另一面也審視自我性向,勇於開拓情路的過程,是她最想表達的....

總之,早個把月前去長春就有看到預告片,本感覺這莫非是把當年的"鬧劇"(少時的印象)用誇張喜劇的方式炒作一番?本來不感興趣,直到今晚一看才知大謬!

《勝負反手拍》絕對不只是一部運動電影,也不止於貼標為女性主義電影。它展示了相當多元的政治/性別/人性探索/網壇情勢的諸般面相,片子有深度,劇情卻也是高潮迭起,絕對是一看即入迷.導演雙人組於言志之餘,娛樂功力更是一點不缺!

另外,若非此片,我也不知原來里格斯原先的盤算是對當年的三大女將:COLT/金恩夫人及艾芙特來個三連勝,獎金節節升高,由三萬五至十萬乃至最終的一百萬.
對COLT已先取一勝,但於金恩夫人的敗仗後,第三仗就破局了.

後世有人質疑里格斯可能因黑市押賭而放水;這頗有可能!因為狀況比金恩夫人更優的COLT三盤全失,金恩的戰局反而逆倒!
何況二十年後康諾斯與娜拉提諾娃也效法前輩來了個男女對戰就是個參照的好例.
這回,女金剛全然不是對手,三盤全輸,而且局數懸殊.康諾斯後來出自傳自爆,坦承他其實有在賭市押一百萬美元賭自己勝,所以全力施為不留後手...

至於艾瑪史東去年的封后我個人是略覺成分不足(尤其她歌舞的部分實在是太差);但這回演個網球手就不得不讚佩,許多正面鏡頭直擊是偷不得巧的,她的網球動作卻也行雲流水看不出啥破綻;文戲更不消說,確實實力雄厚,bravo!

 

大景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